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侯景之乱」?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hui-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起初实在是难以理解,一个在北朝完全混不下去的侯景,就带着八千兵马怎么会把南梁折腾到了几乎亡国的地步。这一系列各种小概率事件的累积下来,让这个怎么看都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成功了。

但是细细品来,这跟南梁自己的咎由自取完全逃脱不了干系。侯景怒斥梁武帝的十失疏文,其实写的很清楚了。拿大白话说主要有以下这些:

  • 梁武帝喜欢虚无缥缈的好话,不认真听取忠臣正确的建议。贺琛几年前就已经意识到梁帝国的问题,把四个重大危机:民生,官僚,贪腐,铺张浪费一一指出。萧衍不但不接受,而且还大怒若狂,把贺琛骂的狗血喷头。这以后谁还敢提一句建议给他。
  • 不注重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研究,光搞虚无缥缈的佛家思想,治国安邦成了个空头支票。
  • 不好好主抓经济,搞好国计民生。放任恶性通货膨胀泛滥,导致民不聊生
  • 没有建立完善的官吏制度,什么样的地痞流氓找个好靠山都能到朝廷里面当官,管理一方。
  • 对自己子女不好好管束,家风不正。儿子里面叛逃的叛逃,主政一方的肆意鱼肉百姓。
  • 为了自己的迷信信仰,肆意铺张,大兴土木,修建佛塔。自己动不动就出家,让大臣花巨资从寺庙里面给赎回。却让百姓陷入饥荒和困苦的生活,国富民贫。
  • 骄奢淫逸,宠信奸臣。国家的钱全集中到权贵手中,连和尚尼姑也因为皇帝个人的喜好而暴富。导致国家的基尼系数差距严重。
  • 选的继承人萧纲也不给力,贪财好酒色。言语轻薄,喜好艳情诗和玄学。完全没有一个储君准备治理国家的样子。
  • 重用直系亲属,但是这些人中又没有给力的贤明之人。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衣冠禽兽而已。侯景围城3个月,没有哪个藩王全心全力的出兵勤王。


景遂上启,陈上十失,且曰:“臣方事睽违,所以冒陈谠直。陛下崇饰虚诞,恶闻实录,以袄怪为嘉祯,以天谴为无咎。敷演六艺,排摈前儒,王莽之法也。以铁为货,轻重无常,公孙之制也。烂羊镌印,朝章鄙杂,更始、赵伦之化也。豫章以所天为血仇,邵陵以父存而冠布,石虎之风也。修建浮图,百度糜费,使四民饥 ,笮融、姚兴之代也。”又言:“建康宫室崇侈,陛下唯与主书参断万机,政以贿成,诸阉豪盛,众僧殷实。皇太子珠玉是好,酒色是耽,吐言止于轻薄,赋咏不出《桑中》;邵陵所在残破;湘东群下贪纵;南康、定襄之属,皆如沐猴而冠耳。亲为孙侄,位则籓屏,臣至百日,谁肯勤王!此而灵长,未之有也。昔鬻拳兵谏,王卒改善,今日之举,复奚罪乎!伏愿陛下小惩大戒,放谗纳忠,使臣无再举之忧,陛下无婴城之辱,则万姓幸甚!”

侯景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确确实实把梁朝的腐朽看透了,檄文里面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所在。在军事上利用梁军山头之间的矛盾,离间拉打,威逼利诱,让各路人马隔岸观火,出工不出力。政治上,宣传梁武帝政权的不作为和腐朽,解放被剥削和奴役的奴婢起来反抗。这才出现千人过江,十万围城,待城破之时已经"率土之内,莫非己有"的局面了。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梁武帝父子虽然被侯景军围困在台城,但侯景军被勤王大军再被围困,本来后面会是一个没有什么悬念的局面。可狡诈善于忽悠的侯景,一心想当皇帝的萧正德,为了黄金贿赂私利的朱异,加上一群心怀各异来看热闹勤王的藩王,配上一个猛将变怂包的联军总司令柳仲礼,糊涂的皇帝萧衍,纠结优柔的太子萧纲,各路人马里应外合的配合这台戏,活生生最后落得梁武帝饿死台城的结果,其实有的方面还挺像孟良崮的。换到49年之前,国民政府的社会问题基本上就是梁朝的翻版。他们有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user avatar   yyl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侯景之乱是南朝盛衰的分水岭。

