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精英的背后,家庭的因素当然是很大的。就以中国来说吧,看看历史书上,即便是在家国动荡的开国时期,精英的后代大多数也是精英。你也别拿什么朱元璋是乞丐、刘邦是无赖之类的事抬杠,朱元璋、刘邦这些人固然是出身寒微,可一个朝廷并不止有他们这俩人干活——朝廷里的各级官员,大多数也都还是前朝留下来,或者是从支持他们的乡绅地主中选出来的。即便是参加科举,有钱人家的孩子大概率也能考过没钱人家。

但是,这是不是说普通人就没机会?就这个问题下我看到的回答来说,我觉得很多人的“绝望”就是傻逼式的绝望。你直接拿一个高官巨富家庭的孩子跟一个山村孩子比,然后一看山村孩子各个方面都不如这个富人家的孩子,最后得出结论阶级已经固化、寒门上升无望。这不是傻逼是什么?在家庭等资源如此不对等的情况下,如果后者能够反超前者,那才是对人类教育水平和社会的直接侮辱。

从漫长的人类历史来看,成为精英本来就是一场接力赛。通过一代人的奋斗就实现从底层到顶层的反超,不仅概率很低,而且往往要伴随着极大的风险。好比说很多人觉得有些人在革命年代仅仅是因为参加了共产党的武装,就从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成为了开国将帅,但却丝毫不去想中央红军离开苏区的时候有8万人,在路上多轮扩红之后,最终到达陕北的也不过是6000多人。而如果你之后被编入了西路军,那几乎就是有去无回。你如果觉得可以冒着95%乃至于99%牺牲的概率,去博一个“阶级跃升”,那么现在非洲、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这样的机会也很多。

而精英是接力赛的另一层意思,是个人的奋斗基础有时候是很不牢固的。如果你去翻唐宋以来的史书,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从一介布衣通过科举而最终官至宰辅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人的后代却往往渐渐无闻。而很多本身就是大家族的人,却能够让后代一直享受到荫泽。这中间的区别在于,普通的布衣就算能博得皇帝的宠信而有权势,但毕竟家族势力很薄,可倚仗的东西不多,很多资源无法实现代际的传承。反之,很多大家族或许并没有出什么高官,但一个人做了官就可以让自己的资源为家族共享,慢慢的这个家族里就算是混得不怎么好的人,也比普通人的下限高很多。(而这也正是科举制最为皇帝所喜欢的地方,因为通过直接擢升布衣为官,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一部分家族政治力量对皇权的影响。)

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满清重臣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锐是嘉靖朝的兵部尚书,这可以说是绝对的高官。但他的祖父范沈,就是沈阳卫指挥同知,而他的父亲范楠,史书干脆连官职都没记载。如果不是因缘际会,范文程入了满清的朝廷,范文程的家族要再起来估计还要几代人的时间。而江南地区的很多家族,比如钱家、查家等,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活跃于时代的舞台上。

那么,普通人该怎么做?在我个人看来,很多人之所以一谈“阶级”就绝望,本质上也还是贪。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饭都吃不上的屁民和权势通天的“精英”,似乎只要“屁民”不能成为“精英”,这个社会的阶级就完全固化了。要是真觉得这样,那还不如干脆自杀去。这个社会上,并不止有“屁民”和“精英”,还有无数处于中间层的普通人。

好比说吧,就目前这个时代,的确四五线以下城市的孩子考上985、211的概率远低于普通城市的孩子,但是人家考个二本、三本总行吧?有了二本、三本的学历,再考个普通公务员或者其他体制内的岗位总可以吧?某些知乎er不是总爱把进体制内叫“阶级跃升”吗?那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孩子,考试进了县乃至于市里的机关单位,算不算阶级跃升?

如果算的话,那么现在中国光大的三四线以下城市、县城、乡镇,体制内人员的主力就是普通双非院校以及二三本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来自于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毕业后想着找份“正经工作”考进了体制内。没有家庭背景的加持,的确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就是个普通公务员,可毕竟比起大多数同龄人来,他们有更好地教育子女的条件,也可以为子女带来相对更好一些的保障。他们的子女后代,能考上一个好大学以及获得相对好的生活的概率,是不是又比普通农村的孩子高出了很多?

动动脑子想也知道,“精英”总共就那么多。如果假设只有社会中前1%的人可以称为精英,并且社会可以彻底流动——也就是一轮流动过后,原本的精英都不是精英,所有的新精英都来自群体以外的人,那么剩下的99%的人成为精英的概率也不过是1/99。如果这1%中有50%的位置是可以流动的,那么剩下的99%的人成为精英的概率就是1/198。而如果这1%中有20%的位置是可以流动的,那么普通人成为精英的概率就是1/495。说得难听点,即便是社会放开了让你流动,你还有99%的可能瞎折腾。现在TOP10的985院校的总录取率加起来也有1%了,你要是连这些院校都没考上,是哪儿来的自信觉得只要社会放开阶层流动,自己就一定能成为所谓“精英”的?你比那些考上的人聪明在哪儿?

在这个意义上,我也十分认可高赞回答引用的《万历十五年》里的这段话: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其中,母亲和妻子的自我牺牲,在多数情形之下也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来,考场内的笔墨,可以使一代清贫立即成为显达,其实幕后的惨淡经营则历时至久。

如果明白了这句话,就会知道所谓的“寒门出贵子”本身就是概率极低的事情。稳妥的办法,依然是这样一步步走。一个农村考生考进清华之后自主创业,成为百亿富豪的概率,与一个农村学生考进二本,之后又考入了某三线城市市区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让自己孩子进市重点学校读书,最后考上一所普通985的概率,哪一个更高一些?

