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第1页

  

user avatar   xu-xiao-se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驳“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明显错误?”相关个人臆断性的意见 原答主是@jun

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 Jun 的回答 原答主已经就言语上有了一定的修改,这是我们所欢迎的。希望能够理性的讨论。

1、答主说到了雾霾是什么?维基百科上对霾有详细的解释,而引起霾的主要因素是PM2.5颗粒物(我国将把灰霾数据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而且对人体健康又主要影响了也是PM2.5颗粒物,所以谈雾霾就谈到PM2.5是合适的。如果是PM10或者PM100 那不是应该来谈谈沙尘暴了。

2、采样仪的电池供应问题,电池难道不可以更换吗?我们实验室采用的是英国Turnkey Instruments公司生产的DustMate粉尘检测仪器同样是通过多块电池更换达到连续监测的,这部分我认为不存在问题。一块电池能有8小时,24小时也就3块电池。不用自己整天背着,没电前回去换就可以了。答主这段无非有诱导各位看客的嫌疑。

3、采样膜的颜色,我认真的告诉你就是白色的。因为不在实验室的原因不能上图。另外吸附的黑色的东西是不是碳……我们曾经利用FEI公司QUANTA200F型环境扫描电镜外加能谱仪对采样膜上的物质元素进行分析,确实有碳但是Pb、Fe、Cr、Ni、Mn等元素都较高。所以所这上面的重金属含量还是很高的,其次是这上面可能确实有一部分碳,但是有部分重金属物质或者细菌会吸附在碳上,怎么能说这样的碳是无毒的呢?在这里答主有所以猜测的嫌疑。

4、空气湿度和风向条件等等当然很重要,而且柴静没有重复试验所以数据具有偶然性。但是流量数据什么的柴静在最后告诉我们的是一个μg/m³,是一个计算过的流量数据以24小时为一个测算单位1立方米的空气重PM2.5颗粒物质量。我认为这个数据还是很合理的,只不过是没有当天气象相关的条件罢了。当时也是实验的漏洞所在。

至于答主说膜不会这么黑吧!!!告诉题主你是不在中国北京生活,我们实验室开展的植物叶片对颗粒沉降数据分析时候。单单过滤200平方厘米叶片蜡质层中粒径在0.2-2.5μm的颗粒物就让这个膜乌漆墨黑,我们采用的是疏水性滤膜(EMD Millipore, USA)。

5、至于NASA的那几张卫星图说实话我对遥感影像不是很懂,但是和我们合作的中科院生态中心在研究华北地区雾霾移动过程中确实有用过卫星遥感影像来研究雾霾扩散移动过程。但是柴静要单张图代表全年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6、三张图是中科院提供的一个测算结果,想说的是图表很可能是这个测算中的一个结果部分。柴静在之前说过了是PM2.5升高时候一个人群的死亡趋势的一个结果图。图中确实只有年份但是这是一个摘录过来不完整的图片没有告诉我们图表中年份对于的PM2.5值得变化趋势。我认为这是一个表象的图,只是为了告诉我们PM2.5升高后的危害是人群死亡率会升高。所以答主攻击的点是错位的,这只是一个其中的部分摘要没有将PM2.5相关的数据摆出了是因为这个一个图标要的不是具体的数据是告诉大家一个相关的趋势,要是投稿发表当然是不对的。

7、R. Zhang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Beijing这篇文章就是王跃思研究员的团队的研究成果

以下文章摘录自@大脸撑在小胸 的微博

“论文中说,北京地区PM2.5的6个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它们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首先,请大家注意,这6个来源中,有一个叫做“二次无机气溶胶”,占26%。

直接进入到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或者颗粒物,这叫“一次气溶胶”,它们在大气中并不会始终如一地保持原貌,而是会与紫外线、臭氧等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气溶胶”。

也就是说,在二次无机气溶胶中,其实也有一部分是汽车尾气经过二次反应后生成的,这一部分同样也属于汽车尾气的贡献。

王跃思研究员的研究表明,二次无机气溶胶中,一般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汽车造成的。26%的一半以上,就是13%以上,加上一次气溶胶中汽车尾气的3%(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共4%,论文中说明汽车尾气为3%),就是16%以上。”

所以提出机动车对PM2.5贡献在20%—30%左右,所以柴静的提法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该论文采用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9年4月-2010年1月,事实上只有10个月,还不到一年。仪器架设地点在北大环科院楼顶不能代表北京全城数据。

只有两个饼状图,分类的比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为了突出重点说明有问题吗?

答主如此攻击柴静有点不道德了。

8、此项真的不太懂,化石燃料的燃烧什么的真心不懂图是如何形成的我再次不讨论。希望其他知友补充。

9、10两项也是个人研究领域有限

对于第十项确实柴静的数据有应用的偏差问题,在这里也肯定原po的否定是正确的。

总体来说我还是很肯定柴静的这个纪录片的真的是个大众普及了关于雾霾相关的详细知识,从危害到成因然后浅显的探究了治理方式的和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矛盾。



于2015年3月4日凌晨加入编辑......


对jun女士那篇文章的一些我认为的错误指出后评论中很多人让我去看看“柴静《穹顶之下》的自相矛盾处”这篇发表在新浪上的博文 柴静《穹顶之下》的自相矛盾处 博文链接

实话讲我是实验室搬砖者之一在之前的文章有很多错误,写这些文章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去讨论。我认为中国的科研仅仅在科研圈中,希望能够通过文字的方式将研究的一些成果解释给公众听让大家能够更接近科研的真相。

更正:我们实验采用能谱仪器测试的 元素是 C O Si Fe Ca K Al Mg Mn Ni Cr Mo Pb 这几种元素。感谢大家的指正,以后的回答一定认真细心。

对“柴静《穹顶之下》的自相矛盾处”一些个人的反驳意见”

文章开头充满了对柴静个人的抨击,甚至对柴静走访北大清华中科院等研究机构获得数据的方法有戏谑的情绪,即使肯定也是戏谑的肯定。

1、第一点抓住柴静的孩子问题说事,确实柴静是以孩子开头。她的孩子在没有出声前就有良性肿瘤,其实柴静只是想说因为有了孩子的到来她对环境的关注已经不是那么随便。这只是一个引子,相信柴静一定和我们一样在大家意识到雾霾时候就开始关注。只是因为对孩子的爱护而更加关心,所以说原po抓住柴静孩子的问题不放我认为不对。

当然我认为柴静那孩子做引子固然不太好,但是这是一个女人来说孩子可能是她最能打动人的一个开头方式。也可能是她真实地对雾霾深切关注的开始。

柴静2014年对雾霾是深切关注,2013年只是大致了解。从个人出发我在北京生活,一直以来真的是即使严重雾霾天也不带口罩因为不以为然并且认为口罩没有太大用途。不过后来进实验室搬砖后真切的开始关注雾霾了,出门也开始重视防护等等。这就是认识和重视的不同。

不过我认为原po纠结的这个问题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可好?我只能狭隘地认为这是对柴静本人的一种攻击。因为这种纠错和雾霾没有太大的关系,让大众读起来也是一种逻辑思维上的较量,实在是意义不大。

2、第二点更加可笑了,柴静完全没有说过她女儿的良性肿瘤是以为雾霾导致。她讲这些是因为女儿的不平凡遭遇因而然柴静对女儿更加关心与爱护,原po还强加说柴静女儿在美国出生,美国护士等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这样的谣言拿出证据最后。

至于柴静把女儿唤醒我个人也是持怀疑态度,实话讲我不是很了解手术后的唤醒是什么个流程。这段煽情确实不妥当,但是在知乎中讨论时候我觉得我们还是以科学讨论为主。

3、我还是说了我目前没有看到证据说柴静的女儿在哪个国家出生,在此我也无法做出更多解释。

4、……………………….

