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什么东西是外国人吃,而中国人不吃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xue-h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雷氏鳗虾虎(ワラスボ)——吃异形吗,你们哥俩?

雷氏鳗虾虎是栖息在日本佐贺县有明海中的一种鱼,被当地居民当作一种美食。

国内南方和朝鲜半岛也有同类分布,但是因为长得太像美国科幻电影《异形》里的“异形”,貌似在国内老被当作入侵物种,着实冤枉。

因为雷氏鳗虾虎主要是以淤泥里的小鱼、甲壳类为食,做成刺身之类的有一股泥腥味,所以一般是去除内脏后做成鱼干食用,味道还算鲜美。

但是穿起来晒成鱼干,看起来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变得更像异形了……

最近日本人还开发出了“雷氏鳗虾虎饺子”……

Emmm……

《佐贺偶像是传奇》里自然也少不了宣传一波……

2.鳕胃(たらおさ)——有两把刷子

“鳕胃“是日本九州岛大分县日田地区的一种食材,主要是以北海道的鳕鱼的鱼鳃和胃加工而成。

传说是日本江户时代无法保存鲜鱼,在北海道加工好鳕鱼干后,由北前船向南运输,卖到日本最南部的九州岛内陆地区时,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鱼鳃和鱼胃,即便这样对当地人来说也是高级食品,便有了在过节时吃“鳕胃”的传统。

现在因为物质丰富,年轻人已经很少吃“鳕胃”了,一般都是老年人在盂兰盆节时食用,回忆童年的味道。

nhk.or.jp/hokkaido/arti (二维码自动识别)

新鲜的“鳕胃”:

食用方式是将“鳕胃”放到水里浸泡一晚后,加上砂糖、酱油、料酒煮着吃,味道和一般的动物内脏相似,咬起来比较劲道。


3.鲨鱼刺身(ワニ刺身)

鲨鱼刺身是岛根县南部、广岛县北部中国山地地区的一种“当地美食”。

“因幡的白兔”的故事中的鲨鱼便被叫做“ワニ”,因此虽说当地鲨鱼的发音和“鳄鱼”相同,但是实际上是指鲨鱼。

鲨鱼作为软骨鱼类,为了维持渗透压而在体内积攒了大量的尿素。鲨鱼在被捕获死后会代谢成氨,因此大部分人都会形容鲨鱼肉有一股“尿味”(氨味)。煮熟的鲨鱼都很少有人吃,更别说鲨鱼刺身了……

绝大部分日本人也不吃鲨鱼肉,一般捕获鲨鱼后,都是割掉鱼翅后把鲨鱼丢进海里。但是在明治时代,因为运输技术的提高,在朝鲜沿海地区捕获的鲨鱼在被割掉鱼翅后,山阴地区的日本渔民觉得可惜,便捡回去卖给山里人。

当地人在此之前一般只能吃到咸鱼、腌鱼,好不容易能够吃上新鲜且便宜的鲨鱼肉,自然大受欢迎。因为当地人也没吃过其他的鲜鱼,因此鲨鱼的尿骚味自然而然的被忽视了……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冷藏技术大大提升,因此山里人也能吃上其他的鲜鱼,鲨鱼的地位受到冲击,不过到现在为止仍深受当地人喜爱……

当地人食用鲨鱼的主要方式是加上生姜、绿芥末去除骚味食用,不过大多数吃过的非本地人都表示味道一言难尽……


user avatar   xiao-bao-30-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借这个题目介绍几个国外很普遍,但在国内还不算特别常见的美食。(感谢大家回复,可能大部分在国内都能找到。只是由于本人经历有限,都是出国以后才第一次吃到它们)

(所有图片取于网络,侵删)

洋蓟(jì)(Artichoke)

这是在地中海沿岸很普遍的蔬菜。它作为主菜和配菜都出现在很多地中海菜系中,有许多种做法。新鲜的洋蓟长这样

罗马式洋蓟是一道名菜。就是将洋蓟煮熟后浇上橄榄油、蒜和香菜末(顺便说一句,欧洲人用的香菜Parsley和我们中国常见的香菜Cilantro/Coriander长的近似,但味道并不太一样,严格来说也算是一种“外国人吃,中国不吃”的东西)。做法相当简单,但味道鲜美。

