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明初迁都成功,会在哪里定都? 第1页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答主罗列了些野史笔记和私修别史的记载,说明初,太子朱标考察洛阳后,向朱元璋献洛阳图,主张迁都洛阳...这就是直接把正史里记载的“西安”“陕西”都换成了“洛阳”嘛...到了明朝,为这么点谁都没沾到光的小事也在争。关键,朱元璋和朱标,当时到底是要迁西安还是迁洛阳?

一、太祖《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

朱元璋曾经在与陈友谅鏖战之际,写下此诗:

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在早年的朱元璋心里,咸阳就是英雄之梦,洛阳是英雄困局。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长子朱标为太子,而次子朱樉被立为秦王,天下首藩。在划分行省时,西安府所驻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范围,涵盖了今天的甘肃兰州、宁夏银川之地,西安府辖域也为从古至今历代最大。西安在朱元璋的心里,虽谈不上感情,却是对其常作为强盛帝国都城印象很深,起码是有不小的好感的,朱元璋认为它很重要。包括西安钟楼与鼓楼,对京师钟鼓楼都是越制的规格。(西黑恐怕要说咸阳不是西安。可是人家明朝的时候,咸阳县妥妥的就是西安府辖县。)

二、永乐朝官方《明实录·太祖实录》:

如果明太祖有起居注,那最权威的史料就应该是《明太祖起居注》。但是没有。排下来,最权威的史料就应该是《明太祖实录》。这是明朝官方,而且是距离明太祖时间最近的,精确到天的事件记录。

洪武二年,新朝初立,朱元璋与朝臣谈论过一次定都之事:

诏以临濠为中都初,上召诸老臣,问以建都之地。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汉、魏、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作,亦未易也。今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群臣皆称善,至是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

这次其实是给南京吃颗定心丸,顺便建设自己的老家。明朝初期,除了短暂以开封为别都北京外,其实朱元璋并没有真迁都的打算。但是后来,他逐渐动了心思了。

洪武九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请都关中:

“天下形势之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厚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江淮士卒不堪。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守。洛阳周公尝卜之,周汉尝迁之,然嵩邙诸山,非有殽函、终南之固,瀍、涧、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故据百二山河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可以绵宗社之久,举天下莫关中若也。”

对胡子祺的奏疏,朱元璋“览奏称善”,表示认可。但是并没有实质的迁都打算。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才第一次有动作,专门派太子去西安相宅考察。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乙卯朔召秦王樉还京师...太祖与侍臣论汉高帝听张良之言,即销六国印,太祖曰:“高祖闻一善言即能感悟如此者,安得不兴?后之为君者少有及之。”侍臣曰:“汉高以后,若唐太宗亦能从善,故其为治亦有可称。”太祖曰:“凡人有善,不可自矜,自矜则善日削;有不善不可自恕,自恕则恶日滋。太宗常有自矜自恕之心,此则不如汉高也。”

二十四年八月,朱元璋下诏,把在西安的秦王,召回到南京。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又和臣子大谈汉高祖与唐太宗。这两位一个是关中的汉朝开国皇帝,一个是关中的唐朝开创之君。尤其还提到张良。汉高祖定都长安,就是张良所劝。

乙丑,命皇太子巡抚陕西。上谕皇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分封其地已十数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于是择文武之臣扈从,皆给道里费,仍命经过府县以宿顿闻。

同是八月,朱元璋对太子说:“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命太子巡抚陕西,赴西安考察。

遣使敕谕皇太子曰:“尔自幼至长,未尝出远。今命尔巡行陕西。方渡江之际,天道赫然有变,雷起东南尔。征西北以造化言之,雷天威也。尔前行,雷后随,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之间,久阴不雨,占法主阴谋事尔。宜慎举动,节饮食,严宿卫亲。君子远小人,务在存仁养性,施恩布惠,以回天意。雷之加兆未可恃也。尔其慎之。”

