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从专业角度解释「无限自卫权」? 第1页

  

user avatar   doonner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限防卫又称为“特殊防卫”,是刑法中的概念,它源自刑法第20条第2款: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除了正当防卫所要求的各项条件外,无限防卫主要是要求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属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因此,它首先要求不法侵害危及的是人身安全。涉及的法益主要是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和性权利。不包括财产权利。


其次,不法侵害的暴力程度必须严重到一定程度。不法侵害必须要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才可实施无限防卫权,而不是一切“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都可无限防卫。

法条在这里罗列了“杀人、抢劫、强奸、绑架”这几个行为,只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行为都足以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但是也仍然要允许例外情况:

如仅以言语恐吓,暴力程度介于敲诈勒索(或寻衅滋事)与抢劫之间的行为,就未必可以无限防卫;而“强奸”其实也包含了事中无法准确判断但事后评价为强制猥亵罪的性侵行为,也不是只限于以强奸为目的的性侵。更何况“行凶”、“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都是范围不清晰的表述,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认为必须是持足以严重危及他人重大人身安全的凶器、器械伤人的行为,才可属于本条中的“行凶”。


第三,法条中罗列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并不是指具体的分则罪名(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绑架罪),而是指具体的犯罪行为。即以这些行为为具体手段的其他罪名,如以抢劫为手段的抢劫枪支罪,以拐卖妇女为目的的绑架行为,也仍然属于这个范围。


总而言之,实务中对于无限防卫的把握仍然很严格,尤其是对于防卫行为致人死亡的,往往还是认定属于防卫过当。其原因,有严格保障生命的刑事政策,有死了人就一定要有人负责的陈旧观念和业务水平问题,也有一个案件进了刑事诉讼程序就很难无罪的体制原因。




  

相关话题

  医护人员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如何?我国法律针对医护人员都有哪些特殊规定? 
  法律溯及力“原则上禁止,例外时允许”,“例外时”具体指什么时候? 
  如何看待刘鑫的律师顾问(律师一姐)单方面解约,后又删除微博? 
  一网民散布西安「封控区,管控区相继解封」假消息,被警方处以 7 日行政拘留处罚,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媒体称富士康取消部分国庆假期生产iPhone 12,富士康否认。国庆期间加班是否合法,员工可否拒绝? 
  没有案件时刑警都在忙什么? 
  被「技术合伙人」销毁删除代码数据、关停服务器,撕逼反咬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因试用期遭劝退,一男子为发泄情绪删光自己在职期间所写系统代码被判刑十个月,如何看待这一审判结果? 
  如何看待网曝「武安铁矿疑似瞒报3人死亡事故」核查后情况属实? 
  非酒店住客误入酒店洲际皇冠假日非对外开放区域,如何评价酒店员工强行将人扣留并进行人格侮辱的行为?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从专业角度解释「蛋壳脑袋规则」?
下一个讨论
如何用适当的方式建议他人寻求心理帮助,而不会被认为是讽刺?





© 2025-04-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