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的人还这么排斥保险? 第1页

  

user avatar   link-fa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保险从业人员路过,个人认为:保险是个好东西,但硬生生的被大部分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搞砸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主要的原因:条款。各种不是一般复杂的条款,我敢打包票90%的保险销售都无法准确说出那些能赔哪些不赔。所以一些人买了,到要用的时候才知道不赔,这就是很多人说“保险是骗人的”的原因。。

2、从业人员的素质令人担忧。以前还有《保险人员从业资格证》来作为门槛,我是在2010年考得,当时是全勤了一个星期的培训才通过的考试。记得当时23人参考,有7个人没能通过考试。但是这个资格证后来(没记错的话是2015年)也取消了,变成了“是个能说话的人”就能卖保险,这也导致了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被大幅度拉低。

本来就复杂的不像样的条款放到文化素养不高的业务员手里,很大概率是这人看到懒得看,只懂得靠死缠烂打卖保险。而死缠烂打最好的对象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就是“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的说法的来源。。

3、保险公司的运营模式。。保险公司招人有跟多奇葩之处,其中一项就是合同。销售和保险公司签的合同是《代理人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这就意味着其实你和保险公司是没有任何《劳动法》里的合法劳动关系的,因为你只是一个代理人,而不是公司的员工。所以保险公司既不用给你底薪,也不用给你买社保,甚至开除你也不需要给你赔偿。。而且保险公司明明不给你任何保障,但你又必须要遵守他的规章制度,每天按时参会、参加各种培训、业绩不达标不能请假等等。说白了,这就是一纸霸王合同。这就是很多人进了保险公司,结果发现不对头,没几个月又离职的原因。。

而且绝大部分保险招聘都写上一些很好听的词,比如‘底薪’‘时间自由’。但实际‘底薪’是必须业绩达标了才有的,说白了就是奖金而已。‘时间自由’虽然不假,这个会、那个培训的,基本都不会强制你来,但是不来,你就等着扣钱吧。。

所以绝大部分从保险公司离职的人不愿意再次入职保险行业(跳槽或转去其他岗位的除外)。。

4、过分夸大从业人员收入及行业前景。。保险公司经常举办一些“创业说明会”邀请客户和一般人参加。“年薪百万”的XXX总,在会上说自己以前多么多么落魄,进入保险行业之后怎样怎样飞黄腾达。其实就是要给参会者(包括卖保险的和买保险的乃至路人)灌输一种概念:“保险很赚钱的,只要你努力,年薪百万不是梦”。而有些急于增员或者情商较低的,就直接diss你现在的行业或职业,哪怕你的收入其实比他高得多,他也会说你转行过来也能更发扬光大。。

我这里必须说一说我个人经历。我以前是某家小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是真的员工,签劳动合同的,不是签代理合同的伪员工。离开那家保险公司之后,我也打算继续从事理赔岗,但我应聘了几家才发现,绝大部分保险公司的招聘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不论你打算应聘什么职位,文员、理赔、财务等等等等,他们都会先软磨硬泡“建议”你去做业务,diss你想应聘的职位,把销售的收入和前程吹上天。。等你非常强硬的表示不愿意做销售,他们又会说“必须先做几个月业务,熟悉条款、流程,才能转去其他岗位”说白了就是只招销售。。

5、把自己的义务看成自己的功劳去炫耀。。保险公司还有一件特别喜欢干的事就是向别人吹嘘理赔的时候客户如何感谢自己,搞得个个都以为自己是做救世伟业一样。拿我的部门总监来说,她经常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光荣史——她的一个客户得了重病,众叛亲离走投无路,她为客户办了理赔。客户拿到钱之后跪在地上感谢她。

听得我差点连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了。大姐,你搞清楚你的立场好吗。人家拿钱跟你买保险,该你赔的时候,你就得乖乖的赔给人家。这是你的义务,怎么在你眼里就变成功劳了?!!求求你别摆出一副救世主的嘴脸来好吗,还跪下来感谢你?!你受得起吗?小心折寿啊!!

