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民党为什么没有战神级别的将领? 第2页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段国民党骚操作的历史,即使有战神又如何?

这段真实历史之荒谬,电影剧本可能都不敢去这么描写——

因为太过于匪夷所思,但是这段历史却真实地展示了国民党这个政党的特质——

干啥啥不行,拆台第一名。

这段历史就是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以蒋介石为首的一票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表现。

淮海战役历史上当然是我军大获全胜,但是这个巨大的胜利很大程度是国民党一手促成的结果。

在战役发起之前我军从上到下都根本没想过最后的战果居然会这么大,甚至即使是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下党也没敢设计淮海战役这样的剧本。

对!你没看错,包括共谍以及我军高层都没敢设计的战争剧本——最后在国民党一票高级将领配合下居然意外实现了!

是不是很魔幻的感觉?

下面我就来讲讲这段魔幻的历史。

1 关外战场

先简要回顾一下淮海战役之前的战争过程。

内战爆发之后,我党就制定了一个基本战略:南守北攻。

这个战略的基本意思就是在关内战场我军以守为主,目的就是尽量拖住蒋军主力,为关外解放军拿下东北争取时间;而在关外战场则以进攻为主,目的就是拿下东北这个工业基础最强大的地盘。

按:在抗战胜利之初,东北工业制造能力冠绝全国。

以钢产量为例,当时全国关内钢产量每年只有区区5万吨,但是东北仅满铁每年钢产量就达到46万吨。

所以,东北是国共两党必争之地,谁能拿到东北,谁就能拥有压倒性的工业制造能力。

为了拿下东北,我党当时是下了血本,除了在山东解放区抽调了10万精锐,更从北方各个解放区抽调了整整2万干部随同军队一起进入东北。

2万干部是个什么概念?

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红军连军队带干部不过3万人,干部只有几千人,这就是当时中共中央几乎全部家当,这几千干部也是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精华。

在长征路途中,教员自己新出生的儿子也因为没有人照顾被迫送给老乡,而当时干部哪怕是受伤无法行军也要动用两名士兵抬着长征,就这样才保存下来几千干部,然后就靠着这批干部中共后来才能席卷全国。

现在为了争夺东北,中共中央一次性就给了林彪2万干部!

所以当时林彪在东北简直如同开了挂一般发展。

1946年四平之战严重失利,数十万民主联军被国民党中央军精锐击溃,丢掉了大半个东北。

但是在与国民党反复拉锯作战仅仅一年多之后,东野就拥有了百万雄师。

这就是拥有2万干部的中共组织的力量。


2 关内战场

在关内战场,本来中共中央策略定位就是以守为主,但是有支部队表现特别出色——这就是粟裕领导的华野(最初粟裕领导的是华中野战军,后来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

内战爆发之后,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只有3万人,却在12万国民党军队围攻下打出7战7捷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

这让毛泽东极为兴奋,宣称如果各个解放区都能有这样的战绩,5年就能打倒国民党。

然后粟裕率领的华野又有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大胜,声势一时无两。

华野战绩之所以如此出色,除了粟裕个人军事天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山东解放区得到了东北的输血。

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大连到山东烟台的海路运输给华野提供了超过10万吨的军火,东北军火源源不断地供应,才是华野越打越强的根本。

1947年刘邓率领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很多历史书称之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这从历史层面来看,当然没有问题。

实际上刘邓跃进大别山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关内战争形势不但没有出现转折,反而一度变得恶化。

中野到达大别山之后,不但根本无法立足,而且重武器全部丢失,部队减员一半。

为了策应在大别山苦苦支撑的中野,华野在7月分兵出击,同样损失惨重。

1948年3月中野退出大别山的时候,华野丢掉了胶东解放区——来自东北的补给线被切断,这是华野以及关内解放军最黑暗的时期。

在东北,东野虽然已经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但是要拿下整个东北感觉还很遥远。

所以,在1948年初,中共中央的南守北攻的战略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南守有守不住的迹象,北攻要取得决定性胜利还遥不可及。


3 奇迹般变化

因为上述原因,1948年初毛泽东预计要获得全面胜利可能还要十几年的时间,甚至还要做好最坏可能上山去打游击的准备。

但是9个月之后,解放战争形势出现了奇迹般变化!

在东北,经过辽沈战役东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队,一举囊括全东北,北攻大获全胜;

在中原,华野与中野经过淮海战役将国民党徐州剿总所部精锐全部消灭,也就是说本来该南守的解放军在没有东野帮助的情况下自个儿完成了歼灭淮海国军主力的任务!

这简直就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怎么做到的?

当然是国民党自己作死才能实现的奇迹。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淮海战役国民党高层作死的过程。


4 局势逆转

1948年3月,在中野退出大别山之后,毛泽东本着南守北攻的原则,本来打算让粟裕率领华野三个纵队渡江南下去国统区作战。

这个战略基本算是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加强版。

因为中野在大别山惨重的经历让粟裕坚决反对渡江南下,要求将华野主力留在江北,毕竟背靠解放区有可靠的后勤保障。

几番电文来往,毛泽东最后勉强同意了粟裕的意见。

其实,中野退出大别山之后,中原战场形势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首先华野外线兵团、陈谢兵团卸下了策应中野的包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任意选择最有利的预选战场作战,重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中野进入中原,彻底摆脱在大别山既无法立足又处处被围攻的窘境,在下辖7大军区31个军分区的支援下如鱼得水。

在中原纵横驰骋,既独立作战,又与华野外线兵团、陈谢兵团相互呼应,中原棋路一下子走活了。

中野、华野外线兵团、陈谢兵团等三只大军在中原纵横驰骋,或围点,或打援、或切断交通线——中原大地处处烽火,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被搅得稀烂。

由于国民党高层反应迟钝,面对解放军的反攻进退失据,处处被动挨打,整个中原战场局势就在短短几个月发生了逆转。


5 “小淮海”

到了1948年10月国民党高层已经意识到,如果再延续过去的战略——处处分兵必然处处受制。

所以,当时国民党高层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在长江以北的徐州战场放弃一切能放弃的城市,除了固守徐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之外,必须最大程度集中兵力,寻求与解放军的决战。

由于在淮海战场上国军可以集中近80万主力,而华野+中野只有60万,兵力对比明显劣势,在战场上没有取得有利态势之前,我军并不愿意与国民党军队贸然决战。

所以,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我军高层(从毛泽东到粟裕)的准备是打一场“小淮海”战役——就是寻求时机,歼灭徐州剿总国军主力一部。

你没看错,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我军高层也根本没有想过要用60万军队吃掉国民党军队80万主力,后来淮海战役战果这么大完全是国民党自己作死才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本来我军计划的小淮海怎么发展到大淮海的。


6 玄幻的历史

小淮海就是计划吃掉徐州剿总的黄百韬兵团,那么怎么才能吃掉这个兵团呢?

潜伏在国民党高层内部的地下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部长是白崇禧,因为是桂系出身所以基本被架空,真正掌握国防部实权的是参谋总长顾祝同,具体主持国防部日常事务的是国防部次长刘斐,国防部拟定作战计划的主要就是顾祝同心腹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

好吧,其实郭汝瑰、刘斐都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

所以,国民党军队作战计划拟定到审批是一个很玄幻的过程——中共地下党郭汝瑰制定计划,经中共地下党刘斐审批,最后交给顾祝同拍板(郭汝瑰的计划顾祝同就没有不同意的),最后下发给一线作战部队执行。

大家是不是已经开始脑补郭汝瑰与刘斐联手将顾祝同整得团团转的谍战剧的画面了?

