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看似汉语实为音译的地名? 第1页

     

user avatar   kong-zhang-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牯岭啊

原名cooling 是西洋人在庐山上修的度夏别墅区 后来当地人照着这个音叫成了牯岭 而再后来 。。。。反正我到庐山旅游时 已经听过此地形如牯牛 所以名叫牯岭的解释了。


user avatar   patrickshir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地治里。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了解一下更极端的——壮傣语地名、越南语地名,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台面上的历史】。

自从大唐科举/文读普及后,两地的汉字地名用于应付官府文书,本地百姓在隐身状态下,把一整个跟台面字名往往搭不上边的本土地名系统,传承到了现代。


我们看到的海南地名:

龙豪、龙盛、洋大、吉利、地灵、德禄、月彩、半边、玉司、雅训。

实际上的真正名字(临高,属壮傣语):

Bai Lou、Bai Lang、Bak Bong、Bak La、Mat Leng、Mat Lok、Mat Sai、Mak Loi、Muk Te、Fa Hun。


我们看到的越南地名(河内周边):

金侣、金蓬、坤维、流社、黄中、金杯、下亭、黄河、道真、富安,

实际上的真正名字(越南语):

Lu、Dong、Yuoi、Choi、Vang、Ngam、Mok、Koi、You、Buong。


闽语虽然来自孙吴汉语,但早在晋代跟中原汉语就已经完全无法沟通,到了唐代差异更是已经巨大,所以闽语区“台面上的字名”现象同样是非常的显著,

我们看到的台湾地名:

义竹、九如、八德、山上、三地、竹南、三峡、员林、莺歌、竹北。

实际上的真正名字(闽南语):

Ji Tik Ui、Kau Te Tshu、Peh Te Tshu、Suann-a Ting、Suann Te Mng、Sann Kak Tiam、Sann Kak Ing、E Na-a、Tsiam Suann、Tau-a Poo。


所以说,我们在古代史书上看到的那些广西、越南地名,基本上都是现编的,这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中国一代一代的精英始终就是搞不懂“百越是什么”“壮傣人和越南人到底是不是一个族群”,反而西方传教士很快就搞清楚。

其实,壮族和京族的地名差异是非常非常大的,以越南的宣光地区为例,该地京族46%,壮族36%,两者地名界限分明:

京族地名:Luong、Kuon、Chuong、Tho、Hiep、Tang、Bien、Yom、Dong、Mu。

壮族地名:Na Men、Na Lung、Na Ta、Na Thuon、Ban Ke、Ban Bo、Ban Ya、Ban Tang、Khuoi Kung、Khuoi Trang。

越南最西北角的奠边地区,以傣族为主,地名跟壮族几乎一样,体现了壮傣人地名的超稳定性:

Na Sa、Na Phat、Na San、Na Ly、Ban Kap、Ban Sang、Ban Ten、Ban En、Huoi Luk、Huoi Lek。


user avatar   wu-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些典型的江南地名,大家可能不一定体会的出来:

句容、勾吴、余姚、余杭、诸暨、乌镇、乌程、义乌、上虞、虞山、无锡、姑苏、菰城等

上面的

张叄疯

LugGroo

两位朋友已提过了,我再补充下

按发音分个类:

勾、句组:

勾吴[古地名,吴国别称]、句容[今属镇江]、句章[今宁波境内]、句姚[古地名,今余姚北]、甬句东[古地名,今舟山]、

余、于、乌组:

余姚、余杭、余暨[今萧山境内]、余英溪、余不溪[今湖州德清境内]、于越[古地名,越国别称]、于潜[今临安境内]、乌镇、乌程[今湖州境内]、乌伤[今义乌境内]、义乌。

虞组:

上虞、虞山[今常熟境内]

无组:

无锡、芜湖

姑、菰组:

姑蔑[古地名,今衢州境内]、姑熊夷[古地名,今苏州吴江境内]、姑苏、菰城[今湖州]
其他:

诸暨、瓯江、会稽、槜里[今嘉兴境内]。

其实我在回复里还写了关于历代吴王、越王的名,你可以发现和上面这些地名的命名规律是一样的。不论是吴王世系还是越王世系,取名大量出现了“余”、“无”、“诸”、“勾”这类字。

这些名称的来源是古吴越语。原意多已湮没,后人往往又望文生义,自行解释(比如把“无锡”解释为没有锡。)

————————————————————————————

插播小广告:来自吴语区的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吴语" 和新浪微博@吴语传承与保护小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

