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东欧国家的译制片为什么没有配音而是念台词? 第1页

  

user avatar   mag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做法可以称之为「语音翻译」,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情形,现在主要存在于一些东欧国家,比如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等。

「语音翻译」介于配音和字幕之间,它相当于把字幕念出来,播音员不带感情或带一点感情,和配音的差别是,它可以无视角色性别差异,不对口型,不求时间的精确,是一种省时省钱的做法。保加利亚的「语音翻译」比俄罗斯、波兰都要「先进」一些,他们会找好几个播音员来,大致按角色来扮演,各说各的,这就更加接近正规的配音了。

「语音翻译」曾经是商业电影放映的常规做法,四十年代的上海电影院普遍应用的「译意风」,即同声传译,就是一种语音翻译。后来在大规模的商业发行中,这种做法被正规配音或字幕取代。于是「语音翻译」的应用场景主要缩小到两种场合,一种是国际电影节,一种是某些国家的内参放映。

国际电影节最初并非像现在这样普遍应用字幕,而且因为放映规模小,制作配音拷贝不划算,所以「语音翻译」成为一种折中的替代方案。此外,像苏联这种国家,高层领导和业内人士经常需要观摩西片,这种内参放映也不太可能专门制作配音拷贝,所以就用到了人肉的「语音翻译」。

七八十年代后,正版或盗版录像带开始出现,电视也逐渐普及,这成为东欧国家普通民众接触外语片的主要途径,「语音翻译」的形式就转移到了录像和电视中。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只喜欢这种翻译形式,不接受字幕,也不接受更加完整的配音。

在艺术上,「语音翻译」很难说有什么高级的、不可替代的艺术属性。唯一支持它的观点是字幕反对派,认为看字幕会妨碍观众理解画面信息,所以声音形式的翻译好过字幕。但它的缺点明显更多,当「语音翻译」存在时,原声和配乐退化为背景声,这对理解影片创作意图肯定有很大损害。和无声电影时代的辩士不同,有声电影台词、声效密集,也不会给语音翻译员留下什么阐释、点评故事的空间,基本就是照着台词本宣科。不过在东欧国家,仍然出现了一些普通观众认可的台词播音明星,可能就相当于中国的邱岳峰、毕克吧,但他们的工作性质真的不同。




  

相关话题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里Han Solo的结局? 
  读高中的妹妹一直坚持想学表演以后进入娱乐圈,父母和我都不同意她学表演,她就是不听,怎么才能劝住她? 
  怎么看待 瓦西里 等部第一次上战场拿着“烧火棍”冲锋的时候。前进、被敌方射杀。撤退、被己方打死? 
  怎么看电影《杀破狼·贪狼》? 
  有哪些演员颜值特别高的电影或电视剧?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有哪些意味深长或细思恐极的细节? 
  你有哪些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自己却很喜欢的影片? 
  刘德华最好的影片是哪部? 
  看《大话西游》为什么这么难过? 
  马保国回应参演电影称「你走着瞧,电影肯定会火」,表示只接正能量题材,对自己的演技很有信心,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假如波兰赢了二战,世界会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土耳其与希腊的人口交换的好处明显吗?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