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顶端人才比不了西方? 第1页

                    

user avatar   po-xiao-shi-f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只有3%的人具有本科学历,还有3000万人穷的超乎想象

中国只有3%的人具有本科学历,还有3000万人穷的超乎想象

中国只有3%的人具有本科学历,还有3000万人穷的超乎想象

因为在西欧各国大规模普及现代化教育的时候,我们还留着辫子,读着四书五经准备考功名。等到1940年美国儿童坐在电视机前嘻嘻哈哈的看着猫和老鼠的时候,我们的河南省因为抗日战争和洪水在人相食。

你们读个大学,在一二线城市做个小白领,是不是有本科多如狗,211遍地走的错觉?99年大学扩招前,本科生比现在的211人数还少。77年才开始恢复高考。我敢说中国五十岁以上的,95%是小学以下文凭,读个高中毕业就是人才了。

为什么没有顶尖人才?读过书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才叫人才,识字、能接受最基本工业培训的才叫工人,像印度没有受过教育的“无种性阶级”那样的国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负担。

因为我们欠债太多了,因为我们以前太穷了连读书都读不起。

有人说什么儒家思想什么中国人只会叫孩子听话,呵呵。三十年前还穷的连饭都吃不饱,就能培养出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了?有,数量也很少。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如你穿越到1929年的美国,而那时的美国也有知乎,你一定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话题:

美国从1895年开始就已经是GDP世界第一,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诺贝尔奖年年都是英法德屠榜。就连德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是美国的3倍,而且人家基本都是实打实的科学奖,美国这边小一半都是和平奖。
整天就知道搞基建,帝国大厦建起来了又能怎样?基建搞出的GDP能让国家富强么?还有福特汽车,有核心科技么你,还不是人家德国人最先搞出来的。
股市市值全球第一又怎么样?全国人就知道炒股票,没一个好好搞实业的。
看看这国家吧,芝加哥的黑帮整天火拼,老百姓想喝个酒都能被抓到监狱里去。一群人还整天咋呼着美国崛起。呵呵。

按照键盘侠们的平均分布密度,这个问题在当年美国的知乎上,保证也是热门。

几个小注释:

1、到1930年前,英法德是诺贝尔奖上的常客,美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较少。

2、帝国大厦开工于1929年。

3、1929年大萧条前夕,美国股市达到巅峰。

4、1920年美国发布了禁酒令,凡违令者将被处以1000美元罚款并监禁半年。禁酒令的发布导致了大量的黑市交易出现,并催生了芝加哥等城市的黑帮犯罪。直到1933年,禁酒令才被罗斯福总统废除。


so,现在还是言归正传吧。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年美国人口那么多,GDP世界第一30多年,在你们认为的“顶尖人才”上仍然无法跟英法德相抗衡,是不是就说明美国的GDP虚高?

显然,拿诺贝尔奖来说事,纯粹是耍流氓。

当今世界上,桥隧工程的顶尖人才在哪儿?高铁工程的顶尖人才在哪儿?你以为基建狂魔的名号,就是加班加出来的?

在运动领域,乒乓球的顶尖人才在哪儿?跳水、体操、射击等的顶尖人才在哪儿?

2016年奥运金牌榜中国位列第三,这些奥运冠军就不是运动界的顶尖人才了?

美国这么NB,样样运动都能拿金牌?美国的足球水平当然比中国好不少,但放到世界上能跟欧洲强队比?


为什么说拿诺贝尔奖说事是耍流氓?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奖励的对象是作基础理论研究的人,而基础理论研究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于迫切需要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优先选择。比如在当年的美国科学界,钱学森、邓稼先的水平和影响力并不逊于杨振宁、李政道,但是钱学森、邓稼先回国之后,中国最需要他们去设计火箭、原子弹,而不是去大学里教物理。假如钱、邓不回国的话,未必不会是又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另一方面,诺贝尔奖通常是会在一个理论提出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才会对学者进行奖励,因此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年龄普遍都在五六十岁以上。二三十年前,中国是个什么样的经济水平?能支撑得起这样大规模的基础科学研究?

尽管中国人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确不占优势,但得益于中国四十多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大潮推动,中国人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或者说基础科学的应用领域却已经取得了比较出色的优势。在军工领域,歼-20、055就算不是世界第一,说世界领先总是没问题的吧?桥隧工程领域,世界工程难度前10的大桥中国占了一多半。在超算领域,中国这么多年始终压着美国一头(去年美国刚刚排名第一,不过随着中国新一代超算的问世,这个榜单肯定还会有变化)。

难道说在你眼里,这些领域的人才都不是人才?