太子在路上,朱元璋不放心未曾远游过的太子,派人叮他要谨慎小心。

癸巳,皇太子至西安。百官及耆民郊迎皇太子,慰劳之。赐秦民白金及钞。

从南京出发29天后,九月,皇太子到达西安。百官和民众欢迎皇太子。这个时候,秦王朱樉被扣在南京。假如朱元璋有建都西安意向,哪怕是建陪都,秦王也要徙封。这一点能对上。

庚戌,皇太子还自陕西。

在到达西安77天后,十一月,太子从陕西回到了南京。太子用29天从南京到西安。如果返程也用了一个月的话,逗留西安应该逗留了近50天。这里是用词是“还自陕西”,当大部分时间在陕,是从陕西回到南京。整个这段时间内,朱元璋都没有放归秦王。

丙子,皇太子薨。

洪武二十五年春,从陕西回到南京仅仅几个月后就死了。这段时间,秦王一直被扣留在南京。

秦王樉还国。

二十五年七月,太子死后三个月,朱元璋才放归秦王回西安。两个月后,朱允炆被确立为皇储。

三、太祖《逆臣录》:

当然,从太子往返南京与西安的主要道路上猜想,太子到西安,和返回南京的路上,应是经过洛阳的。但《实录》中完全没有提及。

不知怎的,明朝中后期一些地方县里的学者的野史笔记,乃至私修成体例的别史,开始说太子去的是洛阳而非西安。就像 @大顺宰相牛金星 回答里列的那些。绞尽脑汁也就十部。其实洪武朝还有一手文献证明太子去的是陕西。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录,命翰林官撰录,故名御制逆臣录的《逆臣录》。这里边全是明初蓝玉党人在蓝玉案中的本人直接供词,当事人口供啊。这个史料价值不用质疑。其中,重量级案犯,鹤庆侯张翼的供词,就提及他们在陕西朝见太子:

至九月初九日,各处功侯都到陕西朝东宫殿下...如今殿下领着京城军马并各功侯尽数在这里...

太子带来的还是一只不小的京师扈从军队。这可谓是当事人提供的一手史料,足以说明巡陕,以及在陕进行重大政治活动的真实性。

四、太祖《祭光禄寺灶神文》&翰林出身内阁宰辅《国史唯疑》:

二十五年,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明太祖亲作《祭光禄寺灶神文》: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维宫城前昂中漥,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云云。

这一点,黄景昉的《国史唯疑》也有记载:

高皇《祭光禄寺灶神文》「朕经营天下,事事按古有绪,惟宫城前昂中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年老精力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云。可见开基都金陵非满志事。初欲都临濠,以刘基言止,再欲都秦,以懿文太子薨止,而高皇亦已老矣。文皇北迁,盖神灵若阴启之。”

黄景昉是天启进士,历詹事兼掌翰林院。崇祯十五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这是明朝翰林出身的宰辅,是入阁的顶级重臣了。他点出了朱元璋曾经想要“都秦”的意图,还有因“太子薨止”,最终作罢。

可见,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确实动了迁都西安的心思,才派朱标前往考察。但朱标猝死,选定年幼的太孙作为继承人,建都事宜被放弃了。至少让秦王回到西安起,就不存在迁都的心思了。

《明太祖实录》是明朝官方所作,距离洪武年间最近,最为细致的史料。但是《明实录》并没有记载朱标回到南京以后的事。那么朱标回到南京以后发生了什么呢?