6、恶心的理赔。这一点我不接受任何人反驳,因为我卖保险之前就是理赔员。。

我卖保险之前,在一家很小的保险公司任职车险查勘。因为公司规模小,定损5000以上的案件即为大案。大案必须上报上级公司,由上级公司的大案组决定是否接手。。不过我个人看来,5000真的算不上什么大的案子。就拿一些进口车来说,一副油漆就要2000了,喷个三幅就超过了。又或者换前挡玻璃,玻璃都要七八千,加上工时、玻璃胶,已经近万了。。

然而大案组似乎是有减损考核的,经常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打个八折,要求我去和维修方讨价。。妈呀,真是胃疼。一般的修理厂还好说,四儿子店怎么讨价?人家配件、工时都是全国统一价的,人家愿意给你打折还好,不愿意你能怎么样呢?只能叫车主不在四儿子店修,但车主又不愿意啊。最后落下的投诉又是算到我的头上。。

像上面这些鸡皮蒜毛的讨价我也认了,可以说我的工作本来就是要和维修方讨价。但下面两件事我真的不能忍,也是我决定不再从事理赔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件。一台面包车,配件3000+,工时2000+,加起来差不多六千。审核的直接把价格压到四千左右,而且没有商量余地。(正常的流程来说,审核不同意我提的价格,是按“回退”处理,然后我再重新提交价格。但是这次他没有按“回退”,而是直接把工单弄成了“完成”状态,也就是我不能再重新提交价格。)我立马打电话过去问审核,你给这么低的价格的理由是什么。他说了一句“这个价格肯定够了”,就把电话挂了。我再打过去,拒接。我只好让客户投诉,虽然最后获得了我提交的价格,不过这个投诉算到我头上。。

第二件。一台SUV,刮了底盘。油箱凹得像东非大裂谷一样,然而审核的意见只有几个字“没漏油,还能用,不赔”。。客户指着我骂了近半个小时,我都不好意思反驳,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服客户接受这种奇葩的理由。。


上面说了那么多卖保险的不是,其实买保险的也要背一些锅。

人这种生物有个特点,只会听自己想听的话。打个比方,我说可以给你钱,但是你要帮我做几件事。时间一长,你就会忘掉我说要你做的事,只记得我说过给你钱。

同样的,买保险的时候,即使卖保险的人非常专业,很详尽的给你讲解了什么能赔,什么不能赔。时间一久,你还是会忘掉这些,只记得保险该赔。一到保险拒赔,又说保险骗人。

我不会说人人都是这样,但起码有一半是这样的。。



不过嘛,说了这么多,如果你问我还会不会买保险,我也能毫不犹豫的跟你说:买!

正如我开头说的,保险是个好东西,只是被玩坏了。保险是不会骗人的,只有人会骗人。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小学时候,九十年代中期。老师大概怕我们以后没钱娶媳妇,开家长会时候叫来保险公司业务员,半强制让大家买了个婚嫁类的保险。一个月好像100块钱,年满18可以取出来20000多块钱,当时万元户都少,我妈应该是准备等我大了,拿20000块娶我们市的刘晓庆,对她英明决策感恩戴德吧。那时候我妈一个月工资才500,那100块牙缝里扣出来要了亲命,你说那100块干什么不好,那时候买菜都是论毛论分,可以明显提升生活水平。到了能取出来的时候,20000块能娶媳妇?当时还强制让买一个大学学费的险,我们班应该都买了,和这个婚嫁类保险一样,等到上大学的时候,这钱毛的拿在手里都觉得可笑。(我相信这个经历很多人都有)


信任这玩意对生意来说很重要,对保险业来说是存在的基石,尤其在第一次交易的时候,保险公司从小学就开始有组织半强制的忽悠,怎么让国民信任保险业。


user avatar   cai-ge-1-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买了保险,满怀希望能赔,
最后被套路一分没有的惨状,不是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往往因为一个字,就会让你损失几十万!