自侯景之乱后,南朝失去了已经保持几十年的对北方的优势,而北周则在其中占尽上风,为日后统一北方并进而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当我们回顾整个故事,却不得不把重心落回到萧衍的身上。

虽然说侯景之乱的肇因是高欢之死,而最终的赢家是北周。但事实上,真正让侯景之乱改变了天下局势的,是梁武帝萧衍的一系列骚操作。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萧衍的“神助攻”,那么北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收获巨大的利益。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梁武帝萧衍并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小皇帝,他开创了一个国家,垂拱而治接近五十年,一生见惯各种大风大浪,不应该像后世的建文帝朱允炆一样,因为少不经事、举措失当而导致削藩失败啊!但为什么在对待侯景的问题上,他会犯这么多错呢?

原因,其实用两个词就可以概括了:傲慢与偏见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晚年昏聩的皇帝,到底可以昏聩到何等地步。




按惯例,先回捋一下大致经过:


侯景早年间投靠尔朱荣,后来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所杀,北方陷入混乱,侯景便辗转投入了高欢麾下,屡立战功。

再后来,天下三分,高欢所把持的东魏占据了北中国东部,这是当时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而侯景则被高欢派以镇守河南地——此地是三国交界之处。侯景能够镇守于此,高欢看重的自然是他出类拔萃的军事能力。

但德才向来难两全,尤其是当两者极其不匹配之时:侯景为人狡诈,首鼠两端。高欢固然雄才大略,能让这种人为我所用,但到了病重之时,他的儿子高澄就准备先下手为强,除掉侯景了。

具体的过程不是本篇重点,所以这里就略过不提,只介绍一下结果了:

侯景反出东魏,向西魏投诚,但西魏的实际控制者宇文泰很快就识破了侯景只是假投降。侯景于是转而南顾,向萧梁递降书,而梁武帝萧衍也很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出降。

为什么宇文泰能看得出问题,萧衍却看不出来呢?

这还真不是能力上的差异,而只能说萧衍是被猪油蒙了心。

此时是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在这一年年初,萧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将要成为统一天下的君王。

结果没多久,侯景就来投降了。

而且还不是单人来投,是带着河南地那么大一块地方来的。

萧衍真是想不心动都难。




后世人看到这里,可能会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萧衍对于一统天下有那么大的执念?

这你得站在萧衍的立场上来考虑:

皇帝求什么?

肯定不是普通人的欲望。孔子说食色性也,但这两样萧衍都不喜欢——萧衍信佛,不仅吃了很多年的素,而且还三十多年都没有性生活了。

至于什么权力欲望、受人尊重之类的,对萧衍也没有吸引力。他已经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受万人敬仰的感觉对他来说,早已没有新意。

那还有什么?像秦皇汉武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吗?但这个萧衍可能也不缺。在当时的信史记录中,他已经是有史以来最为长寿的皇帝,这个记录一直要到一千年以后才会被乾隆打破。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庸俗了,那么忘了告诉你:伟大的皇帝陛下在精神追求上所达到的成就也是无与伦比的。萧衍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以学问著称。后来转而醉心于佛学,在佛法上的造诣也极深——而这些,几乎已经是当时所能研究的学问之上限。

试想,皇上还缺什么?


一统天下,可能也只有这个能让萧衍心向往之了。

毕竟在萧衍当时,自春秋以来,能结束天下大乱的皇帝屈指可数,一只手就可以掰完:秦始皇、汉高祖、汉光武、晋武帝——如果再把乱世持续时长这个变量加进去,那么还能把汉高祖和汉光武给划掉。

也就是说,在萧衍那会儿,如果他能够统一天下,那么他就是这世间第三个能消弭天下几百年分裂的君王。

有史以来的第三个。

这么想想,是不是很激动?

更何况他还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刚做完一个月,侯景就带着地来投诚了。换做是你,你会不会也觉得这是美好的征兆?

上天垂怜,美梦就要成真了?!

嗯,正是这一点妄念,让萧衍最终沦入了无底的深渊。


萧梁内部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当萧衍把侯景的降书拿到朝堂上讨论,收到的就几乎全是反对意见。大臣们都认为,这么多年来与东魏和平相处,如今为了一个叛将就轻易抛弃多年的和平,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但萧衍认为,话虽如此,可如果接纳侯景,塞北可清,天下一统。所以我们做决策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务实一点,不要那么胶柱鼓瑟呢?