但是真实的剧情却完全不是这样!

因为郭汝瑰与刘斐相互并不知道对方真实身份!

不仅不知道,郭汝瑰与刘斐还相互认为对方是最危险的敌人!

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郭汝瑰与刘斐不但相互防备关系搞得很僵,还互相抓对方的小辫子,甚至互相向顾祝同检举对方是共谍。

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么玄幻!

两个地下党互相检举对方是地下党(居然真是事实),最后顾祝同还要来和稀泥,让两个地下党要同舟共济共同为党国效力。

因为上述原因,郭汝瑰制定作战计划还真不敢故意留下明显的漏洞——担心在刘斐那里通不过。但是又要完成我军实现小淮海的战役企图,就只能在私下里做手脚。


7 围剿黄百韬

当时黄百韬兵团驻扎在新安镇一带,按照国防部的计划,黄百韬兵团是要收缩撤回到徐州附近的。

所以,要吃掉黄百韬兵团就必须想办法让其在新安镇滞留几天,然后郭汝瑰就设计了一个圈套。

1948年11月初,济南战役后国民党侦听机构发现解放军有几十部电台由济南向临沂方向移动,判断其有进攻徐州的意图。

当时国民党国防部拟定的对策是:“以主要城市(徐州)为战略要点,同时以精锐主力组成机动应援兵团。”

按照这个方针,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等主力都要收缩到徐州附近。

这4个兵团一后撤,东侧第九绥靖区就孤悬在外了,原本驻守在连云港的第44军就必须撤退。

44军撤退路线有两个方案。一个走水路,安全但是耗时长;一个沿陆路向西直接向徐州靠拢,但是这条路并不安全。

怎么定呢?当时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是装门面的,什么事都不做决策;副总杜聿明又在葫芦岛指挥撤军。

于是,参谋总长顾祝同和郭汝瑰赶到徐州客串指挥,顾祝同自己平庸无能,决策倚重国防部有“才子”之称的郭汝瑰。

郭汝瑰很容易说服顾祝同选择陆路方案,为了取得一线兵团司令官的支持,还提出将原属李延年兵团的44军划归黄百韬兵团建制。

黄百韬能拒绝增加一个军编制的诱惑吗?当然不能。

于是,黄百韬不但支持陆路方案,并且同意让自己的7兵团暂时停止后撤,等待44军归建。

黄百韬自己的算盘是,暂缓后撤虽然有风险,但是北面还有第三绥靖区两个军顶着,华野主力如果南下,第三绥靖区部队将给自己足够的预警时间。

谁知道第三绥靖区两个副司令都是中共地下党员,而司令冯治安又被软禁在徐州。在黄百韬兵团等待44军的关键时刻,第三绥靖区突然起义,华野主力长驱直入,让黄兵团一下子陷入被合围的危机。

这是中共特工在解放战争期间最精彩的布局,以44军为饵,在第三绥靖区埋下伏兵,为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条件要转化为事实依然有很多变数,就算第三绥靖区战场起义,华野主力可以迅速南下,但是如果黄百韬得到绥靖区起义的消息后迅速逃跑,华野能否抓住黄百韬兵团主力也是一个未知数。


8 围歼黄百韬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民党高层开始了作死之路。

第一个出现失误的就是黄百韬。在得到第三绥靖区起义的消息之后,黄百韬第一反应当然是立刻要跑路,但是组织部队撤退时才发现,自己在新安镇待了好几天居然没有在运河上架几座浮桥!

现在运河上只有一座桥,黄兵团有7—8万人马,还有大量机械化装备,光靠一座桥要走多久?

最后黄兵团还未全部过运河就被华野追上,后卫部队损失惨重。

第二个作死的就是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这哥们不但能力平庸还贪财怕死,听到华野主力南下的消息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把徐州剿总麾下部队都调到徐州来保命。

当时李弥所部13兵团驻扎在曹八集,距离运河不远,如果李弥留在曹八集接应黄百韬,华野要包围黄百韬兵团是很困难的。

但是刘总司令一道紧急命令,居然要李弥所部迅速撤回徐州!

黄百韬刚刚跑过运河就得到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于是苦苦哀求李弥留下来“拉兄弟一把”,但是李弥根本不为所动,借口必须执行刘总命令,率领部队撤回徐州。

然后曹八集被华野占领,黄兵团归路被切断,最后在碾庄被华野合围。

李弥这么干也是损人不利己,他从曹八集撤离扔下黄百韬不管,回到徐州之后在杜聿明严令之下又与邱清泉兵团回头来营救黄百韬。

为了夺回曹八集,6万人的李弥兵团死了整整1万人,最后也没救下黄百韬。


9 淮海战役总前委

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被合围之后,我军小淮海的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直到这个时候,我军依然没有打大淮海的准备——

一个最重要的证明是,11月11日中央军委都没有成立至关重要的淮海战役总前委。

这个总前委是个啥机构?

这个总前委是将中野华野5个主要领导人纳入的一个指挥机构,统一协调两大野战军在淮海的作战。

这个总前委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是11月16日中野占领宿县之后。也就是说直到中野占领宿县之后,中央军委才认为有必要统一协调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才决定发起大淮海的战役。

那么,中野怎么能攻占宿县这个要点呢?

还是国民党高层作死。

这个国民党高层还是徐州剿总司令刘峙。

前面说过,当得知华野主力南下之后,惊慌失措的刘峙拼命将剿总所部能调动的军队全部调到徐州保命。

除了驻扎在曹八集的李弥兵团之外,连驻扎在宿县的孙元良兵团(就是电影《八佰》那只孤军隶属的88师师长)也被紧急调往徐州。

因为刘峙这一番骚操作,不但葬送了黄百韬兵团,而且让宿县这个要点只留下少量部队变得异常空虚。

宿县是个啥地方?

这是联系徐州与蚌埠交通线的关键要点!

这条交通线是徐州剿总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有宿县在,徐州与蚌埠的铁路线就能保持畅通无阻,徐州剿总所部就进可攻退可守,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国防部地下党郭汝瑰制定计划时在宿县这个要点留下整整一个靖绥区(有2个军)的兵力,就是担心在这个要点留兵力太少会被内行指责故意给解放军留下破绽。

只要宿县在国民党军队手里,我军在战役前就只能策划小淮海,没有打大淮海的可能。

现在宿县这个要点居然被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双手送上!这简直就是我军做梦也没想到的结果。

中野攻占宿县之后,中央军委几个大佬拿着地图一看,我靠,徐州剿总那么大一坨国民党军队竟然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一只被切断了补给线的孤师。

这个时候虽然国民党军队兵力占优,但是战场态势极为恶劣。

所以,对于这样天下掉馅饼的机会还能说什么?

总前委马上搞起来!