看完了也反驳完了实在是不值得反驳的一个博文,没有用到任何科学态度。希望大家用科学的态度看到这个记录片,原po真的是保持着一个对人攻击的态度去的,文章中纠结的美国生子我真的不知道真相无法做更多解释,谢谢。


user avatar   fei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一篇用一大堆错误去驳斥别人错误的文章得到4000多赞,而且仍在迅速增加,实在是淡定不了,写下这篇专门用来反对Jun的答案。

柴静的视频是有科学方面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数据处理方面,最硬的伤应该是死亡率与雾霾的相关性的几个图,纵坐标为年份,而不是PM2.5的值,没有对PM2.5与死亡率进行拟合。但这里即使是有拟合也只能说是PM2.5增加,死亡率随着增加,而不能下结论死亡率的增加是由PM2.5增加造成。而柴静在视频中自己也没有去下这个结论,而是引用前卫生部长陈竺的测算,所以也无太大不妥。

柴静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身份去做这个本该专业人士完成的工作,将霾的问题更清楚的让民众知道,本身就值得敬佩。灰霾的问题在科学上本身就十分复杂和困难,由非专业人士来做这样的调查几乎必然会出现错误,但仍然瑕不掩瑜。即使是专业人士来做,也难保不被挑出毛病。一堆键盘党在有人站出来指出她的错误的时候拍手称快,纷纷表示打脸打得好,龌蹉如此。

以下指出Jun的答案中的几点错误。

第1条:先搞清楚霾的正确专业英文名称是Haze,不是smog。还有中文应该是灰霾,不是雾霾。霾和雾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码事,合在一起形容霾简直就是不伦不类。雾霾一词之所以被这么广泛的误用,主要是这几年缺乏专业性知识的媒体和微博大V们传播导致的结果。普通民众如此说,尚可理解,但是对专业人员,看到许多自称专业人士说雾霾,首先要质疑的就是他的专业性。这位答主要批判柴静,在最基本的这点就错了,为何还如此理直气壮,咄咄逼人。

PM2.5不是与Pb,NOx,SOx等污染物独立的,Pb, NOx, SOx等附着在回程上或者形成气溶胶,PM2.5是部分包括这些的。引起灰霾的大气颗粒物中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的主要是PM10以下的颗粒,而可入肺的PM2.5的危害最为严重,所以从霾转到PM2.5并没有太大不妥。

既然大家要以一个科学研究者的要求去对待一个已经从央视离职的记者(在这个片子中她的角色到底是不是绝对的记者,本人持保留态度)的时候请先自己做到一个科学研究者的要求。

第2条:采样仪这条纯粹找茬,人家用的是什么型号的仪器,几块备用电源,能上升到科学性的明显错误么?

第3条与第5条:黑炭本身没有毒是没错的,但是当粒径小于10微米以至2.5微米以下可入肺时,它的危害就大了,而且黑炭在灰霾中的角色是附着各种污染物质,柴静的视频中也是这个意思,大气黑炭的流动反应的正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情况。在说截图的问题,柴静视频中明明是动态的变化图,在这位答主看来是故意截取的污染严重的时间的图,这位答主这样黑别人真的好么?你说人为调亮度,这就有点诛心之论了,放映过程受投影仪和现场光强影响,导致与原视频色彩有差别不是很正常么?

第4条:不需要你告诉大家该如何规范采样,柴静做这个只是为了了解自己周围环境中的PM2.5的大概含量,从而有个直观概念,不是要向公众发布这些数据,也不是为了发表论文。

第6条和第10条:开头也说了,确实是硬伤,这也不需要我们去洗地,只能认为她的团队中缺乏专业人员去处理数据。

第7条: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简直可以说是腹黑了。把两个图放到一块来对比,然后说“为啥这附图不把燃煤+燃油放在一起呢? 因为柴小姐要讨论汽油了啊!放一起不就显示不出汽油排放的害处了吗!所以数据的“处理”是可以根据需要来玩的”。要知道第一幅图是在讲PM2.5来源的时候,指出60%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燃煤和燃油),这里怎么就成了为了抨击燃煤,所以把这两者放一块呢?

PM2.5来源十分复杂,各来源占的比例众说纷纭,谁才是权威?为什么这位答主给的数据来源就对,柴静给的不对呢?柴静给了自己的数据来源,至于信与不信,这都取决于观众。至少我认为将全国的PM2.5来源简化为化石燃料燃烧和其他两部分以此说明化石燃料燃烧是重要来源没有太大问题,60%这一数据也可以相信。

第8条:明明这位答主截图没截到全球的,因为一闪而过,然后集中在中国的那部分,怎么就成了没有南半球了呢?因为全球图上面展示的并不够清楚,拉近到东亚地区,突出中国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实际演讲效果的需要。同时柴静视频明显不是Jun说的碳排放量变化的视频,Jun在没有找到她原视频时候硬生生给人家按上一个“串改资料背景”的罪名,真的好么?


第9条,这条简直有点莫名奇妙,人家说的是汽油在加油的时候1L汽油会挥发掉1.5g,这位答主用一个气体状态下的方程来求1L气体态的汽油的重量,真是莫名奇妙。饱和蒸气压越大,越容易挥发,表里面美国22州的汽油标准是52KPa,中国的是45-85的范围,如果油企以上限为准进行生产,生产出的汽油更容易挥发的说法有错么?

--------------------------------------------------------------------

3月4日更新

得到这么多赞,诚惶诚恐。我无意挑起关于柴静个人问题的站队之争,只是希望理性看待她的视频。在于知友讨论的时候我也说了,这个题主的问题问得其实挺好的,而且说了希望专业人士不带情绪的回答这个问题。质疑可以,也很好,因为这样才是自由和民主,不然向朝鲜那样没有现实中的灰霾,但是更深的灰霾压在每个人心头。但是质疑要有依据,要讲理,不能情绪化,更不能用一个错误去指出另一个错误,以至于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忽略真正的东西。

从本问题的角度来说,目前对柴静质疑最多也最有力的应该是Jun说的第六条,具体前面已经说了。这里引用部分之前看到的老沈的一篇文章

为什么《穹顶之下》没有说服我?

。虽然个人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不甚认同,但是他对于PM2.5与健康的关系的质疑我认为还是有理有据的。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在漫天雾霾的同时,北京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关于PM2.5与死亡率上升的关系,感谢知友 @景松私信发给我的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2005年全球更新版。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在国外已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在中国还是很缺乏,正因为国内缺少十分有力的研究成果来佐证空气污染导致发病率上升的观点,《穹顶之下》在这点上才广受质疑。

如何理解「由于使用燃煤取暖,中国 5 亿北方居民预期寿命将缩短 5.5 年」? - chenqin 的回答中,chenqin数据帝指出了类似问题的数据分析结论推导存在的漏洞。但正如他说的。

鉴于以上三个缺点,烧煤取暖到5.5年寿命差异这个逻辑链条,我们都不能够完全相信。更别说将这个寿命差异推广到整个北方地区了。当然,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全盘否定这项研究的意义。
这一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
1,消除了无休止的口水仗,识别了空气污染和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知道在使用RD方法之前,“空气污染有害论”者还在不停地增加控制变量,“空气污染无害论”者还在argue不可观测的健康特征呢。
2,虽然有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但他们的数据选取让我相信这几个问题都不是特别严重,我们大致可以下定论,淮河以北十分接近的几个城市,由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寿命减少大致是5年左右。这是一个十分醒目的结果,会引起一批人的重视。

其实大多数环境污染事件都存在举证难的问题,铂程斋--雾霾、观念、制度、人一文中斯伟江律师也提到了这点。

我也算做过一些环保公益诉讼的,法院要不是不敢立案,就是政府会立即封杀这些报道,曾经在某地有一对夫妇,家门口有一个垃圾场和粉碎塑料机器等,他的第一个孩子白血病死了,第二个孩子生出来又有罕见疾病,村里癌症病人不少,曝光之前,投诉无效,曝光之后,政府把垃圾车所在的泥都挖走了。工厂也暂时消失了,后来在诉讼中,政府、工厂,无一承担责任,就是因为因果关系难以证明。虽然在环保诉讼中是举证倒置,但最终政府工厂,都以村里得癌症几率和另一个地方相差无几来反证。

柴静备受质疑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解决方法的问题,但这些都不属于本问题的范畴了。这里分享一下刘虓震女神的观点: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 刘虓震的回答


穹顶之下在民众的层面上起到了非凡的作用,真正引起了大家对于环保的关心,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中国这恐怕是第一次。而媒体人士通过柴静的这个视频的迅速传播现象也开始反思怎么变革自身,在互联网媒体时代怎么定位,而专业人士也通过这一现象开始反思自己进行科普的时候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效果。陳浩大神发了一篇专栏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user avatar   zengjiapl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者注:本回答的前半部分是对 Jun 答案的反驳,后半部分是对柴静视频科学错误的探讨,

请大家各取所需。

*************************

反对

@Jun

关于柴静的 10条 科学错误 的回答。

(原回答已被作者删掉,备份在这里:

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可以对照一下)

这个回答乍一看证据确凿,十分科学,但细看问题很多。这个回答,让人感觉到是预设了“柴静的视频一定有很多科学问题” 的恶意立场,从而在很多观点上仅仅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主观地下判断,而所谓的 “寻找证据” 也都比较草率,没有细细推敲过。该回答收到 7k 余赞同,令人遗憾。

