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有文字狱吗? 第1页

  

user avatar   bu-wen-y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的文字狱不仅有,而且比较奇幻,连 @巴图 都承认无厘头了,受害者根本不知道为啥被杀了

我总结明朝时期的文字狱主要分为三类,每一类都非常奇幻:

第一类,无中生有、大变活人

清人赵翼记录了文祸受害者名单:林元亮、赵伯宁、蒋质、蒋镇、吕睿、贾翥、林云、许元、吴宪、张尚礼、陈养浩,其记录的格式竟然都差不多: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以表内“作则垂宪”诛;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以“垂子孙而作则”诛......;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以“遥瞻帝扉”诛.....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以“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诛......

你看,一个个人名有,事因有,似乎还真像那么回事。但是,明史、明太祖实录均未记载这些人名。更让人称奇的是,同一时间段十几个人先后因为类似的错误被杀,他们为什么明知忌讳还要故意挑战,真是令人啧啧称奇,明朝臣子果然不怕杀头,还有主动送死的

第二类:死人复活,萨满巫术

大家都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然而明朝建州卫流行的萨满教中却有这样一种秘术,相传能让死人复活

清人赵翼引用并补充了明朝野史:杭州教授徐一夔在贺表里,因为写到“光”字和“则”字,朱元璋认为是讽刺他当过和尚当过“贼”,于是杀了徐一夔。但是在光绪年间就已经有人考证徐一夔死于建文二年,年龄80多岁。更神奇的还有“中书詹希原给太学写匾额,"门"字少最后一勾,被视为阻碍纳贤,斩”,詹希原被文字狱所杀的13年后复活出来写碑,让人啧啧称奇

此外,之前还有传闻中《含山堂别集》种记录的蒋淦、陆杰被嘉靖帝文祸的事件,然而他们迎来的确是骇人听闻、空前绝后的酷刑——升官,蒋淦四年之内连续升官两次(当前可能是明升暗贬),陆杰更惨了,被活活累死在升官的岗位上,因公殉职。惨!惨!惨!

第三类,移花接木、乾坤挪移

在明朝,连坐是一种新颖的文字狱方式。比如传说中:“兖州知府卢熊把“兖”错写成“衮”,被明太祖视为不敬,斩”

然而《明史 列传第二十八》卢熙,字公暨,昆山人。兄熊,字公武,为兖州知府。时兵革甫定,会营鲁王府。又浚河,大役并兴。熊竭心调度,民以不扰。后坐累死。

同样的还有僧人来复,因为胡惟庸案连坐而死,被说成文字狱

此外,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到明朝也能成为文字狱

传说:正统十四年(1449年),都御史张楷除夕作诗:“斯民何苦际斯时”“四山峰火照人红”“乱离何处览屠苏”等,流传京城,人多传诵,礼科给事中王诏上书弹劾,张楷坐罪免职

然而明实录记载:“存心可知宜正其罪以警将来 上曰待张楷等回具实以闻”压根没因此事革职

上一位是没有遭受处罚,而下一位实实在在的下过两次狱,传说: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因为引用白居易、张永诗句“朝廷雇我做闲臣”“江南闲煞老尚书”,嘉靖帝大怒,将其革职。

然而明史记载: 吴廷举,字献臣,其先嘉鱼人,祖戍梧州,遂家焉。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除顺德知县。上官属修中贵人先祠,廷举不可。市舶中官市葛,以二葛与之,曰:“非产也。”中官大怒。御史汪宗器亦恶廷举,曰:“彼专抗上官,市名耳。”会廷举毁淫祠二百五十所,撤其材作堤,葺学宫、书院。宗器谓有所侵盗,执下狱。按之不得间,惭而止。

忠亦讦廷举他事,逮系诏狱。刘瑾矫诏,枷之十余日,几死。戍雁门,旋赦免。

因为这么奇葩的原因被文字狱,吴廷举可真是掺。

综上所述,大家恐怕能感受到明朝文字狱之奇,历代罕见。大多出自明代野史的框架,经清代学者通过想象力给予补充和丰富,将其故事化,现代进一步想象。毕竟,连明史都也不敢引用的野史,现代一些学者却把之奉为圭臬,堪称又一奇也


user avatar   yin-yan-qun-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天国本身是一次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即王朝末期,人口增长但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加重,底层人民进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揭竿起义。起义领导人与以往一样,有不入流的知识分子,有地方大族,也有纯底层上来聪明干将。之所以和以往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是因为恰好处在中国被动进入近代的时间里,所以不得不面对西方国家的介入,所以称为有了反帝的意义。


许多人质疑太平天国是否属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主要在于三点:一是太平天国并未提出比清政府更先进的理论和行为,虽然清政府是封建,但太平天国的封建程度并不比他轻。二是战争带来极大破坏,并没有让底层人民生活幸福,反而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三是太平天国使用的拜上帝教,俨然邪教化的基督教,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治模式和邪教特征,是否让其比坚持儒家思想清政府更不正义?


