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还是历史渊源吧, 大部分叫"某元"的, 起源都是西班牙的比索, 含银24-27克左右. 后来比索在新西班牙也就是现在的墨西哥大量铸造, 成为当时的世界货币, 明清时大量流入中国. 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前基本也用银元当作一美元来用. 日元袁大头之类一开始也都是大致等值的, 都是一个银元. 再之后各国都改为纸币, 不再等值了, 但是还是继续叫元了.
欧洲的马克法郎英镑之类的起源是中世纪欧洲通行的利弗尔, 1利弗尔=20苏=240第纳尔, 到了英国就成了1镑=20先令=240便士, 利弗尔在意大利就念成了里拉, 苏到德国成了马克. 法国大革命之后把利弗尔改为法郎(大致1:1). 它们和银元关系不大, 叫某元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还是音译.
因为dollar就是「银元」的意思。
dollar起源于15世纪末的中欧。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推行货币改革,发行了一种新型银元「guldengroschen」,这种新货币相比当时其他银元,优点在于含银量极高。之后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登基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他的主导下,「guldengroschen」的铸造规格成为帝国的通用银元规格,称为「帝国山谷银元(Reichs-taler)」。山谷二字源于银元的原材料出自一座波希米亚地区新发现的大银矿「约阿希姆山谷(Joachims-tal)」,久而久之这种银元就被简称为taler。
「guldengroschen」拥有含银量极高的优点,所以在欧洲各国商贸往来时非常受欢迎,西班牙也很快引进了这种银元规格。而16世纪开始,欧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获取了海量的财富,其中就包括墨西哥、秘鲁等地的大量银矿。西班牙利用这些银矿铸造taler(西班牙语又称呼这种银元为比索,意为「重量」),并且随着西葡两国大肆扩张而流通到世界各地,成为史上最初的国际通用货币。
西班牙taler不仅在本国殖民地通用,在英国殖民地也很受欢迎,taler也被引入英语,发音稍作变化,就成了dollar。在英属北美十三州,因为含银量高的优点和更靠近墨西哥主产区的地利,taler比起英制货币使用更加频繁。18世纪末十三州反抗英国,建立美国,在确定新货币制度时也抛弃了英制的英镑、便士等等,将dollar确立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甚至直到19世纪中叶,美制dollar和西班牙taler还同时合法流通于美国各地。
除了北美,明代以来的中国也是taler的一大受众。古代中国虽然也使用银两,但流通形式限于大块难以携带的银锭(俗称元宝)和小块重量不一的碎银,交易起来并不方便。而从外贸渠道流入中国的taler,不仅轻便易于携带,而且使用机器打制,规格基本保持一致,所以迅速在中国的商贸行业普及开来,taler也获得了中国本土化的名字——「银圆」。清末以来「圆」又成为纸币的单位,不过圆字笔画较多,书写比较麻烦,在近现代文书当中多以元字代替,如今仅在人民币等少数地方以圆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