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乾隆为什么要退位当太上皇?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yu-tuo-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乾隆自己回答过。当时乾隆北去继祖。锦州有民人金从善在路旁请求乾隆帝建储等项。乾隆发布了一条上谕。

朕历览诸史,今古异宜,知立储之不可行,与封建井田等,实非万全无弊之道也。盖一立太子,众见神器有属,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从而揣测。其懦者,献媚逢迎、以陷于非。其强者,设机媒孽、以诬其过。往往酿成祸变。遂致父子之间,慈孝两亏,家国大计,转滋罅隙。平心而论,其事果有益乎?无益乎。且人君当以尧舜为法,唐虞之世,无所谓太子者。即夏后氏不传贤而传子,亦云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未闻立启为太子。纣以嫡立而丧商,若立微子之庶,商未必亡也。太子之名。盖自周始。礼记因有文王世子之篇。其后遂相沿袭。然至幽王时,太子宜臼、即以谗废。后世若汉武帝之立太子据,卒为江充构陷,致有巫蛊之祸。唐太宗立太子承乾,亦为魏王泰谗构,竟以谋逆废黜。即明洪熙为太子时,汉王高煦百计相倾,东宫诸臣,接踵下狱。幸而洪熙谨慎,得以保全。然以忧谗畏讥成疾,在位弗克永年。史册所载,大都可考,得不引以为鉴乎。至于立嫡立长之说,尤非确论。汉之文帝最贤,并非嫡子。使汉高令其嗣位,何至有吕氏之祸。又如唐太宗为群雄所附,明永乐亦勇略着闻。使唐高祖不立建成而立太宗,明太祖不立建文而立永乐,则元武门之变,金川门之难,皆无自而起。何至骨肉伤残,忠良惨戮,此立嫡立长之贻害,不大彰明较着乎。我朝家法,实为美善。我太宗世祖,圣圣相承,皆未豫定储位。盖天命人心所属,自符万年垂裕之谋。迨皇祖时。曾立理密亲王为皇太子。亦因群小从而蛊惑,遂致屡生事端。幸而皇祖洞烛先几,即行废黜。后尚冀其悔悟,而复立之,寻仍以怙终再废。自是皇祖遂不复建储,而属意于我皇考。使理密亲王、及弘晳父子、继践尊位,岂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皇祖龙驭上宾。皇考绍膺大宝,中外帖然。雍正元年,皇考亲书朕名,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内,而不豫宣示。及雍正十三年八月,皇考升遐,遵向谕敬启御函,朕即缵承洪绪,众皆钦悦。乾隆元年,朕效法前徽,以皇次子为孝贤皇后所出,人亦贵重端良,曾书其名,立为皇太子。亦藏其名于正大光明扁内。未几薨逝,遂将前旨彻出,明示众人。谥为端慧皇太子,不复再立。且皇七子亦皇后所出,又复逾年悼殇。而以长以贤,则莫若皇长子、皇五子,亦相继病逝。设如古制之亟亟有册立之事,则朕在位而前星四陨,复成何事体,故不得不慎也。然此等大事朕未尝不计及也。曾于乾隆三十八年,手书应立皇子之名,密缄而识藏之,并以其事谕知军机大臣,特未明示以所定何人。而是年冬至南郊大祀。命诸皇子侍仪观礼。因以书立皇子之名。默祷上帝。