再说到最近的5G领域,华为一群研发人员的努力算什么?如果华为的技术算不上顶尖,某大国至于玩出绑票这种小流氓才会干的事?

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先以技术应用建设世界领先的工业体系,然后以工业体系的需求来反哺基础科学的研究。

如果用现实中的情况来做比喻的话,技术应用好比开车,基础科学研究好比造车。在一条路上,别人已经跑了几千公里了,而你刚刚接触车。在这个时候,你最需要做的不是从热力学、发动机工作原理、扭矩的力学分析、轮胎的材料化学分析等等开始学,而是先学会开车,赶紧追上前面的人。尽管这时候你可能还是不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但只要开的时间长、见的路况多,你的开车技术就不会比别人差。

在开车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发动机损坏、轮胎磨损等等问题。在维修的过程中,你会慢慢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等开到目的地之后,你就可以给造车的人提需求:我需要一个XX花纹、抓地力大、适应高寒环境的轮胎。根据你的需求,造车的人员就会跟材料科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不同材料的物化特性,最后就有可能造出世界领先的轮胎。

在军工领域,这个表现的就尤为明显。在以前,中国军工只能是靠模仿和魔改来研发新装备。但最近十几年,这个状态就被打破了。比如中国要研发电磁武器,而电磁武器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这就要求中国在供电技术、装备上有所突破。而想要在舰船供电技术上有所突破,又涉及到新材料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会推进新材料的研发,最后会传导到基础学科领域的突破。

整体来说,只要中国技术成长的整体趋势不变,中国能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进步就是可预见的,同时中国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


最后补充一下,西方的人才多,一方面是几百年来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发达的社会、物质条件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其中,美国在二战后的高速发展更是天时地利人和一系列作用的结果,这样的历史条件很难再次出现。所以,在未来两三代人的时间之内,想要让中国在顶尖人才的数量上跟外国——或者说西方相抗衡,是不现实的。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在科研经费上的总投入已经是世界第二——当然人均并不算高。至于说基础科学人才的问题,决策层看得比键盘侠们要远得多。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3年到现在,我国投入到基础科学领域的经费占比正在不断上升,其增速高于科研经费整体增速不少。所以,我想如果未来没什么意外的话,以后政府可能会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支持者,而那些产业化的技术研发则可以交给华为这样的公司去解决。

那些只会BB嘴炮“没有基础科学,技术研发走不远”、“中国人对不能变成钱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之类的人,你不要因为自己一脑子浆糊,就认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不明白:

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 亿元,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3.6万元,比上年增加3.2万元。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应用研究经费1849.2亿元,增长14.8%;试验发展经费14781.4亿元,增长11.6%。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5%、10.5%和84%。

再看2016年的数据:

201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67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06.9 亿元,增长10.6%,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2]。
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0.4万元,比上年增加2.7万元。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8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应用研究经费1610.5亿元,增长5.4%;试验发展经费13243.4亿元,增长11.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2%、10.3%和84.5%。

很明显,我国近年来基础研究的经费增速一直高于科研经费的整体增速,这说明我国政府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是在加大的,并且这一经费的占比也从5.2%提升到了5.5%(2013年,这一数字为4.7%)。尽管这个数字离发达国家平均15%的标准还差的比较远,可那是发达国家的标准,而中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要国家整体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趋势不变,那就绝不能说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不重视。

当然,那些张口闭口“中国不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中国人只关心技术变现”的人,是懒得去看这些数据的。还是那句话,我不认为决策层的领导在平均智商上会输给知乎上的键盘政治家。


user avatar   ming-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上半年在做一个植物实验,大概是研究植物遇到重金属胁迫的生理反应,细节就不讲了。毕竟文章还没有发。

植物养在这样的水培盒里,一个盒子大约能养二十株。为了让表型稳定,选取的植株都是健康状况大小差不多的苗。每个苗在移栽初期都是大致相同的。


但是当我收获分析苗大小表型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然正常组长势最好,但是正常组苗大小相对于胁迫组是特别不均一的,也就是,大的苗会长得很大,小的苗会长得很小。