逐条分析。

(注:这个反驳的部分资料来源于

《穹顶之下》数据造假了吗?请看科研人员的回应

1、

Jun 说,雾霾不等于 PM 2.5,这句话没错。

但另一方面,从雾霾联想到 PM 2.5 的逻辑,也并非错误。

如果你经常看天气预报的话,你会发现,几乎每天,尤其是在空气质量十分恶劣的情况下, PM 2.5 都是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其他污染源,比如 CO、SO2、氮氧化合物 等,都只占污染源的很小一部分(数值上基本都不会超过 100)。

因此,说雾霾天 主要是 由 PM 2.5 增大所导致的,从而衔接到对 PM 2.5 的讨论并没有错。

2、

经对比,这个采样仪确实和 Buck Libra Pump L-4 很像

Buck Libra Pump L-4 with 120 VAC Charger

在这个链接中,我们确实看到它最多工作 8 个小时,连续工作 24 小时是需要用额外的电池的。

但我们无法证明柴静没有带电池,因为在她的视频中,背着采样仪探测的过程放得非常简略,也就几张图而已,她无意也不必去证明自己带了电池(因为这不是问题关键)。

所以仅仅靠这点怀疑实验造假,有点牵强。

3、

视频中其实已经说了膜本来的样子和黑炭的危害,而要用采样模分析的东西包括一堆有机物,所以使用的应该是无机膜,根据我的经验,无机膜变得很黑是很正常的。而且,视频中,无机膜变得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有哪些成分,纠结它是不是应该那么黑没什么意义。

(这一点存疑,还有待化学专业的朋友证实)


4、

Jun,你所说的实验做法,其实是“实验室做法”,实验室要测量某个确切地点的污染,并与众多其他数据(如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做各种对比,因而需要准确的实验条件。

但柴静只想知道她在一天生活中自身受到的污染,她不需要做过多的比较。

她需要的结论是:当天我吸入的空气的污染和标准值比怎么样?

得到的结论是:它比中国的标准值都高数倍。

由于环境条件多变,这个实验本身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并不严格的实验,也根本无法严格去执行,属于“趣味性实验”,因此实验结果的误差哪怕达到 10%,都是关系不大的,在这样的误差下,吹毛求疵地限制实验条件毫无意义。

此外,这个实验是在北大实验室的指导下做的,对于柴静这样的外行,实验人员一定会有详细的实验指导,因而实验结果并不会太离谱。

5、

看柴静视频这个图:

对比 Jun 给出的反驳的图

这两张图也并没有显著差别啊!没什么可以纠结的。

Jun在回答中截取了局部图,来证明柴静 “选择性地”使用数据,殊不知,他自己也在“选择性地”使用数据。

6、

在这个公式中的数据和图形,柴静注明了它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其公式在

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

(图6)中有所说明,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结论是,当 PM 2.5 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上升的,这个很多科研机构都说过。

在此处,柴静采用的图表确实不够合理(和要表达的结论并不直接吻合),但演讲本身的逻辑,以及得出的结论却并没有错,只能说配图选得不太好。

7、

需要承认的是,对于机动车的污染,柴静在图表中玩了一个小把戏,用了对她有利的数据,确实有点不够严谨。

然而,Jun 使用了张仁健老师的文章,其中说机动车的一次排放为 2~5 %,说的是一次排放,不包括二次生成,因此, Jun 的数据也不准确。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争议还很大,也有研究说 北京机动车贡献占约 70% 的污染。

(此处有争议,欢迎讨论)

8、

此图应该是 NO2 的反演图,不是 Jun 说的 CO2 图,不管哪种图,在官网上都有当日分布,月均分布,年均分布,无论哪种分布,总的来说确实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这和柴静的结论不矛盾。

9、

Jun 说柴静的数据有误,理由如下:

“柴小姐数据常常是信口就来,我该佩服她博学多才呢还是记忆力好呢。这个1升等于多少克的概念是不是很熟悉?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会算吧。
PV=nRT, n=PV/RT=(0.5X1)/(8.3X298) m=nM=0.02g. 不是0.02g吗,怎么是1.5g??
注意: 我用的pressure是她表格里的50Kpa, T是室温,M是105.”

你知道你的公式错在哪里吗?

一升汽油是液体,你用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直接采用 V=1,岂不可笑?

“请看标准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就算是高标准的美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 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
你是要告诉我1.5g 比33g 多吗???”

chargepoint.com/files/4


咦,你的 33g 是怎么算出来的? 8.8*3.78 吗? 旁友,你的乘除号搞反啦

另外,即使Jun算的值是对的,也是用错数据了:

(CO2 不是 “碳氢化合物”啊!)

10、

图是1970年开始的 机动车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折线图

Jun却说成是 PM 2.5 是从 99 年才有从而质疑数据造假,打假打错了地方。

***** ***** ***** *****

综上,很遗憾,Jun 提出的 10条 柴静的科学错误,仅在第 6、7条上还有些道理,而其他几乎都不成立。

********************

关于原题的回答:

我觉得,柴静的视频确实存在着一些科学上的问题,但并不是很多。在本问题下,已经有很多不错的答案,这里不再赘述,只给出一个总结。

柴静的主要问题在于:

  • 隐藏不利数据、展现部分事实(在这里推荐 庖丁柳叶刀的回答,这个回答非常详细,他的回答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一种理性的讨论态度,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的 王鑫宇的回答
  • 数据展现方法的不严谨(很多图表的坐标选取不太好,图显然是外行人做出来的),柴静的科学素养较弱,这构成了她视频中的硬伤。

但,就采纳的数据而言,本身并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其实稍稍想一下就可以明白,柴静的很多数据选取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的实验室,如果我们要怀疑他们数据造假,恐怕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吧。)

********************

注:由于个人知识所限,我的反驳也可能有不合理乃至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


user avatar   wu-ze-y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不是很想参合这件事,TL都被玩坏了,满满的都是这部纪录片,怎么X都X不掉。

三个小时前,我在别的公众号看到

@Jun

的文章,原本只想在朋友圈分享一下,吐槽一下柴静乱用数据,然后就完事了。鬼使神差的,我看完文章以后,放下了手机,并打开知乎,找到了这个问题和问题下的答案,并试着去验证一下文章里面的质疑。

由于该答案专业跨度过大,我仅提供其中四条“不太准确”的内容。

--------------------------------------


1. LP4使用时长


原文内容:

根据作者提供的链接,我打开了说明书,找到如下信息:

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写的是minimum of 8 hours of operation,既:最低运行时间为8小时;根据图表,最高甚至可达到23小时。


由于涉及到非常专业的内容,希望有条件的知友,可以进行一次真正的实验,来看看具体运行24小时以后,呈现的结果是如何,因为“工作时长只有8小时”这个说法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


2. 碳的毒性。


原文内容:


这是柴静的解释(为什么要测量黑碳含量,因为黑碳会吸附重金属和致癌物):

注:我无法确认黑碳是否能吸附重金属和致癌物,但原文作者

@Jun

描述“黑碳毒性不大”的做法其实是忽略了柴静后半句“所以它(黑碳)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的解释,更加精确的反驳应该是:“黑碳不会附着致癌物和重金属”。或者:“黑碳吸附有害物质数量极少”。

--------------------------------------

3. Nasa的碳密度图

原文内容:

而根据原文作者提供的NASA链接,我点击进去,并截取了其中三个时间段(视频时长40秒,不妨自己进去看看,记录了2009年8月1日至2009年11月19日的Atmospheric Black Carbon Density)

日期+时间在视频的左下角

截图1:

截图2:


截图3:


这是对应的比例尺,中国的“紫的发白”颜色在最右端。


如果看过视频的朋友应该能看到,中国几乎在这四个月里面都是紫的发白的。(即便是我选用的任意三张图片也是如此)而

@Jun

提到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东南亚,南美,非洲国家,也会有那么几秒到十几秒钟(一秒的时间将近有1天)的时间是只有紫色而不至于发白,有时候甚至达到“比较稀薄”的程度;所以这个“图片是可以操作的”这个说法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

4. 蒸汽压

(关于这部分的公式内容,可以参考 @默识先生 的答案: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 默识先生的回答


原文内容


依照惯例,我点进去了文章里面,找到8.8kg/gallon这个数据,我发现原来是CO2 emission,也就是二氧化碳排放


而柴静在视频里面提到的是:

1.5g的“碳氢化合物”,我想具备高中化学知识的人应该知道,“CO2”,也就是二氧化碳,并不是什么碳氢化合物

拿二氧化碳的重量和碳氢化合物的重量来对比,未免有点太过奇怪——而且公式的使用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


最后的一些话

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验证了

@Jun

答案里头,有明显出处的答案。发现部分的质疑和描述并不是那么的准确。而要验证所有的答案,根据

@默识先生

所说,“专业跨度很大,一个人不太可能具备那么多知识,需要多人讨论”。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有着相应的专业知识,又愿意验证的朋友们,去验证一下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数据,或许会更加清晰,也只有严谨的验证,才真正符合知乎的环境。

写这篇答案的目的,是希望大家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视角,同时也提醒一下高票的质疑答案可能会有不太准确的地方。为了避免不理性的攻击,我就不打开评论了。欢迎专业人士私信或者撰写答案提供更加完善的验证方法。


最后声明:本文并不代表柴静的数据就是完全准确,没有瑕疵,请不要错误解读。




文章的最后,感谢

@默识先生

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感谢

@Jun

作者认真的查询每一部分引用的出处。本文将会关闭评论,有任何的专业意见和实验结果,都可以通过私信和本人联系。

本文禁止转载,包括所有社交网络,最近在搜抄袭文章,抄袭了的话我多半会找上门哦~^_^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啥一个7K的错误答案受到大多数知乎儿的批评,为啥柴静的错误答案受到大多数知乎儿的原谅?


