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文帝为何能被立为皇帝?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mu-shan-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恒之所以能在诛吕后被立为皇帝,并非他势弱容易受制,也不单是功臣们怕被清算。其本质,乃是功臣集团为恢复由白马之盟构建的,以中央、功臣、同姓诸侯王三方互相牵制的政治平衡,以保证不再出现政治动乱,达到三方各得其利相安无事的目的。

白马之盟

汉六年至十二年,刘邦剿灭除长沙王吴臣之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并陆续分封皇室子弟为王。大概在汉十二年前后,刘邦与大臣刑白马而约盟,即世所谓白马之盟。

盟约的内容史汉中几次提及,大同小异,如《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曰:

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按此盟约,则非刘氏不可为王,无功不可封侯,并且必须「上所置」,即分封权由中央(皇帝)把持,他人不可自立为王侯。皇帝虽有封王封侯的权利,但封王仅限于刘氏,封侯仅限于有功,否则亦是违约。

白马之盟对于皇帝、功臣、诸侯王的权利各有保障,同时也让三方相互制约,以保证汉政权之稳固。非刘不王保障了诸侯王的利益,非功不侯保障了功臣集团的利益,封赐权保障了皇帝的利益。同时,皇帝不可为所欲为肆意分封,否则功臣与诸侯王可予以制约。功臣与诸侯王也必须拥戴皇帝,不可自立,任何一方违约,天下共击之。

为何刘邦要如此布局?自然为了天下稳定,恐怕也是吸取秦亡的教训。

秦朝灭亡最直接的原因有三条:

  • 皇帝昏庸,肆意决断政事。
  • 大臣专政,甚至图谋自立。
  • 不封同姓,无人可以勤王。

刘邦以皇帝、功臣、诸侯王相互制约,可以不同程度的避免任意一条。

皇帝不可肆意决断政事,也不敢,否则容易遭到功臣与拥有继承权的诸侯王攻击。大臣不可专政,否则诸侯王必然发难。附带一点,诸侯王若谋逆,则大臣予以制裁。

吕氏违盟

高帝死后,政权很大程度上由吕后控制。此时相互制约的三方仍是中央、功臣与诸侯王,只不过代表中央的是以吕后为首的外戚势力。惠帝死后,陈平等大臣怕吕后发难,便请拜诸吕为将控制南北军,宫廷之内也多吕氏党羽,致使吕后彻底控制京城大权。

吕后遂封诸吕为王侯,违背白马之盟。

违背非功不侯问题尚且不算很大,毕竟对「功」的解释很有弹性。而违背非刘不王,则太过扎眼,没有任何缓和余地。

吕后想封吕氏为王,问功臣集团的代表右丞相王陵,意在取得功臣的认可。王陵抛出白马之盟非刘不王的约定,吕后自知违约,除了不高兴也没有任何办法。她又问陈平跟周勃,这二人认可封吕氏为王的提议。

陈平认可封吕氏为王,史称「伪听之」,未必仅仅如此。陈平此人颇为圆滑,善于见风使舵,总能获得当权者的喜爱。高帝末年,他与吕氏本就较为亲密,顺承吕后实在符合他的一贯作风。不过其时功臣集团不得不屈于吕后威权之下也是事实,吕氏控制南北军,掌握长安与宫城。功臣集团中的高层尽在长安,若起冲突极易被一网打尽。

吕后以威权压制功臣,前后封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还有外孙赵偃为鲁王。更以吕氏女配诸侯王,加以监视与控制。这些举措主要侵害了诸侯王利益,刘姓虽愤愤不平,亦不敢与吕后相抗。对功臣而言,吕后封了许多吕氏为侯,也一定程度的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此时功臣与诸侯王只能隐忍,事情转折在吕后病重时的一系列安排:

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

吕后知道自己违背白马之盟,大臣不服,只是慑于吕后威势,暂时隐忍不发。可她一死,吕家年轻一辈如何镇的住功臣旧将?所以他担心功臣乘机发难,在将死之际进行了人事调动,以确保吕氏不被功臣所制。

军权上,她先让吕产、吕禄亲自控制南北军,掌握京城防卫,并叮嘱他们不要送葬,免得被功臣乘虚而入。政权上,吕产任相国,吕禄女为皇后,吕后一番操作,可以说各方面多角度控制汉廷最高权利。

尤其相国之位归于吕氏,对功臣集团刺激极大。虽说白马之盟并未规定丞相之位属于功臣集团,但自萧何以来,功臣集团任丞相已经形成惯例。也可以说这是维系白马之盟的重要举措,若功臣不任丞相控制国家行政,如何能阻挡中央违背白马之盟呢?