越族是吴越的原住民族,后来一部分南迁到今壮、侗、水、傣等民族的居住地区,一部分则与华夏民族融合为今天的吴越民系。当时他们所使用的古越语(属壮侗语系),不同于今天的吴语(属汉藏语系)。

因此,今天要解读上古时期吴越的一些文献和记载,甚至还要在泰语、壮语里寻找线索。可以参考语言学泰斗郑张尚芳教授用泰语解读《越人歌》和《越王维甲令》的相关著作。

据专家根据壮侗语系的壮语、泰语对比,推断“余”的意思可能是“野地”,“句(勾)”的意思可能是“村寨”,“无(芜)”很可能是“首领”。

如:姑苏,上古音大约是ka sa。专家根据今天壮侗语系的发音倒推,姑=地,苏=令人愉悦的 ,古越语词是倒序的,翻译过来就是令人愉快的地方。

《汉书·地理志》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百越人即今壮侗语族居民的祖先。刘向《说苑·善说》记载了一首春秋时的《越人歌》,故事中人鄂君子晳说:“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可见越歌听不懂,需借助楚语翻译,刘向用汉字记音,并以汉文作了翻译。据考证,这首《越人歌》使用的语言与壮语关系密切,可见古越语很可能是壮侗语族的母语。古代吴越虽异国而同族,诚如《吴越春秋》所谓“同音同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两国的语言应该是相通的。这从先秦两汉的历史地名中可以得证,如於越、於陵、於菟、句容、句余、句注山、姑苏、姑蔑、夫椒、乌程、乌伤、余杭、余暨、余姚、无锡等,它们一是冠首字类同,个别字写法虽不同,但求之古音,则相合或相近;二是都属齐头式,古越语的特征十分明显。

谢谢邀请,我的回答就是这些。如果有补充的欢迎大家回复!

————————————————————————————

来自吴语区的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吴语" 和新浪微博@吴语传承与保护小组,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user avatar   qu-gong-z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语音译地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来源于已消失的古代语言,除了其他答案所说的如“敦煌”,以及那些古戎狄语(山西娄烦、古部族名)等和古吴越语地名(江苏句容、森林之意)以外,还有一些比如“祁连”,来源于古匈奴语“天”(当然啦,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题主所说的“一看就是音译”)。另外,一些和佛教用语有关的地名是来自于古梵语的,比如普陀山,西汉时叫梅岑山(因为道士梅福在此修道炼丹而命名的),后来成为佛教名山后,取华严经中观音菩萨所住布怛洛迦(梵语Potalaka的音译,也写作普陀洛迦、补怛洛迦、补陀落迦、布达拉等。意译作小白花)之名,命名为“普陀”。

但是,其他答案中有说“长春”来源于古肃慎语“茶啊冲”的,这个应该并不是主流观点,只是民间学者的考证。并且从现有资料,比如一些报纸报刊的文章来看,一些人认为“茶啊冲”也不是什么古肃慎语,而是满语。我们虽然不能说民间学者的研究就是错的,但是也并不应该直接采用。现今关于长春地名由来的主流观点,是18世纪末伊通河畔的村落“长春堡”。

此外,有学者研究认为,成都的由来也可能不是汉语:

温少峰先生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然后根据读音推论“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称,其义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对译。又根据氐羌系统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后裔”,在普米语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从而推测成都之“都”字也应是这个意思。由此得出结论:“‘成都’的蜀语含义是成族人的地方,换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

刘冠群先生对于成都得名的由来提出了一种新看法。他认为:成都二字是蜀语音译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语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 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那么,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进与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对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过对古代西南地区民居形式和名称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种称作“笼”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叠的“笼”,“都”字本意是水泽汇聚之地,古成都地势低洼,池沼密布,故称为“都”的新看法。

姑且一看吧。

第二、就是来源于少数民族的语言。这种地名也广泛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比如东北、西北、西南一带。我就列举一些网上搜集来的看起来像汉语的地名吧:

河北康保:来自康巴诺尔,蒙语美丽的湖泊;

内蒙商都:来自满语,“旋流”“水游”;

辽宁昌图:来自蒙古语,常突额尔克的简称,绿色的草原;

吉林四平:来自满语,锥子;

吉林舒兰:来自满语,果实。此地是采集进贡山果之地;

吉林双阳:来自满语,黄色;

吉林梨树:来自古高句丽语,列苏的转音,城在苏姓聚居的河畔之里;

黑龙江富裕:满语,富裕尔的简称,低洼地;

