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你俩的方法都无所谓对错。但如果今后十二年一直这样意见分歧的话,孩子迟早要倒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两人暂时都缺乏一些必要的家庭教育思想准备。
如果你的妻子现在能每天读书讲故事陪孩子入睡,此刻她就是天下最好的妻子和妈妈;假如你现在就让孩子自己解决吃喝拉撒睡的问题,今天你就是天下最蠢的丈夫和父亲。但半年以后你们未必还是现在这样,而且也应该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至少,孩子三岁前无论如何不能「放养」。这期间孩子的教育一日不可或缺,但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也不存在不能兼容的教育内容。最好是填鸭与放养齐飞,赏识共苛责一色。
至于孩子更远的发展模式,晚些时间考虑不迟——那不叫未雨绸缪,倒是很接近庸人自扰。现在还是把全副精力放在如何对付及将开始说话的孩子身上吧,这段时间你们应该全力合作研究、制定科学育儿详细规划。注意这是一个十分艰巨、长期、复杂,又必须逐步完成的任务,没有一劳永逸标准解,不存在简单快捷法。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首先,在孩子学会说话走路前,需要破除几个教育执念:
- 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先进教育」方式和内容;任何培训班都有利有弊,任何专家都有对有错;任何育儿图书都只有参考价值而不具备实训价值。
- 不存在对所有孩子都有害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上一代的做法未必一无是处,古人的教育思想未必都已过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监护人每日必修。
- 不存在比父母更关心孩子每天成长的人、书文、网站、机构和节目;在不得不将孩子委托老人或外人教养之前,请相信父母是孩子唯一信任的靠山、良师和玩伴。
- 所有教育专家都没有孩子身边的成年人了解孩子。只是因为这些成年人的忽视造成一些外人貌似理解你家孩子,但如果让他们略长时间连续关注你家孩子的日常行为,他们一定会修改最初的意见和他们发表的任何高论,否则你家孩子肯定不干。
上面每破一执念,后面紧跟的就是正常家庭教育理念的建立,请用心体会。除此之外,还应记住并践行:
-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于其他同龄人,当然更不同于任何不同龄人(包括明天的他自己),也完全没有可能是某个长辈的小时候情景,所以请不要随意对比施教。
- 基于上述认知,请监护人不要让任何人的任何说法和建议打扰你们尽快了解自己的孩子。所谓因材施教,其出发点就是深知这个孩子和其他孩子都不一样。
-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常孩子都会本能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式。监护人的责任是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让孩子能够按自己判断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
- 为此监护人每天需要化足够的时间观察孩子的言行和情绪,并及时沟通交流;同时需要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和人脉,供孩子成长过程随时调用。
- 「放养」的前提是有开阔的牧场、肥美的草原、风和日丽、没有猛禽猛兽、没有其他生命安全隐患,等等,而不是放任孩子随意度日。
教养孩子的确非常麻烦,也可以完全交给专业人士,前提如下:
- 多大孩子适合做什么的统计数据或研究成果,至少缺少你家孩子信息,其他信息来源也一样值得怀疑(比如样本代表性),因此监护人质疑专业人士相关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是极其正常和非常必要的。
- 认为自己观点正确的一切人,至少曾经看到过这个孩子如何吃喝拉撒睡,否则他说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以此类推,尽可能远离无试用期的儿童教育机构,为此你需要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确保自己的选择权。
-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教育形式和内容(尤其专家意见)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和进展;监护人和儿童教育机构都没有可能更没有必要与时俱进,主动拿现任孩子们做探索性试验。
- 孩子一生只有一个一岁或者一岁零八天,即孩子每天不同每天在变。请每天告诫自己记住这个事实,不要完全重复昨天对待孩子的方式。最好也让你选择的儿童教育机构知道,并时刻记住这个事实,三岁前尤其要天天注意。
联合培养状态下,请记住:孩子是自家的,不是机构的。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相信,花钱就可以换来别人对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你随意的结果就是默认机构对孩子的任何处置方式,以及对孩子今后一切问题的买单,包括各种不愉快的收拾残局、没有尊严的央告求助和所有忍痛割爱的未知牺牲和无奈接受。
最后,请你们每天睡觉前把孩子今天的表现做详细记录,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异常,一定记下明天想办法解决,起码开始着手解决,并随后记录进展。如果由机构全托教养,请孩子的具体责任人每周书面报告孩子本周逐日言行起居,额外加钱也要坚持让他们这么做,否则你没有办法保持与孩子的正常交流。孩子三岁以后,可以适当减少记录细节。
- 无数事实证明,正是监护人没有及时关注并发现孩子的认知与情感诉求,没有及时沟通交流来疏导孩子对未知世界的迷茫或误读,才造成孩子与亲人的日渐疏离以及各种认知与情感缺陷。
- 无数研究证明,这段认知与情感关键期就是零到三岁。注意不是一到三岁,而是从怀孕那个时刻开始(也有个别研究认为应该再早一点,我国多数地区传统习俗将年龄虚一岁也是这个道理)。
- 三岁以后孩子的认知模式和知识结构开始和成年人拉开距离,由于不能够充分沟通,孩子看大人越来越奇怪、乏味、自以为是,而大人却感觉孩子只是比较内向或其他想当然的正常(包括各种「毛病」)。
如果问主一定操心孩子更长远的规划,不妨看看下面这个问题后面的回答:
然后想想,哪些说法对自家现在八个月大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哪些纯属没正眼看过几天小孩的人在胡说八道。
最后的最后,今天孩子的表现记录下来了吗?你们俩和孩子都是如何交流的?微笑、手势、讲哪一段故事、孩子有什么反应、专心吗、烦躁吗、能准确分辩出孩子要吃东西和小便时的表达方式吗、有没有惹到小家伙不高兴、是不是向小家伙道歉了……等等,都要记录在案。一家三口今天和昨天有哪些不同?你和妻子都注意到了吗?明天必须为孩子做什么?训练孩子说话用方言还是普通话商量好了吗?两人的英语发音要不要现在开始纠正?等等……
晚安!
附:一个个例
曾任纽约州州长,第44任美国国务卿和美国首席大法官的查尔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1862年4月11日-1948年8月27日),生长在一个喜爱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家庭,父亲是浸礼会牧师,母亲是学校老师。休斯是一个神童,四岁的时候就学会了阅读,他六岁时就觉得公共学校无聊、限制他的才能,因此他向他的父母提出了一个家庭教育的计划。他的父母批准了这个计划。十二岁时他的家庭从纽约州格兰瀑布搬到纽约市,他的父母让他进入公共学校。他十三岁时从高中毕业,成绩是班里第二名。在麦迪逊学院(今天的柯盖德大学)待了两年后,转到布朗大学,1881年(十九岁)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他在纽约州德里的德拉维尔学院里教授希腊语、拉丁语和代数来赚钱准备进入法学学院。1882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884年他以最高奖赏毕业。——改编自《百度百科》
监护人扩展训练:
- 休斯的传记阅读,重点是早期成长经历
- 休斯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作为,故事片段
- 休斯成长的外部环境,重点是常规教育环境
- 一百五十多年后,哪些东西变了哪些东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