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育儿建议,不论是新一辈的育儿建议还是老一辈的育儿建议,本质上都是用成年人的价值观、爱好去塑造孩子的成长过程。试图通过童年时代极早期的介入,达到更好的控制、驯化、捏造子代的目的。
可以说,只要是“育儿建议”,就是带着原罪的。
就举例一个目前最常见的头部畸形:扁头。
扁头可谓殆害无穷,丑陋就不说了,对面型整体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太阳穴突出导致的面部加宽会塑造出宽脸甚至大饼脸,整体受力的紊乱还会导致颈椎病。
做CT的时候稍微注意注意就能发现,不少人尤其是北方人其实头型本来挺优越的,毕竟东夷型,一睡扁头,完了。
可是老一辈也是年轻过的,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质疑过扁头吗?
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是真的觉得扁头好看、大饼脸好看、真觉得国字脸甚至肥头大耳是好看的。
那我们现在再控制一下变量。
和老一辈说睡扁头很丑陋,他们鸟都不会鸟你,(甚至会说出什么洋人才圆头之类的惊世言论,“洋人不裹脚”的当代版)
和老一辈说睡扁头会诱发颈椎病等许多疾病,他们也不会鸟你。
和老一辈说睡扁头影响孩子智力,导致孩子未来学习不好//说小姑娘不喜欢,导致没法生孩子传宗接代//说影响孩子心理,导致不听话不顺从。老一辈绝对屁滚尿流的去给孩子盘圆头。
所谓“育儿建议”的实质,大致如斯。
生育的实质,也大致如斯。
你都没经过孩子同意,把Ta生到这个(友善度)的世界上了。没经过ta同意,就用自己的价值观和奇奇怪怪的育儿建议,在孩子早期肆意捏造。还有脸天天在ta耳边循环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不是说对某一代有意见,而是育儿也好,生育也好,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对孩子的吃穿特别上心,但是对孩子的心理几乎完全漠视。
但实际上,孩子的吃穿不那么精细反而能使孩子更健康,但孩子的心理却是需要极精细的呵护的。
因为孩子的内心,有着人类最初的、强大的生命力。
而老一辈的很多行为都在破坏孩子的这种生命力。
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我们要提防的不是老一辈具体的什么建议,而是他们每条建议、每个行为背后的,他们已经固化的思维。
我随便分享几个我在路人身上看到的例子:
等电梯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在闹脾气,然后他的爷爷奶奶是怎么规劝他的呢?
“你看别人都会笑话你,这么大了还闹脾气。”
“你看你看,这么多人都在看你。”
——引导孩子去在乎别人的目光与评价。
下了雨,我路过一个水洼,一个小男孩穿着雨靴在水洼里蹦的不亦乐乎。
但是旁边他的奶奶还是姥姥就不停地说些刺耳的话:
“你就玩吧!等下衣服湿了我就打你!”
“我就在这看着你!看你湿不湿!”
——威胁恐吓,我真不知道,就算万一真的衣服湿了又能怎样,要说这么可怕的话?
上次我带着一岁的女儿下楼玩,看到两个小女孩在玩泥巴,女儿太小不能参与,我就带着女儿在旁边看。
然后旁边来了一个奶奶带着孙子,孙子快两岁的样子,想走过去玩。
奶奶一拉:“不要玩,粑粑。”
然后那小男孩就只站在旁边看。
——阻断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手眼协调……
小区的游乐区里,一个2、3岁的小女孩想尿尿,她奶奶就脱了她的裤子让她就地拉。
小女孩哭着摇头不愿意,她奶奶就骂她,非逼她尿。
最后小女孩就是不肯,她奶奶就粗暴地给她穿上裤子,狠狠地打了一下女孩的屁股,骂骂咧咧地带着她回家尿去了。
——这个案例我觉得尤其可怕!我当时都震惊了,这是在干什么啊?