五、六部尚书《今言》&翰林史官《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其四》:

郑晓,嘉靖二年进士,授职方主事,官至刑部尚书。职方主事,是专门负责国家疆土事务的。他日阅故牍,尽知天下阨塞及士马虚实强弱之数,为尚书金献民撰《九边图志》。可以说他是地理学出身,明代地缘政治专家。而古都学是历史地理学一支。对古都之形胜优劣,执掌地理的郑晓必当是了如指掌。他在自己的所撰《今言》中写道:

国朝定鼎金陵,木兴立之地,然江南形势,终不能控制西北,故高皇时已有都汴都关中之意。观洪武元年诏曰:「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方希古《懿文汰子挽》诗曰:「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盖有都关中之议,以东宫薨而止也。

他提供了几处信息,一是点出朱元璋有都汴都关中之意。二是引用了方希古,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方孝孺的《懿文太子挽诗》:

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王治,徒倾四海心。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这首诗点出了太子献上地图,然后生病。太子死后,关中父老还期盼着能建都西安。翠华即西安府长安县翠华山。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写出迁都对象就是西安,但诗词意向却明显指向西安。这是诗词的文学手法。

方孝孺是太子同期人物,本人就认识太子。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他是朱元璋专门叮嘱太子要着重任用的贤才,和太子有直接交情往来的。

后来,方孝孺辅佐太子的儿子建文帝,任翰林侍讲,后升诗讲学士,主要职责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这就是一位掌史的翰林啊。他本人就与太子相识,且为人耿直,坚守节操,最终辅佐太子的儿子建文帝,为太子一脉牺牲自己,殉命十族。所以他提供的历史信息能是假的?他的话难道还不如几十上百年后的野史笔记更能说明真相?

不是说个人笔记或私修史书就都是不可信的。但我本回答前后所将引用的个人笔记,都是中央高官,多为翰林出身,作为专职史官,是有权力调阅官方档案的。你不能拿距离南京、北京的官方档案几千里外的某个县的退休县官的笔记,就言之凿凿说朱标考察的是哪里,献图是哪里,谏言建都是哪里...这类地方上的乡土学者,压根儿就接触不到官方档案。你抠字眼说实录,挽诗没有直接写迁都西安,但西安是洪武永乐时期,当时就记录在案的巡察目标。这些如果不能做西安的证据,洛阳到一百多年后的嘉靖朝才出现,在明朝前期压根没记录,又算什么?

六、状元出身翰林史官《国史献征录》: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上意欲都陕西,遣太子相宅也。既行,使谕曰:“尔自幼至长未尝远出,今命尔巡行陕西,方渡江,天道赫然有变,雷起东南。尔征西北,以造化言之,雷天威也。尔前行雷后,从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之间,久阴不雨,占法主阴谋事尔,宜慎举动,节饮食,严宿卫,亲君子,远小人,务在存心养性,施仁布惠,以回天意雷之嘉兆,未可恃也。尔其慎之。”比还,献陕西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

焦竑,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皇长子侍读等职。

结合《国史献征录》和《太祖实录》,可以看出,《明太祖实录》作为流水账记载,忽略了太子回到京师后的事情。而《国史献征录》则点出了朱元璋“欲都陕西”的态度,以及太子回京后生病,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与“言经略建都事”四个信息点。《明太祖实录》是永乐年间所著。永乐迁都北京,所以隐去朱元璋与朱标建都西安的意向,只从档案中摘选记载了太子巡抚陕西的事件,是可理解的。焦竑在前边的记录与实录一致,而最后则对实录做出了关键补充,把整个事件的结局点出。

为什么焦竑主编的《国史献征录》,在朱标巡陕这一块,比某些答主引用的一堆私史说朱标献洛阳图要可靠呢?因为那十条作者多是地方官,甚至是举人出身,只是县府小官,他们一百年后的人,而且连调阅档案的权力都没有。而焦竑是状元和翰林出身。翰林院修撰的主要职责为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所以焦竑作为史官出身的明朝史学家,他是专业的,专职的,能够调阅中央档案的。这和地方上私人之间以讹传讹的趣闻笔记截然不同。所以,这一段补充,可以认为来源上是没有障碍的。《国史献征录》本身又是他主持编修,算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文化工程,也不是他可以任意凭借个人观点和主张,肆意篡改史实的。身为一个翰林,是被其他翰林墨客盯着的。

