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遮遮掩掩,很多人直抒胸臆,很多人标语口号。
其实,教学与科研从来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也完全不需要两全其美。
所有在大学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过几年的人都明白,真心想做且能做好科研同时又想做且能做好教学的人凤毛麟角。所谓教学科研两全其美的故事与传说多半很难令人信服,一辈子做不了几次的专题报告和激情演讲除外;所有号称“双肩挑”的大学时尚追求者,各自华丽地展示其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华而不实,本质只是官场得意的点缀或仕途失意的安慰。
青年人做不到,任何年龄的人都很难做不到这个梦呓般的两全其美。至于少数惺惺相惜般为人传送的大牛授课佳话,对大部分同期学生来说,也只是谈资罢了,连记忆都谈不上。
让擅长科研的专注科研,让擅长教学的专注教学,才是高等教育正常生态。与其形式上两全其美,不如集思广益探讨局部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和细化条例,恢复高校正常学术生态。
比如:全校教学一线员工按教学和科研两类性质组成团队,打破院系人事关系界线,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优势。课程按教学、研究团队分配,把课程交给最适合的团队。全年工作绩效按团队性质分别考核,教学团队以基础课公共课为主,科研占比可小;科研团队以专业课为主,教学占比可少。其中具体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分配由团队内部全权安排,个人工作量与科研教学分值完全由团队内部考核与平衡。让最适合讲授某一部分内容的老师主讲这部分内容,通常一门课程由三到N人共同完成,教学时段全力以赴,科研时段不理教学。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一个前提,学校的团队组建规则与管理章程必须是相对稳定的、大致统一的、几无例外的(适当机动亦是生机,但须慎用),团队负责人可由团队组建者(条件按学科性质规定,标准相对确定)担任,团队人员去留由本团队内部章程决定。在没有被证实团队及其负责人严重失职之前,学院学校两级管理部门不得干预团队的教学与科研事务。不过,为应付上层/级各种检查评估考核,团队有积极配合、应付、迎合的义务和责任。
又当然,这样做的唯一害处是某些管理者的权威会受到影响,因此试行的可能性很小。
生态一旦失衡,恢复谈何容易。
去年愚人节梦呓。
现在的高校一般都会设立两种教师岗位,一种是教学为主型,职称是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样,另一种是科研为主型,职称是助研、副研、研究员这样。看起来是第一种更注重教学,第二种更注重科研,但一般高校中对这两个类型的岗位的教师都是有科研(发表了多少文章、申请到多少基金)和教学(讲了多少课时的课)两方面的考核的。
我觉得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的问题一方面要考虑自身的岗位,另一方面也跟所在的学科有关。
对于经典学科而言,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讲授这些课程的老师一般都是教学为主型,以高等数学为例,而现在高数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是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前就已经发现的了,很难有什么新的东西加进去,这里并不是说教师不能用创新的方法讲课,事实上,高数也可以讲的像评书一样,但从备课和讲课这两方面来说,教学本身基本只是在强化教师自身的基本功,很难对教师的科研有什么促进。
但前沿学科就不一样了,以本人的学科方向脑科学为例,脑科学或者说神经科学是非常前沿的领域,每天都有新成果出来,甚至有的成果的出现会推翻原来的结论。如果要讲授脑科学方面的课程,就需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下,及时追踪学科的进展,并且把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课件中每年也都会加入新的东西。在这个情况下,教学和科研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促进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也许哪天看到的一篇新paper就会给科研带来一些新思路,同时也可以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这大概就是前沿学科与经典学科的区别吧。
所以,我认为对于前沿学科来说,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可以两全。对于经典学科来说,可能教学的内容和科研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教师自身需要平衡好对二者的时间分配,既要讲好课,又要做好研究,对于青椒来说确实比较辛苦。
对于一线科研/教学人员,不可以。对拥有科研/教学团队的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不能算通常意义上的”青年科研人员“了。
