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国人对小费文化的不理解? 第1页

     

user avatar   luxe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费就是美国文化里面的垃圾,为什么要理解垃圾?

这就是雇主把劳资矛盾转嫁到服务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方法。老板:想要更高工资?别找我,多去跟顾客卖笑啊!

而且小费还会造成很多服务人员之间自发划分地盘。您这桌想找服务员加个菜?稍等,您这桌的Zoe一会儿就来(然而我就不帮您了,反正小费最后给了Zoe)。

如何看待洋人对我大清裹小脚的文化理解的不足?


user avatar   oro-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小费了,一些美国餐馆的老板甚至连基本工资都不愿意开给服务人员,认为服务员的收入应该完全来自小费。

这不是个别黑心老板大脑进水的想法,我在读商科时许多美国同学认为服务行业不需要付薪水,职员的收入应该完全来自提成收入,这样可以鼓励各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卯足了劲儿去营销。

他们的想法并非只是是课堂上的狂人妄语。同样是服务行业,同样是西方社会,欧洲人令我感觉确实是服务,而美国人则无孔不入的想向你卖东西。

比如,同样是租车,在欧洲机场取车是一个很流畅的规的过程,柜台上的人员只是问一下你需不需要买保险,我回答说不要对方就不再多言。

而美国人则是甩不开牛皮糖,不停得向你推销各种增值服务,这个保险不行就换那个保险卖,你一个都保险不买就劝你加价提高级车,而如果你还是滴水不进,他们的热情的笑容就消失了,或者告诉你某项保险是必须的不买不行,或者蒙骗你说要订的车型现在没有了只能取更大更贵的车,为了表示补偿他们可以给你打7折,当然最后的总价还是比你当初想拿的小车贵很多。

这种带有欺诈性质的服务肯定让顾客感觉不爽,但在你想投诉之前请做好思想准备,客服经理或门店经理本人就是个推销大师,柜面员工恶劣的推销式服务就是他们这些人培训出来的。

相对于企业里传统的雇佣关系,这些商科“才子”有更“创新”的视角,认为雇主的责任是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平台,雇员的收入不应该是来自于雇主的薪水,而是依靠自己在“商业平台”上取得的成就,雇主和雇员都是创业者。在这种逻辑下雇主不为雇员发工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谁听说过“创业者”需要工资的?雇员的收入应该全部来自于“提成”和“绩效”,相反雇主还应该向雇员收取“加盟费用”。商科才子们常用的例子是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品牌,它们为加盟店提供了品牌和市场,而加盟店为品牌上缴加盟费,一家店能赚多少钱完全取决于每家店自己的经验能力。

这种说法里当然有很多稍加推敲琢磨就说不通的地方,但从这些商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去培训了企业员工和小业主们,把这套理论代入现实生活中。相比起西欧社会,美国这套思维在欠发达国家更加流行,在印度,阿拉伯世界,非洲,东南亚,我见到许多雇主以这种思维拒绝给员工发底薪,而这些地区也是小费文化盛行的重灾区。比如,在北非旅游时,我遇到的大多数旅游公司都不给导游和销售们发薪水,导游们要自己在街上拉客,能拉多少全靠自己的本事,然后把拉到的客人打包“卖”给旅游公司,旅游公司按人头数目发给导演们一笔费用,这笔资金里面包括了游客们的包车费用和路上的食宿。导游们接着去停车场和一群司机们派活,经过双方一通激烈的砍价后,导游把费用付给抢到活的司机。导游自己最终能赚多少,取决于他面对旅游公司及司机时的砍价能力。能从旅游公司那里吹来多少,能从司机手机抠出来多少,导游自己就能赚多少。反之,司机的收入来自于他能从导游手里抠出来多少,以及是否能从游客手中多赚点外快。

为了多赚点外快,司机不停的带我们去名为景点实际上却是商店的地方,甚至半路上拉了几个散客上车。司机开车前保证把我们送到这里那里,却在半路上撂挑子不继续开车了,除非我们愿意进店消费,或者同意他绕路拉人,或者说..…

