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的地名翻译作英语应该用音译还是意译? 第1页

  

user avatar   hua-cheng-t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一篇自己曾写过的文章——

(以下内容可以转载,但限用于非商业用途;转载时请记得注明我的名字。)



大家在用英文写地址时,大概都会习惯性地把“路”翻译成 Road,把“街”翻译成 Street 这样;估计还会顺便把地名里的“东西南北”一起译成英文。但恐怕各位没有想到: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全部用汉语拼音。


我知道,这听上去似乎很无理;不过如果仔细想想,全部用拼音不仅是有好处的,而且是有必要的。(更何况,政府本来就有规定;不过我们暂且先不谈这个,毕竟连 China Daily 这种有官方性质的出版物都没有遵守这一规定。)


首先,“路”、“街”都要翻译的话,那么地名的其他部分是否要翻译呢?

以上海的“世纪大道”为例——貌似无论是地铁站还是路牌上写的都是 Century Avenue,看起来倒也没错:“世纪”嘛,就是 Century;“大道”嘛,就是 Avenue。“世纪大道”,合起来就是 Century Avenue,侬弗晓得伐?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世纪大道几百米之外的“人民路”是 Renmin Road 而不是 People Road 或 People’s Road 呢?但“人民广场”却又是 People’s Square?


再说济南的“经十东路”。你会说:把“路”翻译成 Road 吧。那么,Jingshidong Road?不行,还得再把“东”翻译出来。那么就是 Jingshi East Road?但既然北京的二环路是 2nd Ring Road,我们也得把数字翻译出来——Jing 10th East Road!可这“经”能不能翻译呢?“经”应该是 Longitude 没错;可经十路的“经”和地理上的经线正好相反,所以到底是 Latitude 10th East Road 呢、还是 Longitude 10th East Road 呢?


好吧,你还是觉得应该全部都意译才对。那么全国遍地皆是的“解放路”就成了 Liberation Road,“和平路”就成了 Peace Road;而“中山路”……应是 Nakayama Road 呢、还是 Sun Yat-sen Road 呢、还是 Yat-sen Road 呢?如果“建国路”能翻译成 National Founding Road 的话,“建国门”也应该成了 National Founding Gate 了吧?那“公益西桥”应该是 Gongyixi Bridge?Gongyi West Bridge?Common Good West Bridge?Public Service West Bridge?……


然后就会像在这篇报道中说的:

James McGreen and his wife, Katherine, one of many backpacker couples making their first trip to Shanghai this summer, became totally confused when they tried to find “XIZANG ZHONGLU” with the help of a local street map. The road sign indicated “CENTRAL TIBET ROAD” while the billboard overhead reads “CENTRAL XI ZANG RD.”

如果翻译的初衷是“为了让老外看明白”的话,那么这样一会儿音译、一会儿意译,老外还能明白吗?(没学过中文的他们可不知道 Xizang = Tibet 的。什么?他们学过中文?那直接看汉字不就行了吗?)


这样一来,似乎完全解释不通了:什么时候该音译,什么时候该意译,似乎完全没有标准,而完全只是随译者的喜好而已。正如我曾见过有人把“黑虎泉”译成 Black Tiger Spring,但同样是泉水的“趵突泉”却成了 Baotu Spring;究其原因,只因这位译者不知道“趵突”是什么意思而已。(况且,如果“黑虎泉”=Black Tiger Spring,那么“黑龙江”也必须是 Black Dragon River 才对啊。)


故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专名(所谓专名,也就是“世纪大道”中的“世纪”、“人民路”中的“人民”、“经十路”中的“经十”)不能意译,应当音译。


那么,“路”、“大街”能不能翻译呢?

如果“路”还好些的话,大家对“大街/大道”的译法就各有不同了:有人翻译成 Avenue、有人翻译成 Boulevard,也有人(貌似多数)直接无视“大”而将其译成 Street / Road。这无疑增加了混乱。


再说“北大街”:究竟是“北大/街”、还是“北/大街”呢?你不知道,或许也无从查证。如果把这种地名交给两个不同的翻译员,说不定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Peking University Street”、”North Avenue”。


况且,就算英文没有问题的话,其他语言又该如何?想像一下一个法国老外手里拿着的法文版地图,应该用英文翻译还是用法文翻译呢?反正英文和拼音一样,对他来说都是“看不懂”;那只好用法文翻译了。


以此类推,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也一样。于是人民广场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People’s Square、Place du Peuple、Plaza del Pueblo、人民のスクエア……喂,翻译到何年何月是个头啊?


然后,当一个荷兰来的老外拿着荷兰语版的上海地图、看着繁华的大街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想去的 Volksplein 时,不知会他会怎么想?(不过说不定,他身边站着的那个罗马尼亚来的哥们也是在找 Piața Poporului 呢。)


再次引用一下刚才那篇报道

Businessman Andreas Kriesi has worked in China for three years and has no problems in reading road signs, though he does speak a little Chinese. He prefers Pinyin to translation because “taxi drivers usually understand where you head for if you try to pronounce Pinyin.”

Italian Carmine Gannotti joked that he prefers Italian to any other foreign tongues if possible. “Pinyin or English, they make no difference to me, but for the sake of taxi driver, I choose Pinyin,” said Gannotti.


可是,香港却是把路名都翻译出来的啊?那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做法,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一下?