大家可以看见,那个托拉斯大苗的根比余下的其他的根加起来都大

然而重金属胁迫组,虽然各个苗都活得半死不活,但是大家大小都差不多。根长苗长都差不离。

原因其实也很好解释:正常组因为没有胁迫,所以各个苗均能健康快速生长,但很快,有限的光照空间就挤挤挨挨了,这个时候苗与苗细微的差别就决定下一步的生死。那种移栽在内层的苗,也许当初叶子只是比周围的小一点点,但就因为这么一点点劣势就被淘汰了,而有的苗也许就比其他的苗壮了一点点。但凭借这一点点的优势就占领了生存位。而胁迫组,虽然受到重金属胁迫,但大家都很弱。反而竞争压力没那么大。胁迫组的苗刚生长的时候,个体之间肯定也有一点点差异,但是这种差异由于竞争压力不大,在苗长大后,也就不怎么明显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的是:当你处于拥挤的竞争环境时,你在早期一点点的优势会无限放大,而你早期一点点的劣势也会,这也就好解释了,为什么寒门越来越难出状元,为什么大城市房价越来越变态,为什么富人会那么变态地给小孩子投入教育。为什么和小城市相比,在大城市人与人十年前后的差异越来越悬殊。

而中国人口这么多,顶端人才比不了西方也有了一个社会达尔文式的冷血解释:越拥挤的社会,试错的代价越大,而内卷竞争的激烈程度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获得一点点的优势上。

举一个牵强的例子,同样是苗,西方的苗有点像胁迫组的苗,它要克服的困难是胁迫的问题,也许是干旱,高温,重金属,只要找到克服胁迫的关键基因位点,就能高产了,而我们有点像正常组的苗,它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其他苗,这就不是解决一个固定问题这样简单了。

这个实验对我的冲击很大。。。。按道理来说这是个失败的实验,而实验结果的机理也非常显而易见,但是,实验告诉我的是。。。。。我之前写的踩踏效应,还有现在风靡网络的内卷。。。。可能就是这样的自然反应,所有的苗在生长初期在拼死竞争,而拥挤,会放大这种竞争的结果。所以。。。我之前一直所鄙视的高价幼儿园,天价教育培训一点也不可笑。。。我之前一直以鲁迅冷眼热心的角度来呼喊。。。但实验告诉我这是天道时。。。。。。真的就茫然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注定就是这样的结局。

。。。。。。。。。。。。。。。。。。。。。。。。。。。。。。。。。。。。。。。。。。。

刚发生的傅园慧因为长跑不合格无缘决赛的新闻简直就是我这个例子活生生的注解......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有希望.....傅园慧毕竟不是因为文化课不合格落选的...要是继续让事态发展下去,傅园慧估计要使用洪荒之力背单词,写论文了。

最近和一个北京的老同学聊到北京,我说:“北京的踩踏效应太严重了!”她问什么是踩踏效应,我说“比如一个十条赛道的跑道赛跑,比赛百米,如果有十个运动员跑步,那跑第一名的无疑是跑步最快的,当然也有运气成分,但是实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如果赛道里塞一百名选手,跑第一的大概率不是跑最快的那个,而是运气最好的那个。赛道太拥挤,实力受到牵绊,反而是比较会阴谋诡计使绊子的那个人可能胜出的几率大。我的老同学兴然同意我这个山寨理论。

我的山寨理论起源于我在中国各种拥挤的经历,每次去食堂打饭,如果窗口就十个人,大家可以有耐心地排队,但是万一超过三十个人,大家一般就一哄而上,先来后来没有优势,嗓门儿大的身体壮蛮横成了优势。因为最晚到的人知道要是按排队走,他可能只能喝到汤,打破秩序走捷径成了必选项。

再一个例子是高考,我承认考六百分的童鞋肯定在学习能力上比考400分的人强,但是一些高考大省,考生上百万,一分就可以拉开几千人的排名,在大家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运气,特长加分起到改变命运的比重就被无限放大,一些对知识点细枝末节完全没有意义的琢磨变得很重要,因为当大家实力差不多时,这些细枝末节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考完就作废。

因为好大学就那么几所,好专业就那么几个,高考就像是一个拥挤的跑道,我当然承认高考状元肯定实力不俗,但是好多很厉害的大牛因为踩踏效应被淘汰在中国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明明兴趣点在机械,因为低了一两分被调剂成生物专业的悲剧简直不要太多。

小时候,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中国有十四亿人,美国四亿人,我们应该人才也比美国多三倍有余啊!现在想来,中国的潜在人才肯定比美国多,但是很多人才.....可能死在了踩踏的路上。