你看,在萧衍的内心里,他已经完全认为只要接纳了侯景,就能实现混一宇内的美梦。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朝臣都反对他。比如,深受他信任的大臣朱异就投了赞同票。朱异对萧衍说:陛下如果不接纳侯景,就不会有下一个侯景来投。这样的话,如何才能实现陛下一统天下的梦想?!

我们因为知道后来的事,所以会认为朱异的这个意见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昏招。但在当时,以朱异的眼光看来,这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进言:皇上可心心念念于此啊!

虽然史书上说,朱异能成为萧衍的心腹,是因为他聪明练达。但其实,真正让朱异长宠不衰的,靠的就是这点对萧衍心事的揣摩与迎合:凡是萧衍支持的,他朱异都不会反对。

在朱异看来,侯景无非就是一个带地来降的叛将。别的大臣难以权衡的地方,在于接受侯景带来的好处与交恶东魏带来的坏处之间不好取舍,而且如果接受了侯景,还要评估他真心投靠的可信度。但这些,通通都不在朱异的考虑范围内:赞同萧衍,这就是他身为宠臣唯一关心的事。

接纳侯景的叛降会给国家带来什么影响,这已经被朱异置之度外了。即便不考虑后来侯景造成的祸乱,仅仅是从国家关系的恶化来考虑,接纳侯景也是得不偿失的,但这些,从来都不为朱异所关心。

而可悲的是,萧衍偏偏就信了朱异的邪。

此时老年的萧衍,已经完全没有了年轻时的干练。他的心意极容易被亲近的人所影响,即便是以帝王至尊——在这一点上,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不管是之前的汉武帝,还是之后的乾隆,大家到了晚年都有类似表现,差别只不过是程度不同、后果殊异而已。

而在侯景从准备到叛乱之间近两年的时间里,这既不是朱异推波助澜造成的第一次恶劣影响,也不是最后一次。不久以后,他就会有下一次、下下一次更为可怕的推动。


接纳了侯景的投降后,萧梁就开始行动了。

萧衍派大将羊鸦仁携带粮草北上,支援侯景。同时,又另派大军攻击彭城一带,以牵制东魏南下的军队——至于主将,一辈子看重亲情的萧衍依然选择了宗室。虽然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早在四十年前,萧衍命临川王萧宏领兵北伐,曾令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萧衍这次一开始选中的,是鄱阳王萧范。但朱异反对,朱异认为鄱阳王“雄豪盖世,得人死力”,如果有战功,只怕会另有企图。因此,朱异推荐了比较懦弱的皇孙南康王萧会理。后来,因为萧会理实在是难以任事,又转而以贞阳侯萧渊明为都督。

为什么在选派大将领兵出征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会采用这样一种奇怪的标准?这得从南朝反复发生的宗室叛乱中找原因:在萧衍之前的刘宋和南齐历史中,国家内乱几乎都是由宗室内斗导致的。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萧衍当然要竭力避免。

此外,你如果看过《琅琊榜》,就会知道里面的多疑皇帝,正是以萧衍为原型的。

朱异因此又赢一局。

虽然从表面上看,朱异不支持以鄱阳王萧范为帅,是拂逆了萧衍的主意。但事实上,朱异说的话才是萧衍内心最深处的考虑。

而接下来,事情的进展就比较神速了:


|公元547年|

■ 正月,东魏权臣高欢病逝,侯景反叛东魏,投靠西魏。同时,侯景又派人与萧梁联络。

■ 三月,梁武帝派羊鸦仁运粮接应侯景。

■ 四、五月,西魏宇文泰识破侯景的假投降,放弃接应侯景。

■ 七月,羊鸦仁入悬瓠。

■ 八月,梁武帝萧衍下诏讨伐东魏,萧渊明领兵出征。

■ 九月,萧渊明至彭城。

■ 十一月,东魏救彭城,击败萧梁大军,俘虏萧渊明。

到此时,在这场两国战争中,东魏其实已经占据了优势。

但萧梁朝廷的消息却是隔绝的,前线信息几乎都由侯景传回,他们尚被侯景蒙蔽着。十二月时,侯景上奏萧衍,说东魏国内内乱,权臣高澄已经幽禁了东魏皇帝,因此请萧衍另立元氏宗室为帝。

这种事,对萧衍来说驾轻就熟,早在几十年前陈庆之北伐时,就曾经立过元颢为帝。而如今被侯景推荐给梁武帝的,叫元贞

但此时的侯景已是秋后的蚂蚱。转年正月,侯景即被慕容绍宗所击败。

这个名字,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觉得眼熟?这正是高欢当年在弥留之际,指给儿子高澄对付侯景的人选。