公子当年在保司任职时,听说过这样一个客户:
付先生,郑州普通出租车司机,一个月挣5000来块,老婆在当地电子厂流水线干活,一个月挣不了多少,女儿刚上初中。
因为他是跑出租的,容易遇到各种意外事故,所以经常给自己买意外险。



当时他就买到了一个50元保一年,保额100万的意外险。
据他的描述,他感觉性价比很高:



但看完以后,销售人员跟他讲,他还需要买医疗险、重疾险和寿险,
而且他这个意外险只赔全残,不赔伤残。



当时的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很不幸的是,
5个月以后,付先生在跑晚班时,撞到绿化带,冲到了对面的马路上,最终导致左腿被截肢。
付先生起先以为他的意外险可以赔付这一切,
但是结果下来让他大跌眼镜,这个保额一百万的意外险只报销了一万二的医疗费,至于截肢导致的残疾,一分没赔


付先生气得打电话找到卖他保险的代理人闹,
被人家指着保险单说:看清楚了,是意外身故和全残赔100万,你截肢只是残疾,肯定不能赔!


当时这个事情,给我所在的保司添了不少麻烦,
但是付先生作为消费者,并不懂这些事情,公子也无可奈何。
全残是全残,伤残是伤残,
截肢只算7级伤残,不算全残



保险合同上真正的全残是:




要想拿到100万,除非付先生两只脚都被砍了,
结果现在只有左脚截肢,算七级伤残,按道理可以赔保额的40%,100万赔40万,
因为他买的意外险只赔全残,不赔伤残,所以这40万也拿不到了


他这样的结果,我也为他感到可惜。
都说保险公司喜欢玩“文字游戏”,孙先生就是这种“文字游戏”的受害者之一了。


有时候简简单单一个字,全残和伤残,可以少赔几十万,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保险公司是骗子:



没办法,普通人根本不懂保险,保险条款又极其复杂,



就拿付先生这件事来说,
你说怪保险公司吗?
肯定怪,
怪保险公司不够耐心,没有一点点的对条款进行解释,


但只怪保险公司吗?
恐怕也不是,
保险条款上白字黑字写得很清楚的东西,并没有骗人,甚至销售人员都反复提醒过付先生。
但是我们消费者,
其实并不清楚这一两个字的产品造成的真实差异。


公子从业十多年,
的确见过很多这样的保险条款,一些小细节就会影响赔付结果。
今天,公子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坑人”的保险条款,
希望大家以后能够避免踩到这样的坑。
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攻击,这里公子全部都隐去产品名称。



付先生买到的那种意外险,市面上也蛮多的:



先解释下意外险保什么。


意外险一般保三个责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
所谓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笔钱,当然,很多保险也赔全残,比如脑部受到严重创伤,智力低下到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成植物人了,跟死了差不多,也可以赔。
所谓意外伤残,就是因为意外残疾了,比如断手断脚了,保险公司会根据《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评判一个伤残等级,然后按照等级赔保额的一定比例,比如十级伤残赔10%保额,50万赔5万。
所谓意外医疗,就是因为意外事故受伤了,到医院治疗花费的费用如手术费、药费、住院费等,保险公司也会报销。


咱再来看这两款保险:
A产品是“意外全残或身故保险金“,
B产品是”意外身故保险责任“、“意外伤残保险责任”、“意外医疗保险金”。

上下一比,A产品没有伤残,没有医疗,
伤残前面已经说了,分十级,每级按照一定比例赔付保额,一级赔100%,十级赔10%。


而付先生那种左脚截肢的,只能算七级伤残。
断了条腿,挺严重了吧?
两款产品怎么赔?


A产品不赔,因为他只赔全残和身故,
而B产品可以按七级伤残赔,100万能赔40万,
这中间发生的医药费,B产品也可以扣掉100元免赔额以后按80%报销。
全残和伤残,一字之差,就差了几十万!



