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让flag不倒? 第1页

  

user avatar   xiechunlin02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举个荔枝:

假设,你今年的flag是:拍一部电影,进军影视业!

好,那拍什么呢?

你苦思冥想,最终决定拍一部爱情电影,由自己担任男一号,饰演一个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坚韧,在大城市里成功逆袭,然后当上CEO赢取白富美的励志故事,并打算邀请著名影星范火火,出演女一号,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的妻子...

每每想到这个flag,你不由从梦中笑醒,嘴边流淌着温热的口水...

这个flag真是太棒了!

就这么定了!今年就干这个了!

然后怎么办呢?

带着一笔钱,找几个兄弟扛着摄影机去找范火火,先拍起来再说吗?

如果在电视剧里,你应该活不过第二集…

这个flag又要倒了...

那要怎么才能完成拍片这个flag?

首先,你得先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故事,再把故事变成一个剧本,然后立项保护产权,写计划书,接着找投资人去筹钱。

投资人如果喜欢,好,做预算,给钱。

然后你需要组建导演组,确认影片风格,制定拍摄计划,编写剧本分镜头细目表;

这步完成后,大家看满意了吗?

满意。

好,下一步开始选景,选演员,组建摄制组,准备器材、服装、道具、设备,然后开拍;

一年之后…

拍摄完毕,你还需要音视频后期制作,然后联系发行商,确认排期,制作预告片,投广告,影院上线销售…

这才算制作完成了一部电影。你必须要先有一个影片完成的样子,然后再以这个“终”开始,完成计划中的每一步,才能把目标实现,这叫做:以终为始

这个概念是史蒂芬·柯维在他享誉全球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提出的第二个习惯,也是我们成熟的标志之一。

要想flag不倒,它就不能只是个flag,你必须得为它做一个好计划。


那计划应该怎么做呢?

是像这样的吗?

这不是做计划,这只是一份愿望清单,写的还很不标准,这样的flag不倒才怪...

那是像这样的吗?

先罗列未来所有要做的事情,再排个轻重缓急,最后安排成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这也不是做计划,这只是你的待办任务列表…


那什么是计划?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路径。

比如你月底想要买个IphoneXR给女朋友,但是口袋里的钱不够,因此你计划在未来20天里每天加班两小时赚加班费,每天多打50个陌生电话冲业绩,月底如果还不够,就问老李借3000元。

买IphoneXR是目标,加班、打电话、借钱是你为了要达成目标而计划的行为,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计划。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那些所谓的计划,要么是只有目标没有具体行动的愿望清单,要么是只有一个个待办任务,而没有目标的整天瞎忙...

☆ 那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如何的?


第一步:设定一个目标,也就是flag

计划之前先要明确一个具体的目标,所有计划都是为了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没有目标,则没有计划。那么目标该如何设定呢?什么是flag的标准样式呢?


首先,目标分为主动目标和被动目标两类。

被动目标,就是别人安排给你的任务,比如公司要求你达成的业绩目标。

而主动目标,则是你自己想去完成的事情,是选择的结果。每个人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能做到的事情很有限,未来一年,你可能既想环游一次世界,又想赚他个100万,还想遇到个真命天子(女)完成婚姻大事…

但是,所有的结果,都是需要你用注意力和时间去交换才能得到的,而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什么都想要,最后就什么也得不到。

只有专注才能产生效率,这点我们在整个专栏里已经讲过很多遍了。

所以,如果你想设定一个主动去完成的目标,就需要先对当前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情况做一次充分的分析;然后,基于你的人生大目标,在面前摆出所有的可选项;最后,通过我们前一课讲的科学决策做一次选择,确定一个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你有能力百分百专注的目标。


当然,不管是主动目标还是被动目标,你都需要把目标进行标准化。

所谓的标准化,就是目标一定要遵循SMART原则,什么是SMART原则?

