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当年铁道部向株洲跟大同各多买一台中华之星的机车,那么之后的高速铁路系统还会是今天这样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ong-dong-82-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来一发。

其实我问这个问题没说清楚时间点,应该是中华之星项目刚开始时多订购两台,四台机车组合着跑试验,出毛病了立即拖去修应该也不会太耽误试验,毕竟还有其他车顶班嘛。

就其他朋友提到的那张故障单我也粗略看过,就感觉大同头(B车)毛病不老少,所以才有一种穿越回去多订两组的奇怪想法,至少大同头再烧车轴也还有俩株洲头带着剩下的大同头继续试验,大领导们组团来了也能有个交待,尤其是某个即将接班,又好钻司机室的秃子,把他伺候好了这项目也许还能续命甚至忽悠到点追加的资金也说不定呢。


user avatar   enzoj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你现在再去问问刘友梅院士,和十年前肯定不是一个回答。所谓大领导不过是当时铁道部长,傅他本人也是国产派,傅本人也是技术官僚,所以不管出不出问题,所以第一这是傅的政绩,傅在位就不会下,而等到刘志军肯定是要下的。第二这车确实故障很多,而且那次严重故障出问题的是进口轴承,如果当时继续走国产集成进口零件的路线,技术消化不见得比现在快,而且花钱。第三刘志军就是当年一提到四提的急先锋,他应该是更有谱的那个人。


动集对于技术的要求比动分高,全世界动集高铁最后搞出名堂的,也就只有法国和西班牙一家半,两家在技术上都属于剑走偏锋型的,一个狂减重+双层,另外一个搞变轨距市场,像德国意大利早期搞得没有技术特色的动集无一例外的性能偏低。中华之星的技术参照没猜错应该是ICE2,抛去ICE2本身不行不说,中华之星距离ICE2的水平还差很远。


user avatar   yang-jing-lin-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某铁道论坛大佬对中华之星的评价,我觉得细节比较充足,所以借用一下:

那么,出了这次严重故障,铁道部是不是真的象某些喊冤叫屈者所言,把“中华之星”一棍子打死,没给它改进的机会,永远将其踢出局了呢?
不,铁道部是还给了它机会的。我们用事实说话:从2005年8月1日开始,“中华之星”开始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载客运营。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运营仍是试验性质,虽然每天一个往返,但是以临客的形式运营。秦沈客运专线设计运营时速是200公里,考虑到安全因素,在这条线上“中华之星”的冲刺速度被限制在160公里以下。
从2002年11月28日出那个大故障,到2005年8月1日投入试运营,中间隔了两年零八个月,我相信相关单位肯定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当然了,公关工作恐怕下的本钱更大。那么在试运营过程中,“中华之星”的实际表现又如何呢?

四、“中华之星”试运营中的表现

我找到了一份2006年上半年“中华之星”的故障单,现抄录如下:

1、1月12日,运行途中发生轮对擦伤。(A)
2、2月26日,B车操纵时B车与A车网络数据有丢失现象。(B)
3、2月26日,电制动级位显示不正常(1592%)。(B)
4、2月26日,绥中北站检查发现A车2、4轴托架漏油。(B)
5、2月26日,绥中北站刚开车时,B车停放制动灯不亮,A车停放制动灯亮闪不止。(A)
6、2月26日, TVM430工作不正常,A、B机无故障转换几次。(A)'
7、2月26日, A车机车高压柜主断路器合不上,停在区间进行微机全复位处理。(A)
8、2月27日,出库时 A车操纵B车合不上主断。(A)
9、2月27日,停放制动时,B车操纵时,A车停放制动灯亮闪不止。(A)
10、2月27日,A车操纵时,B车停放制动灯不亮。(A)
11、2月27日,运行中,经常跳主断。(A)
12、2月28日,A车三次跳主断路器。 (A)
13、3月1日,锦州南至盘锦,B车主断路器合不上。(A)
14、3月2日, B车Ⅱ转向架变流器水温高,动力切除。(B)
15、3月2日,运行途中发生轮对擦伤。(A);
16、3月10日,396km+100m处,制动表压力显示为零,制动失灵。(A)
17、3月10日,晚点发车9分钟。(C)7
18、3月10日,全车组大部分仪表过期未进行效验。(C)
19、3月11日,B车发生轮对空转现象。(B)
20、3月13日,B车出现两次踏面二级预警。(B)
21、3月13日,前后动车车载电话呼叫不良。(B)
22、3月14日,A车起车打滑。(A)
23、3月14日,B车3轴1位二级预警。(B)
24、3月14日,10979车电热器烧坏一个。(C)
25、3月14日,10984车斜顶板松。(C)
26、3月16日,出现水压报警。(C)
27、3月16日,计算机死机,B车无数据。(B)
28、3月18日,A车Ⅰ转向架主变流器水温高,动力切除。(A)
29、3月20日, B车Ⅰ转向架变流器水温高,动力切除。(A)
30、3月22日,第二次电空制动防滑试验时,发现变流器冷却水泵从水封处流出油水混合物,A车动力切除。(A)
31、3月22日,第三次电空制动防滑试验时,B车3轴、4轴发生踏面擦伤,10981号(酒吧车)拖车1轴发生踏面擦伤。(A)
32、3月22日,返回皇姑屯时,A车无法控制B车(因A车动力切除,只能使用B车动力)。  (A)
33、3月23日,A车Ⅱ架冷却水泵漏水,切除动力。(A)
34、3月23日,起车发生空转。(A)
35、4月7日,皇姑屯站发车时不能启动。(A)
36、4月10日,过葫芦岛北后连续两次TVM430掉码。(A)
37、4月10日,从K22km返回时(上行线)直到绥中北站TVM430无码,显示故障代码“023”。 (A)
38、4月20日,塞拉门指示灯亮。(B)
39、4月22日,开水炉和集便器多数不能正常工作。(B)
40、4月25日,A车主断路器合不上。(A)
41、4月27日,发现10984车紧急制动阀玻璃罩板丢失。(C)
42、4月30日,10982车空调不制冷。(B)
43、5月1日,微机显示屏无11位轴温显示。(B)
44、5月2日,报A车Ⅰ架4QS1相构件两个GTO击穿,同时发现两个冷却水管外部有深度裂纹。(A)
45、5月3日,在K25处发现10984车二位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阀进气口活接漏风。(B)
46、5月7日,10985车一位端车体制动管与转向架连接的橡胶管漏风。(B)
47、5月7日,拖车空调故障。(B)
48、5月8日 过分相显示黑屏,B车头灯坏。(B)
49、5月9日 A、B车误报对方车停机,复位不解决问题。(A)
50、5月10日 辅助变流器故障。(B)
51、5月11日 主断跳、10:40-11:40显示屏黑屏、逆变器板报故障芯片故障。(A)
52、5月12日 A车跳主断。(A)
53、5月17日 下雨,6车3位门和3车4位门漏雨。(B)
54、5月18日 A车LCC通讯不正常,停车复位后恢复。(A)
55、5月19日 LCC网侧变流器中模块控制板故障,复位后正常。(A)
56、5月20日 无线列调杂音大,A车速度显示与实际相差8km/h。(A)
57、5月31日 两个车逆变器故障。(B)
58、6月1日 一位电机传感器故障;A车一位转向架切掉。 (B)
59、6月2日 A车一位转向架隔离。 (B)_

A级故障31项,B级故障22项,C级故障6项,总计59项。

对于这个故障单,我们一帮子基层技术人员研讨后得出以下结论:
1、这个故障单流出有两年多了,那些鼓吹“中原之星”的人对此并无异议,所以我们认为上面所列的故障是真实可信的,并不是刻意抹黑造谣。
2、虽然故障单真实可信,但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这张故障单是极不完整的,只是实际故障的一小部分。咱们在平时工作当中,不管是日常维修,还是部里做鉴定,都存在这个问题。出了故障当然要处理,但填写、汇总故障记录时,则能抹就抹,能瞒就瞒,这是通例。因为把故障全列上,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这种试运营的车,相关单位肯定要对运用单位大力公关,请求他们在向上峰汇报故障时尽量少报些。
例如第17条:17、3月10日,晚点发车9分钟。该条故障被列为C类,但为什么晚点开车?如果是调度,信号,或者其他不关“中华之星”的原因所致,应该不列为它的故障才对呀。那么既然列了,肯定是当天发车前“中华之星”出了问题,联系到第16条:3月10日,396km+100m处,制动表压力显示为零,制动失灵。这两条故障发生在同一天,那么我们怀疑之所以晚点开车,极有可能是要命的动车系统或者制动系统出了故障。但开车前究竟出的是什么故障?故障单里没写,只是简单地说始发晚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故障原因被和谐掉了。
3、这59条故障后面括号里列的是故障等级。A级是最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正点、舒适的重大故障。C类则是一些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的故障。处于这两类之间的都列为B级故障。