颜值差异。


李俊慧的这篇也不错:


QQ空间


user avatar   ciq-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7年1月17日17:00

现在是2017年,北京的供暖已经改用天然气了,山西和河北该停的也停差不多了,雾霾减轻了吗?两年前那些觉得煤炭是雾霾根源,觉得不用煤就没雾霾的朋友们,脸疼不疼?


3月6日17:50大家好,我来自己打自己脸了,说好的3月3日最后一更,结果还是忍不住借用这个高赞答案吐个槽啊!

今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梁静”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是科学方面的,只是我们这群理工思维的家伙压根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就是:

她的科研方法是错的啊!

她的科研方法是错的啊!

她的科研方法是错的啊!

别揪着几个数据不放了,她最基本的科研方法都错了,数据再精确都没用啊!

为什么她会选择性隐藏事实呢?

为什么她会把因果关系弄混呢?

因为她根本就不是在做研究啊!她这片子和科学没有任何关系呀!这片子只是添加了科研数据的煽情视频啊!和每天电视上都会出现的养生节目、卖药广告是一个性质啊!

一、基本研究方法错误。

科学研究正确的方法是:1.提出问题。2.形成假设。3设计实验。4.查看结果。5.得出结论。6.进行辩论。7.提出新的问题。8.形成假设。……以此类推。

而她的100万是这样的:1.设定结果。2.设计实验。3.选取数据。4.做幻灯片。

比如研究雾霾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我们的一般顺序是提出问题(实际要分成若干问题,此处仅举其中一例,而且未必准确,只是解释一下柴静团队的思路)“雾霾是否影响人体呼吸道健康”→形成假设“雾霾影响呼吸道健康”→设计实验“去除其他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变化、平均年龄变化、医疗条件变化、其他疾病因素等)之后同一城市因雾霾造成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增加量”→查看结果“10个城市中有4个因雾霾造成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增加,3个减少,3个不变”→得出结论“不能确定雾霾对呼吸道有影响”→进行辩论“城市样本过少是否影响结果、是否说明存在其他变量影响结果等”→提出新问题。

而“梁静”的顺序则是设定结果“雾霾会影响人体呼吸道健康”→设计实验“去除其他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变化、平均年龄变化、医疗条件变化、其他疾病因素等)之后同一城市因雾霾造成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增加量”→查看结果“10个城市中有4个因雾霾造成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增加,3个减少,3个不变”→做幻灯片“我们做了个试验,选取了4个城市,4个城市都因雾霾而产生的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增加,说明雾霾对呼吸道影响灰常大!!!!结果太可怕了,我们能做点什么balabala”。

她团队的这种方法是预设观点再选取证据,结果就是出现我之前提到的“她只告诉你她想说的事实,而不是全部真相”。出现在片中的数据都是符合她最初预设结论的,而不符合她结论的数据根本就不经分析直接剔除了,比如近几年山西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之类的数据就避而不谈了。

二、未去除多余变量

她在研究雾霾的时候并未去除其他变量,如人口数量、平均年龄、工业规模、其他污染物排放等,这使得结果与实际差别很大。

比如现在有一个蒸发皿,里面有10ml悬浊液,下面放了一个酒精灯,30分钟水分全部蒸发;另一面有个水壶,里面有5L水,下面放了一个电磁炉,4小时水分全部蒸发。仅仅因为蒸发时间不同,你能得出电磁炉比酒精灯加热效率低的结论吗?她能。

对比中英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能源消耗量、人口数量、工业规模、燃料价格等一大堆因素,就能用这样多余变量一大堆的对比来得出她预设的“中国也可以和英国一样”的结论,这还是科学研究吗?

所以,如果从科学角度,片子连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都是错的,后面罗列的数据精确度再高都不具有任何科研价值。

如果把这个视频当作是含有大量实验数据的养生节目或卖药广告就没那么多槽点了,但养生节目卖药广告还需要我们关注吗?

——————————————————————————————————————————

3月3日13:30最后一更,以后就随便大家吐槽啦

咦?这次为什么放到最前面?

讨论了这么多突然发现我被大家带跑偏了,说了一大堆居然没有特别点明中心。我直接概括一下,方便大家了解。

1、针对题主所问,我的回答是:错误不多,在选煤方面没有原则性错误,与我相关的是她误解了储量增加和私有化(我原话就是私有化,因为按目前中国国情,放开市场竞争几乎就是等同于私有化,分析见回复部分,需要慢慢找。)的关系,而且鉴于她采访的深度,这种关系是几乎不可能被搞错的,于是我说她很有可能是故意的。

2、我认为视频最大的问题是她只告诉你她想说的事实,而不是全部真相。这种对事实的选择性隐藏会让整个结论与实际严重不符。而且她通篇都存在这种问题,不是一点两点,这对结论的合理性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就好像我告诉你有个人酷爱艺术,通过合法竞选高票当上总理,任上让德国经济腾飞,结果被逼自杀了,却不告诉你这个人是希特勒,他犯下了何种罪过。

3、因为我是搞选煤的,顺便说了几个选煤的事,结果炸了,这怪我,毕竟隔行如隔山,即便是”刚离开选煤行业半年“某人毕竟也不是搞选煤的,也分不清烟囱是不是选煤厂的,那我就整理一下槽点,大家也可以对照我之前的言论狠狠打脸,打得越爽说明问题越深入,我很乐见。

(1)英国虽然老早颁布了环保法案(事实上中国也老早颁布了),但油气大规模使用是在北海大规模开采之后。英国天然气价格低煤炭价格高,所以天然气才能如此迅速替代煤炭。中国煤炭价格低,改变能源结构会带来全社会的成本增加,与其强行改变能源结构不如降低煤炭污染更实际。而且中国现在正在不断降低煤炭占比,各位不要心急。

(2)使用天然气和能源安全关系大不大我真的没说,我从来都不觉得能源安全是落后的理由,同样,垄断和技术进步的关系也不大,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垄断就一定导致技术进步迟缓。

(3)选煤厂的污染程度大小不好说绝对,拿选煤厂和科技公司比肯定是污染严重,拿选煤厂和焦化化工电解铝比肯定是污染小,各位不要觉得选煤厂就是漫天黑灰满地黑人,厂区有树有草的,人是正常的。整个煤炭行业里选煤厂算干净的,所以我才说选煤厂如何如何,但说道焦化我就哑火,那玩意确实脏。

(4)从煤炭行业看(别的行业大多数也会有这个趋势),越是老的厂矿污染越大,环保设施越少,现在治理起来越难,而越是新建的厂矿,环保设施越完善,污染也越小。人们对污染的容忍度是越来越低的,随着科技进步,煤炭行业只会越来越环保,这不是被舆论裹挟着前进,而是行业自发的,等你们在城市里的小清新发现煤炭严重污染,那厂矿里的人早就毒死了。

(5)一般人以为城市烧煤污染大,其实城市烧煤比煤化工、焦化清洁太多了,而且烧煤量真的不大,远不如发电和炼焦。北京一年烧的煤都不到榆林市电厂、煤化工用煤的1/10。如果烧煤就能把北京霾成那样,榆林早就成毒气室了好吗!我说榆林只是想告诉大家单看烧煤根本不会造成如此大的雾霾,结果被打脸了,真疼,我承认榆林pm2.5不是陕西最低,只能算比较低,但我爱榆林,虽然用煤量是北京的好多倍,但那边空气真的比北京唐山强太多了。