事实上,除了断腿截肢这种意外,
我们更常遇到的是猫抓狗咬、烧伤烫伤这种意外,A产品连这些都不保,算哪门子意外险?
很遗憾的是,类似A产品这样的在现实中卖得贼火,大家买意外险一定要仔细看清楚。


还是两款意外险,市面上都特别火,基本保险责任都没啥大问题,
但一看投保须知里的免责部分,也暗藏猫腻。


A产品说高空出事不赔,而高空定义为两米及以上
B产品说高空坠落身故或全残只赔10万,而高空就变成了10米及以上
2米和10米,就差一个数字,
它们的差别有多大?


我们假设,老王从两层楼(6米)上摔下来,
这中间的医药费,可能造成的残疾赔款,
B产品可以赔,而A产品就不会赔。
两米和十米,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几十万的差距!


很多保险产品,不仅是条款本身,
在投保须知、健康告知等地方也会设置障碍,
这里就是在投保须知缩小赔付范围的狗血操作,
让人不得不防。


这是两款寿险,责任很简单,
死亡或全残就能赔笔钱,
100万赔100万,买200万赔200万。
但是在这里大家要注意,有些条款是不赔全残的!



像是上面产品A产品,只包括死亡,并不赔全残。
那么意味着什么呢?
比如老王很不幸,出了车祸,永久性高位截瘫,四肢关节技能完全丧失。
B条款能赔,但是A条款就不会赔。
像是A产品这种,堪称市场上的一股泥石流。



要知道
之所以寿险会赔全残,是因为全残从严重性来看,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



大家来看看这些描述:“双目失明”“四肢关节没用了”“嚼不了,吞不下”
都非常非常严重。
所以,作为寿险,把全残加入赔付项,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体恤和人性化的。
因而市面上绝大多数寿险产品都有身故和全残。


更搞笑的是,上面不赔全残的A产品卖得比B产品还要贵。
同样是100万保额,30岁男,20年缴费,保至60岁,
A产品3130元,B产品是1460。



又贵,责任又差,妥妥得智商税。



这是两款重疾险,都说能保障“癌症二次赔”,


癌症也就是合同里面的恶性肿瘤,被成为疾病之王的癌症,国内存活率只不过30%-40%。
治疗癌症通常要三十四万,如果用最先进的质子重离子疗法,费用可以突破七八十万,
很多人没有钱,只能放弃治疗,这就是导致我们国内癌症存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癌症不仅难治,治疗贵,而且容易复发,转移,因此很多重疾险都有癌症二次赔这个选项,
但它们癌症二次赔要求的时间不同:


A产品首次患癌后隔3年又得癌症可以赔,
B产品首次患癌后满5年又得癌症可以赔。


一个3年,一个5年,有什么区别?


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五年生存率”,
医师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是:如果癌症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之后,5年内还活着,说明这个患者的癌症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达到了“癌症基本已经接近治愈”的程度
大白话来说,如果某人患癌,在治疗后5年内不死,那基本上证明他的癌症被治好了。



我们都知道癌症容易复发,很难治愈,
有了癌症二次赔,可以在第一次患癌治了几年没治好的情况下,
还能再赔一次接着治,不会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


但假如老王第一次患癌后,治了3年,钱花光了,
山穷水尽之时,A产品又赔60万,B产品一分不赔,
那这个癌症二次赔又有什么用?
要是老王能撑过5年,早就好了,还需要第二次赔付吗?


3年和5年,
仅仅一个字的区别,
放在现实中,真的有可能把人活活拖死。


还是刚才那两个重疾险:



你仔细看去,
B产品不仅要求癌症二次赔间隔时间要满五年,还要求发病顺序按照它的规定来。


我们看上面两个条款,我来给大家举个具体例子:


老王不幸得了恶性肿瘤,5年后不幸又得了恶性肿瘤,那么没问题,这两个条款都能赔。
但如果老王第一次得的是其他的重疾(比如急性心肌梗死),5年后得了恶性肿瘤。
那么不好意思,
A产品能赔,而B产品就不会赔。



大家看出来差别没?
问题就出在产品A多了第二段话,
产品A不管你第一次得的是不是肿瘤,第二次得病是肿瘤都可以赔保额的120%,
产品B需要你第一次得肿瘤,第二次还得肿瘤才会赔,如果第一次重疾不是肿瘤,无论你得多少次肿瘤都不赔!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责任,谁能控制自己生病的顺序?