同样在罗马,还有一种犹太式的洋蓟做法,是用橄榄油把它炸熟,外焦里嫩。也相当有名

还有一种做法是洋蓟里塞上各种馅(stuffed artichoke)。没有吃过,但看上去还不错

烤洋蓟(roasted artichoke)也是很常见的

此外洋蓟也可以当成配菜出现在各种食物中。特别是腌过的洋蓟心(marinated artichoke hearts),口味发酸,比较利口。比如洋蓟意面

洋蓟沙拉等


接着上面这个沙拉说,还可以举出两个例子

芝麻菜(Arugula)

上图中的绿叶菜就是芝麻菜了。它主要的做法就是生拌沙拉。初尝味道稍苦,但是再嚼就会感觉口感清脆,味道丰富。加上少许橄榄油,柠檬汁(和/或醋),削几片薄薄的帕尔玛奶酪(Parmesan Cheese),就是一盘营养可口的沙拉。

在热食中,芝麻菜经常出现在披萨上。主角经常是意式火腿(prosciutto),还有帕尔玛奶酪,芝麻菜在其中调和,让披萨荤素搭配,老少咸宜。


鹰嘴豆(Chickpea)

上面那个洋蓟沙拉中的黄色豆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鹰嘴豆了。它营养极为丰富,在南亚和中东是非常普遍的食物(经评论提醒,在我国新疆也很普遍),人们几乎每餐必不可少。但是在南亚和中东的吃法却不尽相同。

在南亚,当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咖喱了。心灵手巧的三哥三姐们可以作出各种咖喱味的鹰嘴豆

再加上菜花等配菜就更丰富了

到了中东,就是鹰嘴豆泥(hummus)的天下了。不共戴天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也许只有一样东西是共享的,就是鹰嘴豆泥了。将鹰嘴豆捣烂成泥,混上少许调料,加上橄榄油,一个烤饼(pita),就可以是美美的一餐。

更豪华版的还可以在里面配上肉类。下图近年在湾区超火的Oren‘s hummus家的hummus加羊肉末。红烧羊肉味道香浓,配上鹰嘴豆泥的爽滑口感,相得益彰。

对了,在中东,鹰嘴豆还有一种家喻户晓的做法就是做成炸素丸子(falafel),这也是本人的最爱之一。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门配方。主料基本都是鹰嘴豆(也有的版本是用蚕豆fava bean做的),加上蒜,孜然(cumin)等调味料,再加上香菜(parsley / coriander),薄荷叶(mint),有时还会有茴香(dill)等绿色香料,打碎搅拌然后用菜油炸得外酥里嫩,吃的时候浇上芝麻酱(tahini,中国芝麻酱用熟芝麻做,而中东的tahini用生芝麻做),是吃不腻的美味。


古斯米(Couscous)

这个东西外观和口感都很像小米,不过实际上它其实是粗面粉,由麦子里来。这也是中东菜中常见的一种食材。用它来拌的地中海式沙拉多了一份主食的绵密,和清脆的蔬菜配合起来,口感更加丰富。


小扁豆(Lentil)

这也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最常见的食材之一。咖喱小扁豆鲜香可口

还有一种常见做法是拿它煮汤,在南欧更多一些。小扁豆加上胡萝卜、芹菜、洋葱炖一碗热汤,暖胃香浓,充满田园风味。


牛油果/鳄梨(Avocado)

现在国内吃到牛油果越来越多了。在它的原产地中南美洲,牛油果是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美食。各种墨西哥菜肴中几乎都会看到牛油果的身影。无论是直接切片/块加到burrito或是taco里

或是加上青椒、西红柿和洋葱打成鳄梨酱(guacamole/guac),用玉米片(tortilla)舀着吃

还有把牛油果核去掉然后填上馅的(stuffed avocado)。各种想象力丰富的菜肴彰显了拉美人民的热情天性。

而现在新的吃法还有鳄梨油。它的烟点比橄榄油高,是一种健康营养丰富而又适合煎炸等高温烹饪方法的新型食用油。


大蕉(Plantain)