  • S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 比如:我的目标是要幸福,这个目标本身没有错,只是办不到而已,因为幸福的定义不明确,所以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达成。那怎么办呢?你想要幸福,就一定要有所行动,因此,你可以把这个目标用清晰明确的行动指引来替代。比如:我的目标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爱自己的老公,每周能一起去看次电影,每年去旅行一次。
  •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可以被衡量,比如你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客户满意」,那么怎么样才算满意呢?这个无法衡量。你需要加上一组数据维度,比如说「用户好评分,在9.5分以上」,这样就能衡量是否达成了。
  • AAchievable,(自力)可达到的 你不能定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比如前面说的唱歌的例子,那个目标是不错,但是从五音不全,到成为歌星,这个目标离你的现状太远,遥不可及,你几乎不可能在1年之内实现。 你可以先定一个可实现的小目标,比如参加唱歌培训班,并通过毕业考试。然后在K歌软件上上传翻唱录音,获得100个粉丝,100个点赞。如果这个目标能达成,再定一个远一些的目标,就会比较靠谱。不然就会因为目标距离太远,而让自己始终处在焦虑的状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改善…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目标的达成,一定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过程,而不能把目标达成与否寄托在他人或者你不可控的事情上。比如,目标定为「下半年能够升职」,或者是「他能更喜欢我」,这些你不能控制,因为决定权在对方,你可以改成「连续两个月达到团队业绩第一名」、「提升自己对他的吸引力」...
  • RRewarding,完成后有满足感的 不能设定太远的目标,那我就设定一个「近一些的,容易实现的」目标可不可以呢?那你就需要衡量,当你完成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否能够满足你的存在感知层?太近、太容易的目标,即便完成,你也不会有愉悦感和满足感,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目标,会让你在过程中失去对它的渴求,也就没有了动力。 //存在感知层的概念,请参考我专栏第五课《脱了衣服你还是谁?》
  •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 一定得有时间限制,不然任何目标都没有意义,比如「我的目标是赚100万」,那是准备多久达到呢?1个月?1年?10年?还是50年?不同的时间限制,会导致你思考的方式、制定的计划完全不同。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个目标就会成为一句口号,起不到任何作用。

除了这5点之外,你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还得注意以下3点:

  1. 要用正面语言去描述: 关于「正面语言」的这个知识点,你可以参考我专栏第十三课《你的大脑,是不是被封印了?》
  2. 你的目标不应该伤害他人或者你的其他目标,要保持整体的平衡。
  3. 区分目标和手段: 就比如读书这件事,你定了一个目标,一年要读50本书。然后呢,具体要看什么书?历史?商业?还是文学?找不到方向… 年中的时候,发现才读了10本书,下半年就开始奋起直追。到了年底,终于读完了50本书了,然后呢?好像也没学到什么,读完这50本书能干吗呢?还是一脸迷茫…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读书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你不应该问:“读书是为了什么?” 而是要问:“为了什么,我们需要读书?” 可能是为了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可能是为了要写一篇学术论文;也可能是为了要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 这样的读书,才能有效果。 读书,是让你达成某个目标的手段, 但我们却常常把它当成了目标本身。

第二步: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你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赚到100万。那么下一步,你就需要对这个目标进行一次分解。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看上去有点挑战的目标时,你可能一下子想不出解决办法,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明天的工作安排是什么。

因此,你需要先将它拆分成许多个小目标,让每个小目标看上去都有可实现的路径,然后,你再通过逐个击破这些小目标来完成最终的那个大目标。这样,整个任务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容易了。


好,那我们该如何分解呢?

分解目标主要有加法分解和乘法分解两种:

  1. 加法分解

所谓加法分解,就是将一整个目标,像切蛋糕一样的切成许多小份,然后一口一口吃掉,每块小蛋糕吃完了,大蛋糕也就吃完了。

第一种加法分解是按时间来分:

比如说,你一年的业绩目标为1000万销售额,那么每个月的销售目标就是1000/12≈84万,每周的目标就是84/4=21万。当然,你也可以不平均分配,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那么就可以分成前少后多的结构。

第二种是按空间的方式来分解:

比如说你想提高个人收入,那么可以把自己的收入分成多个组成部分,比如:工资收入、业绩奖金、期权折现、滴滴兼职司机收入、理财收益、房屋/物品出租租金、书籍出版的版税等。然后把总收入提高的这个大目标,拆分到每个小分类中,看看各个部分需要做如何的改善,是否还需要开发新的收入来源等。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两种组合起来分解。

2. 乘法分解

乘法分解是比加法分解更高级的方式。

比如Space 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有一个疯狂的火星移民计划:把100万人送上火星。

这个目标是不是听着有点扯?