付他额外的“小费”

付过“小费”之后,司机的服务态度果然好转,直接把我们拉到目的地,一路上有说有笑。

这种不付薪水,鼓励下层员工向顾客要小费的管理制度,我能够理解商家的逻辑,但绝对不赞同,并且非常憎恶。这里面最大的受害者是顾客,除开多付出额外的金钱以外,还要卷入雇主和雇员间因分配不均带来的矛盾,旅途中不断面对各种临时变卦的郁闷,以及不停和各方讨价还价的困扰,消费体验被这些烦心事大幅降低。

在经历这么多烦人事后,我是绝对不会做一名回头客再受一次罪,这对商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租一辆车,去一个景点,吃一顿饭,可能美式的营销和小费加起来以后也并不比明码实价的欧洲同行贵多少,但给游客造成的精神和时间损失肯定超过后者,而且美式营销通常用一个乍看很优惠的超低价格吸引人,到现场才知道这项基本费用这也不包那也不包,为了买到预想的服务还需要加钱。营销价格和最终成交价格差别太大,造成顾客对商家的不信任。为了省去面对各种隐形费用大坑的风险,我宁可选价格更高但明码标价的。

此外,美式小费还要许多不合理的收取场合。比如,出租车司机索要小费,那打车费算什么?难道打车费不包括出租司机的服务?出租车就是把人从一点运到另外一点,实在看不出这么简单的服务哪里有增值的闪光点能征收额外的小费。

同理,酒店门童要小费,打扫卫生的也要小费,难道住宿费用里不包括让客人进门的费用?不包括让房间保持整洁的费用?参观酒庄后给讲解员小费,那门票的价值包含了什么?如果说门票只是入门费,那么好吧,为什么我又不能选择在没有讲解员带领下独自在酒庄里转悠呢?如果允许你自己自由参观,那可见讲解员确实是门票以外的“增值”服务,可实际上参观强制必须在讲解带领下才可以,“增值”服务是强制的。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话说,小费就是陋习,Gratuitous Gratuity。


user avatar   pang-xiong-mao-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其实曾经是有小费文化的,而且比西方更为有人情味,更为高端,电视剧《天下第一楼》里有过类似的描写,“X爷赏下了!”,“X先生赏下了!”然后哗啦啦的铜板倒如另外一个钱柜,这些钱伙计们是可以下班之后就分的,给小费的有面子,伙计也高兴,但是这种小费没有西方那种强制性,因为本来东家给的工资就不错,不存在西方那种要靠小费过活的情况。建国以后,国家一穷二白,下馆子本就奢侈,更不存在小费这个东西了。到现在,外面吃饭绝大多数地方结账时候还要给你抹个零,这也是中国人人情味的体现。

小费文化?无非是西方的一些习惯而已,按这样说,中国的文化多了去了,毕竟武王伐纣两三百年后,才刚刚开始有希腊有罗马的时候,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比西方高端的文明,为什么要遵从他们所谓的文化?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费这东西,本来就很令人费解啊,因为它很难自圆其说。

如果说小费是服务费的话,为什么要按消费额度百分比计算? 如果我点了一瓶四十美元的酒,按照给 15% 小费的惯常做法,要支付六美元小费。而我的兄弟点了四百美元的红酒,就要支付六十美元。难道说,开一瓶高级红酒所付出的服务,价值要比开一瓶普通红酒高出五十多美元?是瓶塞特别难拧出来,还是高级红酒特别不好倒? 作为服务费,这种计算方式是难以自洽的。

再者说了,小费是在餐后才给的,我甚至不能预先购买优质的服务,只能被动地接受。(没听说过有人对服务生说:「老铁,我埋单的时候会给你百分之三十的小费,你得把我伺候好了。」)

如果说是对优质服务的奖励,也有说不通的地方。我是来吃饭的,不是来帮酒店老板提升员工素质的。企业本来有必要进行员工培训,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吧本职工作。现在倒好,我还要自己掏钱帮他们来管教员工了。