这也是一种在拉美和非洲菜系中常见的食材。它和香蕉是近亲,比香蕉淀粉含量高而糖分少。所以生吃很难下咽,但却有几种方法把它入菜。

一种常见的吃法是油煎/炸。炸大蕉的口感不会像炸香蕉那样甜腻,所以是种很不错的小吃或零食。

可想而知,油炸后的大蕉片(Plantain chips)也可以做成零食包,在超市里常见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成品。

另外也有把大蕉做成菜的,加上黑豆(Black turtle bean / Black bean,也是一种拉美常见但国内不常见的食物),番茄,和洋葱,蒜等煮在一起,就是加勒比风情满满的黑豆大蕉炖锅(Black beans and plantain stew)。


迷迭香(Rosemary)

虽然已经被周杰伦写成了歌,但中餐中迷迭香好像用的还不是太多。在西餐中它是烧烤的好帮手。无论是烤鸡,烤三文鱼,乃至烤土豆,加上一把迷迭香都增味不少。

在爱吃会吃的民族比如意大利人那里还能吃到迷迭香烤兔肉

迷迭香在意大利还有一种妙用,就是做一种特殊的面包,福卡恰(focaccia)。这种面包本身咸咸的再加上橄榄油和迷迭香的清香,作为餐前小食非常可口。


酸面包(Sourdough)

说到面包,其他答案里也提到了,由于中西制作面食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做出的成品也有很大差别。和我们的馒头花卷相比,西餐的面包种类各式各样,比如法棍(Baguette,法式),蝴蝶饼(Pretzel,德式),百吉圈(Bagel,犹太),米兰面包(Panettone, 意式)都是较有特色的。这里还要强推一下大三藩的特色酸面包装蛤蜊奶油汤(Clam chowder in a sourdough)。

所谓sourdough其实跟我们用老面发面是一样。用一块发过的面在空气中自然发酵而不是人为添加酵母菌。中式老面一般是干面,而西式做面包的老面一般是面糊。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面包有天然的酸味,通常是外皮硬且有韧劲,内部则很柔软而有很大空隙。涂上黄油后直接吃就很美味,而用它来盛汤更便于吸收汤汁,所以喝完蛤蜊奶油汤再把吸满汤汁的面包碗吃掉也是一种不可错过的乐趣。除了面包,现在还出现了sourdough的衍生品,比如饼干。。


菠萝蜜(Jackfruit)

菠萝蜜是种热带水果,应该在我国南方也有吧。不过作为北方佬的我是没有吃过。

这里要介绍的是在美国,菠萝蜜主要不是当水果生吃。最普遍吃法是,当肉吃。。。因为菠萝蜜的果实煮熟撕开之后样子很像猪肉/鸡肉,于是在Beyond Meat等高科技产品出现之前它是最常见的肉类替代品。素食者们把它做熟放了烤肉酱(bbq sauce)等调料后就当肉吃了。。至于口感味道嘛,我感觉是不怎么像肉,倒有点像面筋。

菠萝蜜汉堡(Pulled Jackfruit Sandwich)

也能放在taco饼里


顺便说一句现在大火的Beyond Meat,也算是一种切题的食物吧。它的主要产品是模拟肉馅,可以用作汉堡肉饼,肉丸,香肠等。这个的口感倒是和肉很接近了,营养方面也不输真肉(主要是大豆或豌豆蛋白)。目前他们已经和麦当劳,赛百味等超级连锁快餐合作,前途不可限量。


最后放两个地方土特产吧

仙人掌糖(Cactus candy)

同事去亚利桑那带回来一盒。尝了一块,超甜,挺好吃的。不过不知道仙人掌应该是什么味道。。


鳄鱼肉(Alligator meat)

新奥尔良人民除了小龙虾之外的最爱:油炸鳄鱼肉。吃过一次,其实味道并不奇怪,不过也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很像鸡肉的口感而已。作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值得一尝吧。