(6)至于那些自称选煤行业却说选煤厂有烟囱(烟囱是煤矿配套小电厂小锅炉的,和选煤厂没啥关系,且国家在逐渐取缔)、叫唤全面提升选煤工艺(工艺要针对煤质,没先进落后之分的)、只知道煤炭卖给钢企(选煤厂分炼焦和动力两种,炼焦煤和炼焦配煤才卖给钢企,其他的卖给电企、化工、供热)、非要一步到位全入洗(入洗率由煤质和产品要求决定,煤质特别好低硫低灰的入洗了反而降低发热量不适合洗选)的人想打我脸还有点难。

4、我很乐见国家提高煤炭行业环保标准,不仅有利于全社会,也有利于本人所处的行业,我反对的是用片面的事实去构造一个假象,侯德健说过,不要用谎言打击说谎的敌人。

——————————————————————————————————————————

下面是前几版,时间从远到近。

——————————————————————————————————————————

3月2日原版,时间记不住了,对付看吧,权当是对最终版的补充。

瑕疵不多,与我专业有点关系的是她分不清资源量和可采储量,也搞不清储量增加的原因,不过这很有可能是故意的,这点我后面说,先说她视频的主要问题。

她的主要问题是只告诉你一部分真相而不是全部!

她的主要问题是只告诉你一部分真相而不是全部!

她的主要问题是只告诉你一部分真相而不是全部!

比如她告诉你英国因为减少煤炭用量增加天然气用量而使空气洁净,她没告诉你那是因为当时北海油气田开始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价格低才导致用量增加。本来一个很正常的市场规律到她那里就变成英国人为了环境而改变能源结构。

她告诉你煤炭用量大所以雾霾严重,天然气增加就会降低雾霾,而中国死守这煤炭不放,就是不用天然气。她却没告诉你中国煤炭成本比天然气低很多所以市场选择了煤炭(同样发一度电,煤炭价格大概是天然气的1/3),也没告诉你国家已经在努力降低煤炭污染(比如今年1月1日开始东部地区禁止使用中硫和高硫煤,将来还要推广到全国,比如早就已经有提高煤炭入洗率到80%的长期规划),更没告诉你她后面那一长串赞助商是干什么的。

他告诉你煤炭有污染,让你用天然气,但是她没告诉你核能比天然气污染更小,也没告诉你英国减少煤炭用量另一个原因是核能发电量提高。为什么不说核能?看赞助商列表。

不止是这,她偷偷撒谎,她告诉你油气私有化就会增加产量和探明储量,这也是她整个视频最想说的,其实这是错的,其实储量如何和私不私有化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我的第一句话,她很有可能是故意的。

不仅是我们国家,全世界各种资源的探明储量都是逐渐提高的,这和私有不私有没关系,主要是因为勘探技术提高了,可以发现埋藏更深的资源。原来探矿只能到1000米深,现在到2000米,储量能不增加么!国家有一套完整的勘查系统,从预查到勘探是不断深入的,先是大面积预查,再在资源较为富集的地方详查,最后才是勘探和建矿,勘查范围是逐渐缩小的,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利用价值低的地方是不做特别详细勘探的,现在开发的资源都是这么一步步缩小一步步确定的,可采储量也不是私有化就能增加的,难道国企都难以开发的低富集度矿物换了私企就能开发?

告诉大家一个事,勘探根本不是一队人背着仪器跑深山老林里漫无目的乱逛看哪漏出金子就挖哪好吗!在她眼里是不是私有了就会让更多人像当年美国西部淘金一样跑深山老林里发现天然气呀?也不怕熏死?

她无非就是想说煤污染大,我们要用油气,但油气产量大了没几年采空了怎么办?没关系,只要私有了我们会发现更多油气。为了证明可以发现更多油气,只能硬着头皮把资源探明储量增加和私有化扯到一起,这是我比较讨厌的一点。

最后,我问你,什么样的谎言最容易骗人?


——————————————————————————————————————————

3月2日23:22分新增

做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给大家说几个事。

1、榆林,陕西最大的煤炭产地,遍地煤矿,大到几千万吨每年,小到几十万吨每年都有,这里几乎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产区,他的pm2.5是陕西地级市里最低的,当然,那里地势平坦有利于空气流通也是一个原因,但煤炭污染真的有你们想象那么大吗?

2、褐煤,就是柴静说的一燃烧一半都是黑灰的东西,因为发热量低,所以最开始电厂是不太愿意烧的,哈尔滨的褐煤都是用来做煤气的,往年供暖主要是四大煤城的烟煤,那为什么今年哈尔滨要烧褐煤了呢?有知道内情的欢迎讨论。

3、大家想象中的选煤厂很脏,其实只是厂区内脏一点,粉尘控制好一点根本不会有太大污染,正常的选煤厂是不会往外排污水的,因为污水里都是钱,跑冒滴漏都会汇集到一起回收,全是为了钱啊!煤泥脱水之后是可以掺到产品里卖的,好几百一吨呢,而水是直接回选煤厂继续洗煤的,这又能省90%以上的水。至于粉尘,越大的选煤厂除尘越完善。一般的选煤厂需要有喷雾除尘,像神华这种国企就会增加防尘罩、挡板之类的设施,神华有的厂还有静电除尘,综合下来稳定达到95%除尘率还是没问题的。上面说的都是正规国企,私企就未必了,毕竟国企不光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煤泥回收这种投资大利润又不是太高的东西也只有国企最热衷,我见过一个私企,那真是污水满地排,政府还抓不着,人家的选煤厂特别小,卡车拉着就跑了,你去抓他就只能看着满地泥巴,搞的人哭笑不得的。

4、我参与建设和改造的选煤厂不多也有十几个了,大的到500万吨,小的60万吨,不管大小,环保措施都是完备的,至于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我发现越是大国企越舍得在环保上投入,而且是变着花样投入,因为这一方面是政绩,另一方面也是减少麻烦,毕竟是花共产党的钱,环保做足了省得环保部门罚钱影响升官,大家皆大欢喜;而私企那是真金白银从老板手里扣,那真实能少花一分就少花一分。

5、你们觉得国家对煤炭有补贴吗?柴静说国家不应该补贴落后的产业,但煤炭恰恰没有补贴,煤炭销售价格中1/3以上都是各种税收,建矿要按资源量买探矿权,买采矿权,挖出煤还要按吨交税,还限制产量不让你随便增产,出省还要按吨收费(我说的可不是高速公路什么的,是资源出省费用,一吨好多钱,因为煤炭行业不行了,现在正在慢慢取消),反而是石化有补贴,不知道柴静做这个演讲的时候会不会感慨自己废了这么多话居然是在拥护党中央。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点,90%真话加上10%谎言远比100%谎言更可怕,不知道柴静知道不知道。

——————————————————————————————————————————
3月3日10:35分新增

一觉起来这么多人关注,受宠若惊啊。

再次申明利益相关:东北某煤城出生长大,父母在90年代末从某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双下岗,本人目前在私企,选煤行业从业人员。

由于回复太多,我就不一一解释了,挑几个主要的问题:

1、有人说神华如何也有污染,有人说平顶山整个城市都是黑的,这我完全了解,我所说的是煤炭行业污染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大,而并没有说煤炭行业不是高污染行业。

随着技术的提高,越是新建矿越环保,越是老矿越脏,而同一时间段的厂矿越大越环保,越小越污染。神华的电厂有污染,但是一个300万千瓦的电厂污染大,还是100个3万千瓦的小玩意污染大?连神华都做不到摊薄成本的环保措施,指望那些小矿小电厂小锅炉会做得更好?

至于煤城的污染,真的很能体现整个煤炭行业的环保发展趋势。就拿平顶山和榆林对比,平顶山是50年代开始开发,榆林是90年代开始开发,同样是发展20年,70年代平顶山污染是很严重的,而榆林因为开发的晚,到现在根本没像老煤城那样脏水遍地空气浑浊,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注意,90年代可没有小清新小圣母要蓝天白云,煤炭行业一样是不断提高环保要求,为啥?你们可以窝在城市里45°仰望天空,煤炭行业从领导到工人每天上班甚至生活都要面对比你们更污染更脏的厂区,你们觉得谁更想完善环保措施?