本来这部分就到此结束,但是有人总在评论里说“你行你上”之类的。那我就多说一点:
(之前没说因为我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父母已经人手一本了)
很多事情不是不要管,而是管的方式有问题。
你可以将他抱离人群,并陪着他冷静下来,然后和他沟通、商量。而这些道理,平常在讲绘本、生活点滴中就应该一点点地传递到他的心里。听他的疑惑,和他一起思考,让他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社会规则。
案例三案例四就不用写了吧。
如果之前有疑问的父母,建议读一读《正面管教》
真的,这就是我随便想起来的几个案例。
我接触过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思维差不多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这些已经在他们脑子里运转了几十年的思维模式下,他们不会认为孩子是与他们平等的个体,所以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他们丝毫不在乎,他们会对孩子的欲望嗤之以鼻:
“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人活到老,是真的很容易极度傲慢的。这种傲慢会让人不假思索地评价孩子、干涉孩子、对孩子说教。
但是,成人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去“教育”孩子。
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极细微的观察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创造力,追求自我的勇气。
试问,有多少成人能拥有这些?
我们能教育他什么呢?企图用我们已经定势的思维去教育孩子,只能是对他无限可能的扼杀。
做父母的可能还会去学习,去遏制自己的行为鼓励孩子的天性,但老一辈,几乎不可能。
我认为我学早教最大的收获,不是如何提前启蒙孩子的各项能力,而是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
这让我能从她的角度去思考她的行为,而不是用我的价值去评判她、伤害她。
我甚至认为早教最核心的点,不在于那些各式各样的启蒙游戏,而在于保护孩子。
保卫人类心灵中精神的火种,保卫人类真实的本性不受破坏,并且将这种本性从压抑和社会的蜕变中积极解放出来。——《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我是被父母的控制欲深深伤害过的孩子,通过学习婴幼儿发展,我也清楚地看到这些伤害在我成年后留下的伤痕。
而上一辈的父母,如今已成了这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虽然是时代造人,并不能对其多加责怪,但我并不认为他们在现在会有进步。
他们会将养育我们的模式带下来:
对孩子的吃、穿特别上心,但是对孩子的心理几乎完全漠视。
而孩子唯一需要的美德就是:听话。
这种养育模式,无疑是在扼杀孩子内心深处,那些真正的美德:
而孩子一旦习惯了屈从于长辈,长大了也会习惯屈从于他人。
我是不敢将孩子给他们的,我太看重孩子的心理成长了。现在的社会,焦虑无处不在,一个曾经受过伤的孩子,在成年后太难幸福了。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是治愈了自己童年的人,而我想给女儿一个能治愈一生的童年。
ps,鉴于评论里有说我注重孩子心理发展和老一辈注重吃穿没区别,我想多说一点。
我们要和老一辈不一样的是:
老一辈:我认为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至于你怎么想我不关心,你不领情就是你的问题。
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你在想什么呢?为什么呢?只要不是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事情,我都支持你试一试。
一个是只看到自己在想什么,一个是要去看孩子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这怎么会被认为思维方式一样。
另外,我真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的确是因为自己深受其害,又在带娃后发现这种育儿模式仍然无处不在,所以在这个问题下不吐不快罢了。
我想可能会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让公婆带娃家里怎么赚钱之类的。我能理解,我真的能理解。我能自己带娃当然是幸运的,我只是对这个问题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勿喷啊。
这个世界真有意思,阅读理解大家都不过关吗,我是说这些行为对孩子有害。一堆的人跑来说:
有本事你自己带娃。
别想着改变别人。
育儿方式不一样,没有完美的。
谁以后孩子更好还说不定呢。
……
我本来就是自己带娃,我也从来没想过改变别人更何况是老人!我也没有说我的育儿是完美的,哪里有完美的育儿方式?我也从来没想过培养一个“更好的孩子”,你们自己内心里就隐隐地要比些这个别把我拉上。
我通篇是说:“老一辈这些思维对孩子有害。”你们否认这个论点那没关系,但绕过这个论点和我扯其他的是什么鬼?