如果是铁道部鉴定,全车只要发现一个A类故障,鉴定人员就根本不必再继续看了,整列车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上面加粗的是原文)

按照故障发生的规律,B类故障应该远多于A类,而C类故障应该远多于B类,这也是我们判定这张故障单极不完整的重要依据。
4、第4、14、23、58、59项原文中列为B级故障,但根据我们的现场工作经验,认为应该判为A级故障。
5、第1、15、23项全是轮对踏面擦伤。自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快速车上安装防滑器以后,这种故障大为减少。但“中华之星”轮对擦伤的频率居然这么高,而且既然列为A级故障,肯定是擦伤严重过限,联系到其他A类故障许多和动车、制动系统相关,尤其是居然能出现制动失灵的故障,该车的安全性的确堪忧。
6、“中华之星”的设计运营速度是270公里,在秦沈线上试运营时,最大速度被限制在160公里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半年时间居然出了那么多A级故障,那么如果真按其设计时速运营,我不敢想象它还能出多少故障,会出多少后果不堪设想的严重故障。
7、这已经是改进后限速使用的情况,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05年8月1日在秦沈客运专线上正式开试运营,这张故障单列的是06年上半年的故障。也就是说,“中华之星”在试运营五个月后,重点故障仍然频频发生。这绝不能用设备处在磨合期来解释,因为已经试运营五个月,磨合期早该过去了。那么在改进前的2002年,刘院士说在试验时没出什么大故障,“中华之星”如何如何先进可靠,仅仅是偶然在领导参观前掉了一次链子就被扼杀,这种话您信吗?反正打死我也不信。

8、从这份故障单判断,“中华之星”在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持续改进后,

并经过五个月的试运营后,存在的问题仍比当年的唐老鸭要严重得多,我想相关试用单位恐怕也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个样子别说参加高速动车组竞标,这就算是白送给我们使用,我想也没任何一个局敢要、敢用这种车上线。


user avatar   tuisi19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中国铁路发展,会大大不如现在吧。

中华之星这套动力集中式,确实这个技术路线不好,很难经济的解决250KM/h以上的高速行驶问题。要提高速度,就得加大功率,集中在动力车头上,反过来又给轴温爆表造成恶性循环。

中华之星不要说什么近300,实际上能稳定跑250就已经需要精耕细作了。

要解决不是不可能,但是经济成本呢?老百姓坐不起的天价高铁,谁敢砸巨资开工修起来?最后就是既有线提速的老传统,中华之星跑时速200KM,装作我们有高铁了呗。


如果中华之星没有及时死掉,中国可能错过以超低价格大批买入国际先进技术的窗口,以后想高价买也未必买得到了,全部重新自己摸索动力分散式列车里的那么多KNOW-HOW诀窍,把速度提高到350KM/h以上,需要的代价和需要的时间也是惊人的,甚至中国可能就二三十年内都没有机会获得350KM/h以上高速铁路的可能性了。

当然如果大家就满足于时速200KM,那另说。

PS 往下拉我看见有同学已经转贴了当年忘情巨巨拉的中华之星故障单,我就不贴那么长的东西了。要注意的是,这是已经经过两年维修改进,再把标称设计时速270的车降低到160,降标降速运行的情况下,还半年多就频繁出一等事故,这个底子,要如何满足大家300+时速高铁的出行需求啊。

讲道理,京沪4.5小时和7小时是完全不同概念的,改变出行需求规律和几乎不会有大变化的区别。


user avatar   qi-tian-53-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多订一组车的问题。事实上,后来的时候也不是没给中华之星机会,奈何这车就是不给力,在秦沈客专上大小故障频繁出现,直到决定放弃这东西的时候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窃以为这样的问题不是伺候好领导就能解决的,反而可以说拉着一车领导出了毛病,这毛病出的及时,能让当时的铁路从一个错误里挣脱出来。


user avatar   dong-xian-sheng-87-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个 @丁丁冬冬 @双冲大桥手波车神

首先借用几张照片,侵删!