有一个问题: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至今的官方语言仍是中文+英文。并且香港有很多地名都是先以英文命名、后译中文名的,比如 Nathan Road(弥敦道)、Prince Edward Road(太子道)。也有英文和中文貌似完全不沾边的,比如 Admiralty 是“金钟”,但“金钟道”却是 Queensway;Tung Lo Wan Road 是“铜锣湾道”,“铜锣湾”却是 Causeway Bay,但 Causeway Road 又变成了“高士威道”,相信一定有历史原因(可惜我唔知點解)。


也正因此,有时还会译错,比如 Queen’s Road 本来是女王大道,却被译成“皇后大道”;Power Street 的名字源自原来旁边的发电厂(Power 指的是电力),却被译成“大强街”。


所以,倒不如说香港的中文地名和英文地名是两套独立的系统。


更有趣的是,即使是香港人也无法完全弄清这些。香港邮政的这篇文章表示,邮局见过把西湾河 (Sai Wan Ho) 写成 West Bay River、把花园街 (Fa Yuen Street) 写成 Garden Street 的。遇到这种情况,邮差蜀黍也只好硬着头皮连蒙带猜地送信。(可要是邮差蜀黍猜不出来呢?或者是游客大妈猜不出来呢?嗯,那就唔好意思啦…)


(顺便,就算是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有不少也是根本不懂英语的。不然就不会有这种 app 了……)


至于香港的近邻澳门,则因为被葡萄牙殖民过(尽管当地居民会说葡萄牙语的并不多),路牌上便写了中文+葡萄牙文(而没有英文,因为英文并非官方语言)。英文版 Google Maps 上显示的澳门地名也是葡萄牙文,而并没有翻译成英文。


那么……中国既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更不是法国的殖民地,为什么非要选定一种外语写在路牌上呢?


如果不用英文的话,老外看不懂怎么办?

先来看看美国英国的大使馆怎么写的:

United States Embassy of Beijing, China
No. 55 An Jia Lou Lu 100600

British Embassy Beijing
11 Guang Hua Lu, Jian Guo Men Wai, Beijing
100600

再来看看非英语国家的法国德国西班牙大使馆:

Ambassade de France en Chine
Faguo Zhuhua Dashiguan
60, Tianze Lu
100600 Pékin (Beijing)
Tél. : (+86 10) 85 31 20 00

Institut français de Chine
Beijing Faguo Wenhua Zhongxin
Guangcai International Mansion
18, Beijing Gongti Xilu
100027 Pékin (Beijing)
Tél. : (+86 10) 65 53 26 27

100600 Beijing
17 Dongzhimenwai Dajie

100600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Eingang Visastelle:
Sanlitun Xiwujie/ Ecke Xindonglu

Embajada de España
Chaoyang Qu, Sanlitun Lu, 9
100600 Pekín

Consulado General de España en Pekín​
Sanlitun Dong Si Jie, 9
100600 Pekín

老外这么写没问题,我们也应该没有顾虑了吧?


法国人写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而不是 Champs-Elysees Avenue)写了这么多年,日本人写 Kabukichō(而不是 Kabuki Town)写了这么多年,英国人好像也一样就跟着这么写了。(顺便,日本特色的“丁目”在英文里也是直接写作 Chōme 的。)


他们会说,这是你们的国家,你们自己说了算,你们写什么我们就认什么,只要知道那是个地名就够了(对,我们只需要知道“那是个地名”,不需要知道那个地名的内在含义——街上的路牌不是用来学中文的);只求能有个统一的标准,不至于在地铁站还是 Beijing West Railway Station,出了地铁站就成了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继续引用刚才那篇报道

Many foreigners, however, care little about which standard will prevail, but hope that what they read from maps, road signs and guideposts are all uniform.

那么,这“统一的标准”该是什么呢?那个香港人自己都用不舒服的系统告诉我们,意译太麻烦又难以统一,最后弄不好就可能是“十个译者有十个版本”(弄不好还会写得乱七八糟,就比如泰安的“迎宾大道”被错拼成 Juest-Greeting Avenue);再考虑到全部用拼音的方便性(出租车司机一听就懂)、政治正确性(香港用英文、澳门用葡萄牙文,但我们没做过殖民地,当然不需要用外文)以及规范性(参见文章开头给出的政府规定),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


地名要用拼音写。


或许,看到 Dongzhimenwai Dajie 你会不太舒服,觉得这很“土”。这似乎和当年那些说“Xinbei 不如 New Taipei City 好听”的人想得一样。(不过为什么没人提议把“北京”译成 North Capital 来着?新北市就是新的台北市,那北京就是北边的首都啊,对不对?除了 North Capital,我们还得有 Mountain East, River South, Upper Sea, Lake North, Four Rivers……哦,对了,“新疆”可以翻译成 New Territories,很有香港的感觉对吧!不过顺便问一句,“京都”是不是应该译作 Capital Capital?)


但请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自己瞧得起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地名,别人才会瞧得起。用拼音,更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尊重——如果老外来了中国,看到的却是满眼的 Century Avenue 和 Honey Lake,他们会觉得这是中国本土文化吗?(换言之,美国人来中国旅游是为了吃汉堡的,还是为了吃北京烤鸭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朝鲜的英文名不叫「Joseon」而叫「Korea」? 
  心在流浪 怎么翻译成英文好? 
  有哪些音译过来但比原词更胜一筹的词语或词组? 
  国外有哪些地方发生过地名雅化? 
  为什么 Laos 要译成老挝,作为一个国家名感觉很难听? 
  互相听得懂对方的语言并互相用自己的母语交流是否可行? 
  翻译史上有哪些经典的误译? 
  有哪些你曾经误会过的英文缩写? 
  有哪些中英词语/短语间巧妙的翻译? 
  为什么英国财相的英文官衔为“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建筑物内供水排水的管道都是圆形的而通风管道却是方形的?
下一个讨论
国际大厂做3D游戏关卡设计图一般用什么软件,格式是怎样的?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