”自己学会并做出学术创新“和”把专业知识通俗易懂的教给别人“ 这两者从来都是不等价的。甚至,把这两个东西扩展并类比一下,这是学术和科普的区别。科普的教学对象是几乎无知识基础的同学,大学里的教学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同学。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一个好的教学课程应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仿佛一个徐徐展开的画卷,一个知识点的由来,解决了什么现实应用,他们为什么这么解决,为什么其它方法不可以,可以在短时间介绍清楚,并且还很有吸引力。这样的教学,学生才有继续学下去的冲动。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术领袖的课程很有吸引力的原因,因为他们自己就知道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解决最好,甚至他们自己就是这个问题解决过程的亲历者。
也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非常依赖教师本身对行业本身的理解,对知识本身insight的梳理,如果想要做好,对于一个青年科研人员来说,需要花费相当多的专门时间查阅文献,梳理知识。
不幸的是,时间又对各位”青椒“非常宝贵。这宝贵的时间不拿来做科研,出成果,就不可能会有未来成为”学术领袖“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教学“一直都被认为是”苦“活的原因。
说的现实一点,你能靠教学把自己教成IEEE fellow吗?能教成院士吗?能靠教学拿诺贝尔奖吗?
不可能。
在国内,”青椒“其实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比如青年科学基金要求申请人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青年人才项目含金量最高的“四青”(青年拔尖、优青、青年长江、青年千人)中的两个——优青、青年长江,年龄限制是38岁。 四青之一的青年千人,限制年龄是40岁。45岁如果没申请到xxxx,这辈子几乎也就到头了。
没title就没钱,没钱就没学生,没学生就没成果,没成果就没项目没title,这是一个循环。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与自己有关的破局关键就是趁年轻好好科研。当然在国内,要是能像国外少数教授一样一辈子忍受孤独寂寞自己发论文自己做研究,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
所以,不论是客观条件,还是自己的主观发展,对青年科研人员,当然科研最重要。
真正好的教学,应该交给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老教授,他们对行业发展和学术前沿的理解,要比青年科研人员强太多了。但是国内大部分老教授都忙于别的事....这又是一个围城。
完。
可以,甚至可以医教研全面结合。
我见过一个老师,三十出头就有国青、硕导、副主任。不仅科研一流,教学一样强,还是本科生班主任、科研导师、副教授,同时还是科室教学秘书。更可怕的是,他已经能独立完成很多手术,腔镜开放都不在话下。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他是博士,而且有不错的文章,来了就给了校聘副教授,然后他又申请了国青,有了硕导的身份。
这时候他先是带本科生、研究生完成自己的课题,实验外包给公司,自己就统筹一下,不费太多功夫。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手术是最重要的。他又把白天的大量时间放到手术上,在一位主任手底下得到了长足的锻炼。
然后他又申请成为临床技能训练老师,带出了很多优秀学员,得到医院嘉奖,晋升之路一片坦途。
虽然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这样的人才以后肯定会成为科室栋梁。
希望有些帮助。
打不好听的比喻,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就像是马车前面的马儿。
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就是握着鞭子的马夫。
而教育部/科技部/基金委,则是坐在马车里的金主。
马车往哪个方向走、走多远、怎么走,这些事情马儿说了不算,马夫也插不上话,只有金主有决定权。
同理,教学重不重要,要不要把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青年教师自己是没有太大发言权的,得看上头是不是真的把教学当回事,是不是真的愿意为提高教学质量倾注资源。
现在的状况是,在大多数高校里,你就是把课上出花来,对你的基金申请、职称晋升都没太大帮助。能博士毕业当上教师的都不傻,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上头根本不在乎你有没有好好上课,压根就没有在上课这件事情上投入太多资源。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上好一门课要付出很大的精力,那么分配在科研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而科研成果往往是决定青椒去留升降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能认真备课上课的人,那是真的对教书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