此时功臣失去丞相位,亦无军权,《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当时形势曰:

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

此举大大侵犯了功臣集团的利益,吕氏之所以如此嚣张,究其原因便是功臣对吕氏为王的隐忍,使得中央外戚得以也不得不进一步打击功臣与诸侯王,从而打破三方制约的格局,将政治决定权完全控制于中央。

通俗点讲,吕氏在利用职权便利先下手为强,既然功臣与诸侯王早已不满,与其坐等他们发难,不如进一步打击。况且吕后已死,不孤注一掷也没有其他办法。

史书上说吕氏欲作乱,估计是想诛杀功臣,不见得敢自立。朱虚侯刘章写信让齐王发兵,杀吕氏以自立,他在长安与周勃、陈平等功臣做内应。齐王发兵某种角度上也违背白马之盟的「上所置」,即中央权利掌握在皇帝手中。而能制裁诸侯王的还是功臣集团,见齐王发兵,吕氏又不得不依赖于功臣去平叛,所以吕氏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想打破三方制约的格局是很难的。

顺便,若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吕氏集权的行为未必不对。文帝、景帝走的也是这条路。只不过吕氏以外戚的身份,并且操之过急致使矛盾重重,失败确在情理之中。

诛杀吕氏

齐王发兵必然需要理由,美其名曰「勤王」,《史记·吕太后本纪》曰: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信中未提白马之盟,我估计此盟约只是高帝与功臣的约定,诸侯王未必在场。然而他们的利益也牵涉在此约中,自不待言。所以齐王信中除了指责吕后杀害高帝儿子,便是王诸吕一事,且结尾一句明言起兵缘由:诛杀非刘氏而为王的人,与白马之盟暗合。

吕产派灌婴率军迎击齐军。灌婴既然属于功臣集团,则其利益自然不与吕氏相合。也许吕氏想拉拢他,但他必然倾向于功臣集团,不会忠心于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吕氏。吕太后本纪说灌婴军至荥阳「谋曰」,而灌婴传更直白的说「乃与绛侯等谋」,显然周勃等人与灌婴早就串通一气,灌婴驻军荥阳不击齐军应是功臣集团共同的意见。为的是以齐军威慑吕氏,长安的功臣好在中央乘机夺权。

至于功臣集团一致团结的原因,怕要归功于陆贾了。他为陈平画策,为诛杀吕氏做准备,游说于公卿之间,应当就是联合功臣。当然,最重要的是联合陈平与周勃。

长安这边功臣也在想办法打开僵局,周勃欲夺北军,可惜进不去。只好让跟吕禄关系较好的郦商之子郦寄去骗吕禄,趁机偷袭。《史记·吕太后本纪》载郦寄言曰:

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

我们知道,吕氏之所以想孤注一掷,就是知道违背非刘不王的约定,功臣与诸侯王不会善罢甘休。郦寄却骗他说大臣与诸侯王都同意立吕氏为王,你现在与吕产都罢权归国,齐国退军,你也可保安然无恙。

实际上郦寄骗吕禄只是功臣的其中一招,为瓦解其心,即便他不上当,周勃也不见得夺不了军权。当时负责符节的纪通也属于功臣集团,恐怕也早已被陆贾说通而与功臣联合。纪通持符节矫诏帮助周勃进入北军,郦寄与典客刘揭又劝吕禄让出将印,周勃遂得北军。有意思的是,文帝诏书说刘揭「身夺」吕禄将印,夸耀或实情就不好说了。

正当此时,吕氏一党的贾寿从齐国回来,说了灌婴与齐王联合之事,催促吕产入宫,大概是要控制皇帝。曹参之子曹窋听说此事,便通报周勃。《吕太后本纪》曰:

周勃……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往来。

当时未央宫与长乐宫各有卫尉。前人多认为汉卫尉掌南军,吕产既然控制南军,便是卫尉直属上级。长乐宫卫尉吕更始自是吕氏族人,后被斩杀。奇怪的是未央宫的卫尉,他居然听周勃的号令,拒绝吕产入宫。

不知此人是谁,按孝文本纪刘恒即位后封赏者有「卫尉定」,不知是否即未央宫卫尉。若是,则不排除其亦功臣集团。

周勃又派刘章率军入未央宫护卫皇帝,正巧碰见吕产,遂击杀之。功臣集团大患已除,遂逮捕诸吕,不分男女老幼皆杀之。

吕氏何以被诛?归根结底在于他们违背了白马之盟,破坏了三方势力平衡。让功臣与诸侯王不得不发动政变,重新布局。

议立之争

诸吕已灭,功臣集团计划另立新帝,《史记·吕太后本纪》记曰: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彊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

功臣们先说当今皇帝与诸王都不是孝惠帝亲生儿子,那是怎么来的呢?功臣们的说辞是「他人子」,没说具体来源,但他们认为是杀了孩子母亲后养在后宫中。

这种说法对不对先不论。以史汉记载,可知前少帝确为孝惠帝子,只不过并非皇后所生。惠帝后宫美人应该不少,难不成就只生了这一个孩子?其他的全不是?