中央军委现在才有了用60万军队吃掉国民党80万军队的决心。

按:大军作战其实与围棋棋理是一样的。兵力占优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战场的态势——也就是兵力占据的位置。

态势不利如同围棋一大坨棋子挤成一团,这种情况下,对手即使子力要少一些,但是由于占据的位置有利,较少的子力同样可以围歼较多的子力。


10 赔个干净

宿县丢掉以后,对于徐州剿总国民党军队态势已经非常恶劣。

这个时候,对于国民党最好的策略就是利用黄百韬兵团吸引华野主力的机会,集中徐州剿总主力与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黄维兵团南北对进,在宿县一带与中野决战。

就算抓不住中野,至少也能夺回宿县这个要点,恢复蚌埠与徐州的铁路交通线。

杜聿明赶到徐州之后就是力主执行这个方案,但是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却对这个方案疑虑重重——

主要是担心徐州剿总主力南下之后,自己坐镇徐州有危险,这个时候自己又无法丢下徐州逃命。

所以,最后徐州剿总执行的是一个最差的方案。

徐州剿总的李弥、邱清泉兵团往碾庄打去救黄百韬(留下孙元良兵团镇守徐州);命令南线黄维兵团迅速北上去收复宿县——

本来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场具有的优势兵力,就这样被拆得七零八落。

最奇葩的是,南线本来国民党就有三个兵团(李延年、刘汝明以及黄维兵团),但是在如此紧要时刻,徐州剿总却只命令黄维兵团紧急北上,没有命令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与黄维兵团一起协调行动。

当时在碾庄华野集结了超过40万的主力,其中近15万去围歼7万人的黄百韬兵团,集中近30万主力来阻击援军。

徐州剿总仅仅出动李弥、邱清泉两个兵团16万人怎么可能救下黄百韬,所以李弥、邱清泉两个兵团根本打不动华野的阻击线。

南线黄维兵团(10万余人)孤军急进,在双堆集一带又被中野主力(17万余人)合围。

你看看,在淮海战场,国民党军队明明在兵力上有明显优势(80万对60万),但是在几个局部战场竟然稀里糊涂变成以少打多的局面。

国民党指挥、调度、组织能力简直就是一个渣啊!

11月23日,黄百韬兵团覆灭,南线黄维兵团又陷入重围。

虽然蒋介石严令李延年、刘汝明去给黄维解围,甚至让自己儿子蒋维国亲自率领战车团去助阵,但是士气低落的李刘兵团根本打不动中野的防线。

徐州剿总现在只能选择跑路。

因为宿县丢掉,最便捷的津浦线被切断,杜聿明率领三个兵团最后选择向西南永城方向撤退。

结果刚刚跑到陈官庄遇到蒋介石再次微操——空投指令要求杜聿明集团停止撤退,掉头往双堆集方向去解黄维兵团之围。

就这样,在国民党反复折腾之中,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也被华野合围。

你看看,我军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本来计划就是吃掉一个黄百韬兵团,结果因为国民党高层一番神操作,不仅将徐州剿总主力(包括黄百韬、孙元良、邱清泉、李弥等四个主力兵团)赔得干干净净,还倒贴一个黄维兵团。


11 奇葩用人

在这个神操作过程中,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发挥了主要作用。

这样一个昏庸无能的将领居然被放到战略决战的前线总指挥位置是蒋介石最大的失误。

那么,当时国民党高层就没有人意识到刘峙担任徐州剿总司令职务严重不称职吗?就没有人提醒蒋介石吗?

还真有人提醒过这个问题,还是用比较激烈的言辞。

这个提醒国民党高层的人正是中共地下党郭汝瑰。

地下党去提醒国民党你在关键位置的用人是有问题的!

是不是很魔幻的感觉?郭汝瑰“提醒”国民党高层当然有自己的苦衷。

在淮海战役之前,杜聿明就一直怀疑郭汝瑰是地下党共谍,为此杜聿明还亲自给蒋介石打郭汝瑰的小报告。

蒋介石就问杜聿明有没有证据,杜聿明的答案也是很奇葩——杜聿明觉得自己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已经算是很清廉的,但是有一次去郭汝瑰家里做客,发现郭汝瑰家里不但异常简朴,而且连沙发都打着补丁——

郭汝瑰竟然比自己还廉洁!这完全不像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作风(这个理由我觉得没毛病)。

这个答案让蒋介石当场破口大骂——娘希匹,难道我们堂堂国民党就应该个个都是贪污腐败分子?就不能允许出一个不爱钱的将领?

当时国民党高层如同千疮百孔的漏斗,根本藏不住什么秘密,不管多么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能传得满城风雨。

杜聿明打小报告的事情流传出来之后,郭汝瑰就觉得压力很大,为了自证清白也为了说服顾祝同率领自己亲自去徐州微操(策划让黄百韬兵团留下来等待44军),就对徐州剿总司令进行了毫不客气的人身攻击:

“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门,应该派一只虎来把守,即使不能,也应该派一条狗来看门,现在却派了一只猪,眼看大门快守不住了!”

郭汝瑰说的猪就是指刘峙。

这番话当时流传甚广,赢得国民党内部高级将领的广泛认同。

但是大家认同也没用,蒋介石用人首先是忠诚,能力反而是其次——哪怕是在决定国民党前途的战略决战,蒋介石还是要用刘峙这头猪担任徐州剿总司令。

现在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回顾郭汝瑰这番话简直就是对国民党巨大的讽刺——

中共地下党在开战之前都提醒蒋介石不能用刘峙,

你都还要一意孤行!

那还能说啥?

只能笑纳国民党奉送的徐州剿总主力。

所以,中原战场才会出现神奇的局面——

一直到淮海战役前几个月,中央军委还在执行南守北攻的计划,结果国民党在淮海战场一顿骚操作,都不需要东野南下帮忙,本来该南守的华野中野居然以劣势兵力全歼徐州剿总主力,将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队一扫而空。


12 历史的垃圾堆

淮海战役生动演绎了国民党的基本特质:

干啥啥不行,拆台第一名。

国民党为啥有这样的特质?

因为国民党从建党开始就不是一个有组织力的政党。412蒋介石反革命政变之后,国民党更是迅速蜕化为一个各路军阀与政客的大杂烩。

加上蒋介石惯用权术治国,还有迷之微操的技能点,导致其相互拆台毫无凝聚力的特点成为深入到国民党骨髓的基因。

这个基因甚至延续到当下。

2018年,韩国瑜在台湾六合一选举中大获全胜,一举拿下绿营老巢高雄市。

2019年郭台铭宣布参加台湾未来领导人选举,这个时候,国民党内部应该团结一致支持郭台铭。

但是屁股还没在高雄市市长位置坐热的韩国瑜居然利欲熏心,也宣布要参加台湾领导人选举——与绿营的PK还没开始,国民党内部就开始内讧。

我记得那时郭台铭眼泪汪汪公开请求韩国瑜让“大哥一次”,但是韩国瑜居然不为所动,坚持要参选——

我当时就觉得韩国瑜简直不可理喻,你当选高雄市长还不到一年,对高雄市民的承诺还没兑现,你凭啥又去竞争全省领导人位置?

最后郭台铭愤然退出,国民党内部出现分裂。

韩国瑜不出所料大败亏输,回到高雄后又被绿营发动民众罢免掉了市长职务。

你看看,因为国民党内部内讧相互拆台,不但输掉了全省领导人的选举,连好不容易拿到的高雄市长也丢掉了。

啥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就是!