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已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此意昊苍实式凭之,是朕非不立储,特不肯显露端倪。俾众人有所窥伺耳,此正朕之善于维持保护。天地祖宗。实鉴朕心。若子子孙孙,皆能以朕此心为心,则我大清亿万斯年,可永承天佑也。然朕此举,天下臣民,无由共闻,未尝无窃议朕为贪恋宝位,不肯立储。不知朕践阼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迨朕六旬大庆后,即敕豫葺宁寿宫,为将来优游颐养之所。臣工应莫不共闻共见,岂有所伪饰乎?今朕春秋六十有八,康强尚如昔时。自当代上天爱养亿兆,董治百官,以期无负祖宗付托之重。必不敢遽释仔肩。但今距乙卯尚十七年。为日甚长。若朕精力始终不懈,惟当日慎一日,兢业守成,克全朕之初志,岂不甚善。设或七旬八旬以后,神志稍衰,不能似今之精勤求治,亦不肯贪天位以旷天工。且历代帝王。享位四五十余年而归政者,实所罕觏。朕非不知足者,又何必定以六十年为期乎?昔唐宣宗闻裴休立储之请曰:若立太子,则朕为闲人。又宋仁宗储位既定,郁郁不乐。宋英宗立太子后,泫然泣下。皆朕所嗤鄙。曾于批阅通鉴辑览时,评斥其非,安肯踵其庸陋之见乎?且此数君之所以恋恋不舍者。惟知席丰履厚,以为君为乐,而不知为君之难也。自朕论之,人君一日二日万几,庶司百职之事皆其罪,非躬亲总,。则柄或下移。其弊将无所底止。岂能稍自暇逸,而天下之大。群黎之众。疾苦时系于衷,非先事畴咨,民隐或无由上达。宵衣旰食,不遑宁居,但觉其难而不觉其乐。若至倦勤归老,乃可以释重负而图真乐。此理显而易晓,朕久积有深愿。但如宋高宗、孝宗、值多事之秋,当励其有为之志。乃未及耄期,而遽行内禅。图遂一已之佚乐,而不顾国计之重轻,其人实不足取,则又朕所深薄者耳。又前史所载,每有因爱其母而欲立其子者,远代姑弗具论。如明神宗宠郑贵妃,诸臣遂有立爱之疑,共为建储之请,盈廷争执。致首相王锡爵为朝士所逼,几欲自戕,尚复成何政体。本朝家法,则无是也。至于朕现在之诸皇子,皆已无所生妃母,宁复有爱憎之见参其中乎?又古来惟以豫教之说,属之太子。于是明季遂有因储嗣未立,不肯令皇子出阁者,众皆起而争之,此甚非理。若我国家之制,诸皇子六岁以上,即就尚书房读书,即皇孙、皇曾孙亦然。既选京堂、翰林、以分课其读。复派大学士、尚书、数人,以总视其成。更简满洲蒙古大臣侍卫等、以肄之国语骑射。长幼相聚,昕夕程功。初无歧视之心,讵有嫌疑之迹。实大异乎胜国之所为也。盖从来谏请立储者,动辄徵引古说。自以为得忠臣事君之道,不知其心,隐以为所言若得采纳,即属首功。可博他日之富贵,名议国是,而实为身谋。即或其年已老,亦为其子孙计。大端不出乎此。朕今为之抉其隐微。作伪者尚何所托辞乎,总之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倘亿万年后。,或有拘泥古说,复立太子之人,必不能安然无恙。及祸患既生。而始叹不悟朕言,悔当晚矣。朕此意本欲俟将来归政时,再行宣布,以明朕心。因昨有锦县逆犯金从善逞其悖逆邪说,甚至以不正之运自待一语,毁斥本朝,其罪固不容诛。恐天下臣民,虽不敢如逆犯之抵触。而立储之说,未必不耿耿潜蓄于心。用是反覆开导,明白宣谕,俾中外知之