七、主掌国史内阁宰辅《大政记》

其实明代文献,对于整个这个件事记载最全的,是朱国桢的《大政记》:

在太子巡陕这块,基本与实录一致。

但是在建文帝章节,《大政记》有更多的细节:

念天下形势在西北,金陵偏左,宫殿稍漥,欲徙都关中。秦王闻之有怨言。召入京锢之。命太子巡抚。父老懽迎曰:山河百二,复见汉官威仪矣。太子悦,还奏,上亦甚喜。计定,赦秦王,将改封。仅五阋月,二十五年四月,太子薨。

《大政记》将秦王获罪的原因也点名出来,就是因为朱元璋准备迁都西安,他作为秦王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利益受到影响,所以非常抗拒。待朱标考察陕西之后,与朱元璋计定迁都,才赦免秦王,准备将他改封到其他的地方。可五个月后,朱标就死了。

《大政记》的作者,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最后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史称其"处逆境时,独能不阿,洁身引退,性直坦率"。这就是主掌国史的内阁宰辅。被他调阅和采信的记录是否可靠,无须多说。

潘柽章在《国史考异》认为这部分《太祖实录》记录不详,是出于削弱朱标父子在洪武后期的朝政作用,如此评价《大政记》这部分记载:

八、清内阁首辅张廷玉《明史》:

如果说《实录》是明朝当下最权威明史史料,那么这部被列入二十四史的《明史》作为正史,在众多史料中不说第二,也起码是权威的。

再看正史《明史》对朱标巡陕这件事的记载: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
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
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基本上是与《太祖实录》与《国史献征录》一致。后世编史,其实手中是有众多材料的。但显然,《明史》压根不采信那些说献洛阳图,建言洛阳的不知名野史。《明史》纵然在政治上多有避讳,但是这次不了了之的迁都小事,还不至于在这里做手脚。而且对于明太祖,《明史》基本还是持褒扬态度的。

二十四年,以樉多过失,召还京师,令皇太子巡视关陕。太子还,为之解。明年命归籓。

《明史》中也提到秦王被扣押这块。整个事件过程和来龙去脉就叙述的比较完整了。

但有些人还是觉得《明史》虽然是正史,但有太多官方干预。那我们就看看其他权威的私修明史。注意,不是野史笔记,而是权威的私修明史,是很多研究和喜爱明史的朋友都会去研读的史料价值高的文献。

九、明·何乔远《名山藏》

何乔远:万历十四年成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

他仍然是只简略提到及太子巡陕,还自陕西,没有提到洛阳。

十、清·张岱《石匮书》

张岱虽然没有科举功名,非翰林出身,但才名颇盛。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他们是都是明清时期名列前茅的文史大家。

他提到朱元璋“欲都陕西”,但不知道他是手中有其他材料,还是受到明朝中后期个别史料突然冒出的洛阳的影响,他把明朝权威史书中的巡视陕西,记为了巡视关洛。但仍称太子还自陕西,献相宅图,却未说是哪里的地图。

但这个时候,显然洛阳说已经进入了知名学者的眼帘。

十一、清·万斯同《明史稿》:

万斯同,亦为浙东四大史家,他的《明史稿》是几部正史体例的明史中,口碑较好的一部。他也选择最保守的记录,依照明朝权威文献简略记载。

十二、清·武英殿本《明史稿》

这一版口碑不怎么样,但有官方背景。在太子巡陕这块,也是以最简略的方式记载。只提陕西。

十三、清·傅维麟《明书》

这版明史也是皇太子至西安,献陕西地图。

十四、清·查继佐《明书(罪惟录)》

查继佐虽然也是浙东四大史家,但他这版《明书》口碑比较差。但这个事件仍然是简略记载,只提陕西。

十五、清·龙文彬《明会要》

《明会要》内容多一些,讲太祖欲徙都关中,太子献陕西地图,谏言建都。因太子死而搁浅。没有洛阳。

十六、清·夏燮《明通鉴》

《明通鉴》更简单,只有太子从陕西还京。

十七、清·谈迁《国榷》&明六部尚书

谈迁也是浙东四大史家。这部《国榷》是明史中,口碑甚佳的一部。这部也是著名明史著作中少见谈及洛阳的。

谈迁写作“太子巡陕洛”,与张岱的“巡关洛”类似,其他仍是太子至西安,没有详说洛阳。但他对定都之事的记述也更为精确:

皇太子还自陕西,初,上薄南都,命太子图关洛形胜,至是,献图拟都长安。

他虽然提到洛阳,讲太子献上的是《关洛形胜图》,但他对此事的结果,明确记载为“拟都长安”,是要定都西安。

谈迁还引用明朝郭子章对此事的评价:

郭子章曰,都秦者,西汉二百余年,唐二百八十年,秦隋俱二世而亡。其长短之数可睹矣。都洛者,东汉百九十五年,魏晋百年,唐末徙洛,至宋靖康,在汴洛间二百二十年。拓跋完颜又百年,其长短之数又可睹矣。则洛何以不如秦哉?夫秦,天下之首也。洛,天下之腹也。首之为体尊,而腹之受大,其可以都一也。明舆,定都金陵,似若循六朝之旧。洪武初,营汴为北京,则亦周公意也。末年,东宫营秦,则亦娄敬、张良艺祖意也。而卒不果,岂天下将以待燕耶?

郭子章,隆庆年间的进士,后来官至兵部尚书,都是庙堂上的人。他说洪武初年定开封为北京,就是依据周公的理念,所进行的尝试。洪武末年,东宫太子经营建都秦地,也是汉朝的娄敬、张良对汉高祖劝都关中的理念,所进行的尝试。但他认为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天意就是为了后来迁都到燕地,也就是北京。在他的这段话中,显然也是朱标巡陕,是为了迁都西安而准备。

可见,太子即使巡陕之时,也顺便在经过时考察了洛阳,但根据这些庙堂之上的史家、重臣的说法,朱元璋的本意就是考虑迁都西安,太子主要是在西安驻跸谋划,回京后即使献得是关洛地图,迁都的目标也是西安。洛阳说实在可以说是民间一些“地中择都”理念拥趸的一厢情愿之夸辞,并不符合事实。

其实洛阳也并非没有被朱元璋考虑过。《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十九年十二月:

庚子,河南府卢氏县主簿徐存义言:“三代、汉、宋之盛,建邦设都,率居中土。盖以大梁为天下之都会,洛阳为中国之形胜。诚帝王万世之基也。伏望取法前圣,母安于江左,益隆大业,以驭四方。”
又言:“州县之职,于民最亲。而郡守实民之师,帅得其人,则政举民安。非其人,则政烦民扰。宜遴选廉能之士,可任是职者,授之夫一州一县,设官不必数多,如州有守,县有令,以专其政,设一佐贰以赞治,足矣。若其廉能,可称则升,赏之。贪污不才,则黜罚之。赏罚既明,则天下自治。”
又言:“唐虞之世,命夔典乐,用之朝廷,奏之郊庙,则天神格人鬼享其美莫大焉。自周之末,郑卫哇淫之音,历代因之,未能复古,宜修明雅乐,以成一代之盛典,倡优俗乐,不可复用。”书奏,上嘉之。

这位河南府卢氏县的小吏,给朱元璋上奏,提到了历代定都洛阳的事情,也提出了很多治理吏治的政论观点,朱元璋赞许了他的说法。我们不知道朱元璋是否认同他所说的每一条,包括建都。但这次赞许,无疑给了择中建都派很大的鼓舞。其实择中建都,一直都有一部分人坚持主张。这种主张没有错,只是如果借托古作伪来倡导自己的主张,未免太没有文人的体面。