所以,我对国民党是非常鄙视的。

从历史到当下,这个政党的表现都堪称垃圾。在关键时刻,这个政党总能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让对手收获意外的惊喜。

这样的政党终究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PS:大家可以向我们邮箱flp7132018@163.com投稿了,长期有效,具体方式请见公众号主页“联系我们”--“投稿”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猫哥的视界”,深度文章会第一时间发表在该公众号上,欢迎大家订阅。

相关阅读:


user avatar   hun-yuan-wu-ji-tai-shang-jiao-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以孟良崮战役为例,用实证法看看国民党王牌部队参战时的国军的整体表现。相信看完全文,你甚至会怀疑国民党这到底是军队还是在郊游。特注:下面的话都是蒋介石自己说的。(摘自《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 > 卷二十二 演講 >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 > 仁和墟與孟良崮兩次戰役之講評及其教訓》)。

“高級指揮部要第二十五師師長掩護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先一天下的命令,第二天就要開始行動,這樣蔥促忙迫,不使行動部隊有絲毫研究準備的餘裕時間,簡直是形同兒戲!"

在战区发布作战命令,还得照顾广大官兵的休息。休息一晚上还不够,还得两天至少。这怎么打?飞龙骑脸怎么输?只要飞龙飞得够慢,想怎么输就怎么输。

“七十四師是重裝部隊,運動困難,決不能離開公路進攻。此次攻擊出發點如果在蒙陰,沿公路向坦埠推進,則後來縱使遭遇匪軍的包圍,亦不致全軍覆沒。這都是我們高級指揮部參謀人員的疏忽。這樣不負責任,不研究地形,不分析敵情,而且不知道自己部隊的性能,只是在地圖上畫一根線,教攻擊部隊照著前進,這豈不是以前方將士的生命作毫無代價的犧牲嗎?"

“由宿遷出發時,十一師司令部到六十九師司令部不過二十里,中間有一個十多里寬的大湖,是絕對不可超越的障礙,而我們指揮官竟不知道。直到後來增援的時候,纔發現這個障礙,等我們繞道前進時,已經來不及了。"

国民党的参谋部和地图局、侦查连怕不是共产党的?二十里,一个湖,相当于两边各自五公里,国军的战场管理半径只有不到五公里!!?

"第七十四師此次為準備進攻坦埠,特從垛莊到唐家峪子修築三十里公路,以便重武器通過,這真是莫大的錯誤。現在我們軍隊的一舉一動,往往為匪軍所偵知,何況我們修築這樣長的一條道路?他當然可以判斷我們會進攻坦埠。"

老蒋自己都承认共产党是开局开全图了。

"第七十四師此次還有一個錯誤,就是不偵察地形。孟良崮是石山,既沒有水源,而且敵人的砲火易增威力,怎麼可以選作陣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師各級官長事先疏忽大意,對此不偵察,不研究,所以後來要犧牲在這個陣地上。以後我們在沂蒙山區作戰,軍師長一定要在第一線預備隊中,親自察看陣地來定部署。我過去北伐的時候,自己總是在第一線,攻城時一定在城邊,其用意不僅在鼓勵士氣,也為了親臨陣地,可以明瞭地形和敵情,以便迅下決心,把握機會。大家以後一定要照這樣作到。

你没有看错。。。74师,堂堂国民党五大王牌部队,在战区行军是不放侦查的!!!

"預備第三旅在新店子方面的正面超過十華里,六十九師全師的正面超過四十華里,而全師只有六個團,配置在這樣寬的正面上當然到處都是空隙,所以匪軍可以隨便鑽進,這可以證明我們指揮官缺乏戰術的修養,沒有作戰的經驗。

一师六团四十华里,处处漏洞,合着一个团管7华里宽都不行,3点5公里也管不过来?

同志们,这还是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74师的战例,是无数美国援助堆出来后的精锐部队的战例了啊!其他部队啥样,大家可想而知。

用这种部队,朱可夫也得整成朱不可夫了吧?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世界上大部分都是中人之姿

这时候,一边带领的是魏武卒,一边是八旗双枪兵大爷

那差距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有个梗,说蒋公亲自编写了一本步兵操典,里边有一句是开枪前要先瞄准

然而全国能践行这个步兵操典的居然是我军


斯诺也说过,他在红军这里见到了最普鲁士的军礼

军迷圈有人喜欢说,解放军是最后一支普鲁士军队了··········美呆了的普鲁士鹅步····


2、接上面,除了士兵的素质,还有后勤等

国民党很多士兵军事素质都不错,摇身一变就从被日本人追着跑到抗美援朝的时候追着美帝跑。

对比最强烈的就是远征军,开始在国内让鬼子一个大队追着一个师跑,到了缅甸有美国人当监军的时候,就打的有声有色了,抗战刚回国的时候彪哥一个纵队伏击一个团都打不下来只能主动脱离,但是没了多久国民党高官就把后勤等权利抢了回来,然后彪哥开始追着他们跑了。接着投了解放军,后来在抗美援朝时候打的轰轰烈烈的···

就算是铁血战士饿上七八天也没辙啊···更不用说王耀武拿着蒋公的手令去兵站领枪要八百支写一千支,多的两百卖掉钱给兵站的站长,不然不出来·····


3、情报,有时候果粉很神奇,一方面吹戴笠多厉害多厉害,一方面又说我军打胜仗全靠情报了······

实际上战略上的情报好说,实际开战的时候,战场瞬息万变,这时候指望地下党也来不及送啊

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战场迷雾

我军可以只剩一个人也要侦查完回去汇报,国民党抓壮丁太多,剩下十几个人就要商量着大家回家吧·····最后都不敢散开,只能窝成一团,大家看很多战役示意图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我军是满天星,国民党就是挤在一起·····

因为不挤在一起,分兵两路,走上两天,就是信息完全隔绝的两路了·····一路被我军集中兵力歼灭了。另一路还不一定知道,知道了还不一定赶得到,还不如合兵一处呢··


4、经济,其实换算成粮食,我军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国统区

这就很奇怪了,按美帝记者贝尔登的记载,我们这里收税也就是土地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不到,而且是一亿人口的地区

国统区都收税收的小地主要写信给解放军的儿子说你们快点打过来吧的地步了····然而占据三亿多人口全部的海关,居然还是赶不上····

这个就要问衮衮诸公儒家大师众正盈朝的传统,没有瓜子二手车,中间商拼命赚差价了··

杜鲁门在口述自传里直接开骂:他们就是一群贼!

上有四大家族带头,下有流沙河的无数个老爹这种小科长在自肥,经济上根本扛不住好吧

大家想的也挺美的,反正改朝换代了还是要用我们的,新中国成立后金庸等很多人也都和以前一样,去北京求官了么··

结果···················


5、政治

首先不得不承认,国民党也算是一个半近代政府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政权,和清朝四亿人只能动员几万人不一样,国民党也是能动员几百万人的,当然和美帝苏修那种上千万人的没法比,但是也是超过了封建社会的。

能在一群豪杰军阀里边杀出来,蒋公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但是就像胶卷相机玩的再好,出门就遇到了数码相机

半近代半封建,出门遇到了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我军,被完全吊打

政治上,国民党能逼的海南一个奴隶主的少爷都投了共····

我军能团结的各路杂牌一路从东北起义到大西南········

往小了说,国民党最后只能靠飞机运送一点物资,然后国民党高官还霸占粮食然后一块点心换取随行的女大学生一夜啥的······

我们几十万群众推着小车就源源不断的把物资送全了

综上,就算把李德胜给国民党

他抬头看看生锈的武器和运过来掺满了沙子的大米,回头看看左翼的孙元良右翼的李天霞,低头又看到通讯兵上报说留下来殿后的一个团让蒋公空投手令给调走了·····答应调给你的炮团,你过去问了才知道,去年炮团团长说冬天马吃的多,不如卖了,钱放银行里吃利息,明年春天再买,可以剩下半年的草料钱利息还能多买两匹,所以现在大炮没办法机动,你暴怒,拿枪逼着说把钱给我,我高价去黑市买几匹马,然后团长哭丧着脸,将军您别逗了,你觉得买马的钱我这个小喽喽能拿几成在手里啊····

这时候估计也是直接帽子一摔,特么的不干了,我要投八路!!