乾隆帝在此上谕中,列举了汉唐宋明各代,立了太子之后兄弟纷争,君臣失和,父子猜忌等事。所以决定等到乾隆六十年要归政于皇子(此时乾隆四十三年)。以及为什么要乾隆六十年归政等问题。

最后题一句,这个金从善,因为妄言立储,建后,纳谏,施德等项被清高宗以悖逆邪说斩首。  


user avatar   lu-ha-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是为了不超过康熙61年在位时间,他不敢,只好顺势而为

有人说为什么不敢呢?活得久做得久,有何不可?

因为他立过flag,早就说过不会超61

按理说,康熙9岁即位,做了61年;而乾隆是25岁即位,凭什么也做60年以上?其实,可能也就是随便说说,自己活成历史帝王第一寿星的可能性不大。真到了61年自己也不亏,到不了也能赚个吆喝,why not?

可是他确实实现了,以那时候人的世界观来看,他会怎么想?会想这是上天的考验,当然要退,不敢不退。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退位的官方自述,已有 @相羽拓海 同志在回答中贴附了乾隆本人的文章。

但评论中不乏有“又臭又长”“用典堆积”“看不懂”的说法,也有人说并不复杂,写得相当不错。

两种声音下,正好得闲的我仔细读了几遍,发现这篇文章确实写的不错,在 @相羽拓海 同志回答的评论区中说体验不佳的,我想可能是文章没有进行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分段所导致的。

于是正好今日得闲,就来拆解一下这篇“圣谕”吧。

原文是复制前面答主的,在分段的同时调整了一下标点符号,并且我会在每一段的段后进行一些简单的翻译和点评,权当是锻炼自己的评议水平,如果侥幸能为不习惯阅读这类文章的朋友引路,那是我的荣幸。如有错误,也请指出。

下为乾隆原文。


朕历览诸史,今古异宜,知立储之不可行,与封建井田等,实非万全无弊之道也。

盖一立太子,众见神器有属,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从而揣测。其懦者,献媚逢迎、以陷于非;其强者,设机媒孽、以诬其过,往往酿成祸变。遂致父子之间,慈孝两亏,家国大计,转滋罅隙。平心而论,其事果有益乎?无益乎。


我看了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立太子这件事就像分封建藩井田等制度一样,实在不是毫无弊端的选择。

一旦立太子,别人见到江山有了归属,立刻就会引起事端。兄弟之间会有嫌隙,宵小之徒会有揣测。弱小的人会谄媚逢迎,故意陷害别人于是非当中;强大的人会伺机谋反,恶意构陷别人,往往会导致灾祸发生。导致父子不合,影响家庭和谐与国家安稳。平心而论,这个后果有什么好处吗?没有。

开篇输出观点,然后开始分多个角度解释自己的想法。


且人君当以尧舜为法,唐虞之世,无所谓太子者。即夏后氏不传贤而传子,亦云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未闻立启为太子。纣以嫡立而丧商,若立微子之庶,商未必亡也。


何况君王应该学习尧舜禅让,无所谓太子这个概念。即使是像夏朝那样,没有传位给贤明的人,而是传给自己的孩子,那也是因为启能继承大禹的想法,而不是因为启是太子。纣王是嫡子,可是商汤却灭亡了,如果当初立纣王的更贤明的庶弟继位,也许商就不会灭亡了。(经提醒,微子启是纣王的庶兄,不是庶弟)

先从古人说起,以夏朝和商朝为例,暗示强调自己认同传贤不传嫡的核心观点,反对嫡庶之别,而是要以贤明为最重要的参考标准。


太子之名,盖自周始。礼记因有文王世子之篇,其后遂相沿袭。然至幽王时,太子宜臼即以谗废。后世若汉武帝之立太子据,卒为江充构陷,致有巫蛊之祸。唐太宗立太子承乾,亦为魏王泰谗构,竟以谋逆废黜。即明洪熙为太子时,汉王高煦百计相倾,东宫诸臣,接踵下狱。幸而洪熙谨慎,得以保全。然以忧谗畏讥成疾,在位弗克永年。史册所载,大都可考,得不引以为鉴乎?