原本我还想再找《明史记事本末》这部口碑较好的史料是如何记载,结果发现这件事并没有记录。大体上,权威和知名明史著作中,凡是记录此事件的,我都已经列举出来。

雷礼《皇明大政记》

我反观其他答主所列10个讲巡洛的笔记,多为名气小的作者,好几个竟然连个百度百科都没有。不是说百科权威,而是百科这种大众化的词典,竟然都没有人意识到去收录,名气也太小了,不靠谱啊...名气小的,直接就讲“迁洛”。名气大的,官职高的,顾点脸,就春秋笔法。其实那10个作者也没什么在北京朝堂任职的高官,几乎都没个翰林出身。只有一个《皇明大政记》的主修雷礼做到了工部尚书,是唯一能拿出手的一个。他的这部《皇明大政记》这里,明显刻意忽略掉秦王被召回南京这一重要关联事件,春秋笔法。

他在措辞中极力讲皇太子巡视的是“关洛”,显然他其实想甩掉关中而单论洛阳,但巡陕事实根本无法改变,他只好把“秦中”改讲“关洛”,把洛阳加进去。最好笑的就是他引朱元璋的话说“汝弟入封关中已十数年”...朱元璋的目标就是关中,是西安。秦王和洛阳有什么关系?这部分都已经很显牵强和矛盾了。

我注意到这10个记载“巡洛”文献的几个特点:

  • 地方供职的官员和民间学者居多,且职位偏低,知名度偏低。除雷礼外,无六部尚书级高官。
  • 作者10人之中,8人集中在嘉靖朝做官,1人是万历,1人是崇祯。
  • 极少翰林出身。
  • 多在南方,且包括雷礼在内,有几个在南直隶或南京供职,缺乏北京朝堂人物。

由于我没有细致考证,但从这几个现象特征来看,这改西为洛的风气是起自嘉靖朝,以嘉靖朝工部尚书雷礼为持此风最高官员。且多有南京留都供职背景。

我个人提出不成熟的观点,此风气改西为洛,实则是对明朝北京当局的一种不满之投射。因为西安与北京,虽然离得比较远,但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那是控驭西北形势。

念天下形势在西北,金陵偏左。
若金陵则僻在东南,不足控驭西北,非胜地也。
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朝廷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

明人坚持迁都北京的一方,坚持“形势在西北”这一原则。当时的西北,应该是说胡焕庸人口线以西都是西北。北京、西安,都正好压在这条线上,是人口腹地的门户。迁都北京,实际上也是为了“统西北之戎马”,让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重合,避免强枝弱干,边师压倒京师的隐患。

在朱元璋晚年,这最后一次想要迁都的记录上,用春秋笔法,以朱标经过洛阳而取“关洛”概念,削“秦王获罪”之关联概念,改西为洛,可能其实是在反对北京,反对“统西北之戎马”之建都理念。因为洛阳和南京的共同点,就是都处于腹地。这个地方被改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是改作朱元璋并不认同“统西北之戎马”的理念,而北京立都的合法性,至少在太祖战略中,就削弱不少。表面上,这是两座城市的之争,其实内里,是于腹地择中建都之方略,与天子守国门的择边建都之方略的对抗。说到底,这些职位低,名望小,翰林圈都挤不进去,闲散于留都部门,甚至在地方上不得升迁的学者,心中对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北京朝廷,有怨恨和妒意,就侧面为南京失都做伸张,展示北京都城理念无用论。

这更像是影射史学。洛阳作为中唐开始被冷落的东都,恰可以投射当时的留都南京。

大概就是嘉靖朝雷礼《皇明大政记》以后,部分学者受到了这种风气影响,无法明确分辨真伪,包括后世的张岱、谈迁,故而把关洛并取。但他们最终还是无法否定权威史料中确实存在的,迁都目标是西安这一点,所以纵然在巡抚关洛这里折中,但出于学术良心,没有采纳献《洛阳图》,“志欲定都洛阳”这些作伪和讹引明显的说法。