侯景在此战中能够侥幸逃脱,是因为他派说客去找了慕容绍宗:你把我击败,这是你的能耐。但你如果把我杀了,那你也就没什么用了。慕容绍宗因此放过侯景。

这已经是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正月初七的事。此时羊鸦仁还驻扎于悬瓠,在得知消息后,因为害怕成为孤军,羊鸦仁于五天后撤出了悬瓠,退守义阳——虽然之后被萧衍责问,羊鸦仁不得已又往前线挪了那么一丢丢。

而侯景也在找地方。被慕容绍宗击败后,河南地已经完全丢失,侯景不得已,只能撤退到萧梁境内,但萧梁境内各个城池又都有驻守。

不愿意寄人篱下的侯景,最后盯来盯去,盯上了寿阳。

驻守寿阳的,是监南豫州州事韦黯。韦黯与马头戍城的戍主刘神茂不和,刘神茂在得知侯景败退后,便主动找到侯景,给他指了这么一条“明路”。

之后,侯景连蒙带骗,果然霸占了寿阳。


而等侯景在寿阳得以立足,萧梁朝廷的动静就开始让他觉得如坐针毡了。

在慕容绍宗击败侯景后,东魏已经迅速肃清了侯景的残余势力。也就是说,仅仅才一年多时间,侯景叛乱对东魏造成的影响就已经被完全消弭。

接下来,东魏开始着手与萧梁修复关系。毕竟,两国多年交好,如今只是因为侯景叛乱才生了龃龉。

而只要东魏愿意主动示好,萧梁也就没有必要绷着不放。

当东魏的使者到达萧梁朝堂,递出重归于好的橄榄枝,这时候,朱异又跳了出来,向梁武帝进言:一定要借机修复两国关系!

你可能以为,朱异这么反复横跳会引起梁武帝的反感。但事实上,这才是朱异真正高明的地方:他没有自己的立场,所有建议都完全是站在梁武帝的立场上说的。如今局势已然如此,侯景是靠不上了,那么两国媾和就是最简单省力不烦心的办法。

至于萧衍,老年人了嘛,偶尔有点雄心壮志是很值得鼓励,但毕竟只是偶尔嘛。大部分时候,还是要让老人家多休息不烦神的。

消息传到侯景那里,侯景慌了。两国如果媾和,他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尴尬,建康朝廷里也没有给他说话的人。在这种局面之下,他随时都会被牺牲掉。

尽管他不停地劝梁武帝,反对两国和好,但一个人说话的分量是基于他的实力的,此时的侯景做为败军之将,在梁武帝那里已经完全没有了价值。

对梁武帝来说,接下来如何与东魏相处才是最现实的问题。而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既然东魏愿意和谈,那就和谈。

朝中大臣本来就不支持梁武帝接纳侯景,如今自然表示同意。至于朱异这样的见风使舵小能手,反应就更快了,他一早就支持了梁武帝的想法。

但这还不是朱异最没节操的地方,他的恶心之处在于:他同时还收到了侯景的一封信,这封信准确来说是侯景上书梁武帝,请求不要与东魏媾和的奏疏。侯景希望朱异能帮忙转交此信,并很有诚意的附上了转交费:黄金三百两。

朱异拿钱不办事,笑纳了黄金,扣下了奏疏。



焦急等待的侯景,最后只看到这样的画面:东魏与萧梁的关系日渐转暖。在东魏表示愿意与萧梁重归于好后,萧衍也派出了使者,去吊唁一年前病逝的高欢。

又惊又怒的侯景,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而思考的最终决定是:再反叛一次

行动前,侯景觉得还需要再确定一下萧衍的真实态度:如果萧衍不把他牺牲掉,那么他大可以逍遥的待在寿阳;如果萧衍真的准备把他放弃了,那就只能是先下手为强。

他以高澄的口吻伪造了一封信给萧衍,说可以用侯景来换萧渊明——你还记得萧渊明吗?就是在彭城已经被东魏俘虏了的萧梁宗室。

萧衍本来就重视亲情,如今收到这封信虽然有些扭捏,但在朱异的撺掇下,还是在回信里同意了这桩交易。

然后这封信就顺着原路,返到了侯景手里。

侯景捏着信一看,得,干吧!