太子这个称呼,是从周朝开始的。礼记中有《文王世子》的文章,从那以后就沿袭了下来。但是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太子姬宜臼就被谗言所废,后来汉武帝立太子,又因为江充的诬陷而死,引发了著名历史事件巫蛊之祸。唐太宗立太子李承乾,又因为魏王李泰的谗言导致废黜。到了明仁宗洪熙年间,汉王朱高煦多次谋取太子之位,导致太子身边的属臣纷纷入狱,幸亏明仁宗谨慎,才得以保全。但从此有了心理阴影,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这些都是史书中记载的例子,怎么能不引以为鉴呢?

例举了一大批兄弟因不满储君之位所导致的祸患,都是非常知名的例子,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按照由古至今的顺序排列。


至于立嫡立长之说,尤非确论。汉之文帝最贤,并非嫡子。使汉高令其嗣位,何至有吕氏之祸?又如唐太宗为群雄所附,明永乐亦勇略着闻,使唐高祖不立建成而立太宗,明太祖不立建文而立永乐,则元武门之变,金川门之难,皆无自而起,何至骨肉伤残,忠良惨戮?此立嫡立长之贻害,不大彰明较着乎?

至于立嫡长子这种说法,尤其不对。汉朝最好的皇帝是汉文帝刘恒,但他并不是嫡子,如果汉高祖当初让他继位,怎么会有吕氏外戚弄权的事情发生呢?又比如唐太宗备受群雄支持,明成祖也以勇猛和韬略而闻名,假如唐高祖不立李建成为储君,改立次子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不立建文帝朱允炆,改立第四子朱棣,那么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也无从说起了,怎么会发展到骨肉相残,忠臣丧命?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坏处,这不都非常明显吗?

用一大堆反问句继续否定嫡长子继承制,认为这种制度会导致骨肉相残,忠臣丧命。否认前朝的落后制度,为接下来赞美自己朝代的制度进行铺垫。(拉踩)


我朝家法,实为美善。我太宗世祖,圣圣相承,皆未豫定储位,盖天命人心所属,自符万年垂裕之谋。迨皇祖时,曾立理密亲王为皇太子,亦因群小从而蛊惑,遂致屡生事端。幸而皇祖洞烛先几,即行废黜。后尚冀其悔悟,而复立之,寻仍以怙终再废。自是皇祖遂不复建储,而属意于我皇考。使理密亲王及弘晳父子继践尊位,岂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皇祖龙驭上宾。皇考绍膺大宝,中外帖然。雍正元年,皇考亲书朕名,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内,而不豫宣示。及雍正十三年八月,皇考升遐,遵向谕敬启御函,朕即缵承洪绪,众皆钦悦。乾隆元年,朕效法前徽,以皇次子为孝贤皇后所出,人亦贵重端良,曾书其名,立为皇太子。亦藏其名于正大光明扁内。未几薨逝,遂将前旨彻出,明示众人,谥为端慧皇太子,不复再立。且皇七子亦皇后所出,又复逾年悼殇。

我们这个朝代的继承制度,那就是相当完美了。从太宗和世祖开始,一代代的传承,都没有预先定下储君,都是天命人心所属,这才是符合千秋万代的策略。

在我祖父(康熙)时,曾经立过理密亲王(允礽)为皇太子,但却因为小人的蛊惑,屡次生出事端。幸亏皇祖父圣明,很快就罢黜了他。后来理密亲王改邪归正,又被立为太子,不过最终还是二次废除了。从那以后,皇祖父就没有再立过储君,只是中意我的父亲(雍正)而已。

如果让理密亲王和他的儿子弘晳继位,那难道是大清祖宗社稷和臣民的福气吗?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我的祖父驾崩,我父亲继承大统,朝野内外都很服气。雍正元年,我父亲亲自写下了我的名字,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里,而没有公开宣布。到了雍正十三年八月,我父亲驾崩,这才开启谕旨,我才继承皇位,大家都很信服。