虽然表面上看,我们的社会好像极端重视教育,但那种贩卖焦虑的教育真是科学的教育吗?层出不穷的学前教育班,课业辅导班,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玄学。看了所谓复旦大学五岁小孩简历。深感一种荒诞感。为了从拥挤的人群中竞争而出,科学的教育好像还不够用,得用玄学来凑。(相关问题鄙人有另一个回答“如何评价五岁复旦二代的简历和对其的网络点评?”中有回答。)


我对踩踏效应的第二个担忧是它对制度的腐蚀,曾经和一个长辈谈论世事,长辈用长者的语气对我说:小伙子,别那么愤世嫉俗,现在政府部门没那么腐败,大家都是按照条条框框办事,达不到要求的公司不可能在招标的时候通过的,但我的担忧是如果是几个条件都差不多,硬性资质都够格的公司在竞标时,软性资源起的决定性作用就被放大了。当前腐败的高发区往往就是那种资源有限但竞争门槛不是很高的行业,所谓软实力就趁虚而入。仔细去研究,你会发现官员的犯罪寻租成本极低。因为由于硬实力大家差距极为有限,大家的心思都用在怎么提高软实力上了,比如怎么提高行贿的安全性,怎么让行贿高效,当然攻克人性的弱点远比攻克技术难题简单,官员如果在一个安全,隐蔽的角落得到一个被精心包装(降低自我道德谴责的把戏)的小礼物时,何乐而不为呢?会来事儿,有眼色,嘴甜这种软实力在大城市高新科技产业相对赛道宽阔的竞争场所作用有限。但是在小城市公务员,银行从业人员竞争中,上述软实力可是至关重要。但这种软实力其实是很伤害尖端人才的培养的。

个人浅见

.................................................................

看了评论区有些知友的回复,有一种论调是中国人太多,资源少,踩踏不可避免,再有,软实力也是能力的一部分,能赢就行,不存在踩踏。我就这两种回复说说我的想法。

前两年,本人母亲出了车祸,嗯……伤势不严重,在做牵引一段时间以后,医院让她定期做颈部按摩,按摩师是一个盲人,手法非常好。一段时间后,和我母亲成了朋友。大约过了半年,有一天这个盲人上门求帮忙。原来是医院开始评中级职称,一个硬指标是必须有论文。可是这个盲人按摩师从小就是失明,唯一的技能就是按摩推拿。不可能写论文,想花钱在那种三流刊物上买一篇文章,但是对方狮子大开口,所以想让我母亲帮忙。

当时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荒唐至极,一个按摩师,最重要的事情应该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而逼一个瞎子发论文真是滑稽到了极致……但是反过头来一想,事业单位领导毕竟忙碌,而且这些限制要求,改一项往往得动全身,开了一个特例,那后面的人再动歪脑筋该怎么办。这种例子其实挺多,比如艺术生考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又比如柜员这种高中生完全可以应付的职位动辄要求985,211,硕士学位。这里面当然有资源紧缺的因素,但是一些条条框框的僵化,人浮于事是否可以稍微改变一点呢?

出国这么多年,有一个特别深的感想,就是国外的赛道非常细分,如果你只是个文科生,数学你只需要达到一个初中生水平,但是你如果想靠数学吃饭,那对不起,比国内其实还难。当年学流体力学的时候,考试月图书馆通宵通明,挤满了刷题的工学院学生,竞争也激烈,但是毕竟竞争的是自己的吃饭本领,残酷也认命。

出国前无良媒体动辄就说国外蓝领阶层多么工资高,真正自己在假期打工干蓝领的时候觉得这么幸苦的活,就应该比坐办公室的小白领拿的钱多,如果市场供需关系这个无形的手调节的话,蓝翔技校超越211不是梦。

知乎上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没必要重复制作轮子。哪里都有过度竞争造成的踩踏,但是作为后发国家,我们是有学习那些先行国家的经验教训的机会的。当然资源紧缺是一个原因,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逼瞎子写论文这种荒唐故事发生,还是有机会的。

............................................................