上面这个产品B,如果第一次得的重疾不是癌症,
你就不可能用到这个“癌症二次赔”保障。
这不明显是坑吗?
可是遗憾的是,产品B在市面上卖的非常好,就是内个叫“X福”的,不知道大家猜出来没有。


没想到区区一个癌症责任,就有这么大的差别。
大家务必要留心,不要被坑了。


这是两款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特殊门诊的医药费,
比如去门诊做肾透析、做癌症放疗化疗等。


癌症也有很多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做放疗、化疗,
还可以吃靶向药,或者用免疫疗法、内分泌疗法等。
但不是所有医疗险都会报销这些。


比如A产品只报销放疗和化疗,
但B产品上面提到的疗法都报销。
别看就多两行字,差别老大了!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都知道,
里面那种一盒几万块,一个月吃几盒,一年吃掉一套房的抗癌药,就是靶向药,
这么贵的药,A产品居然不报销,
难道医生叫你吃靶向药,你要跟他说:“不行,我的保险不报靶向药,你还是给我剃光头做放疗”吗?


买保险是为了自己能在治病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用保险来限制自己的选择,
这种只报销癌症放化疗的医疗险,
谁买谁踩坑!



前面那两款百万医疗险,只是在一项责任上少赔几种癌症治疗方法,
这两款产品,那就是连最基本的责任都没有了



百万医疗险的责任就四个: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以及住院前后门急诊
住院医疗:像床位费、膳食费、诊疗费、检查检验费、治疗费、药品费、手术费这些都会报销。
特殊门诊:绝大部分百万医疗险只报销三块,门诊肾透析、门诊恶性肿瘤和器官移植后的门诊抗排异治疗。
门诊手术:常见的手术都包括,没啥好说的。
住院前后门急诊:住院前7天和后30天的门急诊,比如住院前有急诊治疗或者出院后需要复查的费用,都可以报销


但有的百万医疗就会给你偷偷的缺几个,
比如产品A,只有住院医疗和特殊门诊,一般门诊和住院前后门急诊就没有。
而B产品这四个基本责任都是齐全的。


老王去医院切个阑尾,做手术的钱A产品不报销,B产品就可以报销
要是有什么病医生叫出院后复查,A产品还不报销,B产品就报销。


作为一款百万医疗,
这样缺责任,你好意思吗?



对于百万医疗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续保条件。
我们现在见到的百万医疗险,通常都是一年期的,
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
今年我能买到这百万医疗险,明年我身体出现变化了或者产品下架了,那么我还能不能买?



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产品,能够做到保证续保X年,
比如产品A,就有保证续保权。
但是,“保证续保”这四个字,就像是“金字招牌”,什么产品都往上面靠。



比如B产品,条款上写得是是“连续投保”,这个会被解读为也能保证续保。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比如老王,今年得了癌症,明年连续投保,A产品能续,B产品也能续。
没有区别,



但是,老王今年得了癌症,明年A、B产品都下架了,
A产品保证续保6年,6年内都还能续保。
B产品下架了,没办法连续投保了,
只能等待保司的安排了,涨价还是直接拒保任人宰割。



大家看出差别了没?
对于这种“连续投保”的产品,
我没有办法保证他不下架啊,它跟“保证续保”区别非常大。



还有一类,叫做可续保,它也经常和保证续保混作一谈。
比如C产品,条款上写得是“可以申请续保”。
朋友们,大家可要想清楚,
“可以”跟“保证”,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产品下架了,这完完全全是不可抗力,产品没了,就没法续保了
即便它写“可续保到10000岁”,也没什么用。