现代战争是一个体系

有战神,体系烂了,也只能是发挥出来40分

中人之姿,体系好,也能发挥出来60分


这边是诸葛亮,从出了门,吃饭行军后勤粮草武器天气情报全都要你一个人慢慢理顺,全都不行···

这边是诸葛亮2号,出了门啥都不用管,直接一路就到了目的地。

你觉得后果是怎么样的?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傅作义啊,忘了?

集宁大同战役,打得两个元帅满地找牙。

战后,傅作义在1946年9月20日《奋斗日报》发表了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电》,下文为部份内容:

“傅长官作义致毛泽东先生,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电文如下:延安毛泽东先生,溯自去年日本投降,你们大举进攻绥包,放出内战的第一枪。愚鲁如我者,当时还以为这是你们一时的或一部分的冲动,决不会成为你们党的政策,故会于十月二十四日,致电先生,作坦白恳切的呼吁。但一年来的惨痛事实,竟证明这是你们经过长期准备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和平商谈永无结果,而全面战争乃日益扩大。

最近由于你们背弃诺言,围攻大同,政府以和平的努力,均告绝望之后,本战区国军才迫不得已而采取行动,救援大同。但这是悲痛的,并不是快意的,其目的仅仅在于解救大同之围,解救大同二万军民。然你们相信武力万能,调集了十七个旅,五十一个团之众,企图在集宁歼灭国军,城郊野战和惨烈巷战,继续达四昼夜,然后你们终于溃败了。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且已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被击溃被歼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喆等的全部主力。

我不相信这是一军事上的胜利,因为诚如你们所说,本战区国军武器最劣人数最少,战力最弱,好战心理更不如你们,虽然失败,似乎是应该的。但我们没有失败,失败的却是你们。所以这不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而必须称之为人民意志上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你们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惧国军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边者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图画。是谁杀死了他们?我按住心口问我自己,如果作战是为了我个人的私欲,或一部分人的私利,那不就是我杀死了他们?我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我应该遭受天谴。如果他们是在你的错误的领导之下,逞兵倡乱、祸国殃民,那就是你杀死了他们。在夜阑人静时,你应该受到责备,受到全国人民的惩罚。

现在确已过了一个阶段,经过一年来的血的教训,你们应该有所警悟,重新检讨你的政策,重新研究你们的路线。一个代表人民的政党,在决定一政策时,无论如何,应该问问人民,看他们最痛恶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今天人民所最痛恶的是交通破坏,战事无已;所最需要的是和平安定、休养生息。虽然你们一再宣传民主,但人民不要战乱,你们却偏偏制造战乱;人民害怕贫穷,你们偏以制造贫穷,作为扩大战乱的资本;所谓民主云乎,你们又一再毁谤政府,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是有劳绩的、有威信的,绝不是任何毁谤所能动摇。

即使政府今天存着若干缺点,需要改革,但人民厌恶你们制造战乱,厌恶你们破坏交通,厌恶你们翻身算账。较之要求政府进行若干改革,其轻重缓急之差,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后者只是好与不好的比较,而前者却是人民眼前能活不能活的难关。人民今日最起码的要求,只是能在和平安定中活下去,绝不奢望在你们的战乱中再翻几个拼死的筋斗。政府若干缺点所影响于人民生活的,较之你们破坏交通、穷兵黩武,所加给人民的苦患与死亡,简直是一与二万倍之比,这还不现实吗?还不明白吗?人民如何同情你们?”

而这篇雄文的作者是傅作义秘书阎又文,中共地下党员!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共产党和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不同,国民党将领有自己的财权。

所以,对一个合格的国民党将领来说,最大的能力并不是能打仗,而是能弄到钱。

不论这钱是美国援助,日本贷款,江浙财阀的支持,还是收鸦片捐、赌税,或者与日寇做走私生意。

​弄到钱,还有组织一支靠血亲关系连接,内部互相倾轧、矛盾重重的队伍,这样,才不容易被对方挖墙脚。避免二当家的、三掌柜被收买叛变,自己当光棍司令。

筹款是第一位的,支起一个离开自己不转的烂摊子是第二位的,打仗能力是第三甚至第N位的。能打仗未必能脱颖而出,能弄到钱才能维持军队不乱。

这是四分五裂的殖民地国家军阀的常态。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陈明仁就是一个。

陈明仁部的战力之强,堪称国军战神。

这个战神不是我封的,而是实打实的战绩体现出来的。

所有国军部队里,没有一个达到陈明仁部的高度。

国军和解放军的战力差距多大?

淮海战役时,蒋介石为手下打气时说“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但整个统帅部附和者寥寥。

当国共军队数量接近的时候,战局会是一边倒的屠杀。

那如果一只国民党部队面临五倍于自己的解放军包围的时候,战局会如何发展?

1947年5月,蒋介石手下的最强王牌部队,整编74师,以2.4万人的兵力固守孟良崮,正面对抗十万解放军的猛攻,仅仅坚持了3天就全军覆灭了,这只是4倍的兵力差距。

1947年6月,陈明仁以1.7万的兵力固守四平,面临林彪9万多兵力的围攻,在五倍兵力劣势下硬是守了19天,并让解放军产生了1万多人的伤亡,成为了国军的军事奇迹。

这种级别的辉煌战绩,自陈明仁以后再也没有国军打出来过。

别说对抗5倍于自己的解放军,就算对决和自己兵力相等的解放军,国军都是一触即溃。

林彪一辈子小心谨慎,不打无把握之仗,调集优势兵力打四平,那是有了必胜把握才动的手。

四平攻坚战,林彪原本预计3~5天结束,重点在随后的四平防卫战上,没想到最后损兵折将,居然连打都没打下来,和战役目标差距甚远。

陈明仁为何这么猛?竟然能让林彪都吃瘪?

陈明仁大战林彪

四平,是整个东北的关键枢纽点,控制了四平就等于彻底割裂了东北的三条铁路,导致沈阳、长春、吉林等三大城市很难互相支援。

1946年2月,苏联撤离东北,东北民主联军立刻就去夺取四平。

1946年3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的3个旅突袭四平城,仅半个晚上就拿下了这个重镇,活捉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接收了整个国民党辽北省政府。

得知四平被攻占的消息后,蒋介石震怒,调集了东北的所有国民党精锐前来围攻。

1946年4月上旬,四平守卫战打响,林彪亲自指挥。

在一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中,林彪歼灭国民党军队1万多人,自己伤亡8000多人。

1946年5月18日,因为兵力悬殊,火力差距巨大,林彪被迫撤离四平。

经历了一年的调整,林彪稳定了东北的局势,并在野战中屡屡击败国民党部队。

1947年5月13日,感觉优势在握的林彪,发动了夏季攻势,短短时间里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六个师,占领县城23座,顺利拿下开原和昌图,切断中长铁路,迫使国民党放弃了大量外围地区,把兵力集中在沈阳、长春、四平、吉林等中心城市。