另外,小费的存在也会让人们无法准确判断外出用餐成本。你以为一份牛排二十美元,其实还要加上百分之十五的消费,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税没写在价格中,但这些都是实际要支付的成本。菜单价格要比实际支出显著偏低 这也可能误导消费者。

最后,正如 @Luxenius 回答提到的,小费也未必能让顾客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因为服务生一般只会从他们服务的那桌客人处收到小费(只有少数餐厅可能会让服务生平分小费),所以很多人会对别桌客人的需求漠不关心或者来回踢皮球,极大降低用餐体验。

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没啥好理解的==


user avatar   ji-xu-zh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小费文化是美国文化的绝对糟粕,刚到美国时就很不适应,后来被迫入乡随俗。

小费本身是对优质服务的奖励,为什么变成了某种强制行为?

我思考了一段时间,找到了背后的原因。

小费文化本质是:割中产补贴低端服务业人群。这种文化从美国资本阶层兴起,然后演变成一种通用的文化习俗,最终让去饭店的工薪和中产去买单的。因为美国贫富分化逐渐加大,资本阶层人口比例越来越低,他们去饭店等接受服务的次数总量远小于工薪和中产,所以这种文化最终买单的是中产和工薪。

割中产和工薪,补贴最底层,大资本阶层不出钱,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贯做法。类似于黄四郎和农民一起交税,黄四郎的钱如数奉还,农民的钱也被黄四郎们霸占一部分,挤出一小点给“赵光腚们”,防止“赵光腚们”闹事。

安倍提出的增加日本消费税,也是这个意思,跟美国的小费文化何其相像。


美国的政策经常用中产和工薪的福利去补贴底层、补贴拉美移民等人群。

为什么美国的华裔不能和黑人、拉美裔一样享受到对少数族裔的部分补贴?比如上名校的比例名额。

因为华裔被美国大资本统治阶层定义在了中产和工薪的这个区间。

——总之,美国大资本统治阶层对于最底层的人群的所谓补贴,都是通过慷他人之慨,让中产和工薪去做的。这种利用政策或者文化慷他人之慨的传统,美国大资本统治阶层是一以贯之的。

通过我这篇文章,大家也能找到白左慷他人之慨的虚伪是谁创造的,对,没错,是美国大资本统治阶层。

这和上大学名额的政策同出一辙,美国资本阶层可以走后门进入名校,比如直接捐款或者最近比较火的FBI调查的上名校“走后门”事件。其实这些在美国有点社会关系的人群中早就不是新闻了,这次美国名校走后门事件正反映了美国阶层固化之可怕,这种明着走后门的习俗在美国资本阶层都有200年历史,资本阶层当吃饭喝水一样的平常事;FBI爆出来,竟然中下层觉得震惊!?可见美国中下层已经几乎和资本阶层不是一个星球的人了,美国资用媒体功不可没,这要加双倍鸡腿。

那些让给最底层的黑人和拉美人的上大学名额比例,就是靠压低美国中产和工薪的上学名额来实现的,华人的名额就在这个被压低的比例之列。美国资本阶层上名校名额完全不受影响。

经济危机也一样,美国度过经济危机就是靠让小资本、中产、工薪出血来度过的。美国最底层无论经济危机与否,都住救济站和简易棚,对他们无所谓;而经济危机是资产贬值的好时机,大资本正好通过经济危机去抄底,美国大资本是盼望经济危机的。最终经济危机是靠中产和工薪的血肉作为祭品去度过的,本质是对小资本、中产和工薪的一次集中掠夺;然后拿掠夺来的钱的一小部分给美国最底层作为糊口的救命钱,防止他们乱来;最后,再用媒体带一波节奏,中产和工薪开始仇恨最低层的黑人和拉美移民;中产下沉,底层互掐,资本阶层乐哈哈——美国都玩了好几十年了……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们没有接受田小姐九十九万一年的贵族礼仪培训。


user avatar   chen-ke-xing-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美国人有小费呢?

