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自问自答。想我泱泱中华,田园女权遍布,乡村基督教盛行。连最早的女权主义领袖,希腊基督教圣人都不认识。怎么说好呢?
她是拜占庭时期一个重要的天才女人。查士丁尼时期的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所写的《秘史》以夸张手法描绘了狄奥多拉年轻时的堕落生活。当时,作为一个竞技场饲熊人的女儿,狄奥多拉生活于道德败坏的演艺环境中,成为随意向许多男人献媚邀宠的女人。造物主赐予她天生丽质,优雅、聪明、智慧。据一位历史学家(迪尔)讲:“她使得君士坦丁堡喜悦,神迷,并使之蒙受耻辱。”普罗柯比说,在街上遇到狄奥多拉的人都不敢接近她,担心一接触即玷污了自己的长袍。但我们对于所有那些涉及未来皇后的贬抑之词都应该持怀疑的眼光,因为它们都出自普罗柯比之手。他的《秘史》之宗旨即是诬蔑查士丁尼夫妇。经历了早年的动荡生活后,狄奥多拉在首都销声匿迹了,在非洲居住了一些年。当她再度回到君士坦丁堡后,已经不再是早年的轻浮戏子了。当查士丁尼第一次见到狄奥多拉时,她已经离开了舞台,过着隐居生活。她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毛纺手工,并热衷于宗教问题的讨论。她的美丽打动了查士丁尼,遂被查士丁尼带回皇宫,授予她贵族头衔,并很快与她成婚。查士丁尼登上皇位,她即成为皇后。狄奥多拉无愧于她的新的高贵地位。她直是忠实的妻子,而且对于国事有相当的兴趣。她有著相当敏锐的洞察力,曾对查士丁尼的所有决策产生深刻的影响。在532年的暴动中,狄奥多拉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她的冷静和非凡的活力,防止了帝国陷人更进一步的混乱。从她的宗教信仰来说,她公开倾向于一性教派,因此成为她的游移不定的丈夫的直接反对者。查士丁尼在他的长期统治中一直坚持信奉正统教派,但他也对一性教派做了一些让步。狄奥多拉比查士丁尼更理解信奉教派的各东方行省的重要性,这些省的确是帝国最有活力的部分因此,她决意要同它们建立和平关系。狄奥多拉于548年因患痛症而先于她丈夫多年去世。可上溯至6世纪,在拉文纳圣维塔利教堂的著名镶嵌画中,出现了在侍妇们簇拥下的身披长袍的狄奥多拉像。与狄奥多拉同时代的、及其以后的教会史学家们十分挑剔地论及她的性格。尽管如此,东正教年历的11月14日仍标明是正教国王查士丁尼及王后狄奥多拉的圣纪念日。她被葬于君士坦丁堡圣使徒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