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侯景是怎么成功的——虽然侯景之乱为后世所唾弃,但侯景从决定反叛开始,到最终获得成功,每一步的成功经验都值得任何想要做事的人借鉴。

侯景在霸占寿阳以后就开始招兵买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多久,侯景就从被慕容绍宗击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补充了足够的兵力。

在得知萧衍可能放弃他之后,侯景也没有马上就鲁莽起兵,而是采取各种办法稳住梁武帝。侯景先是一再上书,如怨妇般地怪罪梁武帝,梁武帝也一如既往地安抚侯景。然后,侯景又说要求娶王谢家的女子,梁武帝说王谢你高攀不起,等而下之的朱氏、张氏倒是可以考虑。

所有这些嘴皮官司,颠来倒去其实都只为了一件事:侯景在拖时间。

拖时间干嘛呢?

找同伙。

最后,侯景找到了临贺王萧正德,萧正德愿意做侯景的内应。

在这段时间里,侯景做事其实一点都不机密。很多人都发觉了情况不对劲,并且报告给了梁武帝。

比如,在侯景跟梁武帝打嘴皮官司,说要聘取王谢家女子时,梁武帝所立、但被侯景所控制的元贞就刚好逃回了建康。他向梁武帝告发了侯景,但梁武帝却不以为意。

还有羊鸦仁。还记得这位从侯景叛乱开始就一直在边界上打酱油的背景板选手吗?侯景也曾派人去游说一起反叛,但使者却被羊鸦仁送到了朝廷。可然后,又没了下文。

鄱阳王萧范也发现了侯景可能要谋反,并向朝廷做了正式报告,但材料却被朱异扣了下来。朱异虽然没给侯景办事,但拿了人家的钱,总归是手短的。他倒也不是觉得拿钱不办事有愧于心,而是怕万一搞出什么事情来,让侯景把他收了钱的事捅给梁武帝,会生出料想不到的麻烦——你看,有时候送礼给别人,还会有这种作用。

事后来看,萧梁整个朝廷从上到下,在当时都没有人把“侯景可能会叛乱”这件事当做一回事。

以当时的情境看来,侯景想要搞出太大的动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一个败军之将,只不过临时找了寿阳安顿下来,指望靠着这一座城的力量就挑翻一个王朝,这样的故事说出来只会让所有人都以为是个笑话。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萧衍对侯景的态度才会急转直下,才会考虑用侯景去换萧渊明。

但偏偏,侯景真的就成功了。


转眼已是太清二年八月十日,一切准备就绪的侯景,终于以诛朱异等佞臣的名义,起兵反叛。

八月十六日,消息传到建康,梁武帝下令讨伐侯景。

朝廷的大军不急不缓,侯景的行动却迅若疾风。到九月底时,大军依然没有完成对寿阳城的合围,侯景却已经偷偷溜出了寿阳。

十月三日,侯景袭取谯州。

十月十三日,梁武帝终于意识到侯景叛乱的严重,着手派人巡防长江。

二十日,侯景入历阳,到达长江南岸。

二十一日,梁武帝任命临贺王萧正德都督京师军事,屯兵丹阳。

暗地里,萧正德准备了几十艘大船,接应侯景大军渡江。

此时,将军陈昕建议梁武帝派重兵防守长江南岸的采石。梁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任命陈昕为云骑将军,与原驻守部队换防,驻守采石。

然而,就在原驻防部队移防,而陈昕所部未至时,萧正德将这个关键消息透露给了侯景。

二十二日,侯景八千人马渡过长江,到达采石。至此,建康已近在咫尺。

到达采石后,侯景并未停留,而是继续东上,到达慈湖。

消息传到建康后,城中一片大乱,以至于御街上行人相互抢掠,不复通行。

二十三日,侯景进至板桥,派人觐见梁武帝,探听虚实。

二十四日,侯景部队至秦淮河南岸。驻守在北岸的,是萧梁的东宫学士,新野庾信。

当侯景大军到达南岸时,庾信正在吃甘蔗。冷不防一支箭射过来,正中门柱,惊得庾信吓掉了手里的甘蔗,仓皇弃军而逃。

史书对这一场景的描述,画面感十足:“庾信方食甘蔗,有飞箭中门柱,(庾)信手甘蔗应弦而落,遂弃军走。”



之后,萧正德的同党及时赶到,将侯景放过了秦淮河。

同一天,侯景兵围台城。


台城是萧梁的宫城,梁武帝萧衍此时就在城内,萧梁一时国内震动。

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勤王, 他们行动的时间有先有后,但最后真正攻入了建康与侯景对阵的只有两家。而这两次于侯景而言,也是生死攸关的考验:一旦失败,就将万劫不复。