总结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不严谨者,甚至心怀叵测者,借托古作伪,篡改祖训、旧事,鼓吹自己主张的太多了。关键是无论是本朝国史著作,还是本朝权威史官的私人笔记,还是隔代所修的正史、编年史著作中,大都是在讲西安啊。即使提到洛阳的,也并没有说朱元璋父子考虑迁都洛阳。事实已经很清楚了。

整体梳理下来,有几点:

1、朱元璋的原话是“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是“秦中”,不是“关洛”,更不是洛阳。这一点,改西换洛的野史和雷氏那里是篡改了。

2、朱元璋迁都的意向是西安。太子的目的地也是西安。这点没问题。

3、太子有可能同时考察了洛阳,但重点在陕西,而非洛阳。

所以他在西安长期逗留,并在陕西接见了边境领兵的功侯。这次功侯在西安朝见太子,其实本身就说明,迁都主要是为了控边。因为南京实在是太靠内了。天下精兵和良马,即大比重的军事力量,远离京师,容易失控。这是明初都城在地缘战略上的无奈之局面。从这一点上来讲,九边有三边在陕西,西安其实比洛阳更具有掌控西北形势的优势,道理上更符合朱元璋父子的预期。

4、太子是从陕西直接回到南京。他绘制并献上的地图,更可能是《陕西地图》,也可能是《关洛地图》,但不是《洛阳地图》。这一点,改西换洛的野史中也有所篡改。

其实,这些杂牌私史中,把太子献《陕西地图》改成了《洛阳地图》,显得挺幼稚的...明朝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包含了今天的甘肃兰州,宁夏银川,陕西西安,涵盖了三个省会,不是今天这个陕西省一省的大小。当时的陕西,是和蒙古各方势力外交和战争的前沿。如果迁都西安,都是是逼近胡焕庸线,其军事与政治作用和意义,与迁都北京相类似,只是西安的黄土高原纵深相对北京燕山更长。但如果迁都洛阳,仍然是处在腹地内部,并没有完全解决南京所面临的问题。太子献图,不全是为了建都,而是掌握西北更多的信息。你建都起码需要看看人口腹地、基本盘和周边的地缘条件吧?

可洛阳呢?当时是洛阳县,所在的府治是河南府,当时洛阳城应叫河南府城,而不是洛阳县城。洛阳县只是河南府城的附郭县。就算是要定都洛阳,按元明区划,也应是献《河南地图》(河南布政司,相当于河南省),或《河南府地图》(河南府,相当于今洛阳市区及周边县),哪会是《洛阳地图》(县图)。朱元璋就算不看河南布政司地图,也就是整个河南省,也应该看河南府,也就是河洛地区十几个县的山川形胜吧?结果献一县之图...名称就不太对,格局就有问题。这大概是地方上,一些儒生特别崇尚古代的“择中建都”的儒家理念,故意托此事件,以传播自己的期待和主张。但作伪时考虑似乎不够周到,为了追古都之名,竟未意识到宋明城池区划名称已与汉唐不同。太子献图,是正式勘测文件,用正式区划名称。

5、太子在病中谏言迁都的对象,以及朱元璋属意的,仍是西安,不是洛阳。


还是得喷喷@大顺宰相牛金星

我借 @猫眼 的回答指出你的错,你还不服。那我就给你列全了。

你一堆县城学者的私史,还口口声声除了《明史》没有其他笔记记载朱标是巡陕,全都是巡洛,还造谣说《太祖实录》根本没有朱标巡陕的记录。你们睁眼说假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嫌你那篇不够寒碜,那我这篇就尽量帮你认清一下你自己。当然,你嘴硬,肯定不会认,但你摸摸良心,你的回答比我的回答有说服力?如果你心里也说是,那只能说你自欺欺人到一定境界了。你举的例证几个是翰林史官出身,他们连调阅档案的权力都没有,和你一样,拿嘴造历史呢。就“志欲定都”这四个无官方源头,反复雷同出现句型,典型就是一个人造假,一群人引用,和你们现在拾人牙慧的做法一样嘛。你其实对西安的事情一点也不了解,你见到一丁点你喜欢的信息就嗨了,但我劝你,不查证完全,不要轻易下结论。