我忽然想到了我小时候看过的一本关于海洋方面的科普书。这本书里说,海洋的水循环从表层到底层越来越慢,太平洋表层的海水大约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次循环,而底层的海水平均需要2000年才能完成一次循环。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底层的海水才可能实现加速循环,那就是海底火山喷发或者海啸,带动底层海水向上层流动。但当海啸真的到来的时候,一部分底层的海底生物会被巨大的力量裹挟着来到上层,但大部分的海底生物不仅没办法来到上层,甚至自己辛辛苦苦搭的“窝”都有可能被海地的地震毁掉。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提供一些干货。

在iTunes U上听了加州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 Ann Swidler 的课,非常赞。其中一节讲的就是美国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差距。她提出,社会学家们迫切想要了解,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社会上的机会是否存在差异?父母的背景对孩子们的事业有多大的影响?

答案是,是决定性的差异,是决定性影响。

以下是摘录 翻译自她课程的话。

假设一下,社会学家们采访了很多大集团的 CEO,发现80%的人来自与不那么富裕的家庭。于是他们假设,嘿,我们的社会有很高的流动性嘛。然而,事实不一定如此。如果你来自富裕的家庭,相比其他孩子,你的背景会让你有几百倍的机会去成为 CEO。传统的分类方法无法系统解释个人的努力和家庭影响对于事业的真正作用。

于是社会学家们想出了一种新的,非常聪明的评价社会分层作用的方法。 Blau 和 Duncan 在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美国职业结构研究)这本书中提出了这一天才的想法。该书出版于1967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的方法。这一开创性的作品创立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概念,至今为止,这一作品仍然支配着全世界社会分层的研究。我自己有一本第一版的,我甚至认为这书可以拿出来当古董卖钱。

如果要研究人们在社会中事业是否成功,一个大问题是人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如果你生于1950年那么你可能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制造业的工作,一个中产阶级的收入和生活。但是如果你生于20年后的1970年,你参加工作的时间是1990年,如果你是那个蓝领工人的孩子,如果你有他的技能和教育,你的工作机会将大大不同于你的父亲。而这种改变不是因为你自身,而是因为你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缘故。经济变化和人口变化对于就业的影响巨大。

Blau 和 Duncan 1962年开展了大量对美国男性的问卷调研。他们访谈了25到64岁的美国劳动阶层的男性。他们问访谈者: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你16岁时你父亲的职业是什么?你接受的最高教育是什么?你父母的最高教育是什么?还有其他很多变量,但是最重要的变量是父亲的职业,父亲的教育程度,母亲的教育程度。他们没有分析母亲的职业,因为很多女性当时都是家庭主妇。还有你的职业和你的教育。而具有开创性的是,他们认为社会流动性的程度,社会机会平等的程度,体现在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和孩子的成就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小。如果发现你小时候你父亲做什么和你长大之后你做什么之间完全没有相关性(=0),那么整个社会是完全流动的。也就是说,即使知道父母的职业和教育程度,人们也完全无法预测孩子的职业和教育程度。相反,如果相关性是100%(=1),那么只要知道父母的职业和教育程度,就完全可以推测出孩子的职业和教育程度。整个社会是完全不流动的。通过计算相关性,可以比较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之间社会流动的差异。

那么他们是如何衡量人们的成就的呢?他们利用了持续性变量。持续性变量是指你拥有一个标准可以通用于所有人,比如身高体重。教育年份是一个持续性变量,但也有问题,是否接受12年教育的人就比接受6年教育的人多出两倍的教育?5年级和6年级的差异和11年级和12年级的差异相同吗?教育是持续变量,但是内部却不平均。 身高和体重是平等的,但却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高低。因此 Blau 和 Duncan 开创了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职业声誉评价指数。1963年,他们随机让美国人去给不同的职业评分。从1分到5分,做数据处理后排序。这就体现出美国人民心目中不同职业声誉的排行。伯克利学生2012年也在线做了排序,这个结果和1963年的结果基本类似。门卫是23,垃圾工是22,矿工21,卡车司机20,这个都是一致的。最高的两个职业都是医生和律师。你们太好了,都把教授排到第三。你们对警察的排序比1963年高一些。但是两个排序基本一致。

Blau 和 Duncan 研究了大约2万美国人,他们将父亲是高声誉职业被调查者作为一个最高的阶层,去看一下他们现在的职业。结果显示,16.7%的高声誉职业的后代继续从事高声誉职业。很多人看到这个结果之后说,你看,这些高声誉职业的后代不都是从事高声誉职业嘛,社会流动性还是很强的。他们中竟然还有2%沦为农民。美国社会很开放嘛!但是,请注意,但是!你需要对比一下所有职业的后代成为高声誉职业的比例!在涵盖所有职业的2万美国被调查者中,只有1.4%的人的后代能够从事高声誉职业!现在你理解了,那些高声誉职业的后代成为高声誉职业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美国人平均的水平,要高出11.7倍之多!高声誉职业能够给他们的后代带来巨大的优势。再看一下,那些非技术工人的后代。他们的后代中有多少成为了高声誉职业呢?0%(<0.5%)!如果你的父母是非技术工人,你成为高声誉职业的比率小于0.5%。他们中只有6%成功进入了高声誉职业下面的阶层,即领取工资的专业人士。但是所有职业美国人的后代成为这个职业阶层的平均比率是10.2%。他们中有7%和他们的父亲一样继续从事非技术工人的工作,而所有职业美国人的后代成为这个职业阶层的平均比率是是2%。 整体来说,你更倾向于成为你父亲的职业,这个概率比从事其他工作的概率都要高出很多。高声誉职业传递给后代更多的优势,而低声誉职业传递给他们的后代更多的劣势。另一个影响你现在从事职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综上,在1962年,父亲职业和后代职业的整体相关性是0.4。

