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有人在读或者读过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uo-yan-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衰落的帝国,丧失了观察自身与客观世界的能力,他们会用自己仅有的力量来尝试维护自身,走曾经走过的道路,企图去重现辉煌,而这种行为,最终只会加快自身的死亡速度。而依附于这些衰落帝国之上的宗教与文法组织,也会从曲解宿命开始,形成无法反映实际情况的僵化形而上学,为种种光怪陆离的错乱行为做解释。

---詹姆斯·奥唐奈

这个是书作者,对自己所描述现象做的结论。

这本书与吉本的罗马史相比,并没有过多的将目光集中于对历史中人物的个人行为做特定标准下的道德评价,而是对这些行为的价值取向做了分析,去尝试解释这些行为对整体人群可能带来的影响。书中主要描述了三个人物:

第一个是出身蛮族的罗马边防军官将领,此人通过自身的行为,亚平尼半岛带来了和平与昌盛。

第二个是一个东罗马帝国皇帝,他虽然统一了帝国曾经大部分的领土,但是由于企图用单一的僵化形而上学进行思想统一,进而用这种僵化的形而上学衍生的法律统治帝国。这种行为带来了帝国维持费用的剧增,成为拖垮帝国的诱因之一。

第三个是一个神权集团出身的教皇,他用僵化的形而上学建设了自己的意识世界,并用这种僵化的形而上学,解释罗马在六世纪末期遭遇的种种失败,并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末日。

作者可能是想通过对这三个人物的讨论,引出一个主题,也就是,什么是罗马?

可能罗马并不是什么僵化的形而上学理念,而是一个更加实际的存在,比如可乐,比如福特T型车。大量蛮族对罗马的仰慕与尊崇,也并非是期待罗马的暴力与僵化的形而上学,而是希望也能享受到先进文明带来的幸福。先进文明能够整合人群的力量,在于他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广泛的被整个人群所享用,而不是只有少数人能拥有。这些产品有时是罗马所能提供的秩序,大量的自耕农可以安全的春耕秋收,使自己衣食保暖,大规模的水利兴建,使得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有时是工业化食品的生产,可乐在所有人手里,喝起来是一个味道,大量的屌丝早八晚五,按照整体的号令,在流水线上干活,用自己的工资,就能买得起自己的产品。这些行为不需要强调,就能极大地使得人群产生自我认同,因为相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直接使得人群组织结构相似,进而相互融合。

但是当财产在人群中过于不均衡,社会的整体分配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生产,围绕着上层有限的需求展开,而上层的需求由于人数有限,导致其需求的规模也有限,进而不能刺激社会化的大生产,而这会逐步引发人群组织结构的裂解。自耕农化为农奴,进而成为奴隶。

曾经有过的繁荣依旧深深地影响着人群的记忆。在这些记忆中形成的认识模式,则会开始形成体系,逐步成为一些僵化的认识。曾经越是庞大而繁荣的体系,其所形成的僵化牢笼也越庞大而坚固。逐步的,牢笼中的人无法走出去,而出于对曾经繁荣的渴望,沿着旧有的路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直到耗尽自己的能量。

这可能是很多,曾经繁荣的人群,最后的行为特征。




  

相关话题

  普通人如何参与大运河文化保护? 
  江浙财阀和今天江浙沪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明朝灭掉元朝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而不是继续务农? 
  邱吉尔的租借法案是维系了英国,还是饮鸩止渴,让英国彻底衰落? 
  中世纪欧洲犹太人罗马公民权还有效吗? 
  二战时期自热食品是否普及? 
  明朝说过元朝有四等人制度吗? 
  远古时代是否真的存在过龙? 
  历史上有哪些开始被认为是占了大便宜,后来却吃亏的事情?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和中国政府对外国人态度很好,几乎没有针对外国人的袭击? 

前一个讨论
如何用英语向外国友人解释「友尽」?
下一个讨论
蒋介石坚守南京是否明智?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