拿着txt格式残版的《明太祖实录》crtl+f,搜索太子巡抚陕西,搜不到,就说是《明实录》压根儿没这事。关键,txt残版《明实录》,缺的正好就是210~220卷,是你的文件有问题,不是《明实录》有问题。骂你的人固然不对,但光顾着crtl+f,不细看章节标题,轻易下谎言结论,可一点都不严谨啊。

还口口声声,清朝篡改《明史》和《明实录》。关键是篡改明初,和清朝有什么利害关系?一千多万字,还是文言文,全部都篡改,那是多浩大的文化工程,清朝要组织篡改实录的人力物力,恐怕比修史工程还大,可能从头到尾篡改吗?

你如果非说某县某府的一个学者的野史笔记就是真,我所列十几部翰林史官和学术大家的著作就是假,这么多洪武朝,整个明朝,以及清朝那么多成体例的明史编著,都是篡改的,其实也不是不行。遇上把高晓松、袁腾飞的书,当成真实历史的,我也确实劝不动。各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蒙上眼睛说天是黑的,谁也没办法。高兴就好的事。你甚至可以直接说你们家村口聊天的大妈说的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那都是夸自己老家的。你信你的,世人信世人的。你把史家当傻瓜,也不知是谁真傻。你要能驳倒我这篇,你尽管驳,只是不要和我玩文字游戏,玩诛心扣帽子,就驳这些史料,尽管驳。我可不是诛你心,我是拿比你权威不知道多少等级的材料先诛你行,顺势诛心而已。像你举了一个地方官李乐的例子,说这是西安唯一证据,这个级别的我压根不找。打个比方,我从国史找材料,你却是从地方志找,而且还不都是府志,还有县志...

另外,正史在你这里,真是薛定谔的正史啊。这会儿正史不利于你了,就不计算正史朝代了,不以正史自居,以正史为荣了?野史私史,杂史笔记,街头村口的传闻,只要合你情绪,于你有利,就都成了真实历史?《明史》是有政治色彩,但篡改太祖朝改这么一次失败的迁都目标到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动机?西安对后来明朝、清朝来说,也没香到这一步,要去这样吹西安啊。

其实你要真是两边材料都列举出来,哪怕你倾向于洛阳我也不说什么。你能找到一堆犄角旮旯里的非主流野史记载,偏偏跳过了所有翰林权威,学术大家的说法,我能信你不是选择性展示,故意抹黑西安?何况你还言之凿凿什么唯一一条提到迁都西安之议,那我列的都是啥,你那不是骗人是什么?




  

相关话题

  我们为什么要只纪念淮海战役阵亡的PLA士兵? 
  中国历史上为何常出现南北分治而极少出现东西分治? 
  刘邦辱骂羞辱了几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人,甚至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为什么还受人拥戴? 
  有什么连「可以用来调侃的黑点」都没有的名人吗? 
  总有人质疑古代将军力气没有那么大,秦侯举鼎等等都是假的,古代将军没那么大力气,我想看看大家有力的说法? 
  有什么具体事例能证明日本人善战?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明清章回本小说? 
  如果现在中国的一个省整体穿越到战国的时代,哪个省能最快速度统一天下? 
  如何能像王陶陶一样优秀? 
  在高平陵得知司马政变的曹爽,该如何做才能成功(包括对内士族,对外天下)(越详细越好)? 

前一个讨论
为何广州、东莞和深圳的地铁还不能互通?
下一个讨论
知乎和 Quora 的不同在哪?用户画像和目标愿景之间的不同在哪里?





© 2025-0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