乾隆元年,我也效仿祖宗的方法,因为皇次子(永琏)既是皇后的孩子,人品也非常优秀,所以我曾写下他的名字,也藏在了正大光明匾的里面。没想到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于是只好把以前写的圣旨拿出来给大家看,并且追封为瑞惠皇太子,没有再立储君。而后来七皇子永琮也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但没过几年也夭折了。

阐述了现行制度的优越性和继承性,以康熙和雍正为例,证明这种方法是值得信任的正确选择,也提及了本朝为什么没有继用嫡长子继承制度,一方面是康熙时就这么做过,结果嫡长子很不争气,幸亏没有立嫡长子为储君,一方面是自己也不是没考虑过嫡子,可是连续两个嫡子都早夭,自己也没办法。

也就是说:我不喜欢嫡子继承制,同时我也不能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立储君。


而以长以贤,则莫若皇长子、皇五子,亦相继病逝。设如古制之亟亟有册立之事,则朕在位而前星四陨,复成何事体,故不得不慎也。

如果要说以长子继承制,或者是以最好的孩子为储君,那肯定就是长子(永璜)和五子(永琪)了,但他们也相继病逝了。

唉,如果像古代那样急急忙忙就册立储君,那我前面已经死了四个孩子,这样成何体统?所以不得不谨慎啊。

如果只写到前面那部分,后面必然有人会杠他:你不喜欢嫡子继承制,那你倒是让庶长子或者其他优秀的孩子继承啊!

这个时候乾隆回答了:想过,但都死了。

先通过连续死了四个优秀的孩子赚一波同情分,同时也暗示了盲目立储君有风险:万一身体不好去世了呢?那不还是得改?这种事急什么呢?得谨慎。


然此等大事朕未尝不计及也。曾于乾隆三十八年,手书应立皇子之名,密缄而识藏之,并以其事谕知军机大臣,特未明示以所定何人。而是年冬至南郊大祀,命诸皇子侍仪观礼,因以书立皇子之名,默祷上帝:如其人贤,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已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此意昊苍实式凭之,是朕非不立储,特不肯显露端倪,俾众人有所窥伺耳。此正朕之善于维持保护,天地祖宗,实鉴朕心。若子子孙孙,皆能以朕此心为心,则我大清亿万斯年,可永承天佑也。

不过,立储这么大的事情我也不是没想过。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我再次秘密建储,把属意的皇子的名字卸下来藏好,告诉了军机大臣,但特意没有说具体是谁。到了冬至南郊祭祀的时候,我让所有皇子来观礼,在祭天时以太子的名字祈祷上天:如果这个人很贤明,能够承担国家大业,那就保佑他能有所成就;如果这个人不怎么样,那宁愿他早点死了,不要浪费时间影响国家,好让我能有时间再选个好孩子。

不是我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祖宗社稷如此重要,不得不这样许愿。我只希望能为天下选一个好皇帝,继承皇位,万世无疆。这实在是要看老天爷的想法,不是我不立储君,只是我没有显露出来,意面别人有所图谋。这是我努力保护的秘密,天地良心,这可是我的一片真心。

如果子子孙孙都能像我这样,那我大清一定能千秋万代,永保江山。

猛人啊!!!“要是靠谱那就保佑他,要是不靠谱就让他赶紧死了,我好再换一个”

前面一通批判,到了这段突然来了一个反转:没想到吧!老子已经秘密立储了!只是没告诉你们!老子不光没告诉你们是谁,甚至连老子立储了这件事都没告诉你们!

而且老子还特意许愿,如果这个储君不行,那就让他短命,我再换一个。所以这个人能不能当上皇帝,要看老天爷了,不关我事。

一扫前文连丧四子的阴郁,突然得意了起来。

同时,这个祷告确实非常狠,结合前文的丧子之痛,再到这里说宁愿孩子短命,都散发着一代帝王的心路:虽然爱孩子,但是社稷更加重要。

不论是不是真心实意,但这个思路无可指摘,非常得民心,也确实让人无法反驳。

(这个诅咒真的狠,毕竟如果储君真的死了,是要拿出来公示的……也就是说死了还要被说是死得活该,好可怕)


然朕此举,天下臣民,无由共闻,未尝无窃议朕为贪恋宝位,不肯立储。不知朕践阼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迨朕六旬大庆后,即敕豫葺宁寿宫,为将来优游颐养之所。臣工应莫不共闻共见,岂有所伪饰乎?