————————————————————————————————

感谢大家的阅读,再更一波。。来说说辣椒吧。这个是可以单开一帖的,不过放在这里也不算跑题。我国现在几乎是全民吃辣。不过来到了辣椒的原产地美洲,发现这边的辣椒品种还是和国内见到有些差别。介绍一下在美国最常吃到的几种辣椒。以下用“斯科维尔辣度单位”(Scoville Heat Unit),缩写为SHU,作为辣度参考。(比如青/甜椒SHU大概零到几百,二荆条在1.5万SHU左右,朝天椒 SHU可以到5万-10万)

Jalapeño

这是在菜市场最最常见的一种辣椒了。表面光滑,颜色深绿,还有清香的辣椒味道。辣度3500~8000SHU,和国内的青辣椒味道近似。也是在各种亚洲餐馆和家庭中最常用来替代尖椒的(比如用它来做尖椒土豆丝)。

在越南面包(Bánh Mì / Vietnamese Sandwich)里它也是一剂提味佳品。


Serrano

和Jalapeño类似,但是体型也更瘦小一些,不意外地也更辣一些,达到1万~2万SHU

也因为它味道更浓,一般腌辣椒用Serrano的比较多一些


而说到辣椒酱的话,相较于我们的国民女神老干妈,美国餐馆和超市里最常见的辣椒酱有两种品牌。Tabasco是除亚洲餐馆以外最普遍的,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美国辣椒酱制造商,创建于1868年。它有一系列产品,最常见的是红绿两瓶。

绿色是用Jalapeño做的,而红色是他们的招牌产品。Tabasco就是这种辣椒的名字,它的辣度可以达到3万~5万SHU。而Tabasco做的辣椒酱还自带一些酸味(加了醋)。


而在亚洲餐馆特别是几乎所有的越南餐馆,则基本上被“是拉差香甜辣椒酱”垄断(“是拉差”Sriracha是泰国的一个地名)。这个品牌的创始人是一位移居美国加州的越南华人。他家的产品品种单一,包装”山寨“(那个大公鸡商标仅是因为老板属鸡而已,周围的文字描述也毫无设计可言。。)且万年不换,但是却在美国以至世界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乃至成为了文化符号,在2003年曾经被美国华裔太空人卢杰带上了国际太空站。

这种辣椒酱主要有红色版本的Jalapeño,蒜和糖醋等制成。味如其名,是带有酸甜口味的辣椒酱。它广泛地分布在美国从东到西的大大小小每一家越南米粉(pho)店,是无可争议的标配。


Habanero

就是这种橙黄色的小灯笼椒,差不多是能在菜市场或者餐馆买到最辣的辣椒了。它的辣度达到了10万~35万 SHU。除了辣,它还有一种自己独有的特殊味道,让喜欢的人趋之若鹜,但是也有不少人敬而远之。

中美洲人可能很早就熟悉它了。不少墨西哥餐馆有用它做成的salsa酱,保证够劲儿。

上文提到的Tabasco也有Habanero的酱。而最近见到Habanero逐渐进入到了其它菜系。吃过一碗配Habanero sauce的拉面。。那感觉可以说是相当爽。。



再来聊聊醋。和酒类似,我们中国的醋都是粮食酿造的,而西方的醋则大部分是果醋。如果去逛超市,最常见的醋是这个:

苹果酒醋(Apple cider vinegar)

它是由苹果汁发酵而成的,加水或柠檬水稀释后就可以直接喝,酸甜可口且有诸多健康优势,是减肥佳饮。

而另一方面,它是很多沙拉中的好帮手,往往起到提味点睛的作用。

在烧烤时腌制肉类的酱料也经常有它的身影,可以让烤肉多了一份酸甜味,化解肉类本身的油腻。


意大利黑醋(Balsamic vinegar)

而真正要说到醋类之王,那必须要拿出意大利黑醋了,音译叫做巴萨米醋或巴萨米克醋。它不是用米而是用葡萄汁发酵而成的。而这个发酵的过程一般都需要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它的价格也基本和上好的红酒比肩。

这种黑醋微微酸甜之后味道醇香,和新鲜的橄榄油是绝配。几滴黑醋倒入晶莹的橄榄油,如同黑色的珍珠。

只要用白面包ciabatta来蘸它们吃,在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国家就是一盘美味。

而如果用意大利黑醋这等佳品来做肉,则是得偿所愿了。黑醋加少许糖,蒜蓉和迷迭香炒出的酱汁浇上刚烤好的羊排,一下子把羊肉的鲜香又带上了另一个层次。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蛋酒 (eggnog).