竟然回答赞数过万了,受宠若惊。那我再唠两段落。

好多人给我留言说那你有什么办法呢?说实话,真给不出一揽子具体方案,人微言轻,而且这是个系统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作为个人,我确实有些经历值得分享。我本人当年大四的时候跟导师做实验,发现本专业(化学)当时十个导师八个是做纳米的,好多导师其实之前是其他方向,但是那段时间纳米的文章好发,大家一股脑全部做纳米了,后来又全部做电池了,像有机合成设计这种苦逼不好出文章的方向就没人理了。转行好多年现在不知道新的风口是什么,但是这种一股脑地扎堆科研绝对不是单单我们学校,我相信现在高校这种现象也很普遍。这种同质化竞争会导致很负面的踩踏效应,大四我的记忆中,我做实验的全部就是各种排列组合,然后用水热法制纳米,知乎上有人调侃化学到现在为止还是巫术,我不置可否。反正最后懵出来一个就是一篇文章。我的任务就是查一篇外文文献,然后依样画葫芦,文献中用这个金属,我们就换一个,当然后来纳米水的文章太多,最后导致这个方向就烂了,因为大家idea都大同小异,后来大家只是在拼速度。这也不能怪人心浮躁,所有老师都有硬指标。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我的导师有一次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知道吗?人大化学系的主任自杀了……你说我们搞化学有个啥意思”我也不好说什么,听说那个人大化学系主任还是个青年才俊,我觉得他就是踩踏致死的。文章发不出来,然后学校逼的紧,北京的压力有那么大,也只能一声叹息……当时有老师劝我们研究生阶段搞计算化学,因为比有机好发文章,记得有同学一定要去有机组,老师见他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结果感觉是老师还是有远虑。

但其实化学现在不仅仅是只有那几个热门方向,很多热点当大家都开始关注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大家互相踩踏,然后永远离尖端就差些距离,抑或是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达到尖端,发现热点已经转移了。

科研其实挺害怕这种同质化竞争的,同质化竞争就让一些冷门更冷,热点更烂,研究冷门领域的老师申请不到经费,热门领域成为红海,大家的idea 差不多,那就拼老板资源和对学生的压榨吧!

我们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其实都很同质化,不管是你是哪个省份,学校都大同小异,这样的后果是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倾向给出相同的答案。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出国以后遇见的中国同学,不管是北京国际私校高中就出国的同学还是博士才出国的同学,区别远远小于印度同学之间的差异或者本地人的差异。这也许是我们容易产生踩踏的原因之一吧。十一一股脑就去那几个网红景点,或者一股脑女生全部都黑丝,或者一股脑大家都开始焦虑,一股脑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东西都是同一个新闻。其实中国很大,人和人没必要那么趋同。多出点奇葩,其实也是好事。

我再讲一个关于“踩踏效应“的故事,我的朋友是一个很上进的女生,本来在四川大学华西某医院上班。她是一直想搞学术的那类人,在那的目的也是因为当年仰慕各种学术大牛。然而,进了单位,发现“水很深”,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工作的同时想继续读书学习深造,可是每天只能做些完全无关于学术的琐事杂事,期间还经历了各种宫斗躺枪,眼看深造提升无望,于是她就申请国外的博士。其中各种扯皮宫斗不提,最后朋友拿出大不了断了关系的勇气,正式交接工作等程序走完就闪人了。这个时候看起来还算正常,离开前和人事部门告别的时候态度极好,什么祝顺利啊什么好好学习啊什么好听的话都说,也说什么你先去国外,其他的程序上的我们电子版传给你啊之类之类的…交接工作也还算顺利…谁也没说不能走,谁也没说不可以…后来到了国外,朋友就单纯地继续在该人事部门的指导下补办各类程序,因为这个程序是单位首次办理,制度也不完整…也就只好听领导说交个啥就交个啥。办着办着,但是,没想到利益面前,就不免龌龊的踩踏。

朋友得知离开单位前申请的国家项目经费中了!!可以cover一年生活费,但是需要原单位盖章走个流程,单纯的朋友第一时间向单位汇报,但万万、万万没想到那份盖章文件落在了单位某大佬的手里,于是。。。令人抓狂的事情就来了,玩官僚打太极,两个月后盖章的办公室害怕得罪某大佬,不敢盖,说文件锁在柜子里没人管…朋友就多方催促,对方表面一副秉公处事的姿态,但是不忘淳淳善诱,说朋友在单位都工作这么久,怎么不懂做事的规矩。嗯。。。规矩,你懂的。。。。朋友觉得大佬吃相有些太差,婉言拒绝了。于是。。。。。。我朋友的奖学金就迟迟批不下来,眼看截止日期就过了,她就急了,继续催,期间还有各种情况说明、邮件、微信等和对方的沟通,怎么都不行,朋友说再不给办就曝光。。大佬不愧是大佬,想出一招,意思就是让朋友写检讨,承认错误,说自己是“擅自离职”。当然这种侮辱智商的事朋友没有去干。后来就有趣了,大致就是这领导让人事部门造伪证来证明朋友是擅自离职,人家反咬一口…好在朋友工作习惯好,什么