而我这些做法,天下的臣民是不会知道的。所以也未必没有人暗中议论,说我贪恋皇位,不愿意立储君。

这些人不知道当初我登基的时候就焚香祷告过:我祖父(康熙)在位61年,我不敢跟他比,如果苍天保佑,让乾隆这个年号到60年,让我活到85岁,那我就会传位给皇子,退位养老。这事情我没有公开说过,所以别人也不会知道,因此对我有误解也是正常的。

自从我六十岁庆典之后,我就让人开始装修宁寿宫,作为我退休之后养老的地方了。这是臣子和工人都听过见过的,这总不能作假吧?

前面直接打杠精的脸,后面又给了别人一个台阶下,并且明确说出了本文最关键的事情:我会退位。

这两段刚中带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且给所有暗中非议自己的人一个台阶,说“这个事情我没说过,你们不知道,胡思乱想也很正常”,情商很高,很好听,用现在的话说,很温柔。

单独看这篇文章,看到这一段会自然认为乾隆是一个有想法,有思虑,有计划,有胸怀的皇帝。


今朕春秋六十有八,康强尚如昔时。自当代上天爱养亿兆,董治百官,以期无负祖宗付托之重。必不敢遽释仔肩。但今距乙卯尚十七年,为日甚长,若朕精力始终不懈,惟当日慎一日,兢业守成,克全朕之初志,岂不甚善?设或七旬八旬以后,神志稍衰,不能似今之精勤求治,亦不肯贪天位以旷天工。

我今年六十八岁了,健康强壮倒是跟过去一样。我当然还是会代承天命,统领百官,希望不会辜负祖宗的重托,不敢有所偷懒。不过现在距离我退休还有十七年,日子还很长,如果我的精力始终如一,那自然会一天比一天谨慎,兢兢业业守护国家,争取完成我登基时就许下的志向,那不是很棒棒?如果七八十岁身体不行,脑子不好,不能像现在这样勤奋精明,那我也不愿意贪图天子之位浑水摸鱼。

先说自己身体健康,会认真干活,但也说了自己不会在身体不好之后还硬苟。同时也留了一个口风:身体不好随时下岗,让臣民放心。


且历代帝王,享位四五十余年而归政者,实所罕觏。朕非不知足者,又何必定以六十年为期乎?昔唐宣宗闻裴休立储之请曰:“若立太子,则朕为闲人”;又宋仁宗储位既定,郁郁不乐;宋英宗立太子后,泫然泣下。皆朕所嗤鄙,曾于批阅通鉴辑览时评斥其非,安肯踵其庸陋之见乎?且此数君之所以恋恋不舍者,惟知席丰履厚,以为君为乐,而不知为君之难也。

何况历来帝王能在位四五十年的已经很少见了,我也不是不知足的人,何必非要苟到六十年大统呢?当初唐宣宗(李忱)在听裴休提起立储这事的时候说:“要是立了太子,我不就成了闲人了吗?”,还有宋仁宗(赵祯),立了太子之后郁郁寡欢,宋英宗(赵曙)立太子之后还伤心到嘤嘤哭。那都是我很鄙视的,当初我在看资治通鉴的时候还特意骂过这几个人,怎么会步他们的后尘呢?何况这几个人之所以恋恋不舍,都是因为当皇帝能吃好的穿好的,以当皇帝为一种快乐,却不知道做皇帝的难处。

到了这里又举了几个例子,骂了一群废柴,并且又拿出了一个证据:我早就鄙视过这种事情,我的读书笔记里都写着呢,放心吧!