现在写篇文章还必须要给出方案,必须要帮你们解决难题才可以了嘛?一个个把什么都改变不了、想通过逃避来拖延、给自己找理由来抚慰自己的气往我这撒干什么?就因为我说了这个事情,戳破你们内心的平静了?
我真的懒得看这种莫名其妙的评论了。关评论了,你们爱咋滴咋滴,爱怎么养孩子怎么养孩子,没必要和我争。
关于孩子应该怎样养育的答案,你们也许愿意看看:
曾经的互联网数据分析师,现在是持有早教师证书的全职妈妈,擅长理性分析解决生活的各类问题。
欢迎关注我呀,一起更好地育儿,更好地成长。
我来讲一个很少有人讲到的吧:不顾时代变化,把七八十年代的教育观强加于9102年的孩子。
这些话你们熟悉不?
1.我小孩1岁就会认字了,3岁就能读报了!你们怎么还不教?
这话是我亲爹说的……我自己就是1岁认字3岁读报的那位。然并卵,这样的早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认字不适合超前教育?因为以1-3岁孩子的认知能力,根本无法理解汉字的含义,就是把它当成一幅图在死记硬背而已。这个时期教认字就是在浪费时间,恐怕唯一的作用就是向大家炫耀。
我还见过更夸张的,拿一堆闪卡让1岁小孩计算平方根。我朋友劝她多给孩子读绘本,她怒甩自己孩子“算”平方根和对数的五个视频,于是我朋友不敢说话了。
正确的早教方法应该是多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多让孩子听儿歌和故事,看绘本上的图画,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因为听和说的能力才是3岁以下儿童能够理解,并且最应该掌握的。
2.那么小学英语干嘛?不怕混淆吗?我们以前大学才开始学英语,不也会讲吗?
真相:人类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是0-6岁。越小学英语反而越不痛苦,可以在玩中学,甚至在3岁以前,可以用习得母语的方式掌握外语。而人大了以后,就丧失了二语习得能力,只能靠死记硬背去“学习”了,事倍功半。
但是要注意,学英语可不是让小孩背ABC和单词,而是和前文提到的一样,用绘本、儿歌等工具,先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学英语并不会让中英文混淆,就像没有小孩会混淆普通话和方言一样。
我写过很多英语启蒙方面的文章,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我专栏看一下。最近我还准备在专栏发一篇10000字的干货文,就差排版了。
3.我小时候没人上辅导班,我成绩也是第一名呀!
真相:时代不同了,现在大城市里几乎所有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就您家的没在上。有很多家长还在“明佛暗鸡”,嘴上说我们从来不管的,实际上小孩学得比谁都多。
而且,辅导班也不只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存在的,也有相当多的素质教育辅导班可以上,可以挑孩子感兴趣的内容。
4.干嘛和孩子谈钱?这么小不需要零花钱(压岁钱),小心学坏了!
真相:缺乏财商教育,是我们这代人不会理财、甚至很多人消费观畸形,疯狂借贷买奢侈品的元凶。小孩在4-5岁就可以通过绘本和简单的游戏来学习财商教育知识了。教5岁以上的孩子管理压岁钱,更是一个理财教育的好机会。
很多人觉得理财就是省吃俭用。节流是理财的一部分,但那不是说让你省吃俭用,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合理规划消费,避免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消费。
这不仅包括金钱消费,还有时间上的浪费。类似的大坑还有,明明只要付一点小钱就可以获取很多资源,或者雇人帮自己做事,却非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自己找、自己做。
认为时间不值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而拥有富人思维的人,会花钱搞定低效率的事情,把时间投资在高效率高回报的劳动上。这样的思维,试问有多少家长能拥有,并且传达给自己的孩子?