而四平和沈阳之间的联系,也已经被林彪切断。

在这种极大的战略优势下,经请示中央同意,林彪在1947年6月初,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四平。

此战,我军情报部门侦察认定四平守军为陈明仁的71军,数量大约在一万五到一万八左右,且麾下八十八师为被击溃后整编的新兵部队,战斗力较弱。

事后查明,陈明仁的真实兵力为1.7万人,情报工作可谓是非常准确。

为了此战必胜,林彪集中了第一纵队、辽吉纵队和六纵的十七师合计9万多人,并调来了5个炮兵营,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绝对优势的炮火,力求在国民党军的援兵抵达之前,以最短时间攻占四平。

按国民党军的战斗力,林彪估算此战约在3~5天内结束,这么短的时间里,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很难从其余大城市调集而来对我军形成合围。

1947年6月11日,四平攻坚战打响,第三次四平之战爆发。

经过19天的激烈巷战后,林彪的主力部队攻占了四平市区的一半,伤亡已经达到了1.3万人,但陈明仁部依然在顽强抵抗。

而此时,国民党军的大量部队已经抵达了四平外围,再不走林彪有被包饺子的风险。

无奈之下,四平攻坚战以失败告终。

1947年6月30日拂晓,林彪命令部队撤出四平战场。

换句话说,陈明仁依靠区区1.7万人的国民党非精锐部队,其中还有足足一个师由新兵组成的情况下,面临五倍的解放军围攻,还是由林彪这样的名帅指挥下,居然在巷战中坚守了四平足足大半个月,还对林彪主力部队造成了1.3万人的伤亡。

这种战果,简直就是国民党军的奇迹。

你看看林彪有多厉害,就知道陈明仁有多厉害。

就在一个月前,精锐王牌军整编74师的3万人,在华东野战军十万人的攻击下,连三天都没撑住就全军覆灭了,张灵甫被击毙。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场只认输赢,不相信眼泪,张灵甫的军事能力比陈明仁真的是差太多了。

陈明仁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军事奇迹的。

视死如归陈明仁

四平血战,我军伤亡1.3万人。

事后查明,陈明仁部伤亡1.7万人。

不对啊,陈明仁部不是总共才1.7万人么,怎么能伤亡1.7万人,难道陈明仁率领的国民党部队可以做到伤亡率100%都死战不退?

当陈明仁发现自己被解放军包围时,第一时间征用了四平城内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员。

警察、地方保安,政府部门办事员,甚至连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被迫拿起枪上了战场。

就这样,陈明仁的部队一夜之间从1.7万人暴增到了3万多人,大大超过我军预料。

所以,最终陈明仁部队伤亡1.7万人时,还具有战斗力,尚未完全崩溃。

这一招看起来很神奇,为什么其他国民党将领守城的时候不用?

因为很难用。

众所周知,地方警察、保安,甚至是政府的文职人员,这些人给了枪就能和解放军正规部队沙场对决?

别开玩笑了,就算是国民党辛苦训练出来的正规部队,也经不住血战,战斗稍微残酷一点就崩溃了,更不可能在几倍于自己的解放军正规部队围攻下保持战斗欲望。

要是抓一群普通人发枪就能守住,那守城战也太简单了。那陈明仁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么一批杂兵瞬间改造成可以和解放军正面对轰的强兵,甚至伤亡率达50%都死战不退。

因为陈明仁不怕死,而且有谋略。

陈明仁把棺材抬进了指挥部,立下遗嘱,表明死战的决心。为防止杂兵部队溃散,陈明仁在每条防线都设置了督战队,后退即射杀。

同时,在每处工事和防线内,都安排老兵和杂兵一起驻守,由老兵来监督杂兵。

给所有部队的指令就一个,不求援,不待援,独立死守,打光为止;转移阵地的命令只有陈明仁本人可以下,其他人一律没资格,后退者死。

另外,陈明仁还征集了四平城内所有的居民物资,用来构筑工事,不惜代价,甚至连仓库里美国援助的米袋和面袋都拉出来当沙袋用了。

陈明仁还执行焦土政策。

一旦某一阵地被我军拿下,在阵地最终陷落之前,守军会纵火烧毁该街区所有的房屋,不给我军利用为阵地的机会。

可以说,陈明仁利用了四平城内的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把国军的力量也发挥到了极致。

巷战十九昼夜,陈明仁成功完成了国民党指挥部交给他的任务,守住了四平城,让林彪攻占四平,一举割裂沈阳、长春、吉林等中心城市,最终解放整个东北的战略意图破产,不得不再寻机会。

可以说,陈明仁给国民党立下了大功。

而这个战绩,在陈明仁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国民党将领做到过。

别说和五倍于自己的解放军血战,就算敢和自己兵力差不多的解放军战斗的国军将领都屈指可数。

而陈明仁不仅敢战,还成功了,阻止了1947年林彪的夏季攻势,让东北的解放不得不拖到了第二年的夏天。

林彪打了一辈子仗,没吃过几次亏,和陈明仁在四平血战吃的大亏让他记了一辈子,这次失败甚至让林彪在短期内产生了对攻坚战的阴影,1948年的时候迟迟不愿意打锦州。

说陈明仁是国军战神,一点不为过。

这么厉害的陈明仁,有没有可能带领国民党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反败为胜呢?

答案是不行。

丢官赋闲陈明仁

四平之战胜利后,陈明仁的事迹鼓舞了全国的国民党军。

立下如此之大的战功,陈明仁该受到什么奖赏?伤亡惨重的71军又该受到什么奖赏?

赏罚不分,那可是亡国之道,危害不亚于任人唯亲。

1947年6月30日,林彪从四平退兵。

为庆贺这次胜利,东北行辕所在地沈阳还搞了一次“祝捷大会”,几十万人夹道欢迎陈明仁乘彩车入场。

一个多月后,给陈明仁的奖励通报也下来了,获青天白日勋章,升第七兵团司令。

看起来,党国对忠臣良将不薄啊。

但陈明仁启程去南京领青天白日勋章的时候,出事了。

1947年9月15日,国民政府正式向陈明仁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仅仅5天之后,蒋介石于9月20日致电陈诚,要求彻查陈明仁:

据陈军长明仁来京报告谓在任内积亏券币达九千万之多,其实情究竟如何?
沈阳及四平各银行存汇账目希派员密查,如填有假名亦应责令银行负责指明真实姓名。
并云该军薪饷有二月未清,此时是否属实,均望详复为要。

陈诚作为蒋介石多年的心腹,一听就知道老蒋啥意思,心领神会。

9月24日,陈诚回电蒋介石:

据各方报告,部队一般军风纪均极废弛,以七十一军为尤甚。……近复据“联总”报告,四平解围后,该军竟将八百吨救济物质抢掠一空,事关国际信誉,请予偿还。……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苦守四平,固属有功,但对所部不加约束,纵取扰民,丧失民心,于战后复不顾及政府对外协定,抢掠救济物资,致损国际信誉,殊属情难可原,拟请将该员撤职查办,以正视听,而维纲纪。