程序什么记录都留了底,只亮出来一部分这领导就缩了。。。马上改口,义正言辞让朋友回去,返回原岗位工作,否则视为旷工处理。你想想,现在疫情,她也没办法回国(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回来也于事无补)。其间各种宫斗大戏和龌龊手段,碍于该医学院的威名,评论区再写吧!最后,“顺理成章”的朋友就被离职了,那天恰巧是经费项目文件上截止日期到期的前一天……

这种宫斗大戏的内耗,在中国好像已经稀松平常,稀松平常到她给同学们诉苦,得到的回应竟然都是“你咋这么不懂事”。

给人使绊子好像已经是常规手段,而跑得快已然成了原罪。使绊子的人对跑得快的人说:“你咋这么不懂事”,赛道不通,不公正反而被选择性失明了。

也不知道这么写能不能帮得了我的朋友。希望她安好,不被小人牵绊,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干自己想干的事,做自己。

后面的这个链接是我新写的一个东西,希望各位捧场。






user avatar   peter-tam-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缺乏创新的问题一样,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人认识。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见。

没有伯乐,谁会相马?

曾经有一个问题,如何分辨身边的聪明人?

不是伯乐,就真的无法分辨。否则你就是伯乐。


人才就在这里,有谁能看到?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问个问题:按照你的标准,卡拉什尼科夫是不是顶端人才?

如果他是顶端人才,那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顶端人才并不少,比不比得过美国姑且不论,吊打英法德日肯定没问题。

每一项世界级大工程、每一件主力装备、每一次社会变革的背后,都有不止一位类似的顶端人才。

如果他不是顶端人才,那我觉得这个标准有点对不起死在AK枪下那几百万人(也许是几千万人)。


同理,除了前沿科学领域之外,人才的竞争存在于所有领域。

即使是在前沿科学领域,也有不同的比较方式,你比诺贝尔奖自然是各种欧洲国家垄断,你要比比自然指数试试?英法德日加在一起也就是被中国爆杀的份儿。

哦,你们又要说“自然指数是水论文”了。那你怎么不说炸药奖的政治倾向性呢?

他瑞典何德何能跟苏联/俄罗斯比科研?


user avatar   han-nuo-bu-nuo-n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试教育和标准化答案教导出来的学生,其最高形态是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在一个国家的追赶阶段是很有效的,但是并不适合领跑阶段。

与之相对的美国式教育,各科基础薄弱,学校只是鼓励独到的想法。学生作业只要是有独到的观点,无论多么幼稚或者不合常识,也保证能拿B+/A-,反而叙述课本上的知识点拿不到高分。

各科基础弱化,作业量少,大多数学校三点钟都放学了,给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孩子拿来玩了,而对好大学特定的专业,比如核物理有兴趣的学生,会用这段时间到图书馆里自己加码。

因为大学自主设计招生考试,所以大凡麻省理工这种学校,其入学要求都远高于高中基础知识,所以学生不在专业上自己加码是考不上的。

所以对比中国学生,下午三点以后各科各做一组模拟考试卷,重复记忆所有科目基础知识。美国学生则花了足足8个小时在研究各种类型的核反应堆构造上。。。觉得很酷而已。

高中三年,喔不,甚至从初中就开始算,人生最好的5-6年,一万多个小时花在专门领域,这样的差距是几乎难以追赶的。


这样大学入学之后,教授指定了十几本前人写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前苏联风格增殖反应堆设计特点的书。

美国学生对这种阅读学习驾轻就熟,甚至有部分书之前都读过了,这阶段的学习刚一开始脑子里就有大概的结构和自己的观点了,缺少的一部分专门知识通过课堂学习和自学很容易补上,所以论文驾轻就熟。

但是中国学生,进到大学里还在补专业基础知识,这同时还要应付新的不相干的学科,比如必修的外语和哲学课们。

这样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前几年。。。同样是5-6年,中国学生都在拼命追赶美国学生在本专业上积累的基础知识,而人家在本科毕业时候的论文就已经是一副专家气派了。


所以说到顶端人才,中国的教育系统根本就不生产这种产品。中国的应试教育主要的产品就是批量制造的中端多用途工具人,通才,什么知识都有一点,到任何行业经过简单培训都能上手。

美国式的教育产物则是两极分化,普通大众从公立高中毕业就觉得挺不错了,毕业以后随便找个快餐馆或者洗车店的工干干,好在基础工资高倒也挺滋润。少数精英学生,专才,则是被全社会鼓励着从小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毕生事业。