来美国读书第一天,系秘书就说了美国的小费文化的来源:“因为老板认为顾客应该给小费,所以老板故意把服务员的工资压的很低很低,所以我们最好给他们小费。”

好,到这里问题基本上解决了,美国小费文化的来源不过就是资本家不想多出钱给服务员,把正常该给服务员的工资支出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已。

所以为什么中国人不理解小费文化?大概就是中国老板比美国有良心一点吧。


user avatar   zhubo07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树立“四个自信”就要批判这种洋垃圾,是时候该有人写本书叫《丑陋的外国人》了,让他们也对标中国反思一下。


user avatar   zen-hui-ru-ci-xing-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化?屁咧,美国的小费制度完全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畸形产物,是一场对消费者赤裸裸的道德绑架而已


消费产生的原本意义,是消费者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觉得满意给予的奖励,给与不给完全是消费者自己的意愿,但是在美国你要试试不给小费,你信不信服务员都能追出门口来跟你要?


这就是最不要脸的地方,把本来应该是资本家和雇员的劳动关系,硬生生扯到消费者的头上,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减少工资成本,把本来应该他们出的钱让消费者来替他们承担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是没有像美国这种几乎是强制的小费制度,你给与不给完全是看你个人意愿,但是在美国服务员的主要收入就是小费,比如美国餐厅的服务员时薪普遍都是很低的,有的甚至就没有,服务员的收入全靠小费,



所以在服务员的概念里面,你的小费就是他们的工资,你要不给小费,那就是等于不给他工资,在其他国家服务员都是有自己的基本工资的,小费对他们来说只是外快而已,这就是本质原因,所以你以为你给服务员的是小费,其实你给的是他的工资啊



并且美国的小费体系已经越来越来越畸形,给小费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一种强制的行为,哪怕服务员态度很差,你一样要给,而且通常都不能低于15%,



有的地方门口的接待人员给你拉个门都要求你给他小费,完全就是强制性的,你要是不给就会对你的态度非常差,并且美国的很多餐厅都会在门口写上小费的最低标准,你想少给都不行,这是他们的制度



你以为就这样了,说一个你更受不了,在美国某些小的餐馆,顾客给的小费,服务员连50%都拿不到,钱最后还要分给老板和厨师,



也就是说你给的小费其实是餐馆老板的经济收益之一了,消费者不仅承担了税,还给服务员付了工资,还又让老板额外赚了钱,只有服务员和我们才是被剥削的群体,你说刺不刺激?


就这还TM的文化,用老汤的话来说


简直就是土匪!土匪都不如!呸,就是一个字,恶心!


小费现象只是美国众多诟病的冰山一角而已,美国的诟病远远不止这一个,可以推荐大家看一本书《美国批判》这本书对美国的很多真实内幕刨析的很彻底,看完就会知道真实的美国是什么样子,我有买过一本电子版,在我的公众号 sdd701330 回复 【读书】 就可以领到电子版,还有一本 《你为什么是穷人》,两本书都写的很好,去读吧


欢迎关注 @半睡半醒先生




     

相关话题

  在战争中,当胜利无望,士兵投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吗? 
  MBTI各类型的出国留学的体验感如何? 
  很多美国人对美国以外的世界无知到什么程度? 
  如何优雅地给小费? 
  乌克兰女人真的愿意嫁给中国男人吗?是不是真的不在乎中国人的身高和长相,也不在乎你有没有钱? 
  请从历史.人种、信仰、文化艺术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两者有亲缘或继承关系么? 
  为什么我感觉世界上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文化了? 
  乌克兰女人真的愿意嫁给中国男人吗?是不是真的不在乎中国人的身高和长相,也不在乎你有没有钱? 
  为什么许多香港人排斥使用普通话而台湾本省人并不排斥? 
  为什么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中,「马」和「車」的走法相通?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王菲为《我和我的祖国》演唱的同名主题曲及 MV?
下一个讨论
直20直升机和黑鹰比有哪些优缺点?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