评价一下这个研究,首先数据太老了,过了将近五十年,很多事发生了变化,比如更多女性参与工作,给孩子带来的优势和劣势某种意义上多了一倍。其次这是针对美国的研究,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中国子承父业的文化更加强大,差距必然会更大,可惜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量化研究去衡量具体的差距有多少。第三,中国的户籍制度极大制约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就同时制约了社会流动。第四,相比美国,中国更加看重隐形社会资本。所谓隐形资源,就是无法量化的社会资源,包括教机遇,声誉,人脉,经验等等。这种隐形社会资本在就业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五,在美国的职业声誉评价指数中,官吏的声誉并没有排在前列,但是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我将 prestige翻译成声誉,其实它还有威望,权威的意思。如果说声誉,很多人可能说官吏名声不好很正常,但是说威望和权威的话,官吏必然排在前面。)

因此,当前中国高声誉职业父母对后代具体影响,只会比0.4更高。期待引入更多数据进行讨论,比如:

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对国家重点高校进行了调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最新的数据中,北京985高校中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8%。2013年,北大新生农村生源比例为14.2%。

因此,对于很多精英来说,反躬自身,你的优秀就是理所当然的,生下来就比你的同辈们多出十倍到百倍的机会,应当为自己的不成功而羞耻,并没有任何可以吹嘘的理由。

论文和数据可以搜索书名,iTunes课程关键词就是Anne Swidler, UC Berkeley, Sociology 101。这27门课全部都有视频和语音下载,暂时还没有字幕。顺便一说,伯克利大学很多课程都上线了,真心不错。

---------------------------------------------------------------------------------------------------------------

另外感觉,知乎真的是社交网站,内容不在于正确,而在于精彩,回答不在于逻辑,而在于G点,多么好的一道题,没有几个社会学的专业答案,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翻译一个视频的字幕就算干货了.

很多人提到城市化比率上升应该被核算进录取率里面,是没错,但是同学们啊,你们想过没有,既然城市化比率上升了,城市户口的人多了,那么录取率中城市户口的人的比率比之前变动不大,就说明还有一大部分城市户口的学生不见了,莫非他们是被公正公平的高考淘汰了吗?很多人也许想到答案了,没错,中国目前一大部分城市户口的学生没有被核算进高考录取率中,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参加高考而出国了。这部分人,接近100%都是家里比较有钱的(国外本科奖学金非常难拿),父母恐怕大部分都从事着高声誉职业。他们未来回来之后自然也会继承父母的不可见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大杀四方,挤占农村户口学生们的就业空间。而很多人看到城市化比率上升,而城市户口录取率没有变化就以为真的有更多的平民学生进入了阶层上升的通道,却没有发现这种通道和就业市场的人才结构息息相关。当海龟们像以前的城市户口大学毕业生一样霸占了人才市场的顶层结构时,从就业方面来看那些平民的大学毕业生竞争力反而比以前更加削弱了,没有劳动力和技能,只能徘徊在城乡结合部,名义上是城里人,其实日子不一定比成外人过的好。这就是蚁族们的来源啊!数据不会说谎,但是对数据不充分的解读,却会让很多人陷入迷茫和错觉中。

评论中

@余士

提供了课程链接,可以参考一下:

Sociology 1, 001

上面链接有问题的,可以试试伯克利大学对外授课视频地址,里面的课程都非常不错

UC Berkeley Webcasts

JSTOR 上面提供了原作者的论文,可以根据需要下载:

Review on JSTOR

user avatar   rearislan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这是一个关于两对双胞胎的故事。

那是1988年,那一年,有两对同卵双胞胎在哥伦比亚波哥大的一个医院同时出生 。

然而坑爹的是,医院的一个乌龙,把他们4个双胞胎搞混了。。 就这么的,当成了两对异卵双胞胎,让他们各自的家庭领回家。(异卵双胞胎所以长得不一样。)

就这么的,两个家庭,分别带着两对双胞胎的各一个,回家各自长大。

20多年后,他们成了这样。



这是Bernal家的Jorge和Carlos..... 他们在城市里长大, 于是一个成了工程师,一个成为了会计。





这是Canas家的William 和Wilber, 他们在农村长大, 于是都成了屠夫。 打理着家里的一家肉铺。

这两对双胞胎就这么互相不知道彼此的度过了20多年。

直到有一天……

Jorge的一个朋友到William的肉铺里买肉,突然看到了正在卖肉的William ….


Jorge那同事完全不敢相信, 我擦, Jorge你居然在这里卖肉, 小样偷偷兼职不错嘛!!

然而William表示, 搞毛,我不是Jorge,我也不知道你说的Jorge是谁。

肉店里别人也说,William工作很努力,几乎除了睡觉之外从来不离开肉铺。

下面这个是Jorge.....


Jorge同事后来回去把这事儿告诉了Jorge。Jorge表示,哈哈你一定认错了,我虽然的确是有一个双胞胎。 但是那个是异卵的,长得完全跟我不一样。

这事儿本来就这么过去了。 然而谜题一直在Jorge同事里挥之不去。

这就这么一下拖了6个多月。直到有一天。

那是2014年9月9日。

同事拍了一张William的照片,拿给Jorge看。

看到照片的那一刹那。 Jorge呆住了。

照片上那人真的就是他。 但是又不是他。

他把照片从手机传到电脑上,自己端详一番。 发现, 那真的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

Jorge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兄弟Carlos....

Carlos也惊呆了....

他们两人开始怀疑起来。

难道真的是抱错了么。

难道他们两人真的有一个亲生父母不是现在的父母。

难道他们真的不是双胞胎!

难道他们真的连血缘关系都没有了!!