因为目前(2018年)把一个人送上火星的成本差不多需要100亿美金(根据NASA公开的一些数据),全世界没几个人能负担得起这笔差旅费,而现在是100万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多少钱是大家能承担得起的呢?

马斯克的目标是:50万美金,如果能把运送一个人的成本降到50万美金,那么许多中产家庭的人都有机会能负担得起,购买力就不成问题了。

可问题是,从100亿降到50万,这是2万倍啊,你马斯克之前又没造过火箭,这又是个天方夜谭的目标,怎么办?

然后马斯克就把这个目标拆分成了这样的一个神奇的公式:

20000 = 20 × 10 × 100

这是什么意思?

20是指什么?

载人能力提高20倍。目前火箭发射一次大约能平均载5人左右,如果能一次运送100人上天,那一次发射成本,平摊到每个人可不就下降了20倍嘛。好,目前Space X正在研发一款叫ITS的星际运输系统,它的单次的运载能力就能超过了100人,这个目标看上去未来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10是指什么?

火箭发射成本降低10倍。通过马斯克的努力,他们现在自行生产了火箭发射所需的大部分零件,已经将成本降低到了原来的1/5,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降低10倍这个目标看上去也是有可能的。

再来,100是指什么?

每个火箭能重复使用100次!现在的火箭发射都是一次性的,发射后所有零件全部报废,下一次得重新造,这个成本就非常高了,就像坐飞机,如果每次飞完飞机就得报废,那我们的机票估计就得几百万一张了。如果火箭的发射也能像飞机一样重复使用,就可以降低100倍的发射成本。而现在,Xpace X已经多次实现了火箭的成功回收。因此,这个目标现在看上去也指日可待!

你看,是不是很神奇?一个看似完全不靠谱的目标,被分解成几个有乘法关系的小目标之后,就变得可解决了(当然,这3个目标也都不容易达到,只是相对于原来的那个要看上去容易的多),这就是乘法分解的威力。

如果你想把你的目标也做一次乘法分解,就需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数学公式,比如:销售额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一旦找到了公式,你就可以四两拨千斤,让任务以指数级的速度向前推进。

读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帮忙先点个赞,我们接着说...


第三步:把目标拆解成任务

如果你已经把目标分解的足够细和精准了,那么就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把目标分解成任务!

什么意思?

比如说:你在上海火车站,现在要去人民广场。人民广场就是你的目标;那怎么去呢?请出门左转走100米,坐1号线地铁,乘坐往莘庄方向的那班车,在人民广场站下车,1号口出来就到了。这个怎么去的过程就是任务。

把目标拆解成任务,就是把「结果」翻译成实现结果的「过程」。

很多人口中的定计划,其实是列愿望清单...比如:减肥20斤;业绩完成100万;收入增加50%…

然后具体该怎么做呢?

没有…

那定了有什么用,激励一下自己吗?

所以,一切没有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都是耍流氓。

那具体该如何将目标拆解成任务呢?

  1. 正向规划

就是如果你想达成目标,应该分成几步才能完成,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你想今晚亲自下厨,给老婆做一道她最爱吃的剁椒鱼头,可自己并不会烧,怎么办?

你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剁椒鱼头的做法,发现一共有6个步骤,于是,你严格按照这六个步骤,逐项操作,最终,一道地道美味的湖南剁椒鱼头就能摆上餐桌。

这个就是正向规划,你知道目标是什么,你也知道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和步骤,因此,你只需要将这些步骤变成自己的待办任务,然后逐项去完成就可以了。

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达成目标的方式已经很成熟了,你不需要再重新发明轮子,自己在那边捣鼓这个鱼头该怎么搞,直接照搬成熟的步骤,按部就班的执行即可。这些就是所谓的套路,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套路。

而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不然,很多人就是喜欢「不按套路出牌」,喜欢自己摸索,搞一些他们眼中的创新,结果一了解才发现,他们并不是不按套路出牌,而是根本不知道套路的存在,期待乱拳打死老师傅,以身试法,步步试错,结果就死在了一些不必要的路上,很可惜。

要记住,你的顿悟很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你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成熟的创新通常都是在掌握了基本的套路之后才发展出来的,而不是凭空创造的,那都是低水平的发明。


那如果眼前的这个目标,没有任何成熟的步骤、参考资料、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

那就只能拍脑袋定计划,试着自己推演了,但这样的风险真的很高。当然,你也可以学习一下诸葛亮,来一段隆中对,未出茅庐,已能定天下三分,将此刻起的每一步都提前规划好,并能保证计划的正确性。

可世上又有几个智力近乎于妖的孔明呢?