在最后说了一句当皇帝的难处,引出下文,开始吐槽做皇帝也不容易,不是很舒服的差事。


自朕论之,人君一日二日万几,庶司百职之事皆其罪,非躬亲总。则柄或下移,其弊将无所底止,岂能稍自暇逸。而天下之大,群黎之众。疾苦时系于衷,非先事畴咨,民隐或无由上达。宵衣旰食,不遑宁居,但觉其难而不觉其乐。若至倦勤归老,乃可以释重负而图真乐。此理显而易晓,朕久积有深愿。但如宋高宗、孝宗、值多事之秋,当励其有为之志。乃未及耄期,而遽行内禅,图遂一已之佚乐,而不顾国计之重轻,其人实不足取,则又朕所深薄者耳。

拿我自己来说,当皇帝也几万天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要判定,都是麻烦,非得亲自弄不可。要是把权柄下放,那麻烦可就永无止境了,岂能稍微放松一点,简直是累得要死。可是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苦难的事情总是有的,如果不料事于先,那么民间的事情恐怕就传不上来了。我只好通宵达旦,非常努力,总是觉得这些事让人觉得很艰难,而不觉得很快乐。只有能退休养老,那才能如释重负,享受真正的快乐。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一想到宋高宗(赵构)和宋孝宗(赵昚)那会,那种多事之秋,明明应该励精图治,但却突然禅位给自己儿子,那真是只顾一己私欲,不分社稷轻重,实在是不可取,是我瞧不起的人。

(这段一开始理解错了内禅的意思,很丢人,改了)

又前史所载,每有因爱其母而欲立其子者,远代姑弗具论。如明神宗宠郑贵妃,诸臣遂有立爱之疑,共为建储之请,盈廷争执,致首相王锡爵为朝士所逼,几欲自戕,尚复成何政体。本朝家法,则无是也。至于朕现在之诸皇子,皆已无所生妃母,宁复有爱憎之见参其中乎?又古来惟以豫教之说,属之太子。于是明季遂有因储嗣未立,不肯令皇子出阁者,众皆起而争之,此甚非理。若我国家之制,诸皇子六岁以上,即就尚书房读书,即皇孙、皇曾孙亦然。既选京堂、翰林、以分课其读。复派大学士、尚书、数人,以总视其成。更简满洲蒙古大臣侍卫等、以肄之国语骑射。长幼相聚,昕夕程功。初无歧视之心,讵有嫌疑之迹。实大异乎胜国之所为也。

以前史书上记载过很多因为喜欢他们的母亲而把孩子立为太子的人,姑且不说太远的吧,就说明神宗(朱翊钧)吧,他宠爱郑贵妃,群臣认为他有爱屋及乌的想法,一起请他立储,满朝争议,导致当朝的首辅王锡爵被朝臣逼得差点自杀,成何体统!

本朝家法就不会有这种事,我现在的皇子,都已经是没妈的孩子了,哪里还有爱屋及乌的感情掺和在当中呢?自古以来总是有预先教育太子的说法,于是明朝会出现因为储君还没定好,所以不让皇子们出藩的事情,这很不合理。

要是像我们国家这样,皇子六岁之后就要去上书房读书,让京唐和翰林这些有学问的人分担教学任务,还派大学士之类的人考试检查,再安排满蒙大臣和侍卫教外语和骑射,大家都一起上学,朝夕相处,早晚学习,一开始就不会有不和睦,也不会有互相猜忌,大家都是发小嘛,这样实在是太聪明啦!!