Carlos更为抗拒,因为一直以来Jorge的表现跟父母更像。 而Carlos一直跟家里有些格格不入。

又经过很长的心理斗争。

他们终于决定, 跟对方见上一面。

四兄弟,终于坐到了一起。


工程师Jorge,卖肉的William,会计Carlos,卖肉的Wilber


Carlos和Wilber

他们一个在城市里长大,做着会计。 一个在农村长大,做着杀猪卖肉的活。

从对比上就可以清晰看到,Wilber的手比Carlos更大,也更粗糙。

但是Carlos的身材比Wilber更高大一些,因为城里长大的伙食更好。

Wilber长大的家庭。

Wilber和William的父母。

如果没有抱错,已经成为会计的Carlos,本应在这样的家庭长大。




这是Jorge和William

如果他们出生时没有被抱错的话,右边的威廉就不会成为一个屠夫。 他会在城里上学,接受教育。。像Jorge或者Carlos一样成为工程师或者会计, 而不是现在一样在农村农场里工作。

William从小就很努力,很努力的想摆脱自己在乡下的困境。 他决定去参军,因为表现突出,他甚至得到了去上军官学校的奖学金。 但是,就在即将被接受的那会,他发现,奖学金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中学毕业证书,可是他没有。。 他12岁的时候就辍学了。。 因为离他最近的中学也在走路5小时之外的地方....

如果他要去上学的话他的家里就要给他出住宿费,制服费,家里还少了一个壮劳力。 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在家里工作。

就这样,两兄弟的道路,越走越远。

William和Wilber生活在穷困的乡下,而Jorge和Carlos虽然生活在城里,但是他们家境也不是特别好。两个家境都不好的家庭,因为在城里的两兄弟能有机会接受了教育。

于是,这四人的职业轨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然而他们只能选择接受这一切。

纽约时报用很大的幅面报道了他们如何相遇,如何见面,未来如何打算的事情。 很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nytimes.com/2015/07/12/


原文载于英国那些事儿,侵删。


user avatar   feife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有个误区,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上升通道逐渐关闭”、“阶层日益固化”,是社会病了。但其实,这才是社会原本的常态。中国过去的两千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如此。西方这种数百年稳定的社会,阶层固化更是早已天经地义。


阶层剧烈变动的年代才是历史的异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恰恰就是因为这一幕不多见,不常见,很稀奇。时人异之,才产生了文学效果。一个流动性过大的社会,一定是制度不完善的,完善的制度不会容忍高流动性。


但恰好,我们这代人的祖辈和父辈生在了中国数百年来变动最剧烈的几十年里,每个大家族都有那么几个人的人生之跌宕起伏,简直可以拿来拍电影。中国在短短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不下七八次政权变更和近乎180度的政治转向。《霸王别姬》、《大宅门》这样的影视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成功反映了我们这一百年来的个人命运之不可预测,并引起了亿万家庭的共鸣。


这种人生经验导致我们这几代人误把这种阶层大幅波动的局面当成了世界的常态。而最近20多年看着尘埃落定,要回归历史长河的真·常态了,很多人就不适应,受不了了。


良好的家庭环境在任何年代都会极大的帮助后代晋升到社会高阶位置。将相无种只是平民阶层的幻想和安慰剂,尽管这句话是中国普通人千年来的精神支柱(甚至可以上升到民族格言),但最先喊出这句话的陈胜吴广,最后改变了他们的阶层吗?


精英阶层在历史上名头多变,无论你管他们叫什么,豪强、士族、门阀、权贵、集团、派系、二代,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时候,首先是一座城堡。城堡的第一功能,是防住别人再进来。所以先进来的人,会不断地增加城墙的高度,以阻拦尚未进来的人挤来摊薄自己的特权和福利。不过他们会把砌城墙的行为包装一下,使得普通人很难分辨。


今天精英阶层的一项杀手锏,在于他们会为子女预留许多人生止损线:毕不了业可以就业,无心求职给钱创业,开拓业务刷爸妈的脸,就算一事无成,还可以当个列席者。所以精英的后代,人生是被设了下限的,差不到哪里去。


下限有限而上不封顶,这就是这群人开挂的地方。何况精英阶层还会以相互之间彼此关照对方子女的方式强化这种机制,关照了别人,也就等于关照了自己,这早已是城堡里的潜规则。与这种大招比起来,那些所谓的“增长视野”、“减少摸索”的好处都只能算毛毛雨。


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开始鼓吹中产阶级的崛起。什么是中产阶级?以专业人士为代表,中产阶级的本质,是精英阶级的随从,是精英分配-酬劳体系中的一环。如果精英是躲在高高的城堡里,中产阶级就是拱卫着城堡的一圈外城。外城依附于城堡,但又优越于再外层的乡野。


中产作为城堡的外城,也有自己的城墙。中产阶级的外城墙是学历,而城堡的内城墙是血缘,这是最最核心的区别。如果你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越上层的人越爱用血缘来区分人,到了最顶层,几乎只认血缘,这种城墙是极高的。中产阶级的城墙比起城堡要矮许多,防御薄弱,所以时不时就有人可以翻进来。


中产与底层之间的流通也相对顺畅的多。通过几十年个人奋斗,从底层成功翻墙成为中产的人,很容易得出“个人奋斗能改变阶层”的结论,并把这个结论灌输给下一代。等到下一代想在中产的基础上继续往上爬时,才发现再上面的游戏规则和父亲当年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这堵城墙依然是有缝隙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平民其实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来实现阶级跃迁,但前提是你得具有以下三者中的一项:


一是“天赋”。有“天赋”的人,我们通常叫“天才”。“天赋”的本质,其实就是基因突变,按人口中的一定比例随机生成,出现地域无法控制,出现时间不可预测。这种不世出的人类天才一旦出山就光芒万丈,再保守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得不考虑将这些天生异能者收编进城堡之内。有“天赋”者,万中无一,上升难度最易。


二是“才华”。我们一般也叫“能人”。而“才华”和“天赋”的区别在于,“才华”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刻意培养的成果。这些“能人”往往是平民阶层举数代人之心力打造的“特优产品”,功能和特点都是为统治阶层精心定制的,用着绝对顺手,包您称心满意。统治阶级看到平民中居然有人这么有心,也往往心生感激,愿意接纳其成为自己一员。有“才华”者,千里挑一,上升较易。


三是“美貌”,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占人口比例大概1%左右,可以被上层阶级拿来直接当装饰品或是改善基因用。但因为数量最多,上升的难度要比前两者高好几个数量级。


以上三大要素,占一个,就有实现阶级跨越的可能;占两个,有实现阶级跨越的较大可能。三个都不沾的,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想实现阶层跨越那就只能靠彩票了。需要注意的是,勤奋并不能使人上升到精英序列,勤奋本身只有在和天赋、才华、美貌这三要素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助攻作用。单拼勤奋,只能保证你上升到底层阶级中的上层。


天赋、才华、美貌之所以得到精英阶层的承认,是因为这三样东西放在任何群体内都是稀缺资源。我注意到的一个趋势是,这类稀缺资源被优化配置的效率,在今天这个时代正在急速地上升。换言之,怀才不遇的牛人、小村小镇的美女,在未来将越来越难以被埋没,随时随地都会被挖掘出来并往城堡输送。过去因为与外界交流不多而可以娶到自己村里的大美女,这种捡漏的好事以后会越来越不再可能。


城堡内的顶层对于这种“受管控的上升通道”其实也乐见其成。毕竟,一者他们需要通过定期小规模换血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后代里出现废人的概率损耗;二者,城堡内也是很复杂的,城堡内的上层需要通过引入外来跃迁者这个机制,来时不时敲打一下城堡内的对手,甚至不惜打开向下掉落的通道,来警示城堡内的食物链下游。


不过,即便是天赋,才华,美貌,其门槛也一直在不断提高。比如苹果创始人之一的沃兹曾经当笑话和人说过:“我看了一下现时在苹果工作需要的经验和教育程度,我想乔布斯和我现在都很难在苹果找到一份工作了。”这就是城堡内的人加高壁垒的一个露骨的范例。


平民中的天资平庸者,尽管生活水平会随着技术进步持续上升,但相对的社会位阶却是很难再变化了。但许多人会误把生活水平绝对值的提升,当成自己在人群地位中相对地位的提升。有句鸡汤说“今天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东西,500年前的皇帝会用半壁江山来换”,就是典型的在故意混淆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


很多人的祖辈在温饱线苦苦挣扎,他们的父辈依然物质匮乏,但他今天却可以顿顿有肉、手机空调,于是就产生了“阶层上升”的错觉。但其实,今天的小白领,从全人口序列中的所处位置看,也就相当于他爷爷辈的一个普通庄稼汉或者他父辈的一个厂里的工人,看似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实际阶层位置分毫未动。这就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平民幻觉。


现在可以预见的是,在我们这代人乃至我们的下一代的有生之年,只要社会大致稳定,技术持续进步,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这套城三重系统便能完美地持续运转,目前看不到有什么可以破坏这个体系。正所谓,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user avatar   hong-y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微博上看到的。


user avatar   lin-wa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而今,《人生七年》已经出到第八部

《56 up》。

一开始,拍这部片子的本意是揭示不同的阶级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在这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也发现自己从开拍时试图映照英国阶级社会状况的社会观察者,演变成一个命运的沉思者。

不妨看看片中主角们的人生历程吧。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

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

当年那几个上私立学校的7岁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
另外一个农家子弟Nick从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
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

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而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情节总结来自豆瓣,侵删)

所以明白了吗?

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环境,在人的成长中是极为重要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意味着什么?

一、优渥的教育条件。

二、健全的人格培养。

三、更为明确的目标。

四、更多的生活保障。

在这种家庭中出生的孩子,能够按部就班的接受高等教育,父母自身也会在其人格上投射下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去实现,即使不成功,至少也不会输的一败涂地。

人生啊,是一场接力赛,而不是百米狂奔。

但是否就真如《寒门再难出贵子》中所表现的那样,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成就呢?

太绝对了吧。

正如刘瑜老师所说那样:“精英阶层固然生活更舒适,但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更高,所以他们和梦想的相对距离,和底层与梦想的相对距离其实是一样的。”

而同样的距离,你的可要比他们的轻松的多。

我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固然已按既定格局分配,但个人自身的天分却不会因为家庭环境而产生差距,而更多的例如努力程度,求知欲望的品质更是自身可控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源。

或许,你在付出努力之后,依旧没有达到所谓社会精英的层次,但倘若你的人格没有问题,我便会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人。

我讨厌那种非黑即白的宿命论,世界可没你想象的那样简单,把家庭环境看作全部的家伙,我打心眼里看不起。

最后,还是以刘瑜老师的一段话结尾。

“事实上到影片最后,这14个人绝大多数都变得比年轻时更可爱,在时光的雕刻下,凿去狂妄,磨出温润。说到底,谁都终将被扔回时间的海底,在那里与其它鱼虾贝壳一同聆听无边寂静,而在这之前,我们能指望的,大约只是心灵成长,祈祷生的优雅可以抚慰它的渺小。 ”

希望你不会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因为家境浪费了青春。


user avatar   199002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不友善言论”,讲7月15日更新内容删除

-------------------------------------------原文分割线-------------------------------------------------------------------------