在血战四平时,陈明仁拆了很多民居当作材料来构筑工事,因此陈诚所述“纵取扰民”之罪,是有真凭实据的。

时间紧急,拆了很多民居当材料后,依然没办法构筑足够的工事,于是陈明仁打开了仓库,把美国援助的很多袋面粉和大米搬出来构筑掩体,阻挡子弹。

他还搬出了很多黄豆,在林彪进攻时往大街上撒很多黄豆,导致冲锋的民主联军士兵纷纷滑倒,最终牺牲。

最终,这些粮食大多毁于战火,没有办法再入库。

因此,陈诚说陈明仁部队“竟将八百吨救济物质抢掠一空”,此事也是有真凭实据的。

陈诚的同乡、主政辽北事务的刘翰东也借机发难,揭发陈明仁纵容71军官兵在火车站抢粮一事,还递交了一些民众联名上书反应的情况。

还有很多在四平之战中惧怕死亡,临阵脱逃的军官,纷纷向陈诚举报陈明仁的种种罪状。

罪证确凿,陈明仁简直就是个十恶不赦之徒。

10月24日,正在老家走亲访友、衣锦还乡的陈明仁上书,就陈诚于9月24日对自己的的指控辩护。

11月10日,蒋介石批示,免除陈明仁的一切职务,撤职但不查办,调往南京总统府任了个中将参军的闲职,罪名是贪污军粮。

此时,陈明仁还在南京,尚未回东北。

蒋介石为什么会如此对待悍将陈明仁?

最大的可能,是陈明仁不怎么听话。

陈明仁此人军事能力极强,但说话一直不好听,和领导关系一直搞不好。

对于陈明仁真正被发配的原因,猜是不靠谱的,我们可以参见陈明仁自传中的原话:

那时解放军方面炮火很猛,我在抗战八年之中,都不曾遇到过这种局面。但炮火射击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在突破点,对于我们危害不大,我的阵地也不曾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一段时间,我以少数兵力守了四十多天,巷战十九昼夜。为了作工事,随便拆人民的房子,搬人民的家具,乃至用大量的粮食来作工事材料,只要能达到坚守的目的,就不择任何手段。结果坚守的目的达到了,但对人民犯下了许多罪行。当时,一方面虽然博得整个统治阶级刮目相看,认为是一个“奇迹”,国民党政府下令升我为兵团司令官,颁发我一个青天白日勋章,并派陈诚到东北慰劳,可是事隔不久,等我回到南京的时候,陈诚却请求蒋介石撤我的职,而且要查办我。这是他对我的报复,也是嫉妒我的所谓功劳。当时蒋介石虽然明未答应他的请求,但暗中还是顺从了陈诚,把我调为一个国民政府参军的闲职。这样一来,凡属反动政府所属各部队,都为之骇然,认为我为政府立功这样大,尚且如此下场,以后谁会肯出力打仗呢?尤其归我指挥的部队的高级将领,都写信给我,表示以后无论如何,不再在东北流一滴血,白替蒋介石、陈诚等少数人送死了。

从这段自传中的原话可以看出,陈明仁把自己被撤职的原因归咎于陈诚,说明他和陈诚的关系肯定搞的不好。

但实际上,要求彻查陈明仁的电文是蒋介石下的,所以陈明仁在去南京面见蒋介石的时候,肯定说了不好听的话,惹怒了蒋介石,十有八九就是因为陈明仁要求核销守四平时战损物资这件事时起了争议,陈明仁冒犯了蒋介石的权威。

按蒋介石的性格,这样的人,再有才也不能用,需要敲打敲打,磨磨性子。

不管原因怎样,反正陈明仁最后成了罪人,而血战四平的71军不仅无功,还被定义成了流氓部队。

给出的官方理由,甚至就是陈明仁在和林彪血战四平的时候,为了抵挡共军的子弹,拆了百姓的房子当沙袋用,拿了仓库里的美国大米和面粉当沙袋用。

要注意,这是官方定罪的理由,对外通报的那种。

陈明仁离开东北去南京领奖,没想到一去不回。

不仅没有给部下争取来任何奖励,甚至自己都被革职了,在南京赋闲。

对于这种事,林彪还是很高兴的。

陈明仁起义

1948年3月12日,林彪再攻四平。

这个时候驻守四平的还是71军,上次损失兵力得到了全额补充,部队规模甚至还扩大了,总兵力达1.9万余人。

而林彪派出攻击四平的兵力,是3个纵队,和上次的兵力差不多。

一切都和三战四平差不多,但71军的军长换了人,不再是陈明仁了。

这一次攻打四平,林彪仅用了23个小时就全歼了所有守军1.9万余人。

其中俘虏1.56万余人,毙伤3780人,解放军自身伤亡4931人。

和解放军血战有啥用,前几个月刚打过,死了那么多人,立了那么大的功,结果连领头的军长都被革职了,打个差不多就投降得了。

这大概就是那1.56万俘虏没有选择血拼到底的原因。

陈明仁刚被革职4个月,四平就没了。

四平被我军攻占后,东北的三大城市被彻底的割裂了,林彪可以随时集中优势兵力围攻一地,而国民党部队只能被动挨打。

解放全东北的时机,彻底成熟。

经中央批示后,1948年9月12日,林彪发动了辽沈战役。

1948年10月15日,解放军攻占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

1948年10月19日,国民党60军的军长曾泽生宣布起义,长春解放。

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攻占沈阳,彻底解放了整个东北,辽沈战役结束。

整个辽沈战役总共就持续了52天,林彪一口气攻克了东北三大核心城市,并在野战中歼灭国民党主力军团数十万人。

而一年前的夏季,陈明仁凭借1.7万人的普通部队,仅巷战就拖了林彪19天,最终熬到了援军合围。

攻占四平后,林彪摧枯拉朽的解放了整个东北,并一举逆转了全国的战略局势,导致国民党政府迅速崩盘。国难思良将。

在东北局势迅速恶化时,国民政府的很多大佬开始想起陈明仁了。

毕竟,换了军长之后,71军仅仅23个小时就被全歼了,这能力差距也太明显了。

刘峙、杜聿明、胡宗南、白崇禧等拥兵一方的国民党大佬都纷纷给陈明仁抛来了橄榄枝。

蒋介石闲置你,没关系,跟我干,我包你当兵团司令。

最终,陈明仁选择了白崇禧。

而非常欣赏陈明仁的白崇禧也不含糊,直接给了陈明仁华中“剿总”副司令,第二十九军军长和武汉警备司令三个职务。

另外,白崇禧还承诺帮陈明仁恢复71军的编制,这两个军都归陈明仁指挥。

但陈明仁不满足,想要5个军,当真正的兵团司令。

讨价还价后,白崇禧把黄杰的三个军划给了陈明仁,让陈明仁驻扎湖南,统领湖南湖北地区。

此时的陈明仁,拥兵11万人,成为了两湖第一人。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军被歼灭55万,中原地区解放。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国民党军被歼灭52万人,北平解放。

至此,国民党军的精华部队,损失殆尽。

从军一辈子的陈明仁,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1949年2月,陈明仁和湖南省前主席程潜秘密筹划和平起义。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1949年7月,陈明仁和南下的解放军建立联系。

1949年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等率部通电起义,举国震动。

本来和林彪的四野在东北打,这才一年多过去,就要和林彪在湖南继续血战?