至于老煤城的环保治理,这真的需要全社会关注,因为老矿增加环保措施往往比新矿难,投入更高,效果更差,环保追加到什么程度全看当地环境差到什么程度了,我个人没有duang一下治理好的方案,欢迎大家讨论。

我的观点是污染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能因为现有技术无法根除污染而彻底否定一个行业。随着技术的提高,可接受的污染也会越来越小,这是趋势,不因一个人的一件事而改变方向。

这是个年处理量500万吨的选煤厂,2012年建成,私人的,大家看看和想象中是不是一样。

煤炭行业涉及的污染主要有四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

煤炭从被发现到被利用需要经过勘探、采、选到产品,其中勘探基本没啥污染。

采选中的水污染是不外排的,这由环保和经济两重因素决定。

大气污染是最头疼的,因为不可控的点位太多而且效益不像水处理那么明显。毕竟煤炭是固体,运输和加工不可能完全封闭,目前世界主流观点是主要容易产生粉尘的点位增加环保设施。比如煤炭堆放,外国普遍是允许露天堆放,在风大的地方要求加防风固尘墙,天朝之前也这么要求,但毕竟防风固尘墙不能完全隔离粉尘,近几年新建选煤厂是禁止露天堆放的,必须上加盖的储煤场或者干脆做成仓。

上面就是现在最常见的储煤场,大家看看污染大不大。请自行忽略蓝天白云,感受一下污染究竟能到什么程度。其实上面选煤厂的图片也有个没完工就用上了的储煤场,私企嘛,效益第一,照的时候没盖,现在已经加了。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矸石,可以烧砖可以铺路,实在不行就堆在矸石山,正常煤矿的矸石山是和全矿服务年限配套的,需要环境评价,根本不是随便找个路边就卸车,像我老家属于老矿务局,矸石山已经存不下了怎么办?填坑,填露天矿坑。

噪声污染基本是厂区内部的事,就不说了。

与采选相比,污染最大的是产品的利用。产品的主要用途有四个,炼焦、发电、煤化工、供暖,其中发电和供暖是污染最小的,而且是越大型化越环保。国家正在取缔小锅炉和小电厂,新建审批也很严。顺便说一嘴,大家看到电厂冷却塔呼呼冒的白烟其实冷凝水蒸气,分辨蒸汽和污染可以看飘的远不远,如果出了冷却塔没多远就消失了,不管白汽多吓人都没事,那纯纯的都是水,如果飘很远,那就是电厂偷排污染了,找环保举报吧,他们会为了钱去找茬的,相信我。焦化和煤化工污染特别大,柴静片子里孝义污染大就是因为焦化。焦化我不熟,煤化工去过几次,被臭哭了,究竟污染到啥程度,如何治理,我真的不懂。这方面还要听听内行的。

2、这是个小问题,利益相关问题。别以为我是选煤的就要庇护整个煤炭行业,虽然选煤在煤炭行业承担提高煤质和降低污染两个重要功能,但长期以来很不受重视,选煤兴旺与否甚至与整个煤炭行业是相反的。你们想想,如果煤炭挖出来就能卖高价,谁还建选煤厂?之所以建选煤厂完全是因为客户要求高于煤矿的煤质,要求减少煤灰,要求降低硫分,环保呼声越高选煤越有市场,你觉得我会袒护煤炭污染?

3、我说榆林pm2.5全省最低是我在榆林听到电台里说的,真的,我自己都惊讶,回去查了一下资料,不管其他城市如何消长,榆林始终能在全省保持前三,而延安宝鸡就忽高忽低不稳定,好的时候蓝天白云,差的时候直接向西安看齐。当然,西安永远呵呵。我经常去锦界,那边污染确实不小,但榆林整体pm2.5能保持很低的水平,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榆林做为新兴煤城,市区周边煤矿电厂煤化工是很少的,不是因为地下没资源,是因为政府不允许,这也是环保措施的一种啊,真有必要视而不见吗?真有必要非要妖魔化煤炭吗?那些说榆林产煤但不烧煤所以污染小的,麻烦去锦界工业园看一看究竟是烧煤污染大还是做煤化工污染大好吗?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大家说到科学,我想从媒体工作者一次采访中所表现出的对科学研究结果的态度和解读出发(不针对这次采访中提问的是与非),来简单说说我的观点。

请大家先看一个视频。

柴静PK丁仲礼-高清观看

如果大家觉得标题“PK”不太对劲,我们可以忽视这个标题,来关注采访的内容本身。

咱们看三个点:

【1】第4分钟 关于目前全球定下不让地球升温超过2℃的目标

丁仲礼: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是一个科学的结论,这个二度是怎么来呢?二度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 计算机算相当于算命先生的水晶球,他不会去考察地质历史时期时候的升温降温时候的变化,他就计算机算,算完以后,出一个结论,假如升温两度,就会产生多少多少物种的灭亡,这是英国有一个研究做的,这个结论就是马上很流行了。流行以后,慢慢变成一个价值判断了,我们不能让它再增温了。

记者:如果它模拟计算机这一切是可信的话,那不是一个依据吗?
丁仲礼:你怎么知道它可信?
记者:我们几乎是信仰实验室里所有的数据。
丁仲礼:它不是实验室,它是计算机,你怎么知道它是可信是不可信?

记者:丁院士,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但是给我们的印象是,因为IPCC这样一个研究的组织,它也是各国的科学家在一起,拿出一份报告,而且也是因为有这个报告作基础,全世界的国家会到那里去一开个气候的大会,所以给我们的印象,它是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的。
丁仲礼:科学家有主流吗?
记者:我们理解的主流是?
丁仲礼:科学家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

【2】第10分钟 关于设定总排放量8000亿吨,发达国家逐步减排80%的要求

丁仲礼:尽管减80%,一步一步往下减,但是你基数大呀,你的基数是发展中国家的4.8倍,你就往下这么切蛋糕,它就马上就是切走,是你的二点几倍了,所以说这里面是包含了一个非常大的陷阱。
记者:陷阱?
丁仲礼:就是一个陷阱。
丁仲礼:如果是今后的排放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国际上的限制的话,那么这个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就会变成一种非常非常稀缺的商品。

【3】第18分钟 关于科学家是否应该了解后面的政治

记者:您看您原来研究古气候的,都是很专业的科学家,但实际上这次气候谈判,您一直是在做政治解读,是在提出很多的方案跟策略,别人也许会对你的身份提出各种疑问,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您觉得?
丁仲礼:你就说我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后面的政治?

记者:这倒不是,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家甚至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应该比如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这个前提下去制定方案?
丁仲礼:我没有否定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障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我从来没有这么想。

记者:假如像您所说的,现在这个方案,发达国家又不接受的话,如果它就这么拖下来,这几年下去,会不会情况变得更糟了?
丁仲礼: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这我很乐观,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跟拯救地球是没有关系的,地球用不着你拯救,地球比现在再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不是这么演化过来?都好好的。

记者:毁灭的只是物种。
丁仲礼:毁灭的只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是人类如何拯救人类,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
记者: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最核心的东西,最终取决于什么?
丁仲礼:取决于文化、文明。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人们有一种更有包容性的,更有弹性的一种文明的产生,或者是我们现有文明的很好的发展。

丁院士问柴静: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人口要消耗一个中国人口四倍的碳排放量?丁院士悲愤的质问按IPCC的方案中国2020年后每年要花1万亿人民币购买碳排放权是否公平。柴静不敢接话,反问丁院士作为一个科学家说话时用激烈的带情绪色彩的语气会否合适。

柴静向丁院士指出,说科学家不应该关心参与政治,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应该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丁院士说:我为发展中国家人民争取生存权发展权和联合国的人类千年发展规划一致,难道不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

柴静要挟丁院士如果只考虑中国人的利益导致世界无法及时达成共同纲领拯救地球。丁院士说:人类不需要拯救地球,地球以前面临的情况比这糟糕得多的情况有的是,人类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身这个物种。

如果各位觉得我是在针对柴静个人,上面这段话请你将柴静换成“记者”。

不论这个视频是否是央视安排的唱双簧(我认为不是,柴静在采访的后期已经开始带入明显的主观情感在里面了),丁院士都给我们陈述了客观的事实,而柴静的态度和她的提问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状态和观点。在某些重大问题上,行业内人士往往能看得更多,思考得更深,却又把握不了最强的话语权。在面对权威科学家的反问时,记者就噎住了,可又不放弃再为自己说理。正如许多缺乏理性思考的人对一些事情一旦形成刻板印象(例如科学家不应该参与政治,例如在抗霾视频中柴静指出的雾霾原因和解决方案),不仅不容易再去纠正,他们还会竭力为这刻板印象辩护。


这就容易让人看不清问题。许多人无视大力整治环境带来的生活成本迅速升高(对应着抗霾视频“环保带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错觉),生活成本的提高大家就真的都能接受吗?特别好笑的是抗霾视频推出的第二天,北京市开始对本市的建筑工地征收“扬尘排污费”