谢邀,家庭因素占全部

好比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是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博士,管理着一家对冲基金,身价十几亿美元,母亲是CMU的EE博士,教授,Cisco公司的特聘技术顾问。作为顶级知识精英,他们的思想非常open,他们深信很多世俗的规范乃是约束平庸大众而存在的,而真正精英的教育只需要教育孩子了解它而不需要信奉它。

优渥的物质基础相当于一道安全的屏障和筛网,让他们可以避免和很多低层次人群的交际——比如你很难想象在一个棚户区筒子楼实行这种旁人看来颇为另类的教育,周围的舆论压力估计也够受的了,所以贫民的教育本质是适应环境和做一个优秀的服从者

作 为精英,他们培养的是能够“看穿一切”、“立足高远”的leader。这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的很多规则只是让孩子在某个阶段“更听话”或者未来能够在一个 确定的评价体系内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从而捧到一个更好的“饭碗”。而这些,对于他们高远的目标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有害的。

既如此,不如教孩子更早的直面成人的世界。

普通家庭用口头的赞赏作为奖励,打骂作为惩罚手段。——精英家庭不屑于此,4岁的时候给了他(她)1公斤硬币,让Ta去幼儿园的商店买了一书包棒棒糖,贿赂 小伙伴,让Ta瞬间明白了金钱的作用,顺带模糊理解了金钱政治,一书包的棒棒糖足以拉拢相当一部分被父母禁止吃糖的小伙伴在关键时候倾向于Ta~

如 此一年,金钱的好处领会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发工资,办一张银行卡,按照低保救济金的标准的N倍每月发放,12岁以前每年增长5%以抵御通胀。工资作为杠杆,制约 Ta的行为——事先前一份协议,普通家庭可能遭受打骂惩罚的错误在这里改用经济制裁,同时引入绩效奖金。比如学业不认真,课业成绩下滑等扣除相应比例的工 资,而进入前5%则有额外奖金。其它的内容也可以灵活设置。

13岁以前,花销需要收到监控——每个季度递交收支明细以及预决算。

学校教育只是次要地位。漠视学校教导的规则和条条框框,当然并不代表不遵守。普通家庭教育孩子要听话,去学校一定要老师的话。精英把学校作为观察的实验场——告诉孩子老师讲的基本是错的,但是你且在一 边看着,一边观察老师是怎样洗脑的,一边把社会学原理在其中实践。集体主义是狗屁,别觉得高尚,但是你要显得比任何人都要有集体荣誉感。你比老师更高级,老师洗了同学的脑,你洗了老师的脑,平时教你的种种,足以让11岁的你看上去和21岁的成年人水平相当而让老师对你另眼相看。老师的欣赏带来的将是权力和威信的获取,接下来怎么玩,就看你自己了。

至于真正的知识,不用指望学校,父母的知识背景足以完成超前的教育。


两性。”禁止早恋“是应试教育环境和封建传统伦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前者是实际考虑,怕影响学业;后者在现阶段则是毫无意义。人生苦短,两性的体验(性行为和 情感)如此动人心魄,”禁果“是早吃早赚。现实是:相当一部分人10-20岁陷入学业的煎熬之中,错过了最纯真的朦胧恋爱阶段,而在20-25岁又错失了 荷尔蒙式恋爱阶段。

精英家庭深知早开花早结果。10岁开始引入性的概念,继而逐渐深入,完成性启蒙教育,13岁开始鼓励谈恋爱,16岁以后不反对性行为(当然这个要根据个体的发育状况)。

花开堪折直须折”——在学校和普通家庭还在合伙绞杀地下恋情时,精英家庭早已创造条件,让孩子很早接触两性情感和性生活。当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深受残害,到20多岁还是处男处女时,精英家庭出身的早已完成数十人斩了~

很多高管的落马是年轻时性压抑太久以至于身居高位经不起美色的诱惑而神魂颠倒——越早越久的接触,越对两性的驾驭更加从容。

至于学业培养,事业发展在此无需赘述,简直是铁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的事实,以上给出的思路是要告诉你:学业事业算什么?精英是全方面的碾压,全方位的人生赢家。


然而精英的教育理念不是秘密,因为告诉你也没卵用——你能在孩子6岁的时候按照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N倍给Ta发工资么?

精英教育的本质和大国政治无异——永远是金钱和关系的堆砌。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以台湾地区中研院为例。维基百科上有中研院院士的亲属关系。



夫妻可能是求学工作关系,岳父和女婿可能是学术社会原因,但父子、父女、兄弟、姐弟、堂兄弟、表兄弟,基本都能说明,家庭对精英培养的重要性。因为中研院院士不多,现任加已故才508人。


user avatar   100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原本不想回答这么残忍的问题,但不小心看到有高票答案说:“精英大体上来自三个行业:政界(包括军界)、商界和学术界。在前两者中成为精英,家庭因素极为重要。…… 相对的,在学术界做出成绩,重在个人智商和创造力,则对家庭背景没什么要求。” 这代表了民众对于学术界的经典误读。作为野生科学家,我只好谨慎地表示一下反对。

就拿大家比较熟悉的学术明星来说吧。物理学界有杨李丁朱四大金刚,为华人诺贝尔奖之先驱。他们确实在“个人智商和创造力”方面出类拔萃,但这是屌丝们通过勤学苦练就可以复制的吗?我们不妨来看看四位的家庭:

1)杨振宁连小学都是在清华园上的,因为他的父亲杨武之是闻名遐迩的大数学家,清华大学数学系的系主任,华罗庚的授业恩师;为什么杨振宁回国第一个想见邓稼先?因为邓的父亲邓以蛰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与杨武之是多年好友,杨邓两家属于学术世交;