篇幅限制,我就不再继续往下举了,
写这么多,也不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在这里看图找不同,
关键是要在买保险的时候学会避坑。


要想看清保险条款坑人的真面目,首先我们得学会看保险条款。



学会看保险条款不可能,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学着看一些最基础的部分,
我们最需要看的就是投保须知、健康告知、保险合同



投保须知
如果是在某些互联网平台上购买的保险,我们一般会看到有投保须知,



买保险不能乱买,
为了防止一些人买到不合适的产品,
投保须知里都会对这款产品适用哪些人群,哪些风险是除外的,不保的明确列出。
但有的保险,如果要给你设坑,就会在投保须知这里设置很多不合理的免责条款,或者某些标准规定得过严。
所以,购买一款保险,了解它的投保须知是第一步。



健康告知
保险不仅不能乱买,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
特别是健康险这种,对个人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
保险公司通常会在投保前问询投保人的身体状况,过去是否患过某种疾病,或者是否理赔过。
这一步是为了筛选出那些高风险的患病人群,如果已经生病的人也来买保险,
最终要么保险公司赔穿,大家的保单都赔不起,要么大家的保费都上涨,买保险就失去了意义。



健康告知一定要重视起来,对于每一个病,
如果感觉自己有或者很相似,千万不能硬买,
线上买可以走智能核保,拿捏不准就申请人工核保,线下买的话直接申请人工核保就行。


保险合同
我们支付完保费,一定时间之后就会收到保险合同,
这是最复杂的条款也是坑最多的地方。
拿到一份保险合同,我们主要看里面提供的保障责任和免责条款就行。


保障责任长这样:



里面详细说明了等待期内出险怎么赔,
等待期后大病怎么赔、中症怎么赔、轻症怎么赔。
注意看清楚这里是赔保额还是赔保费,
寿险是只有身故没有全残还是都有,医疗险责任有没有缺失,
或者像前面列举的癌症二次赔到底能不能赔。



免责条款长这样:



里面列明了哪些情况不赔,
一般而言,免责条款主要是免责那些故意自杀、被投保人故意伤害来骗保的情形,
又或者是被保人因为违法犯罪、战争核爆等问题导致的出险。
本质上问题不大,主要是怕有些保险条款免责太过分,把不该免责的也写了进去。


保险是个非常专业的领域,
就算我们知道了怎么看保险条款,也难免会因为专业名词太多而感觉晦涩难懂。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上一些专业的医学网站比如丁香医生、微信小程序如腾讯医典等了解专业的医学知识,
如果是看不出来哪一款责任好与不好,也可以到网上看很多专业人士写的保险测评,
再不济,你来问我也行。



估计看完文章大家都会这么说,保险就两个不赔:这个不赔,那个不赔。

保险就是靠拒赔赚钱的吗?

当然不是!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三个差:


死差:预计出险率和实际出险率的差值。比如原本预计100个人10人出险,实际上只出险5人,那为了赔10个人而收取的保费就会有剩余,保险公司就会盈利,拒赔可以使实际出险的人数小于10人,从而实现盈利。
费差:保险公司运营每一个产品,运作全国的门店,都有成本,如果成本节约了,那保险公司也可以实现相对盈利。
利差:对于有些理财型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会给到我们一个收益,但同时保险公司收取我们的保费后也会投资出去拿到一个收益,就像银行存钱和贷款一样,只要保险公司做到“贷款收益”比给我们的“存钱收益”要高,就可以赚钱。



现实中,保险公司设计一个产品,通常已经预计了这款产品覆盖人群的出险率,
比如国内寿险都是按照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上记录的死亡概率来设计产品的,
产品设计之初假设的出险概率就和实际出险的概率差不多,所以“死差”基本不能产生利润。