所以说为什么顶端人才比不了,在目标领域,有些人是专业的,有些人是业余的,差距就这么遥远。

喔对了,你问中国的专才学生都怎么样了,偏科没考上大学被淘汰了,舅舅托人给找了个洗车店的工作,也活着呢。

以上。


user avatar   huang-ji-liu-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啊,诺尔贝奖有延时效应,可能一项成果出来二三十年后才能得奖。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2021年马上2022年了,我们在二三十年后应该疯狂揽获诺尔贝奖的成果呢?成果在哪呢?总不能是媒体上一月一个的“诺奖级”成果吧哈哈哈哈。

这高赞答案难道真觉得过个二三十年,我们就能跟日本一样一年一个诺贝尔奖?

总得讲点道理吧,49年到现在已经72年了,从78年算到现在也43年了。物理化学奖一个没有,万一真20年后物化生还一个没有,这该怎么圆?

到时候是搞“延时论”,还是“诺奖无用论”,还是“偏见论”?

zhihu.com/question/3018


user avatar   minamoto-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某些制度下人多反而是劣势,竞争不一定带来效率,还会带来囚徒困境。

因而制度必须随时随着人口改变,既不能照抄西方各国,也不能沿用过去的制度,当下我国制度对培养顶尖人才是不利的。

1:人才把太多时间浪费在与别人竞争上,而不是在真的取得成就上。

陶哲轩7岁就学会了微积分,不说这种天才,大多数数学家15岁左右也学会微积分了,而如果一个普通中国学生15岁时把他的学习重心放在微积分上,那么他高考就很容易炸掉。

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在高考前学习高等数学,因此高考不可能考太多高等数学,因为高考不考高等数学,所以最优秀的学生为了应付高考,也不能在高中时学习高等数学。

为了与别人竞争,中国学生不得不浪费大多数时间去刷题,仅仅是为了提升做题的时间,然而真的搞研究的时候,都提倡慢工出细活,有谁会限制他解决问题的时间啊。

这样,学习时间的大部分被浪费在了与别人的竞争上,而不是自我发展上。

中国的制度,太注重公平,损失了效率,人口太多,为了服众,不得不讲公平,反而是劣势。

哪些高考差个10分以内的,有谁上这个大学毕不了业?但是你择优按分数录取,逼得这些学生就为了那么几分把时间浪费在一遍遍刷题上。有这个时间不如让他们多学一点新东西。

但你不择优录取,又会出现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就像美国私立名校一样,因此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反而是抽签,凡是分数差不多的,比如20分以内,志愿人数如果超过录取名额,就抽签决定。

或者在考试中不设定考纲,即无明确考试范围,所有试卷都是现学一个定理现做,这样由于你根本就不知道考试题会是什么范围,题海战术就没有意义了。

优秀的人才必定是学习能力强的人才,现学现做一定分数也不低,因此优秀的人才即使不能被最好的大学录取,也不会丧失教育机会。

而如果你要在这次考试中确保取得高分,最好的办法不是把一个知识点用来反复刷题,死记硬背,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它要考什么知识点,因此最好的学习策略就是尽可能学习更多的知识点,这样撞到的几率就比较大,这种制度反而能鼓励学生去学习新东西,与人才发展是一致的。

但这样做公平性就大大降低,有些学生可能运气好,碰巧遇到过,因此得了高分,有些学生可能运气差,没有碰到过,分就低了。

但公平和效率本身是不可得兼的,在技术制约下,往往不存在一个既可以追求公平又能保证效率的办法,你要保证普通学生和底层学渣之间的公平,就必然会牺牲顶尖人才的效率,而后者的教育对国家的影响更为巨大。

因此我认为没有考纲现学现做的考试反而比较合理,第一,优秀人才即使运气差,总有一点学习能力,也有书念,不至于丧失教育机会。第二,能促使学生学更多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几个知识点,题海战术刷题。第三,这在运气好的学渣可能比运气差的学渣可能是不公平的,但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大学应当优先为学霸提供教育,不可否认学渣中也有许多杰出人才,但他们的出人头地并不是依赖大学教给他们的学术知识,而是自身的摸爬滚打和不断实践,这些人才,即便是没有大学教育,也依旧是优秀的人才,大学没有必要为他们,也没有资格为他们去保持学术教育上的公平。


2:讲完学校我们可以讲社会,在赢家通吃的分配制度下,各行业中人多了,反而会造成劣势,导致没有顶尖人才。

怎么理解,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当下分配制度下,最优秀,最顶尖的一部分人才往往拿走大部分的收益,而次一点的人才则难以比普通人才拿走更多收益。