2)李政道的父亲李骏康是红极一时的金陵大学(当时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农化系开山学霸,祖父李仲覃则是圣约翰堂的首任华人教区长;

3)丁肇中的祖父和外公都是孙中山同盟会成员,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父亲丁观海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母亲则专修教育心理学,培养出了传说中的丁肇中、丁肇华、丁肇民、丁肇……国;

4)朱棣文的家庭最具代表性:他的父亲朱汝瑾毕业于清华化工系,后来成为美国化学工程专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父亲本身就出自书香门第,所以他的大姑妈留日,二姑妈和三姑妈留美,全家都是化学家;母亲李静贞则毕业于清华经济系,后与丈夫朱汝瑾在MIT会师;母亲比父亲更加书香门第,因为她爹李书田是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校长,伯父李书华则是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清华史上著名的梅贻琦校长正是他亲手任命的…… 没错,朱棣文的外公险胜了他的祖父;而他的父辈和兄弟一共批发出了十四位学术界精英!

好了,现在你还坚持认为华人四大诺奖与他们的家庭背景关系不大吗?

当然,学术界也能找出屌丝逆袭的案例。比如牛顿就是个遗腹子,早产儿,亲娘改嫁后跟着文盲姥姥长大,没吃过任何DHA和RHA配方的奶粉,没接受过任何胎教和早期智力开发,最后通过基因突变,照样成为伟大科学家!但那已经是17世纪的往事了。更何况,就算是政界,还有团委胡以及秘书温从红二代的包夹中突围呢!就算是商界,还有马云在朱金融、李能源、陈银行、荣资本的丛林中萌芽呢!所以说,占我国人口99.8325%的普通家庭,也不是没有可能培养出占精英人口6.2647%的逆袭一族.......

干了这锅心灵鸡汤,让我们开始奋斗吧少年!

成功之后,李小琳们可以标榜自己: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

失败之后,卢瑟们也可以安慰自己:你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只是输在了输精管上。

无论在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成功都需要积累,甚至是几辈人的积累。你有无想过,朱棣文的祖上八代,或许是个文盲呢?经过你的努力,你的儿子在输精管上,能不能比你少输一些呢?

以上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工作就是与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打交道。除了学生,我也会观察家长。客观来说,确实有部分学生的家长拥有独特的眼界和教育理念,他们对孩子的培养和指导也非常有自己的主见。

从结果看来,他们的培养方法本身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孩子们在课堂表现、课外与同龄人的相处中,都会更自信更从容,很容易就成为其他孩子们眼中的“小聚光灯”。

这就让我产生了观察的兴趣,这些精英家庭如何达成教育上的成功,尤其是可持续的成功。


一、【精英家庭的传承性】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来,第一批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已经抱孙子了,他们因教育而带来很多机遇,所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一般人,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言传身教。

文化的传承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普遍印象中精英家庭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其本质是父母或祖父母花费大量时间陪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陪学伴读,把诗意和文学一点点种植在孩子的心里。

优美凝炼的古代诗歌,不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有着音律之美,是艺术家的启蒙课,虽然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育较晚,但诗歌却可以促进孩子感性思维或艺术思维的早熟,能更早地在诗词中体会事物的变化,同时在生活中巧妙的引用。

同事说过一个趣事,有个孩子上课迟到,问他为什么。孩子答曰“春眠不觉晓”。她遂逗趣孩子,说“现在都冬天了,怎么还春眠,不是冬眠吗?”,不料孩子回答“我姓熊,熊就是需要冬眠的。”全班哄堂大笑,她也瞬间消气。

看,孩子多学一些诗词,总是没有坏处的。


这样的教育也要比一些土味视频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所以很多精英家庭的父母,因两个人忙于工作,或者家中老人自身发音不准或者能力有限,他们便会选择借助现代技术如AI课在线课或教育大v,给孩子增加《三字经》《千字文》、古典诗词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不同难度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得以培养诗学的气质和国学素养。

我的邻居就是这样的典型家庭。我有一次受邀过去做客,正好孩子奶奶正在给孩子用常青藤爸爸APP播放一首汉乐府名篇《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我当年学到这首乐府诗是初中,有了充足理解它的能力。我担心几岁的小孩子真的能理解么?他们知道什么是“何田田”么?

没想到它的音乐刚一响起,清新、婉转、明快,邻居家坐地上玩玩具的小崽崽一下就把小脑瓜转过来了,哼哼唧唧跟着唱起来了。看来音乐有远超过黑纸白字的丰富体验,让孩子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情绪,而这种音乐中的情绪同时又加深了孩子对文字的记忆。听完歌后,音频还会通过常爸与小小常的对话,来解释“何田田”不是“荷叶甜甜”,而是茂盛的意思。最终,孩子一步步地,由浅至深地理解了这其中的诗意。

听邻居讲,常青藤爸爸的国学古诗词儿歌在家长圈中非常受欢迎,他们把我们的国学诗词谱曲成歌,让孩子在音乐中体会韵律和诗词中所传达的情绪,边唱边学,很多孩子都通过这些儿歌轻松学会了百首诗词;同步还有古诗词课程搭配有相关讲解,让孩子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内心在诗歌中得以滋养。

所以没有时间陪孩子学习诗词和国学不是难事,能找到途径和方法一样能培养孩子对国学的领悟。


二、【精英家庭着重培养相对自由民主的亲子关系,孩子对自我的成长有表达权】

成长不是父母对孩子的单向塑造——培养和成长是双向协作的过程,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事情。孩子需要学会利用沟通和表达,参与自己的成长,提出自我的观点,他们迟早要长大,要自己做决定,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父母。