蛋酒源於歐洲。早在十三世紀時,英國的修道士就會喝加了蛋與無花果製成的奶酒。後來就演變出各種版本,以不同的奶與酒類搭配,做為社交場合的飲品。到了十七世紀,雪莉酒成為蛋酒中最主要的酒精成分,飲用蛋酒也多了祝福健康與財富的意義。不過多是有錢人家才喝得起,因為當時在歐洲,牛奶、蛋和雪莉酒都是很珍貴的食物。

蛋酒隨著殖民傳入其他國家,也隨著當地風土變化出自己的樣貌。在加勒比海一帶,就以藍姆酒為基底,而且因為當地牛奶和雞蛋較易取得,遂受到當地人民歡迎,成為各階層人民都喜愛的飲品。

風味濃郁、帶點香辛氣息的蛋酒是很適合的飲品。除了在歐洲當地,這個習俗也傳到其他地區,美國也不例外,而且每個地區,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愛的配方。

在波多黎各,除了用牛奶,有的人也會用椰奶。在墨西哥,會額外加肉桂和香草,搭配蘭姆酒或穀物酒。在秘魯會以葡萄汁發酵蒸餾而成的烈酒皮斯可 (pisco) 為基底。

和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一樣,在英美地區,聖誕節期間一定要應景的,就是這蛋奶酒。蛋奶酒(Eggnog)的單詞詞綴」nog」來自單詞「Noggin」, 「Noggin」 在英文單詞裏有小木杯,小酒杯的意思。它指用來在小酒館裏裝飲料的杯子。所以,這種以蛋和牛奶調製的飲料被形容為:「An egg drink in a noggin」. 於是,演變成後來,蛋奶酒就是將蛋(egg)和杯子(noggin)的詞綴加在一起,成了Eggnog (蛋奶酒)。



////////////////////////////////////////////////////////////////////////////////////////////////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散文很散,敬请海涵。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8亿,没跨出一小步 (n<1亿)。 盐值持续低迷(3年了还900+)。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不到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user avatar   nan-jue-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年以后,男爵兔看到这个问题,准会想起她的叙利亚朋友带来一锅葡萄叶卷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葡萄叶这种东西,我在国内是真没吃过。但是沙姆地区的阿拉伯人趋之若鹜,据说地中海沿岸包括希腊啥的也都喜欢吃。分享我见过的两种吃法。

葡萄叶卷Warak

西红柿香菜洋葱和羊肉,各种食材切的细碎,用米饭搅在一起,新鲜葡萄叶洗净去粗梗,在开水锅内稍微烫一下,然后把食材像粽子一样包起来,放锅里,浇柠檬汁炖。口感可以参考粽子,但因为葡萄叶本身微酸略涩,再加了柠檬汁,恕我实在吃不出酸之外的味道了。

我也忘不了那口高压锅的直径和叙利亚朋友亮晶晶的眼睛.....

葡萄叶酸菜

做法和四川泡菜好像差不多,把葡萄叶洗干净,把有虫子蛀的和黄叶去掉.然后预处理一下,扔泡菜汤里就行了。口感……啥叫口感……我就像是一只长颈鹿。




user avatar   mo-si-ke-ma-sh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俄罗斯人,我来说几个你们不会吃的东西:

1,Vareniki甜饺子

其实就是饺子,但是一般是水果饺子!哈哈我知道你们肯定接受不了这个食物,对不对?Vareniki在俄罗斯很常见,它们的形状像中国饺子,但它们的馅料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小品。其实,俄罗斯的Vareniki可以是咸的或甜的。咸的装满了土豆泥、卷心菜和蘑菇。甜的充满了山寨奶酪和不同种类的浆果:樱桃,蓝莓或草莓。