我们可以简化模型,极端情况下如果第一名拿全部收入,其他人则分文全无,人越多则第一名拿得越多,第二名依旧分文全无。

在一个人少的国家。第一名可能拿一个亿,但在所有人都奋斗的情况下,一个人才通过奋斗有10分之一的概率成为第一名,而在一个人多的国家,第一名可能拿十亿,而付出同样努力成为第一名的概率降到了1%。

在冯诺依曼的期望效用假设下,后者的效用大大低于前者的效用,即人是普遍厌恶风险的,如果100%的几率给你100块,和50%的几率给你200块,但50%的几率你什么都没有,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这放在人才培养上也是一样,如果成为顶尖人才的几率低了,那么即便成为顶尖人才后的收入增加,许多人也不愿意赌上自己的一生。

更何况,中国的人口是美国4倍,这意味着在中国称为最顶尖人才的概率是美国的1/4左右,扪心自问,中国顶尖人才有拿到美国顶尖人才4倍的工资吗?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关注不是顶尖人才的群体,一个人即使不顶尖,也必须要支付给他付出努力相称的报酬,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让人往不断往上爬。

3:人多了还会造成第三个劣势。

我们所谓的“顶尖人才”往往是搞科研的人才,而不是商人,即包含指企业家,也指有创新的企业家,而不是纯粹钱多的企业家。

科研的收入往往是稳定的,一个国家科研投入往往是占据财政的一定比例,假设A国与B国人均税收都一样,A国有10倍于B国的人口,那么A国搞科研的投入是B国的十倍,A国因为人口多,搞科研的人数也往往是B国的10倍,因此A,B两国的科研人员的收益是一样的。

但是经商的收入就不一样,因为A国有10倍人口,这导致了在A国经商的市场是B国10倍,尽管A国的商人也是B国10倍,但众所周知在资本主义竞争体制下,优秀的商人可以抢走普通商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优秀的商人在A国经商可以取得远远大于B国的收益。

因此,A国最优秀的人才往往会更喜欢去经商而不是搞科研,这导致A国科研的顶尖人才有时反而不如B国。

这放在商业界内部也是一样,如果市场足够大,客户足够多,企业就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营销上而不是创新上,与同行抢市场的收益就会大于创新的收益,有什么新点子也很容易被抄袭,相对而言,搞创新的收益就更不划算了。

第一二两条,很容易用政府实施的相应制度来解决,由于第三条,如果不对整个资本主义商业社会进行几乎彻底重塑的话,中国顶尖人才永无超越西方各国之和的可能。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顶端人才跑到西方去了


user avatar   qiu-ming-shan-lao-si-j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在我国,可以享受到优越的生活条件、幸福的生活氛围。因此,我们享受工作、热爱生活,就算是很普通的职业都能安居乐业,正是表明我们对普通人的尊重。而那些疲惫的科研任务,我们已经开始通过引进非洲高端人才来实现。一位非洲高端留学生一年补贴10万,还有各种福利,可见我们对于高科技的重视。超越西方指日可待!

而在西方国家,生活环境都是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和我们雄伟的大高楼相比,他们只能住的起冷清的平房,每天忍受着随时到来的恐怖袭击、罢工游行、恶意讨薪,生活痛不欲生。因此他们只能因生活所迫,通过学习知识,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资本主义地狱中残酷地淘汰掉他人,来争夺仅有的一点生存资源,这也是欧美资本主义地狱人才多的原因。

因此,欧美的人才是因为他们的落后、水深火热决定的。我们要自信!




                    

相关话题

  生活为什么就那么不如意呢? 
  中国人每日平均休闲时间出炉,休闲时间 1-3 小时的人群幸福感最高,你每日的休闲时间有多久? 
  什么样的灵魂才叫有趣的灵魂? 
  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十年一共降低了1101万人,这对东北未来发展影响如何? 
  你身边有没有二十岁左右的很优秀的人? 
  压力越大就越想逃避问题,怎么办? 
  据统计广东 2021 年末常住人口达 12684 万人,较上年末增加六十万人,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顶端人才比不了西方? 
  丁克是一种自私吗? 
  如何客观理性看待「人口红利」这个词? 

前一个讨论
如何回答华为公司面试题「一头牛重800公斤一座桥承重700公斤问牛怎么过桥」?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广西梧州学院以东航乘客需要献血为由号召学生献血?





© 2025-0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