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一丁 邀请,
假设题目设定中的「自己的所学」包括语言能力,假设签证不存在问题,那么我选择先申请美国 JD,在当时甚少有中国学生选择这条路径的情况下,有望冲击 HYS 水准学校。
由于那个年代没有知乎,所以我忘我地投入法学院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法学期刊编委会。期间,由于多次神预言联邦最高法院的关键判决,包括 2000 年的 Bush v. Gore「世纪判决」,我成功引起了教授的注意。
「年轻人,你很有想法,来跟我参与宪♂法♂时♂刻♂吧!」
-- Bruce Ackerman
3 年 JD,一年跟着州最高法院法官当书记员,一年忙着抢在刘瑜之前写了一堆关于美国法律的畅销书,然后又读了四年 SJD。时光荏苒,转眼来到 2007 年,这时朱苏力还在北大法学院任院长,加把劲,三十年太短只争朝夕,利用这一时期的大环境足够刷出副教授成就了。
教练,我想研究比♂较♂法♂学♂。
然后,就看自己的操作了,
Bad Ending:在某次赴美参与学术交流时,被海关告知不准出境。
「我是一名学者!学者就该说话!」
养老结局:到隔壁清华大学带大一新生读红楼梦,与世无争。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网红结局:继续出书,靠穿越者外挂,把世纪初一群稚嫩的公共知识分子压制到怀疑人生。
「拨开历史的迷雾,自从莱克星顿的枪声响起,特朗普的当选就是历史必然。(写于 2015 年)」
郭沫若结局:在 2018 年,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增添道路自信,社科基金拿到手软。
「一个王瑞恩,能顶美国几十个研究中心。」
自强不息结局:在自己原有研究道路遇到天花板之前,运用穿越者外挂迅速转向其它新兴领域,如企业破产法、金融衍生品、网络主权、虚拟货币、隐私合规等,永远引领潮流。
「咦,这里有道题目:如果回到20年前,以自己的所学有可能成为当时法学界的学术新星吗?」
泻药,假如能够回到20年前(1999年),成为法学界的学术新星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当时法学界的山头已经几乎被占满,可能再也容不下其他老虎。
就算1999年我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也断然没有机会挑战现在的这些法学大家。
比如现在民法学界的大拿王利明教授,1990年已经取得博士学位,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
而我要从1999年开始挑战王利明教授,这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另一位大佬梁慧星教授,1999年已经是《法学研究》的主编。后起之秀挑战主编?做梦吧!
孙宪忠教授,1998年已经是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挑战他?歇着吧。
尹田教授?1996年已经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系主任。
就算是当年坐在台下的王轶教授,1996年也已经博士毕业了,现在更是人大法学院的院长。
再说现在刑法学界的大佬张明楷教授,1998年调入清华大学之前,已经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京大学法学部客座教授。
法学学子熟知的著作《刑法格言的展开》出版于1999年,换句话说,我当时就算有惊天之才,也不可能在1999年完成著作的出版。
更何况在此之前,张明楷教授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重头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文章。
另一位大佬陈兴良1987年就已经取得博士学位,挑战他更加没戏。
现在人人喊打的赵秉志教授,1988年已经博士毕业。我比起他们来,晚了整整十年多。
唯一的机会是现在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
她2001年才博士毕业,我可以把她的博士论文抢先发表。问题在于,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就算我穿越前熟读她的博士论文,但我压根也不可能一字不差甚至一段不差地抄袭,最怕的就是那些注释引用,答辩时或者同行审阅时一个不小心就要命。
再说商法学界的施天涛教授,1999年已经出版了《信托法》、《合同法释义》等教材。
刘俊海教授,1996年已经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北京市十大中青年法学界称号。
其他学科不再一一列举了,基本上差不多。
你会发现现在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1999年之前已经被瓜分完毕,各有几个大佬牢牢占据了山头。
所以啊,我就算穿越到1999年,穿越组织再给我弄个博士学位,我也没办法出头。
更何况,我的理论功底压根不足以成为新星,现在不行,之前也不行,即使强行抄袭,跟同行一交流就露怯。
除非穿越到1986年《民法通则》施行之前,我还能掰扯两句。否则,压根没戏。
要逆袭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利用信息优势,在股市、比特币等市场先赚他一个亿。
然后冠名全国各大知名法学院,以后所有五院四系的法学院都叫猴子法学院,毕竟我是捐助人爸爸。(手动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