很少...

那怎么办?

你可以试试第二种方式...


2. 逆向规划

所谓的逆向规划,就是从最终的状态开始,试着一步步向前倒推,再对应到当下的每一步该如何走,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逆向思维。

有些问题你可能从此刻为出发点去思考,很难想清楚每一步该怎么走,也不知道下一步是对的还是错的,但如果从终点出发,逆向倒推,有时候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比如,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叫抢20:两个人从0开始轮流报数,每次可以在上一轮的基础上+1,或者+2,比如:第一人报1;第二人可以报2,或者报3;第一人再根据第二人报的数字选择+1或者+2,以此类推,谁先报到20谁就赢了。

如果你先从第一步开始计划,这个游戏就变得很难,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会报几,也不知道自己+1好还是+2好。但是,如果你从最后一步开始向前计划,就能看的很清楚了:如果你想要拿到20,就必须拿到17,因为只要拿到17,无论对方+1还是+2,你下一个数字都能报20。而想要拿到17,你就得先拿到14,以此类推,你需要拿到11,8,5,2。你只要拿到其中一个数字,你就赢定了,这样你就知道现在的每一步该如何走了。

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比如你年初定下了今年的业绩目标是要成交100个客户,那怎么完成呢?每周的计划怎么安排?明天做哪些工作?你可能一下子会比较迷茫,怎么办?

你就可以从这个结果出发开始思考,根据自己的历史的成交率,倒推出100个成交客户需要多少个准客户,再平均到每天,推算出每天需要打几个陌生电话,拜访几个老客户,发几个朋友圈宣传,请哪位犹豫超过10天的人吃饭…这些就是你每天具体的工作任务。

如果你还是推不出来怎么办?

那就采用一种叫做「事前验尸」的方法:

就是假设你现在任务已经失败了,你来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你想出一本畅销书,如今已经变成了滞销书,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是书名起的不好?还是内容写的太专业别人看不懂?或是封面设计太难看?还是内容本身没有吸引力?又或者是出版社的渠道实力不强,还是自身的名气不够大?…

把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都列出来,然后逐个找出解决方案,把这些解决方案转换成你的待办任务,它们就是你的下一步计划!

孙子兵法有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叫做:“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能不能赢我不知道,这个在于对方,我能做的是让自己不可战胜。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赢,那就尽量让自己不要败,把一切你能想到导致失败的原因都提前预防到位,让最终失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没有料到”…..

如果早就想到了,但还是失败了,那就是最大的失败!


第四步:执行

有了具体的规划和任务,下一步就可以把这些任务放入你的GTD系统,开始逐项执行了。

什么是GTD?

GTD的英文全称是:Get Things Done,意思是把事情做完,这是由著名的时间管理人戴维·艾伦在他的著作《尽管去做》里提出的一套移动硬盘式的任务管理方法,它的秘诀是把所有待办任务都从大脑里移出去,清空大脑,在外部管理任务,让大脑的全部带宽都用来思考,而又不会遗漏任何一件事。

具体怎么做?

GTD共分为4个步骤,分别是:

注:我对原书的步骤做了一些改动,当然,你也可以参考原书建议的5个步骤来进行操作
  1. 收集:把任务从你的大脑中清空。

你需要把接收到的、自己计划的所有任务,统统放进一个「收件箱」里,市面上有很多任务清单软件都是基于GTD的原则去设计的,比如滴答清单、奇妙清单、To-Do、Doit...里面都有这个「收件箱」的功能,它就是用来收集这些任务的,而我比较推荐GTD大神级的软件OmniFocus,下面我会以这个软件做为案例来讲解。