Sina Visitor System

,网上评论又是一番讨伐“政府就会收钱”(对应着抗霾视频“政府监管不力”所带来的错觉)。这些民众们对环保“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得不说是刻板印象在作祟。

看到这个题目众多回答里还有一个:“为什么要挑剔他人错误呢?重点不在这里啊”。

这种逻辑是非常可笑的,我认为社会问题讨论里危害最大的一句话就是:做的好不好不重要,至少她做了。很多事,做不好真不如不做。最可怕的伪科普不是通篇扯谎,而是在正确的科学知识里夹杂了一部分假货(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柴静做的抗霾视频,不管她背后有没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她个人意愿上的出发点再好,事实是,她只给你看了一部分真相,这么做偏偏又会产生很强的舆论诱导力。所以,我也不会说这是一个“很遗憾柴静努力了可是还有瑕疵”的演讲,而是一个“无论她有意无意但非常成功的可能带来危机的”舆论诱导产品

柴静片子最大的弊处就是让很多观众更加坚信自己个人对雾霾有责任,但不大,更加容易去推卸个人责任,去责怪资源结构不合理、垄断、政府监督不力,进一步产生自己没有责任的错觉。比如我们身边很多人,甚至包括收入小于4k(在北京)者,说他们自己开车上瘾,对于走路都能到的地方也要开车,然后抱怨堵车抱怨别人的素质低。对于这样的人,我们看不到?不是,但我们会坚决去反对这部分人?他们很有可能是我们的亲戚朋友。这本是环保问题“从我做起”之后我们每个人最容易做到的部分——“劝导他人也这么做”。现在,这种问题反而最不引起重视,不重视,它就变成了身边最大的一个漏洞。

很可惜,抗霾视频里对这方面的舆论诱导不够强。

为之后的政治动作造势,这一点效果是达到了。

虽然身边也有同学劝我不要用审查科学报告的眼光和要求去看待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但广告背后巨大的舆论影响能力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再三地进行批评和论证。也很感谢知乎能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个更有力的发声平台,他们专业性的答案对我很有帮助,谢谢他们,也请大家多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

看到一个相关问题

如何评价柴静采访丁仲礼的视频? - 如何评价 X

大家若对这个视频有疑问,可以到这个问题下去讨论。

===================

为什么总有人在评论区里把我一大段话复制下来,然后加上一句“你有没有看片子”?这种话问得很无聊很没营养也很赌气。不予回应。

“最大的弊处”指所有弊处中最大的,可是有人非要说这不是一个弊处。

请问这么指责我的诸位,你们自己有车吗?有车的能坚持做到“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吗?没车的诸位,请问你能让你周围有车的朋友坚持下去吗?

评论里有人说举报电话被打爆,这仅能说明柴的视频很火。和我指出此后可能会出现的推卸自我责任有直接关系?

举报别人容易,自己坚持很难呐。

我的回答,是想指出大众可能对科研结果的不正确解读;不完全展示可能导致于实际情况错误的舆论导向;业内人士或科学家得不到有力的发声、纠正错误的困难。使用错误的、不严谨的实验、数据当然是一个科学错误;解读科学研究结果的过程中出了各种岔子,更是一个科学错误,而且更麻烦。


===================

我回答的时间是3日早上八点过,现在问题已经被修改成这样。

修改之后的效果不仅仅是“精简文字描述”,同时还把问题彻底锁死为了技术类的问题。

今天一天我都在不断地修改我答案中文字描述,试图更准确地去传达我的想法。

不过现在就到此为止吧。同各位一样,我也希望能多了解到真正环保相关的技术问题。

希望我们的环保之路走得顺利。

13-3-4 0:18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的是“《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不是 “知乎网友你觉得纪录片的出发点好不好啊?”,也不是“知乎网友也支持她吗?”

以及,也不是问一个前最高票答案有哪些错误,还想继续驳斥,另开一个问题就行了啊,能不能在这个问题里面切一下题?

不完全同意

@Jun

的答案,但是,支持并声援你的观点(用第二人称以表尊重)

答主的主要问题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拼凑了十条证据,但这十条的大多数实际上都不足以对纪录片的逻辑产生实质的动摇,以及,因为这十条证据不够强烈,导致了最有力的一条,被放到了第六条的位置,使得答主的答案中最强力的论据不幸被湮没于对于其他理由的指责中!

对于一部背后存在大势力暗流涌动,但起码符合习大大基本精神的纪录片,我不相信制作团队敢弄到“数据造假”的地步,但是,答主的第六点,是对这部纪录片的“导向”非常切中要害的反驳,这一点明确指出了,整个演讲的前半部分的主题,即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存在理论上、逻辑上的硬伤!虽然并不足以得出另一个结论,但至少说明这部纪录片在根本上存在了违背科学客观原则的导向。

这是这张幻灯片的截图,然后这张截图的图表与数据,来自2013年12月发表的论文

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

注意,所谓客观,不是说要推翻纪录片的观点,演讲词里的“当PM2.5的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也是随之增加的”并没有错,这确实是原文献的结论。但是,幻灯片里的这个图表,与前面的结论根本就没有关系!从没有阅读过原文献,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积累的听众的角度,此处的做法,是一个相当没有科学精神的行为——预设结论!这样一种行为的出现,让听众不得不质疑后边,尤其是解决方案部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概括说,这幅幻灯片背后,反映了制作团队的一连串有意或无意的有失客观精神的做法,包括:

1. 选图错误,在原文献中选取了一幅和结论无关的图表,却有意放着直接与结论相关的图表不用。在原文献中,这幅图表讲的是人群死亡率和年份的关系,它已经预设了PM2.5对人群死亡率的正相关的结论!

2. 人为处理数据,制作团队不仅选了一张无关的图表,居然还对原图表进行了关键性的人为改动!一方面,刻意抹掉了其中的一部分关键数据;另一方面,为了造出”增长“的趋势,对数据点生造出一条”增长“的曲线,这两个做法的性质是相当坏的,不仅会让人质疑制作团队的科学素养,甚至会让人有十足的理由质疑其人品。

再打个比方说,我们想说明梅西的出场和巴萨战绩的关系,却拿出了一张已经预设了梅西出场对巴萨战绩存在正面作用这个前提,讨论的是不同赛季巴萨的战绩变化的数据图,然后配的解说词却是:”这张复杂的图表,说明梅西出场数的增加,巴萨的战绩也是随之增加的“。然而实际上,梅西单个赛季的出场数,却是在逐年递减。

而原论文的观点是,1. 梅西的出场,在一定条件下能提升巴萨的战绩。2. 梅西的出场对于巴萨的战绩和阿根廷国家队的战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3. 梅西对巴萨战绩有正面作用,但不同赛季梅西对于战绩的作用也不相同。

然后具体看看幻灯片与原文之间的差距。

第一,仅从幻灯片上,立刻能看出问题:红色的数据点根本就没有进行实质的拟合!明明波动幅度很大的数据,幻灯片里生生凑出了一个“增长”的趋势,最关键的是还把R^2=0.19做了个特写,生怕人看不出来。其实这个图表很明显就是拿EXCEL(或者苹果对应的那个软件)随便跑出来的,制作团队自己可能都没弄懂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

第二,演讲词中明确说到“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但是,这张幻灯片里并没有出现任何有关PM2.5值的信息。于是我查证了幻灯片所对应的原论文,找到了论文的原图表:

然而,原图表中清清楚楚地标注了每一年PM2.5的数值!更重要的是,图表里PM2.5数值显示的信息是:2006~2009年,北京市的年均PM2.5数值是减少的!(论文里也很清楚论证了这个现象的起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大气环境的治理)虽然,这不足以说明年均PM2.5数值和死亡率呈负相关但是,在这幅幻灯片里,我们清楚地看到演讲者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刻意的选择,尤其是隐去了不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

第三,在环境卫生学中,评定污染物的健康危害,最常用的方式不是幻灯片里这个图,而是所谓Dose response curve,这也是演讲词“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也是随之上升的”真正应该配的曲线。顾名思义,这个曲线的意义就是污染物的剂量与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但必须注意,环境卫生学中对于健康影响的考量,用词一定是“Risk”,即“风险”。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因为绝大多数死亡案例都不可能只是一个变量的作用。

而原论文中,同样也清楚地给出了Dose response curve:

然而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演讲不直接使用最明晰的曲线,非要拐弯抹角地用一张“复杂的图表”(原话)?因为原文里的这图表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PM2.5值超过一定数值后,相对健康风险的数值反而下降了!