以死报国的事情,陈明仁做过一次了,感觉很差,没兴趣再来一次。

整整11万大军,一枪不发就全部起义了,变成了解放军部队,整个湖南省也因此未遭战火损毁。

1949年9月7日,程潜和陈明仁抵达北平,来参加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毛泽东亲自到火车站接站。

毛泽东和程潜寒暄后,又握住了陈明仁的手,说他打仗勇敢,和平也勇敢。

1949年9月19日,毛泽东在天坛公园游园时,刘伯承、陈毅、粟裕跟在毛泽东左右,程潜和陈明仁也在场,毛泽东突然要和陈明仁合影,陈明仁一时手足无措,陈毅急忙把陈明仁拉过来,陈明仁恭恭敬敬地和毛泽东合了个影。

后来,在国民党系统当了一辈子中将的陈明仁,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身份。

无论他起义的贡献,还是本身的军事能力,都配得上这个身份。

就这样,国军战神成了解放军的将军。

为什么蒋介石手下没有愿意打仗的猛将?

答案很简单,给蒋介石打仗,打输丢命,打赢丢官。

老蒋这么搞,战神也不想打仗啊。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打输丢命,打赢丢官,国军战神​陈明仁最后成了解放军上将


user avatar   suchao12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打的将领还是有的。但是战神要没败绩,听着没有烟火气,而且最好桀骜不驯,最好死在战中,当然最重要的是跟对了统帅。国军中倒是有个特别朴实有趣的名将,这个人不仅打仗好带兵好,而且会做官、人缘极好,善于打胜仗,善于经营致富,而且还不贪。这个人就是堪称抗日名将之首的王耀武。

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的整编七十四师前身为抗日战争时的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被中共高层认为是国军中少有的明白人。国军中能与粟裕交手不落下风的,好像也只有王耀武。十年内战时王耀武的军队被粟裕所在的红军部队伏击,他居然可以扭转局面保全军队并击退红军。这个人情商智商都很高,在抗战时打过很多胜仗,是国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中正剑持有人。

王耀武纯粹是打出来的名将,抗战时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很多大战役都参加过。前些年被拍成电影的常德战役,他也是主将。国军五大主力中,他的部队最为强悍,战绩最好。

内战时蒋校长大展坑学生绝技。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抗战后被蒋派到山东,这之后王对嫡系部队的指挥被陈诚插手,莱芜战役中王耀武首先识破了解放军粟裕的部署,主动后撤,奈何国军越级指挥还是把军队葬送在莱芜。后来的孟良崮战役中,王耀武一手缔造的抗日劲旅在失去了老军长的指挥后,最终消耗殆尽。王耀武成了失去爪牙的老虎。

济南战役的口号是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战前王耀武就认定了这次回老家肯定要败了,他跟部将说自己一辈子胜多败少,到了老家就是到了最丢人的时候了。他飞去南京说济南没法守,蒋介石以家宴款待他,宋美龄还亲自下厨,许诺杜聿明会去解围,他无奈何回到济南,发现机场也没了,他要的部队运不过来了。王耀武守济南,把监狱里的共产党都发给路费放走了,又疏散了市民。战役中他的部将起义倒戈,济南防线大开,眼看要败了,他跟部下说打内战不用拼命,打了这么多天也算尽力了,败了也要尽量活着,死了只能留个骂名,还安排部下如何隐姓埋名活下去。他突围前跟妻子打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把家里都安排妥当了才挂。

突围成功后,王耀武一路化妆往青岛走,最后逃的太顺利了,放松了警惕,在寿光被关口盘问时暴露了,他带的一卷卫生纸出卖了他高官地位。被俘后他操着改不了的山东口音,在解放军电台上向蒋介石劝降,把老蒋气的够呛。

济南战役打的异常快,这是解放军第一次攻打重要大城市取胜,影响很大,王耀武一世的军功就这么变成了山东解放区的笑料流传。

王耀武最大的污点是抗战前的十年内战中,击败并俘获红军的将领方志敏,方志敏后来被蒋介石命令杀害了。不过他抗战时表现实在出色,解放后第一批被特赦的十名国军战犯中,就有王耀武。

这个人很有意思,特别务实。考去黄埔时他是真心想升官发财来着,却成了抗战名将。他很会经商,带兵时还开过饼干厂,赚了钱上下打点,在国民党中人缘极好,连看大门的也替他说话。据说抄王耀武家时,发现他准备好了俩拖拉机,原本准备抗战后回家务农用,陈毅等人对此感慨不已。

有个老电影《决战之后》,演的是功德林战犯监狱里的国军前将领,里面的王耀武承包了大部分笑料。


user avatar   tangxiao-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有个川军将领

一次击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林彪,彭德怀,叶剑英,陈赓……等将领(建国后的少将可能排不上)


总之他一次击败了共和国将星的半壁江山。

而且这个人。后来虽然解放战争被共军俘虏,但是最后也当了四川省的水利厅副厅长。

他叫郭勋祺

你说他这军事才能怎么样呢?


国君是真的没有能打仗的人才吗?

孙立人,陈明仁这些人真的不能打吗?

国君不是没有能打的人,也不是没有作战能力,不如我们的军神的人。

归根结底在于整个国府,那是系统性的问题,一两个所谓的军神挽救不了全局的失败。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都没打过仗,怎么可能出战神。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下 蒋公的官方答案。 蒋公于1947年10月19日在青岛举行的“胶东军事检讨会议”开幕致词中,针对国军不出天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军能发展出天才的,十中无一。原因在于,共军做到了 蒋公提出的“澈底奉行命令,誓死达成任务”的要求,而国军无此独力作战,自力求生的精神。

其次,我现在最感苦闷,最觉忧虑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一般高级将领具有自动的精神,能够发展天才的太少,我可以说十个将领中找不出一个来!而匪军之所以可怕,即在于他们的干部大多数都有自动的精神和能力,能够自动的发挥力量,达成任务。举一个例来说:这次刘伯承窜到大别山,他并没有向毛泽东请示,也没有得到毛泽东的命令,而是他自己决定窜到大别山,另辟战场,等到他目标决定之后,他所属的几个纵队,亦不待上级的指挥监督,而能自动作战,千回百折,达到目的,这是匪军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尤其是上次陈毅一股匪军窜到津浦路以西,四围是水,无粮无弹,又受到我们空军的轰炸,围师的追击,可以说已经走入绝境;但他东奔西突,终于逃脱一部,可见他们独力作战,自力求生的精神,实在是我们国军之所不及。现在我们高级将领作战,一定要上面定计画,下命令,而接到命令之后,还不能按照内容实行,实实在在的达成任务,这是我们最惭愧的地方。我在江西剿匪的时候有两句口号,就是「澈底奉行命令,誓死达成任务」。现在这两句口号,我们没有作到,而匪军却已实行了。



           

相关话题

  蒋介石为什么要继续北伐? 
  辽沈战役解放军攻打锦州时,蒋“东西对进”的战略是否正确? 
  民国的参议是什么官,老一辈淮海战役被俘,想了解一下? 
  为什么清朝名将那么少? 
  為什麼相當一部分大陸網民認為兩岸統一是唯一的選擇? 
  如何评价美国国务院邀请洪秀柱访美,并称会高规格接待? 
  为什么在谈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时好多人会选择性失忆? 
  试论北洋政府与清政府之间的法理关系 ? 
  哈尔西和斯普鲁恩斯有亲戚关系(据说哈尔西是斯普鲁恩斯的姐夫)这种说法有何令人信服的证据? 
  蒋介石1936年为何不派中央军去西北剿共,而是派西北军东北军等地方军阀去,以至于酿成了西安事变? 

前一个讨论
究竟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还是中文系不想培养作家?
下一个讨论
现代普通大学生穿越到明末清初能够资格当上朝廷的宰相之类的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