有前人说后少帝乃吕氏子,不知道依据的是不是《汉书·五行志》:

惠帝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

这段记载的「吕氏」指的应当是母系,可能是惠帝与吕氏女所生。毕竟吕后给各诸侯王甚至刘姓侯爵都配以吕氏女,没理由不为惠帝配。只不过张后对于吕后来说更为亲近,所以立她为皇后。张后子为太子,承接帝位。前少帝被废杀后,惠帝子中当以吕氏女所生为亲,立以为帝比较符合常理。

当然,只是一种看法。功臣们认为少帝与诸王都不是惠帝子,那他们就不能是。即便少帝真是惠帝子也是吕氏女生,等少帝长大了可能还会清算功臣们诛吕之事。

还一个原因即白马之盟的问题,如何让三方权利平衡。如果不废少帝,外戚败了政事自然决于大臣,那么三方中皇帝一方形同虚设,只剩大臣与诸侯王,政令如何发布?齐王兄弟诛吕有功,如何封赏?如何不违背白马之盟的「上所置」,又能让诸侯满意?皇帝这一方必须有独立行政权,三方才可平衡,否则功臣与诸侯王绝对不能相安无事。

要另立皇帝,按资格主要有三个人选:高帝仅存儿子中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与当今齐王,即高帝庶长子刘肥之子。

为何说功臣们选择刘恒并不仅因其好控制?因为他们不敢选容易控制的,否则不必另立皇帝,少帝即易控制。功臣们要不违背白马之盟的三方权利平衡,就不能选容易控制的。且看功臣们衡量三人优劣的理由:

《吕太后本纪》「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

排除齐王是因他母族太恶,与吕氏无异。淮南王刘长母族也恶,但需要注意,排除刘长首要理由是「以为少」,年纪太小,被外戚控制则又一吕氏,不被控制则需要大臣辅政,那政令出于大臣,三方还是无法平衡,所以功臣们绝对不会选好控制的人。那样会给诸侯王以口实,甚至发兵「勤王」。

齐王与代王均成年,不论谁入主中央都可形成三方平衡,只是刘恒母家好一些,本人也不错,遂成为最合适之人选。

刘恒为帝

大臣欲立代王为帝,消息传到代国,起初代王群臣怕大臣有阴谋,不太敢让代王过去。我们知道,以白马之盟所构建出来的三方权利平衡格局之下,中央不可能出现赵高类的人物,代王群臣的担心实属多余。

中尉宋昌独具慧眼,认为大臣不敢作乱。《史记·孝文本纪》载其言曰:

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一则刘邦分封子弟为王,关东皆刘姓诸侯,功臣若敢自立,诸侯王即可发兵攻之。二则汉初百姓生活稍稍安定,若功臣作乱引发与诸侯王的战争,不会得到百姓支持。

刘恒还是十分小心,几经周折好歹是入主长安。而且文帝即位当日便有动作:

《孝文本纪》「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

宋昌在代国任中尉,此时升为卫将军,则统中尉、卫尉,掌握南北军权。张武为郎中令,则率郎官贴身侍奉。宫廷之内的三级护卫,全部由代国旧臣掌控。有人认为此乃刘恒雷霆手段,实际上功臣们不会干涉,皇帝控制宫廷本就是三方权利平衡之常态。

但国家行政层面,还得功臣把持。

诛吕三大功臣,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以及御史大夫张苍,汉廷最高四个官职由功臣集团牢牢占据。

文帝既立,自然要正式封赏诛吕功臣,这个得罪人的事功臣集团是不会做也不能做的。有独立行政权的皇帝下令则不同,不论诸侯王对封赏如何不满,若敢擅动即为谋反,功臣可名正言顺的受命率军攻击叛贼。

文帝对诛吕大功臣封赏诏书:

《孝文本纪》「益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

周勃增封万户,陈平灌婴各三千户,刘章兄弟与纪通各二千户。封赐权归于皇帝,完全符合白马之盟。对功臣来说,增封食邑自然满足,可对于刘章兄弟来说,就没那么容易满足了。《汉书·高五王传》曰:

始诛诸吕时,硃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硃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二年,王诸子,乃割齐二郡以王章、兴居。章、兴居意自以失职夺功。岁余,章薨,而匈奴大入边,汉多兵发,丞相灌婴将击之,文帝亲幸太原。兴居以为天子自击胡,遂发兵反,上闻之,罢兵归长安,使棘蒲侯柴将军击破,虏济北王。