盖从来谏请立储者,动辄徵引古说,自以为得忠臣事君之道。不知其心。隐以为所言若得采纳,即属首功,可博他日之富贵。名议国是,而实为身谋。即或其年已老,亦为其子孙计。大端不出乎此。朕今为之抉其隐微,作伪者尚何所托辞乎?总之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倘亿万年后,或有拘泥古说,复立太子之人,必不能安然无恙。及祸患既生,而始叹不悟朕言,悔当晚矣。

那些上书请我立储君的人,动不动就旁征博引,自以为做得很好,干的是忠君爱国的事情。殊不知这些人内心想的都是,如果自己的想法能被采纳,那就成了立储的大功臣,可以获得富贵荣华。表面上打着为国谋划的名义,实际上却是为自己的利益图谋。又或者自己岁数大了,为了子孙谋划罢了。大多数都是这个样子。

如今我把话挑明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总之,不能不立储君,尤其不能公开立储,这个方法才是最好的。我的子孙们也应该坚持这个方案,不要改变,否则以后要是有人效仿古人,又搞太子立储这个事情,一定不会安然无恙的,肯定会出事的。

到时候出了问题,再感慨不听我的祖训,后悔都来不及喽。

这段话非常有趣,也概括了这篇“又臭又长”的文章的本意:我把话挑明了,把所有潜在的杠点都苦口婆心说破了,你们再来胡说八道,就是居心叵测了。以前你们说什么,暗地里想什么,我不管,我还给你们找理由,找借口,但是再这以后如果再提立储君的事情,就不要怪我没说过了。

也就是说,乾隆用这篇文章直接回复了将来可能出现的所有劝立的言论,所以才导致文章这么长,因为观点非常多,逻辑非常严密,难免要长一些。

文章到了末尾,不再维持一开始的温柔了,开始凶了起来。


朕此意本欲俟将来归政时,再行宣布,以明朕心。因昨有锦县逆犯金从善逞其悖逆邪说,甚至以不正之运自待一语,毁斥本朝,其罪固不容诛。恐天下臣民,虽不敢如逆犯之抵触。而立储之说,未必不耿耿潜蓄于心。用是反覆开导,明白宣谕,俾中外知之。

胡说八道害我写这么长的文章的人,去死吧。


user avatar   xi-yun-yong-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发过誓。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2.乾隆活的太长,超出自己想象。自己为了防止九龙夺嫡,很早就排除拟定继承人之外儿子的继承权,比如金佳氏生的都被过继出去了。

然后乾隆在永琪死后(1766),就很蛋疼的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靠谱继承人了:还活着的儿子里,要么已经被过继,要么是废后生的。

所以乾隆朝的继承权危机不仅存在,还很严重。

P.S永璜没有铁帽子,但其子绵恩、孙奕绍皆为亲王。或许绵恩就是用来对抗已经结仇儿子的备胎吧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心气高,奔着创造历史去的。这是乾隆一生的写照。

历史上敢于自主禅位,安享晚年的皇帝,没数过,仅凭印象一只手能数全。

很多民间传说康熙因为好圣孙,继而选择了乾隆家这一支继承大统;据说还给十来岁乾隆算过八字,称其富贵一生。

个人更加认为上述故事是后人的小结与美化,某个侧面也印证了民众对乾隆的趋同的感受。




  

相关话题

  「东北」和「满洲」两个地理区域有何不同?其渊源如何? 
  美国军事界和影视界是怎样评论或描写彭德怀? 
  两位疑古大师,何新和顾颉刚有区别吗? 
  历史上有哪些“一把好牌打的稀烂”的例子? 
  有什么现在还能看到的珍贵的影像资料? 
  明朝和清朝各方面比较,哪个更好些? 
  为什么会出现「万物皆可成梗」现象?这种娱乐化解构是否会消解严肃性? 
  朱元璋灭元时的骑兵哪里来的? 
  白起坑杀 40 万降卒和南京屠杀 30 万人口有哪些异同? 
  纳粹为什么那么仇恨犹太人? 

前一个讨论
有发现过西周时代记录前朝人或事的青铜器吗?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什么书能系统的介绍一战和二战历程的???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