那万一保险公司拒赔呢?
保险公司没那么喜欢拒赔。


两个原因:
从数据上看,保险公司拒赔率并不高。



公子找到了19年上半年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额和理赔率放在上面,
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理赔率最低也都在97%以上,普遍在98%,99%,
保险公司并不是靠拒赔获利。


从动机上看,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总是拒赔。
保险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频次也很低,谈不上什么品牌。
如果某家保险公司给消费者的印象全是拒赔、拒赔、拒赔,那消费者很容易就转向别家公司了。
相反,我见过太多保险公司不该赔却赔了的情况了,不为别的,就为名声。


那保险条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区别?
主要还是在于设计保险产品的精算团队,他们认为某些责任容易造成长尾风险(未来会多赔很多)或道德风险(存在骗保可能),
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就删改了这些条款。
但这样的修改客观上也导致消费者正常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颇有种“一刀切”的意味,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只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咱们买的保险,本质上是跟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
合同写了就赔,合同没写的就不赔,保险公司挣钱不靠拒赔。
我们真正需要学会的,
是通过研读条款,避开那些保障残缺的保险,买到真正价廉质优适合我们的保险。



公子作为业内人士,总不能按着全体精算人员的手说,你,你别改,
公子能做的,只能是在每一次推荐的时候,把条款看得更仔细一点,
尽力提醒大家,帮助大家。



这就是公子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在保险科普这条路上的原因。
你的点赞,就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以上。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保险购买攻略:
  1. 史上最全保险攻略:避开95%的坑,少花10几万元!
  2. 为什么业务员推荐的保险几万块,网上的保险才几千?
  3. 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那么便宜,靠谱吗?
  4. 网上买保险理赔难吗?
  •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
  1. 全网最全重疾险攻略+全网156款重疾险测评
  2. 全网最全医疗险选购攻略+全网123款医疗险测评
  3. 全网最全意外险选购攻略+全网192款意外险测评
  4. 全网最全寿险选购攻略+全网73款寿险测评
  • 保险避坑指南:
  1. 今天,我把X安福的底裤扒下来了
  2. 今天,我把少儿X安福的底裤扒下来了
  3. 今天,我把返还型保险的底裤扒下来了
  4. 看过了上万个家庭的保单,才知道为什么说保险是骗人的
  5. 看过了3000份保单以后,我发现了重疾险坑人的套路

写在最后:

  1. 想给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点击链接一对一咨询或者扫码关注我的公号“肆大财子”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 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点击链接一对一咨询,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希望以后中国的保险业务员都是有素质经过专业培训的,而不是那种只要会说话就可以,自己都读不明白条款,靠骗来合同的那种。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60%一本率?基本上意味着 95%+ 二本线,100% 专科线这种。

这种高中,在我们省,按我知道的(199x年)行情,大概就是省重点,全省排名前十的那种水平。

60%一本过于凶残,至少我的母校达不到这个水平,我记得我那年是47%一本率。

我那时候还没扩招,不知道现在扩招之后,60% 一本的水平是否有缩水。

不过再怎么缩水,这也是妥妥的省重点名校,甚至全国有名的水平吧。


user avatar   da-tou-4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一句话不说,就消失十天。被辞退,是不需要赔偿的。你请了假,公司不批,你强行休假,公司辞退,是需要赔偿的




  

相关话题

  哪些是车主该买的车险? 
  老五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到底差在哪里? 
  保险代理人真的很赚钱吗? 
  带病投保两年后保险公司真的会赔付吗? 
  平台强制要求外卖员买商业保险,每天交 3 元只有 1 元保费,剩下 2 元被克扣,这种操作合法吗? 
  间谍是高危职业吗?可以买保险吗? 
  支付宝健康保障里面的「大病无忧宝」有必要买吗? 
  如何评价支付宝上新推出的「终身防癌险」,这款产品适合给父母买吗? 
  为什么现在的人还这么排斥保险? 
  有些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买商业保险? 

前一个讨论
北京不靠大江大河为什么有北京烤鸭这样的美食?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原地级莱芜市撤市划区并入济南?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