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不能成为李世民? 第1页

  

user avatar   qiu-ju-luo-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匿来更新一下(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在时间线上)。以下言词可能有些过激,请题主见谅:

这个问题的描述,可谓充分显示了“快乐教育”给人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后果。尽管现在主流舆论已经认清了所谓的“快乐教育”不过是某些发达国家为了掩盖阶层矛盾而设计的谎言(甚至不是专门为了忽悠中国而设计的谎言),但是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至00年代初被推崇一时的说法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

诚然,反对“唯结果论”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不是广大青少年乃至教职工被唯分数论压抑得太狠,快乐教育当初也不会收获那么多赞扬。但是,反对“唯结果化”的前提,是承认『结果是事件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正确的做法是『评价某个人/事不能只看结果』

而不是『完全不看结果』;

更不是『什么都要看,就是不能看结果』。

这种“去结果化”的思维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连带过程事实一起忽略——因为结果是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不需要评价结果了,也就没有人会去寻找原因,复盘过程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学霸每天都在认真听课好好做作业,而学渣上课不是玩手机就是聊天,如果要求必须对考试成绩作出整改和提高,那么自然就会找出他们日常行为上的差异,从过程入手进行修正。可是如果成绩不再作为考核标准了呢?

那就变成了“为什么两人经历相似,都是每天来上课,凭什么不能说他们都是最棒的?!”这种非常表面化的观察方式和机械类比。

如今各类社交媒体上沸沸扬扬的标签化、讲政治正确、按口号划线站队的做法,就是这种浅层思维的狂欢。


实际上两个人真的做了相同的事情吗?他们做的每件事都完全不一样啊!

比如有其他答主提到的,李世民每一战都亲力亲为身先士卒,昭陵六骏全体殒命沙场,无论是《中国军事通史》《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国战术史》这样的军事专著,还是网上的各种轮武掐架投票,李世民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李世民粉”最经常扼腕叹息的事情就是为什么名将PK贴总是限制帝王身份,不得一展天策上将的风采。

杨广呢?脱去了跟李世民生在同一时代、都是二皇子、都是二代皇帝这些皮毛,去看看他在历代军事名将中占什么位置?


以下是原回答:

不能成为李世民的人多了去了!

中国封建历史两千多年几百个皇帝,跟李世民同等段位的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这么多人都成为不了李世民,凭啥他隋炀帝一定要成为李世民??!

至于问题描述中所说的那些“相同点”,不过是一些形而上学者归纳法没学好的证明,典型的看表象不看本质,一个挂名一个真打,一个争宠夺嫡一个功臣造反,根本不一样好吗。


user avatar   lu-shang-bu-chi-niu-rou-m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有答主对比了两人的事迹,我想聊一聊他们的战马。

达官贵人饲养的良马,只要不像楚庄王乱喂蜜枣导致胖死,绝大多数可以寿终正寝。马的平均寿命在22到35岁,最长记录则是65岁——唐太宗是爱马之人,可昭陵六骏没有任何一匹是寿尽而终。

武德元年,浅水原之战破薛仁杲,李世民白蹄乌星夜疾驰两百里。

武德二年,柏壁之战灭宋金刚,李世民特勒骠昼夜追击三百里,三日人马未食。

武德四年,邙山之战灭王世充,飒露紫身中九箭,死于冲阵途中。

武德四年,洺水之战灭刘黑闼,拳毛騧身中九箭,死于冲阵途中。

武德四年,虎牢关之战灭窦建德,什伐赤身中五箭,死于冲阵途中。

武德四年,虎牢关之战定鼎天下,青骓身中五箭,死于冲阵途中。

昭陵六骏倒在战场的时候,炀帝的宝马都在哪里呢?




  

相关话题

  为什么隋文帝功劳很大,但在国内知名度却不高? 
  宋太宗曾问大臣:“朕何如唐太宗”?你是大臣的话,该怎么回答? 
  关于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唐朝的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团队缺少了哪种性格的成员? 
  李世民对后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李世民真的那么想当皇帝吗? 
  同为手段残忍地阴谋夺权,为什么司马懿在道德方面受到的谴责要远远多于李世民? 
  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老老实实不陷害李世民,守着太子位,他能善终吗? 
  隋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姓李的会当皇帝”这种预言? 
  为何部分李二粉认为朱棣亲自指导编写的实录不可信,而李世民亲自指导编写的实录就是可信的? 

前一个讨论
想知道网文作家是如何看待单机写文的?
下一个讨论
国行switch真的那么差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