当然,也许你看到这篇内容的时候,已经有更好的软件开发出来了。不过,软件的选择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掌握这套方法,软件的话选一个自己用起来顺手的就行,功能都大同小异。


2. 整理:把任务从你的收件箱里清空。

你需要对收件箱里的任务进行处理,每个任务可以有4种处理方式:

  1. 删除:如果发现它可做可不做,可能是当时一时兴起记下的,那就把它删除。

2. 立刻执行:如果这件事5分钟内可以解决,那就马上解决它。

3. 委托他人:如果这件事需要其他人来执行,那就把它安排给其他人,并把这条任务归类到一个文件夹,比如叫「等待」中,将来就可以在这个「等待」文件夹内去检查那些被委托出去的任务是否已经被完成了。

4. 整理归类:如果不是以上三类,那么就是需要自己下一步去执行的任务,你可以把它们移入你事先建立好的任务分类里,比如:工作、家庭、健康、某某项目等…

注:你也可以按原书上的建议,建立「将来/可能」、「下一步行动」等分类

然后,为你认为重要的任务打上重要标志;为任务设定好截止日期;补充一些任务说明;然后,你就可以把它从大脑中彻底忘了!以下是我自己任务管理的部分分类,仅供参考:


3. 执行:就是把任务逐个完成!

这些已经设置好,并且已经被你「忘了」的任务去哪里了呢?Omnifocus有个核心功能叫做「预测」,它会按你设定好的「重要程度」和「时间顺序」自动生成一张未来一段时间的任务列表:

这张列表会同步出现在你的手机、电脑、pad端,你可以随时查看和操作。

然后,你就可以根据这张列表,从头到底逐个完成他们即可。你不用再担心哪个任务没有做,有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先做,软件都帮你计划好了,你只需要一条条做就好了!

另外,处理任务的时候记得要保持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专注,是最高效的生产力!


4. 回顾

最后,你需要定期对所有任务进行一次回顾,看看收件箱里有没有未处理的任务;检查一下委托给别人的任务有没有完成;下周的任务安排是否太过紧凑,是否需要调整?对已完成的任务再总结一下心得…

发现收件箱里空空如也?预测栏里也无事可做?看来你最近真的是挺空的,那就去再找些活来干吧~

如果任务难度比较大,你还可以尝试引入PDCA循环,在过程中设置检查点,让计划在不断优化中前行。

注:如果对PDCA的概念不太了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小结

ok,从如何设定flag,如何制定计划,到执行任务最终完成目标的整个环节都已经讲完了。如果你能学会正整套方法,并严格执行,应该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新年flag了。

但是,你在这里也会遇到自己的极限,如果某些任务已经变得极其复杂和困难,你个人能力再强,计划做的再周密,仅凭一己之力已经不可能完成了,比如盖一幢大楼、举办一场演唱会,甚至制造一支铅笔,你都不可能独立完成,这个时候,你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行...

这个又应该怎么办?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你移步我的专栏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

我们专栏见~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1. 点赞, 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内容。
  2. 关注我和专栏, 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 关注公众号「富研社」, 这是我专栏的首发平台。

整个专栏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若你没有看过之前的几期文章,建议从专栏第一篇文章开始阅读。全网已有超过8000万的小伙伴学习过了,一起来吧!我们专栏见~

谢谢你的支持!




  

相关话题

  马云一年套现40亿的背后代表着什么呢? 
  在商业领域中,有哪些现实的结果和调查显示的结果完全相反的? 
  印度财政部要求小米追缴税款 8800 万美元,小米回应「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经营」,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 
  领导把你单独叫过去然后让你评价同事该怎么办? 
  职场中特长爱好的重要性?如何在工作之余快速培养一项特长? 
  面试了个985的计算机应届生,还比不过个专科生,读985的计算机专业有什么用? 
  王健林称「将和万达高管全部换乘红旗车」,这传递了什么信息?与一汽达成合作,这对万达有什么意义? 
  刚做中层领导,工资1.8w。常常(几乎每天)被领导训导,是否该辞职? 
  现在工作压力大,真的可以辞职换一份吗?辞职换工作的成本有多高?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应该考虑清楚些什么? 

前一个讨论
公安通报为什么是蓝底白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JK 制服那么贵?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