举个例子,高中分科的时候,经常有家长来咨询关于分科的选择,最后就演变成老师和一个家庭N位家长反复的讨论折磨。甚至小学孩子的双方父母,会就孩子要学什么乐器等,进行长篇大论的彼此辩论。而这些场合,孩子统一都是沉默的,丧失表达的。

正面的例子也有,有个高中孩子非常有想法,他根据自己目前学习的情况,绘制了历次考试的名次图表,然后再结合我对后续课程的分析预判,认为自己的理科可以一直进步。虽然他高一的名次并不突出,但是父母认可了他的选择。我就非常羡慕这种家庭的沟通氛围,严肃中不乏活泼。还有个小学的孩子,自己向父母沟通提出,三种乐器都各上一个月体验课,最后自己再判断,想继续学习哪种乐器。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会提倡让孩子从小就自由表达,给孩子发表看法的空间,久而久之,不止在家庭中,在学校和在陌生人面前,孩子都可以更自信地与他人沟通。

除了鼓励,真正让孩子学会表达,有两个小技巧可以对这种能力进行辅助培养;

1,谈资的储备很重要。

现在的小孩从小就接触互联网,接受到的信息多而庞杂,如果没有广泛的爱好,很难与小伙伴们侃侃而谈。除了给孩子买绘本,带孩子旅游、去动物园等长长见识,邻居还给孩子报了常青藤爸爸大语文系统年课,不同年龄段对应不同阶段的课程。像大语文L0-幼儿阅读表达课里,中国传统典故《凿壁偷光》、外国经典故事《小红母鸡》、《三只小猪》、动物世界、科学数学等阅读主题多种多样,12万字的阅读量完全足以大幅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小朋友快速建立自己的小小社交圈。

2,表达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但并不是只要会讲话,就一定会表达。

常青藤爸爸大语文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逐渐完善孩子的表达能力,在L0阶段课程有两个环节就特别有意思。在有了一定阅读量的储备后,《游戏大闯关》会考察孩子对所获取的知识是否理解,而《妙趣学表达》则鼓励孩子对获得的知识进行输出,老师在线与孩子进行480次以上的互动表达,从基础做起,日积月累地慢慢练习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它的课程体系中很强大的地方。


三、【精英家庭更注重引导孩子学习的兴趣】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家庭十几年里的主旋律,建议父母可以根据学习的规律,更有技巧性地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必一味强加任务。

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父母的强压容易让孩子过早地丧失学习兴趣。我特别害怕那种严厉的父母,特别喜欢给孩子买大量的练习册或诗词集,时时盯着孩子做题背书,但孩子一摊开书本又眼泪汪汪,最后惹得家里“吼声与哭声齐鸣”。每到这种情况,我都要站出来替学生挡枪“使不得,使不得啊!”因为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尚不到位,此时大量的练习反而是增加学生的压力,学生只是看上去很忙,其实效率极低。

很简单,家长需要把学习从孩子的任务变成孩子的兴趣。但,知易,行难。有没有实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参考精英家庭的代表——演员胡静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在怎样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件事上,她和自己先生曾经也“相当的费脑子”。

首先,“想要孩子学习好,应该先找到一个非常好,能懂得引导孩子和培养孩子兴趣的专业的老师”。胡静为大家推荐了常青藤爸爸大语文,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出发,用对应的方法引导性地帮助孩子学习。

同样一首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常青藤爸爸大语文的国学儿歌,直接将“诗词”变成“歌词”,用音乐搭配诗的意境,小孩子多唱五六遍都不觉得累。这就是说当孩子对知识发生兴趣后,就会调动自己的潜能积极、愉快地去学习,自然不觉得学习是种负担了。

其次,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能带给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胡静在视频中谈到:自己家的孩子,在学习中文和传统文化后,学会了更好的表达,越来越有礼貌,得到了父母或周围人更多的表扬和反馈。欣赏、鼓励、赞美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正向激励,既给他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同时也会在成长中变得更自信。

还有比如识字,用“字源识字”的方法,不是孤立地学习汉字,而是一学学一串!通过部首、构字部件的学习,孩子可以推测出陌生字,这种给到孩子成就感的识字方式,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四、【精英家庭尊循孩子循序渐进的成长规律】

自由归自由,社会上对精英孩子的定义并不低,多才多艺已经快成为标配了。

我们希望获得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从英语到地理,从数学到化学,从乐器到舞蹈才艺。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语文。但学习——自有其顺序。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它不止是教孩子识字。孩子还需要通过语文学习的阅读积累,先去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简单情节,等年龄再稍长一些才能理解其中的故事逻辑。比如幼儿期的孩子正是逐字学习练习笔画的年龄,一个化学教授硬要孩子先去背“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初高中的东西,就很容易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不停受挫。


五、【结语】

我们常问,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我觉得很大。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心态去塑造孩子,让他更好的成长是件重要的事,但掌握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样重要。

孩子要练习成为精英,而每个父母也是头一次做父母,这个过程,同样也需要练习。




        

相关话题

  现在香港回归22年了,按照“50年不变”的话,只剩下28年,你觉得香港未来会怎样呀?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姚洋称想上北大前先测测智商,低于 110 就别来了?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被应试教育毒害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随着 Airbnb 和专车服务等产品的出现,未来「个人所有权」的概念会不会越来越不重要了? 
  如何看待香港一教师网课上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帮中国禁烟”? 
  爸妈帮姐姐,不帮儿子,儿子心态失衡,怎么办? 
  招聘条件愈发严苛,为何依然有人说中国、或者说大城市缺人? 
  家里买的房子只写了女朋友的名字,却发现她出轨,我有什么办法收回吗? 
  为何远程办公没能成为交通拥堵和地价高昂等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 
  怎么看待一些“知道了怎样,不知道又怎样”,学生自我安慰,想要快乐教育的出发点?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