中国人吃饺子配酱油、辣椒油或醋。俄罗斯人通常吃饺子配酸奶油、蛋黄酱、番茄酱或芥末。

2,鲱鱼沙拉

这是我们都喜欢的传统俄罗斯沙拉!它由几层切碎的成分组成:甜菜、土豆、胡萝卜、鲱鱼和蛋黄酱。这道菜还可以加上一层新鲜磨碎的苹果。我在中国从来没有见过中国朋友吃过这个食物,甚至在餐馆里都没有,但是在俄罗斯很常见,当然了,中式餐食一般是不吃沙拉的,大家喜欢炒蔬菜吃,我也喜欢这样的。对了,这个沙拉,很多人可能会表示拒绝,因为鲱鱼罐头实在是!太臭了!但实际上,鲱鱼罐头之所以难闻是因为它们发酵腐烂了,而新鲜的鲱鱼是没有难闻的气味的,只有咸味。

3,Salo 萨洛

萨洛是一种传统的俄罗斯美食,主要是斯拉夫食物,和意大利火腿一样,是腌制后的肉。

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生肉,火腿也一样哈哈,这个一般中国人是不吃的,我注意到中国一些地区也有腌制的肉,叫做腊肉,但是不会生吃,还是需要烹饪之后才会食用的。我个人并不能接受吃萨洛, 但我爸爸真的很喜欢它!他会配着黑麦面包和野菜一起吃。


说到关于吃的,之前我在中国的时候,最想念的俄罗斯食物主要是奶制品,在莫斯科喝酸奶简直是最美好的事情了,我们喝kefir (开菲尔或者酸牛奶), ryazhenka (熟酸乳), prostokvasha (凝乳)。

我发现奶酪在中国并不是很普遍,不过也可能与部分人乳糖不耐受有关系,或者大家并不习惯奶制品。还有,比如香肠产品种类不多,中国卖的蛋黄酱和我之前吃过的不太一样,会比较甜一些。

还有,我发现在中国的俄罗斯人似乎只喜欢吃某种类型的菜,比如顿顿都麻辣烫和火锅,还有,中国不同种类的酱汁数量让我吃惊,我最喜欢的是芝麻酱, 现在我已经不在中国了,也很想念它。对了,我超级喜欢中国的烧烤, 和俄罗斯的沙什利基一样。

总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文化习惯、饮食差异都很不同,这一点让我激动。我很喜欢去旅行,体验不同的环境和遇到不同的人,我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待边境开放了!


user avatar   yamamoto-NUM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位同事参加老美组织的聚餐,有两种接受不了:

1.烤土豆,是一只土豆有几斤重那种大土豆,烤熟后抹上黄油吃,真是看着就腻了;

2.烤牛肉,7分熟,烤好后放到餐盘里一刀切下去,血哗哗的就流出来,要多恶心有多恶心,根本吃不下去。旁边老外抻头看了一眼,说:“这牛肉给我吃还有点老呢”,难道他们要吃血淋淋的吗?


user avatar   luxiai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Mettbrötchen,德意志寿司

德国人早上上班路上在街角、车站的面包店(德国到处都是面包店,而且真的主要是卖面包的,而不是各种蛋糕、蛋挞啥的)买个小面包夹点炸鱼排、奶酪、火腿、Salami和菜叶子什么的,一边走一边吃或者装纸袋里到单位带薪吃早饭。

其中就有一种放生猪肉馅的,撒点洋葱,简单粗暴,也有加小葱碎、胡椒的,不加也没事。我刚来德国时候,震惊了,听说生吃鱼肉牛肉,这猪肉也能生吃?

不像北京的豆汁儿,名声大,实际日常喝的人很少。这玩意每天早上到处都是,非常非常受欢迎。

我本科实习的时候,有一天和供应商早餐会(不是很正式),就是一大堆小面包,桌子上各种可以夹到面包里的东西,黄油、奶酪、还有德国的肝肠、血肠(我觉得更恶心)。最显眼的是一个大金属盘子,堆了一个猪肉馅的小山,大家用刀弄一坨自己抹到面包上,也是全场最受欢迎的。

我因为去打了个电话,晚到了20分钟,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作为全场唯一外国人,大家吃饱开始调戏我,你尝尝这个尝尝那个,然而我完全不受骗,只弄了点最正常的火腿。然后一个同事问我,你吃不吃日本寿司,我说吃啊,日料好吃又很健康,然后他说,那你也要试试我们德国的german sushi嘛!