当然,这也并不足以推导出PM2.5值与健康风险在超过一定数值后会呈负相关,所以PM2.5值反而越高越好,这可能是模型在高PM2.5浓度下无法适用,模型考虑的变量并不周全等原因。但是,从数据的选择上,我们再次看出,这个演讲又一次隐藏了不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

最后,再把这篇论文的结论摘过来:

In summary, we fin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of daily mortality with PM2.5 and PM10, but not with PM2.5–10, in Beijing. 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level of adverse effects between PM2.5 and mortality in Beijing is lower, but the growth trend of relative risk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obvious in the future. The effects of particles on human health are smaller than the one caused by temperature, especially during extreme conditions. We also find it is important to avoid exposing outdoor particularly in cool seasons in Beijing. Moreover, controlling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emissions is crucial to avoi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the different particle fractions.

于是,同一篇论文里又指出了一个问题:在不同国家所进行的环境卫生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出了不一样的现象,在北京,PM2.5对人的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比发达国家的结果要小。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调查数据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PM2.5这个变量在环境卫生方面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但遗憾的是,演讲在回避了最直观的图表的同时,也回避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仅凭这一点,这个演讲在这一张关系到整个演讲的逻辑根基的幻灯片上,存在了非常明显的误导尤其是存在刻意隐藏不利于自己的数据,这个非常违背科学客观性的行为。这为整个演讲的“可靠性”,打下了相当大的问号。

另一点,从幻灯片上出现R^2=0.19后居然还给出特写,以及明明有更好的材料却不用这两点,可以看出,演讲的团队或者并没有去查证过自己数据的来源及可靠性,或者没有具备验证数据可靠性的知识水平,又或者刻意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了处理,这无疑再次动摇了这个演讲的可靠性


最后,她出发点是好的,她努力让公众认识了环保的意义等等,我先说好放这,就不用再帮我补充了。


user avatar   haoyuan-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有一些问题是小事,比如说拼写错误,无关紧要的计算错误,乃至在论文中骂别人的论文是"垃圾"(

Overly honest references: "Should we cite the crappy Gabor paper here?"

), 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调查报道和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事实』,你绝不能编造篡改数据,曲解数据,隐瞒对自己不利的实验数据或者指鹿为马。这些问题,伤害的不仅仅是报告,也包括做报告的个人和团队的『公信力』。现代科学的复杂性,让人没办法简单的判断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没有人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原谅这类错误——没有对这类错误的毫不宽容,我们将没有办法相信任何一个报道,任何一篇论文——故意改动一个小数点,就可能引发结论的根本改变。两个最近的例子,参见

小保方晴子传:2014年度学术丑闻

NBC名主持人撒谎丑闻受调查 公司决定停职6个月

所以该视频的一张图,的确值得大家谨慎的关注:


在原视频里,这个图被用来说明『PM2.5浓度升高的时候,死亡率随之升高』。但是这张图真的能说明这一点吗?原视频里 纵轴是『死亡人数增加的百分比』,横轴是『时间』。换句话说,这张图说明的是『时间和死亡人数增加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和PM2.5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张图甚至不说明死亡人数随时间而上升,因为拟合出来的曲线都是三次曲线,不具有单调性。

那么这张图是什么样子呢?


Li, Pei, et al. "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81 (2013): 253-262.

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

实际上原文没有给出数据的准确来源。据说这张图是那张曲线的原图,考虑到作者是被提到过的王跃思研究员,横纵轴单位和整体趋势也和视频中的图是一致的,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不过这个图是北京的数据,并不是全国的数据。有查到全国数据的同学麻烦告诉我。无论如何,这张图和原视频的曲线是很近似的——很难相信同样时间,方法类似的研究,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我们再来看论文里这张图,图顶上的柱形是PM2.5浓度,三条线是『因PM2.5死亡的人数增加的百分比』。换句话说,CM那条线就显示,在2007年,死于PM2.5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的人比2006年大约增加了1.6%左右。

论文的对应段落如下。

Fig. 6 depicts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the estimated percent increase for PM2.5 in daily mortality from 2005 to 2009.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M2.5 levels generally declines in recent years in Beijing, whereas the relative risk shows different change trends. Overall, the level of the estimated percentage increase assumes an escalating tendenc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n addition to having a low value in 2008 because strict atmospheric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efore the Olympics games (Xin et al., 2010 and Xin et al., 2012). But it bounced off the bottom and started a new uptrend after 2008. The values which show the largest effect in 2009, rose sharply again after the Beijing Olympics. Under this serious current situation, a 10 μg m increase of PM2.5 corresponded to more than 1.00% increase of non-accidental mortality, respiratory mortality, and circulatory mortality.

图6描述了PM2.5质量浓度的年间变化和估计的因pm2.5死亡人数的增加百分比。可以观察到,pm2.5的浓度在北京今年来是减少的,但是相对风险显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研究期间的(因pm2.5死亡人数的)增长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由于京津冀的联合空气污染控制措施,有一个低点。但是在2008年之后出现了反弹并再次上升。数值在奥运会后的2009年再次急剧上升,显示最大的效果。在这个状况下,10 μg /m^-3的浓度增长对应于非意外死亡率,呼吸系统死亡率和循环系统死亡率超过1%的上升。


注意一下,

a) PM2.5的浓度是整体递减的。(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确实没有问题吧)。

b) 左边轴的单位是『因pm2.5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变化』,所以因pm2.5死亡的人数是逐年增加的。

c) 原文只提到了2009年一年PM2.5和死亡率的关系,而且这个状况是引述的前文的论据,和这张图并没有关系。

所以无论如何,这张图不会说明『PM2.5上升的时候,人群死亡率随之上升』。原文在这一段的主要结论也是『因PM2.5而死亡的人数增加的百分比整体随着时间增长』。

再回过头来看前面那张图。注意到没有,删除掉了PM2.5的数据。而且循环系统疾病的增长用了一条不同于原文的,相关系数仅有0.19的拟合,似乎是为了产生一个上升的趋势。而循环系统疾病,是PM2.5相关性最明显的疾病之一。我觉得假如全国的图和北京近似的话,这可以算是非常严重的『曲解数据』了——这不是相关性因果性的事,这张图不说明柴静团队的结论,而且图本身的拟合也被修改过,还去掉了至关重要的PM2.5信息。

顺带一提,该论文前文就有日均死亡率和pm2.5浓度的分析关系,在95%CI下,pm2.5浓度每增加 10 μg /m^-3, 非意外死亡、呼吸死亡和循环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0.65% (95% CI: 0.29–0.80%), 0.63% (95% CI: 0.25–0.83%), and 1.38% (95% CI: 0.51–1.71%)。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不用这个数据。


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柴静团队认真回应的,关系到整个团队的信誉的问题。这并不因视频中本身结论正确或错误而改变。隐瞒数据或是修改数据,是很容易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的,比如说,甚至可以拿那张图的数据做一个『PM2.5浓度下降但人群死亡逐年上升』的结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点,并不因新闻记者不专业而改变——新闻可以不像学术论文那么严谨,可以把学术结论通俗化,但是新闻里曲解数据的杀伤力,甚至比学术论文里曲解数据来的更可怕。

才疏学浅,深恐犯学术错误,欢迎打脸。


user avatar   zouy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天学一个词组

Non-apology apology

(不是道歉的道歉)

A non-apology apology is a statement that has the form of an apology but does not express the expected contrition(悔罪). It is common in both politics and public relations(公关). It most commonly entails the speaker saying that he or she is sorry not for a behavior, statement or misdeed(罪行), but rather is sorry only because a person who has been aggrieved(受伤害) is requesting the apology, expressing a grievance(抱怨), or is threatening some form of retribution(报应) or retaliation(报复).



  

相关话题

  悠悠球(yo-yo)的回收原理是什么? 
  将小盒子抽成真空,能飘起来吗? 
  沙尘暴是否比雾霾好治理? 
  如何评价潇湘公子寻视频「六小龄童公然违法!欺世盗名!你才应该向全国人民谢罪!」? 
  怎么看待上海试收「雾霾费」? 
  洋垃圾来中国后去了哪里?又是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的? 
  上海 7 月 1 日强制执行垃圾分类,你怎么看? 
  有哪些简单生动的素材,可以用来介绍物理学中的概念? 
  如何看待理工科学生的网络科普以及引起的争执? 
  排污的排放放总量制度 浓度限制制度区别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打假者自己的科学素养,《穹顶之下》数据造假汇总中的数据造假?
下一个讨论
如果给你十万亿元,让你按下按钮,穿越到一个虚无的空间里孤独地度过5亿年,你会按下吗?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