其实,如果抛去太平天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着重看待太平天国作为古代农民起义的一面,这三点都不是问题。毕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整个大清国从皇帝到百姓,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时间已经进入近代,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具备古代农民起义的普遍特征并不奇怪。


第一,传统的农民起义本就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因为对压迫的反抗具备正义性,但不代表农民阶级有提出更先进生产关系的能力。所以农民起义的结果往往是起义领袖最终向新的封建统治阶级靠拢而结束。


第二,古代战争尤其是农民起义的破坏性本就是巨大的。一是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暴增导致粮食的不足,所以战争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人口死亡,才能保证双方军队的口粮;二是古代环境及生产力决定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生命的漠视度,古代许多改朝换代,人口伤亡超过一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第三,能够搞大规模行动,从来不是老百姓生活不了一哄而起就可以的,造反的关键是组织而不是个人。而在古代的农民起义而言,最主要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本就占据大量人口甚至军队的大族牵头,通过原有的力量组织;二是利用宗教来组织。前者多出现于地位较高的人牵头造反情况,尤其多出现与唐宋以前世家大族存在的时候;后者多出现与地位较低的人牵头造反情况,从黄巾起义(如果不算陈胜的鱼腹书的话)持续到义和团。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知识严重匮乏,纪律整理难度大,所以在古代起义时候往往通过宗教才能较为有效地组织。细数历代农民起义,大部分都多少有宗教参与。而古代宗教用今天眼光看,几乎都可以列入邪教范畴了。所以太平天国的这种行为并不特别。

这里插个观点:组织活动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行为,但也往往是普通人容易忽略的行为。在古代尤其困难。历代农民起义,除了明末起义外,几乎都要么通过本身就有钱有人的地方豪强、军队将领至少也是大家族模式,要么就得通过宗教模式,因为除了这二者,想在官府眼皮下去串联、准备、统一指挥,几乎是天方夜谭。一直到了近代的革命党,才算勉强脱离了这两者,有了用新理论组织的情况。但是细看革命党的组织,除了利用会党(带宗教性质)或军队(军队组织)这种本身就有组织性的势力外,真正自己的组织行动往往局限在小几百人以内。也正是后来共产党组织能力太强了,让人有了种错觉,觉得正常组织就该这样,宗教组织是落后的。其实,人家用宗教组织不过当时最常态而已。


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特点,有反封建一面,也有无法提供先进生产模式造成巨大破坏一面。今天我们回头看知道1840年以后是近代史了,但在咸丰元年,人们普遍认知还停留在古代情况下,不能要求太平天国运动有更先进的行为。直到后期,帝国主义力量介入后,太平天国运动才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而他们的选择又增添了反帝一面。

事实上,中国真正能称作近代农民运动的,得到义和团了。义和团的行动规模、目标和纲领,才和传统的古代农民运动有着鲜明区别。


————————7.10补充————————

解释评论区提出的两个问题。


1.太平天国是不是比清政府更残忍?

整体而言,这么说是不对的。固然从后来描述看,太平天国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但首先要求清楚,今天看到的资料大部分是胜利者写就的。太平天国从武汉到天京是杀戮不少,但曾剃头难道就是浪得虚名?只不过清廷胜利了,所以可以在后续记录中回避自己的杀戮,把所有脏水都泼向对方而已。无论湘军、八旗军还是绿营军,和太平天国军队一样,都是标准的旧军队。拿今天习惯了现代军队的眼光去看旧军队,基本都超出我们可能想象的下限,或许比许多人能想到的土匪还过分。事实上,古代就有说法“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这真不是胡说的。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战争的惨烈。一旦战争打响,本身就注定许多战场伤亡和更多的战场下伤亡。自古以来,许多农民起义显得格外惨烈,还是因为起义的原因就是缺少粮食要饿死了造反。但是,一旦战争打响,军队需要更多粮食,从事生产的人又大幅减少,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大量人口死亡来解决问题

所以说,造成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归咎为起义农民。农民不起义,固然不会有这么大面积伤亡,但意味着要求这部分最困难的农民要自己老老实实饿死。这个锅到底该起义农民背,还是政府背呢?


2.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才主动有了近代特征?

因为义和团时代终于有了初步的现代国家观念。

义和团保留了大量农民起义特征,如被迫运动、自身愚昧、利用宗教等传统方式组织等。但是,义和团身处瓜分豆剖阶段的中国,已经被迫一定程度明白了现代国家概念,所以对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处理上有了不同。这种初步的现代国家概念是以往农民起义不可能具备的。




  

相关话题

  清朝在十九世纪真的有那么弱吗? 
  明朝有文字狱吗? 
  为什么清朝政府能容忍朝鲜使用明朝年号还收容明朝遗民? 
  万历年间的矿税是如何征收的,为什么导致朝野的反对? 
  太平天国为什么不打广州? 
  明代的内阁成员都要叫以宫中殿阁为名的大学士,具体如何规定的? 
  末代监国摄政载沣,其人德行如何,谋略如何,其于国家功过几何? 
  如何看待清朝领土贡献论? 
  为什么清朝可以把大臣训的服服帖帖而明朝不行? 
  假设没有满清,明朝面对工业革命的欧洲下场是否和满清一样? 

前一个讨论
你为什么讨厌陈睿?
下一个讨论
俺答封贡中赏赐给俺答津贴是否属于赔款?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