5.小孩不需要做家务,好好学习就行了!
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并且我父母还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我现在成了个不擅长家务也不愿意做家务的人,哪怕去日本留学过几年,也没能拯救我的家务无能。
只要阿姨请假,家里马上乱得像狗窝一样。现在我嫁出去了,我父母是眼不见为净了,我老公可就郁闷了……
并且,不做家务似乎也没节省出来多少学习的时间呀?现在哪个状元是靠不做家务,每天18小时刷题考上清华北大的?靠的是父母的见识和眼界,是孩子的综合能力,学习的高效率和经常劳动、运动培养出的体力!
6.小孩这么小,带他们出去旅游又记不住,就是浪费钱!
中国人旅游有个普遍的心理特点,就是一定要留下些什么纪念。没素质的会刻个“XX到此一游”,而相对有素质的就会希望小孩“记住”去了哪里,才算没白花钱。
我理解带3岁以下的孩子出远门会很吃力,但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经济条件,真的可以带他们出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了。也不一定要出国,国内游就挺好的。
我们第一次带1岁多的朵朵坐飞机,虽然是国内游,但她还是兴奋地大叫airplane,让每一个空姐抱她,还兴致勃勃的盯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说so many clouds。
她离开大城市上海,在四川小县城的乡间小道上自由自在地奔跑,抱大熊猫宝宝,看饭店现场从鱼塘里捞鱼,吃鱼片火锅,还爬上了麻将桌……
朵朵两岁多就有了护照(我知道很多娃0岁就有护照了)。我们直接玩了票大的:让朵爸找机会去美国工作,带朵朵去美国上幼儿园!(还没去,准备年底动身)
我是自由职业者,去哪里其实都一样,所以就跟着她跑了。我们愿意陪她一起探索这个未知的西半球,让她体会世界的多样性,打破对陌生的恐惧。
在异国的各种不适应,甚至突发状况也是绝佳的教育机会,是我们和孩子一起脱离舒适区,给孩子树立正确三观的好机会。 从小就学着适应各种新环境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必定无所畏惧,不仅掌握多种语言,并且具备国际视野。
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不只是钱堆出来的,而是有见识的父母用一个个正确的决策和爱浇灌长大的。父母的下限,决定了孩子的上限。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切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我说这些误区并不是为了批判我们的长辈,因为他们的想法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很多人批判的弟子规,也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得不再适合现在的孩子。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说话不要太冲,不要伤了他们的心。
再说,我们这代人老了以后,说不定也会被子女嫌弃呢!
睡后脑勺。
经常看见小区里2,3岁的小孩子,被睡没了后脑勺,扁扁呼呼的脑袋像是旗帜一样,迎风招展,显示着那帮老太太的英明神武。
扁也就算了,后脑勺没了也就算了,干嘛还给睡偏头了呢,一边大一边小,七扭八歪像青茄子一样。
下图,左面是被睡平的头,右面是正常人类应该有的头
下面是顶视图:
我家孩子禁止睡头,当孩子2岁,每次看见圆溜溜的后脑勺我就喜极而泣,多美好啊,戴帽子多好看啊,而楼下那帮傻逼老太太,见到我儿子经常说:“哎呀,这孩子头真圆溜。孩子他爸是南方人吧?”
南方的朋友别介意,这里需要解释一样,在东北老太太的脑子里,南方人都是有饱满的额头和后脑勺的,所以他们一看见小孩后脑勺居然还在,就会猜想爸爸是不是南方人。
睡掉的后脑勺就像失去的翅膀一样,是每一只想自由飞翔的鸟儿的梦想,于是有了后脑勺填充手术
睡下去,再想办法填上来,真是够折腾的。
更新
我很想搞清楚,被睡下去的后脑勺,会不会导致大脑的体积变小,还是说,体积不变,只是从圆的变成了扁的??这个谁知道?麻烦讲讲。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