这张照片感谢原作者任意车,照片拍摄于2012年11月,和我也是有些渊源的。

我在2012年十一假期期间由兄弟(工作于长客)带领进入沈北大库参观,彼时中华之星和长白山正在刷漆翻新,哈大高铁还在实验阶段,遂拍照留念发在了hasea东北版上。

任意车先生是长白山忠实的拥趸,看见帖子后和我聊了不少,于是他也计划了去沈北大库拍照留念,因为彼时我们都知道这三辆车已经时日无多了。


这两张照片我已经不记得原作者是谁了,只记得是沈阳的一位伪车迷,总之感谢他!


上照片更新的目的是想杠一杠打个脸,也针对于下面某些答主。


首先看长白山的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2003年,由北车集团长春客车轨道股份有限公司装配成功出厂,出厂后经过短暂封存。

2004年9月,长白山号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动力学实验中跑出了254.5km/h的速度。

2005年5月,遂渝线综合提速试验,长白山号试跑,最高时速235km/h,平均时速在180km/h。

2006年底,长白山号动车组由铁道部移交给沈阳铁路局。

2007年2月10日,长白山号动车组正式在沈大线运营,运营车次T459-T466~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长白山号更改车次为T541/2和T545/6次,每日往返于沈大线两次,节假日两列全部上线,每天四对!


多了不用再写了,很明了!


彼时铁道部并没有抱着中华之星死抓不放,而是动集动分都在实验验证。


而某些人说彼时铁道部认准了动集,动集又不符合国情,那么请问长白山号要怎么解释?


我本不想地域黑,但是我不得不说一句:彼时的南方铁路没有东北铁路发达,南方伪车迷朋友怕是有些孤陋寡闻了吧。


长白山这么明显的造型,你再跟我说他是动集?

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


没有赶上四万亿和高铁名片时代,又经历了部长换届,谈什么国产车不行都是扯蛋的。


那段时间公知大V皿煮人士拿着刀乐满天飞,造不如买的论调大有市场。


买来的CRH又如何?初期该出事还是出事。


任何高科技产品和国之重器都是拿钱堆出来的,没钱说啥都是白扯。


彼时每走一步都要战战兢兢,在正至大于技术的基础上要时刻提防航空、公路、公知大V、买办阶级和磁悬浮的代言人。


谁有钱或者说谁敢给那么多钱让傅志寰部长砸在国产车上?


你们真TMD是站着说话不蛋疼!我鄙视你们!


以下是原回答:


魂是招不回来的了,毕竟那是傅志寰的工程。


这是个正至任务很明确的实验品,没有他可能今天京沪间跑的就是磁悬浮了。


那段时间也是公知大V美分最活跃的时间。


生不逢时,时不待人。






user avatar   tu5-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DJJ2是动力集中式的呀,要冲高就要加功率,这是个麻烦的事,毕竟就一头一尾有动力,必然是上大电机和大变压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轴温,一直没有妥善处理;总体来说技术也不够成熟,入不了跨越的眼。

动分式的要加功率就比较方便了,加动轴的数量即可,动力配置灵活;而且引入了国外的技术,品质上去了,跨越也喜欢。

=分割线=

现在又在搞动集了,不过平台早变化,动车基于HXD而来,非动车基于25T而来,标的也是200级别,实际上也就跑160;与其说是动集不如说是固定编组。

电力机车搞动集基本上可以说是死路一条,内燃还勉强可以,霓虹这种强国气动车也是动力分散型的,我国的卧式柴油机和与之匹配的传递系统不过关,导致现在内燃还没办法动力分散(ps:其实内燃动车组运用起来很灵活的,在日本有所体会)




  

相关话题

  为什么普通列车上不设贩卖机? 
  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十万英里铁路规划图? 
  如何看待从日本来的「中国高铁时刻图」? 
  同一列动车组执行完A地到B地的运送任务后,通过什么方式在第二天执行相同车次的任务前回到始发站A地? 
  青藏铁路西格段经历过哪些提速改造?现在的限速是多少?西格段在近期(五年内)能够开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吗? 
  铁路沿线的小站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看待 2018 年 1 月 5 日一女乘客以等同行人为名,携一儿童阻碍高铁列车发车? 
  有哪些很棒的地铁、高铁或铁路线路图作者? 
  盛光祖对铁路降速的解释有无道理? 
  设计时速 250 公里的铁路与设计时速 350 公里的铁路能直接连接吗? 

前一个讨论
我国航母服役前在甲板上的“舰载机模型”用处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人类第一次看到卫星地形图是什么反应?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