黑龙江宝清:满语,宝其赫的转音,猴子;

黑龙江集贤:满语,穿鹿皮衣的人;

黑龙江绥化、绥棱:满语,绥楞阁山的简称;

黑龙江七台河:朝鲜语:齐得和的转音;

甘肃合作:甘南州首府,此处的“合作”是藏语“羚羊”的意思……

第三、就是直接来自于外语的地名,最经典的应当是“高雄”,即当地平埔族马卡道语“打狗”(Takau),后来日本人用发音相同的汉字“高雄”来取代。高雄的假名为“たかお”发音为ta ka o,与Takau一致。

而曾母暗沙则来源于英语,英语中此地称为“James Shoal”,而“詹姆斯”就被音译为“曾母”(初为曾姆)。

但是,有一个答案称“大连”为俄语“达里尼”(即“远方”之意)的音译,则应该是不准确的。俄国人取“达里尼”这个名字,恰恰是因为此地的海湾叫大连湾,所以用一个和汉语谐音的俄语词来为城市命名。所以,如果一定要说“大连(城市)”来自于俄语,也有自圆其说之处,但是“大连”二字,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经存在了。


user avatar   wang-me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写著名的“我国领土最南端”曾母暗沙呢……曾母暗沙这个看起来非常中文的名字其实是来自音译“James Shoal”。

南海那片一堆看起来非常汉化的名字其实都是音译或意译。

比如神仙暗沙其实是Sandy Shoal;

忠孝滩是来自Templier Bank,Templier是法语里圣殿骑士的意思。

指向礁则是来自Director Rock。

至于这些翻译为什么特别汉语…

国际一块领土归属于谁,理由不外乎就是看谁先发现、谁先命名、谁先利用。咱先不提暗杀能不能算领土的问题,但是曾母暗沙作为一个暗沙,“最浅”的地方也离海平面17米之深……所以这地方首先根本谈不上利用,其次更别提一个离大陆巨远、海平面以下17米的沙包你说古人咋发现……根本找不到证据。

所以说来说去,真正能拿的出说的就是找找谁先命名(比如标记到地图上),那么……


user avatar   qi-yan-mei-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小兴安岭,乍一看兴国安邦。其实,兴安,满语意为“丘陵”、“山地”,也就是“大山岭”“小山岭”

张广才岭,这名字听起来太汉太接地气了,其实这个是满语“哲根塞音 julgen sain“的音译,意思是好运气

大连是满语dalin,海岸的意思

还有就是文化苦旅等文学作品常出现的宁古塔,你们以为是东北的某个地方有个塔?其实这是六个的意思,一些题主说曾经有六个人在这生存过,其实不然。是满族的祖先其中的六个人,他们是兄弟,相当于部落首领之类的贵族,在这生活过,人应该很多,绝对不止六个。只是六个贵族罢了

同济大学的“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奥地利有一个富金镇,名字是fucking。很科学啊,fu富,king一般译作金,管他连起来读什么我拆分起来就念富金

江西的牯岭,是"cooling"的音译,凉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的孔雀河,听这个名字给人感觉是汉语名字,五彩斑斓的感觉对吧

新疆还有有很多地名,都叫多浪,一般跟水沾边,如:多浪河、多浪水库、多浪公园。哈哈哈哈,这其实就是刀郎的意思

但是这是个音译的名字,音译自维吾尔语Könchi ,意思是制皮人

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曾母暗沙音译自英语James Shoal


乌江。

乌江榨菜那个乌江

元代首次被称为乌江。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语记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译成汉字,导致了许多谬误,如沿河北部河流“思邛”被记为“思渠”,乌江也是此时得名;沿河古称“务川”,“务”是微母字,元代发音构拟为vu,但蒙古语没有v辅音,所以用一个相近的qu来代替,于是在后来转写时记成影母字“乌”,这便是乌江名称的来历。


云南南部有一座山,叫哀牢山,一听名字,感觉山之大,把人们锁在山里,阻碍人们的出行,成了一座悲哀的牢笼,便叫哀牢山。这其实是少数民族方言音译,而关于具体含义,比较靠谱的说法是“酒的香气”。


未完待续,慢慢收集


user avatar   long-long-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广西有大量汉语音译的壮语地名,有些看起来还真的很像汉语。

百色,Baksaeg,来源于bak saek,洗衣河口。这个最有名了。

下国,Yahgoz,驼背老妪,在百色。

赐福,Cehfwz,ceh 浸润 fwz 荒地,是荒芜水淹之地的意思,在河池,音译汉名简直误导嘛!