诛吕时功臣们许诺封刘章为赵王,刘兴居为梁王,可惜按白马之盟封赐权在皇帝手中。文帝听说二人最早想立齐王为帝,自然要打压他们,保持侯爵不变。后来虽封王,也有文帝权术在其中,分的是齐国之地,所以二人都觉得封赏不公。最终刘兴居造反,顺理成章的被功臣集团陈武俘虏而死。

余论

文帝、景帝在位期间努力加强中央集权,他们当然不希望白马之盟一直有效,不希望三方权利平衡而使皇帝受限于功臣与诸侯王。只是他们的动作相对缓和,获得成功。

对功臣集团,文帝只是不希望他们过多的垄断朝政,所以下令列侯回封国,无甚效果时又令周勃带头回国,可见他对功臣有一定打击。但同时他还是任用功臣,灌婴、张苍相继为丞相,一直到景帝时周亚夫为丞相,功臣集团及其后续还有相当的力量。

打击功臣的同时文帝也抛出了贾谊,因为他是策划者,因此被功臣集团百般攻击。文帝也无法顶住压力将他留在长安。

而功臣集团的衰落大体上还是平缓的,没有血腥与杀戮,到景帝中后期老一辈功臣集团骨干基本凋零尽了,自然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作为一股能平衡皇帝与诸侯王的势力。继之而起的新兴官员,则较依赖于皇帝。

当然,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为功臣集团替汉朝政治稳定做出的最后一次功绩。

对于诸侯王,文帝、景帝不断拆分、削地,使得各国越来越弱小。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与文帝一样,景帝抛出了削藩的策划者晁错,同时以武力征服了七国。

从白马之盟失效而中央集权的角度而言,功臣与诸侯王可谓唇亡齿寒。在文帝、景帝的缓步打击与时间过渡之下,功臣与诸侯王逐渐势弱。七国之乱爆发,皇帝再次依靠功臣集团之周亚夫,叛乱被平定,景帝彻底控制诸侯国,罢其官,减其员,最终剥夺诸侯王的行政权,让他们食租税而已。

诸侯王不能作为平衡政治的一方势力,皇帝也就不再依赖于功臣集团了。所以景帝要封王信为侯时,周亚夫的反对也无甚作用。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曰:

窦太后曰:“人主各以时行耳。自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后乃其子彭祖顾得侯。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周亚夫援引白马之盟之非功不侯反对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作罢。但没过多久,景帝便不顾周亚夫反对封匈奴降人为侯。

周亚夫免相后景帝请他吃饭却不给筷子,已露隐诛之意,后来终于下狱而死。周亚夫死后,王信遂被封侯。以吕后之威势,排斥王陵尚且只敢由丞相迁为太傅,只夺实权地位并未降低。景帝已敢直接让功臣集团之丞相饿死狱中,可见功臣集团与诸侯王势力衰弱,已经不能对皇帝过多牵制,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总体来说,刘邦制定的白马之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汉初政权的平稳过渡,免于秦朝一样的早早灭亡。毫无疑问的说,白马之盟是非常成功的政治举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皇帝逐渐集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至于武帝,终于可以不受限制,肆意征伐四方,甚至设置内朝压制丞相之权。再往后汉帝设置三公,连丞相官名都没了。诸侯王经过推恩令也彻底没有任何影响力了。然而事有一长必有一短,霍光、王莽之臣出现时,也不会再有诸侯王出来制约他们。

故《汉书·诸侯王表》说:

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亡异。而本朝短世,国统三绝,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惮,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颛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价序而运天下。

历史总是这么循环往复,每代人都在根据时势做着自己的努力,却不知这些努力会在百年之后变成一副什么样子。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啊。




  

相关话题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为何中国还是比不了苏联? 
  垓下之战的项羽为什么没有重演巨鹿和彭城的力挽狂澜? 
  我国历代版图西北为什么少有以阿尔泰山为界,而多以额尔齐斯河、天山为界? 
  英国女王与历任首相的私人关系都是如何的?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经略幽燕我童贯提出长平之战运输量计算的问题? 
  明朝在哪些方面「远迈汉唐」?又在哪些方面没有「远迈汉唐」? 
  蔺相如到底有什么功劳,能位居廉颇之上? 
  如何看待新加坡留学生伦敦被打,西方国家歧视亚洲人,也不戴口罩? 
  从文明角度看,如果美国衰落了,人类会进入第二个中世纪么? 

前一个讨论
面对m1的攻势,AMD是否能抛弃x86,专注x64?
下一个讨论
门罗币XMR未来发展怎么样,值得长期持有吗?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