我尴尬的回他,这好像差得还挺远的,不是一回事哦?

@庄泽曦 分享一个他在意大利时德国同学的故事,这位好汉想念德国的生猪肉,在超市买了一盒猪肉馅,回家搞了点调料拌了一下就直接吃了,呃。

提到了德国人引以为豪的面包,还得提一下这位国粹,Schwarzbrot黑面包。这看上去就不咋好吃,然而吃起来更是一言难尽。首先它很软,舌头碰到就碎了,然而嚼的时候又各种又大又硬的颗粒,酸了吧唧的也没啥香味,非常的健康,我觉得饭量再大的人吃这个,两口下去也就饱了,要是面不改色能吃一片,可以直接入德国国籍了(显然是我瞎说的)。


user avatar   jianjian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棕树心

棕树内部最嫩的部位。

由于不含脂肪胆固醇还无糖,又富含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等因素,棕树心 还和橄榄油、纳豆并称三大健康食品。吹得厉害的,更是直接冠其名为“蔬菜之王”。

全球多地皆有棕树心做成的美食,比如说毛里求斯的百万富翁沙拉

意大利披萨

大餐里面同样有

总之,虽然产量少,价格也不低,但几乎全世界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亚马逊上面,甚至有棕心罐头

以及各种棕心制品,如二营长的棕心意大利面



国外说完,说回国内。

相比于作为 食材,棕心作为一味中药只怕更为人所知。

什么清火解热安心养神之类的,非中医,不详谈。

将其作为食材的话,只有江西云南等极少数地区。

我想其作为食材之所以不广为人知,以下2个因素应该影响颇大:

1

棕树喜温,长江以北少见。品种众多,如龙棕之类的更是体高不足一米,棕心小得不够塞牙缝。

2

少数可以吃的,出于多年的饮食习惯,大家拿来就是一顿煎炒,苦味尽出,风味极端,非一般人能接受。


另外,很多人分不清棕心棕包棕花的区别,以为棕心和棕包棕花一般味苦,也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更多人尝鲜。

实际上,棕芯采摘下来,一般是下面这样


撕开表皮之后,最里面白色的部分,才算得上是棕心


而在剥棕芯的过程中,你能看到里面又有黄色的棕包


剥开黄黄的棕包皮,里面又藏着还未盛开的棕花

这种复杂的嵌套方式,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分清。

分清了棕心棕包棕花的区别,我们再来细说苦味的问题。

首先,棕树品种不同,棕心本就有苦有甜。

其次,完整的棕芯剥开后能吃的主要是下面的棕心和棕包

如果说棕包苦味是超浓美式的话,棕心外围黄色部位大概是普通美式,最核心的白色棕心的苦味大概是卡布奇诺,不细品根本察觉不到。

一句话就是: 越白越甜,越黄越苦 (好像做人也不能太黄……)

再者,不是嗜苦味之人最好不要煎炒着吃,越炒越苦,越辣越苦(据说云南某地区有加醋小米辣等佐料直接凑足鲜香苦辣甜五味的吃法)。

最后,介绍自己的经验。

非白色部分,苦味稍浓且不如白色部分脆嫩,除少数人能接受煎炒之外,我想最适合的做法就是煲汤。

即使不文火慢煨,直接采用快手汤做法,其鲜美虽不如番茄蛋汤之类,但鲜中带苦,苦尽甘来的丰厚口感 ,也是其他快手汤所望尘莫及的。


棕树心白色部分,生吃即可,拌沙拉最佳。

非常非常细微的苦不仅不影响口味,更是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茶水当中的苦涩的底味,丰富了整个棕心脆甜爽嫩的口感,不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

整体吃起来像是核桃,但不会有核桃外衣一般的残渣,嫩如厚厚的酸奶。加之其植物蛋白含量较高,细嚼之下甚至有一种吃肉的错觉。

吃完之后,口中自带一种清新澄澈的舒爽,尤其适合冬季过年期间大鱼大肉之后的清肠解腻



见到评论区很多人 提到印度那个大萝卜吃法,大概说一下:

大萝卜是把整颗棕树树干剥皮之后,整个切片。纤维粗,口感涩而苦,具体什么味可参考直接找棵树来啃。


而棕心是指整个棕树最前端的部位,是棕树储存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如果你剥过就能明显看出,棕心里面不仅有棕包(之后的棕花),最最前端的那个部位是尚未成熟但是已经排列整齐、初具雏形的粽叶

差不多就是,整颗棕心就是棕树的营养库,保证的是整颗棕树的自然生长。因此,要吃棕心一般只有冬季棕树准备过冬期间才最值。

春夏秋三季有虽有,但整个营养库它自己都用的差不多了,你吃吃印度大萝卜就得了。


user avatar   TigerfromSib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说一个吧,腌的生鱼肉,网上随便找的图,在独联体超市比较常见。

生鱼肉直接用油裹住了。以前懒的时候,不愿意去收拾鱼,就买这个,然后直接放到平底锅上炸了吃,味道也还行。

直到我到当地朋友家玩,喝酒的时候他妻子拿出这个玩意,然后当地朋友打开包装,拿叉子插了个直接放嘴里吃了。当时我想到那是生鱼,还都是油,就差跑到洗手间呕吐。这帮毛子太牲口了。


user avatar   sui-feng-57-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淘宝流量那么多,李佳琦和薇娅作为头部中的头部,成交额高不意外,但是实际成交额还是有不少水分的。


首先,淘宝直播排行榜上的成交额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直播上的成交额的数据,指的是定金锁定的GMV的总数据

我从阿里巴巴的官网上找到了其披露的2019年财报[1]。在财报中,阿里对其GMV的定义是:GMV是包含了运费在内的所有已经拍下的订单价值(包含未付款订单)。

“ GMV”或“商品总价值”是指我们市场上已确认的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价值,无论买卖双方如何或是否结算交易;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GMV涉及我们的市场仅包括通过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交易的GMV; 我们针对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计算包括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运费; 为谨慎起见,目的是消除对潜在欺诈交易对我们的GMV的任何影响,我们在计算某些产品类别中超过一定金额的GMV交易以及每天购买特定产品类别中的某些产品类别的买方的交易时排除在计算之外。

简单来说,GMV计算的不是实际交易数据,而是“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一个总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我在淘宝上下单了100台iPhone 12 Pro,每台单价1万元,但是我没付款,但是按照GMV的角度,我这么一个操作,直接搞了100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GMV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为啥电商都愿意公布GMV的原因之一。因为数据好看啊!

更何况,双十一李佳琦的销售额计算的是预售销售额,也就是定金锁定的GMV,这个水分就更大了,我就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预售有不退款的吗?


其次,就是一晚上100多亿的销售额确实过于恐怖了。

有人可能对一百亿没有啥概念····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要不吃不喝41.5万年才能挣到这个数···

换算到公司上,李佳琦和薇娅一晚上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半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年的总营收···

如果最后全部都是实际成交的话,那阿里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另外两家的威胁了。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

  1. ^阿里2019年财报 https://otp.investis.com/clients/us/alibaba/SEC/sec-show.aspx?Type=html&FilingId=14266295&CIK=0001577552&Index=10000



     

相关话题

  北方人饭量普遍大于南方人吗? 
  有哪些食物乱炖在一起竟出奇地美味? 
  为什么一个外国人那么想要进入多人群聊? 
  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人的发明和创新? 
  日本有哪些好吃不贵的米其林餐厅? 
  孩子想吃牛排,饭店太贵又吃不过瘾,想去菜市场买一斤上脑,家里没有黄油平底锅,请问有没有极简家庭做法? 
  如何通过一道菜判断一家日料的料理水平? 
  两个人在家做饭,100元能享受到多丰盛的一顿饭? 
  如何才能制作一个微生物汉堡? 
  筹备 6~8 人的小规模家庭聚餐需要注意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氮气或氦气保护,却极少选择廉价易得的氩气?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欧洲发现的新冠病毒来自德特里克堡?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