农兴,Ndoengheng,Ndoeng森林 heng砧板,“地势如同砧板一样的林地”,也在河池。

乾昌,Gemhsang,“高高的山坳”,也在河池。

北京,Bakgyaeng,这个是河池的北京村,“被围住的河口”,因为这个地方经常被水淹。

高功,Gyaeujgyong,“鼓头”,这个地方河滩水响如鼓。也在河池。

霞义岭,Ndoi Dahngeih,义为二姑娘山,在横县。

九龙山,即Gyaeujrungh,Gyaeuj 头,rungh 山弄,即山间平地的前端。 在乐业。

有些地名很好玩的,比如:

叫鼾,其实是Geuqhanq啦,鹅泉山口的意思,在百色。

---更新 2016年1月22日---

建岭,Ga'nding,“红土村”,在河池大化。

阁楼,Goraeu,“枫树林”,百色田东。在百色。

是玄,Ciqyienz,“袁家的出租地”,河池都安。

临江,Raemxgyangh,raemx 水、gyangh 掷、飘,村前有地下河。南宁马山。

伶俐,Rinreq,“沙子石头”,所以这个地方意译是沙石村,选字误人。南宁马山。

保平,Bobingz,“平土坡”,在河池。

重岭,Conghlengq,“斜坡上的岩洞”,河池环江。

凌巧,Raengzgeuj,“有漩涡的水潭”,Raengz水潭、geuj漩涡,在河池都安。

渭谷,Rijguk,“老虎沟”,百色田林。

琳琅,Lumhlat,lumh摸、lat刺鳅,所以这个村意译是“摸鱼村”。河池都安。

瀑布,Bakmboq,“泉水口”,在百色田东。


user avatar   sun-ke-94-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发。泰国的四色菊(Si Sa Ket)府

显然,这个地名并不是因为此地盛产多姿多彩的菊♂花(大雾),而是音译。英文直接写作Sisaket Province,既无Four-color,更无Chrysanthemum啥的。

值得一提的是,柏威夏寺之争就发生在四色菊府一带。泰柬两国是陆上邻邦,四色菊府和柬埔寨柏威夏省(Preah Vihear Province)接壤,而世界文化遗产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Temple,下图)恰好在这俩省份的交界地带。两国围绕这一寺院的归属问题争得头破血流,上过法庭开过炮,目前寺院处于柬方控制之下。

柬埔寨2000瑞尔(约合人民币3.5元),正面主图柏威夏寺

——————原答案分割线——————

北京海淀区的魏公村。

看字面,这个地名似乎类似于中国农村常见的“李家庄”这种某姓人集中居住的村落,但此处不然。在明人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可见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中,“魏公村”写作“畏吾村”。疑为“维吾尔”的一种译法。


user avatar   ruikoc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牡丹江


这是一条江的名字,同时也是黑龙江省一个城市的名字,因为城市坐落在牡丹江畔,所以因江得名牡丹江市。辖区内有个自然保护区也因江得名牡丹峰自然保护区。


但是牡丹江的本意并不是牡丹花盛开的江,而是从满语音译过来的,牡丹江的满语叫“穆丹乌拉”,穆丹意为弯曲,穆丹乌拉就是弯弯曲曲的江。


这可能是黑龙江所有从满语音译的地名里最美的一个了。


===

法国有个著名的老佛爷百货集团,名字很接中国人地气吧?


然而,这名字其实是法国人的一个姓氏音译的,那个姓氏国内一般译为“拉法叶”或“拉法耶特”,就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之中都很有名气的那个拉法叶侯爵的姓氏。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希波格拉底”是“岐伯”的音译这一说? 
  为什么「金山卫」「威海卫」之类带「卫」的地名不少,但现在带「所」的地名几乎没听过呢? 
  说出三个字,不出现家乡地名,但是立马能分辨老乡,你会说什么? 
  「Nazi」为何音译为「纳粹(nàcuì)」而不是「纳兹」? 
  为什么原神国外的名字用的是日语发音 Genshin,而不是中文拼音 Yuanshen? 
  有哪些地名的方言叫法体现了该方言的存古或白读特征? 
  你遇到过最古怪的地名是什么? 
  两个字证明你是哪个市的,不能出现地名? 
  有哪些重复的地名? 
  有哪些重复的地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激光光束(或其反射)会看起来有颗粒感?
下一个讨论
中信出版集团提问:如果《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要举办一场读(记)者见面会邀请你去参加,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