但侯景终究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名将,他竟然在诸多的不利中把握住了机会,两次都化险为夷,咸鱼翻身。

第一次是在围困台城一个月以后,萧衍的第六子、邵陵王萧纶领兵数万,从京口(今镇江)西进,至蒋山(今南京紫金山)而败于侯景。

第二次的阵仗更大,从太清二年十二月底开始,四方援军蜂拥而至,众至数十万。大军以柳仲礼为帅,不止进入建康,甚至还渡过了秦淮河,将侯景完全包围。

也就是说,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台城,然后侯景又被联军给围了起来。

但就是在这样“前无进路,后无可退”的局面下,侯景竟然也硬生生地翻了盘。

在被联军围住以后,侯景和联军有过交锋几次,双方互有胜负。眼见着在军事上难有作为,侯景竟然与台城里的梁武帝搞起了和谈。

侯景的目的主要是给军队争取休整时间。而台城里的梁武帝也同意谈,则是因为他在重压之下已经喘不过气来了。

当初侯景攻入建康时,大量的军士百姓进入台城固守,也准备了足够的粮食,但偏偏,大家忘了贮备柴木和食盐……

侯景开始围困台城的日子是十月底(农历哦),正好是寒冬开始之时。如今双方准备和谈,已经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也就是说,台城里的十几万人度过了一个没有温度和味道的冬天。

没有柴木也还好,反正台城里房子多,拆了就能烧。但是没有盐,这就不是靠顽强的革命意志能够克服的了,再加上缺医少药,台城里积攒了大量病患。

十二月时,台城防卫的主心骨羊侃又病逝了,整个台城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梁武帝只能独撑大局。对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种意志力的考验实在是一种摧残。如今眼瞅着局势逆转,他自然也想早点结束这种局面。

某次,梁武帝曾问柳津该怎么办。柳津无奈的说:陛下有邵陵王萧纶这样的儿子,我也有柳仲礼这样的儿子,都是些不忠不孝之辈,怎么还能指望他们荡平贼寇呢?

柳津说这番话是有背景的,他曾经登上城楼,向城外围困侯景的柳仲礼喊话:你的君王和父亲如今有难,你不能竭力救援,百世之后将会以什么面目示人!

但柳仲礼把老子的话当耳旁风,每天依旧在营中拥妓饮酒——这样对比起来,邵陵王萧纶简直要好太多,他不过就是上次被侯景打怕了,所以如今别人不动,他也坚决不动。

可侯景真的只是为了休整士卒,在装模作样的谈了近一个月以后,侯景重新发动。他击败联军,之后又买通了守卫台城的内应,终于攻入台城。

接下来的这个场景,也是历史中的经典一幕:

守卫台城的萧确戎装跑进殿中,向梁武帝萧衍汇报:台城已被攻陷!

萧衍靠在床上,安卧不动,问:还能再战吗?

萧确摇着头说,没有办法了。

萧衍感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有什么可遗憾的。



侯景于是面见梁武帝萧衍。

虽然在史书的记载中,说侯景见到梁武帝时战战兢兢,如临大敌,但实际上,双方的实力对比正好相反。

两人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梁武帝问:你过江的时候有多少人?

侯景答,大概一千人。

梁武帝又问:那围困台城的时候呢?

侯景说,十万人。

梁武帝再问:现在呢?

侯景说,如今内外无不是我的人。

梁武帝默然。

在控制梁武帝后,侯景随即以梁武帝的名义下诏,解散各路勤王的军队。首当其冲的,就是台城外柳仲礼的联军。

柳仲礼召集诸将商议,诸将一致反对,其中有一个叫王僧辩的人说:将军身率百万之众,却使宫城陷落,除了拼死一战,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邵陵王萧纶也说,如今之事,我等皆奉将军命令。

但柳仲礼一言不发。

众人眼见无望,只能散去。

诸军散去后,柳仲礼进入台城,先见了侯景,然后再拜见梁武帝,梁武帝没有对他说一句话。

从梁武帝处出来后,柳仲礼又去见了自己的父亲柳津,柳津只说了一句话: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于是众营皆降。

侯景为了收买人心,并没有把这些人怎么样,全都放走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些人里那个叫王僧辩的,将在几年后最终击败他。


.梁武帝完全落入了侯景的掌握中。

他依然还想维持最后的倔强,所以对于侯景的所有要求,全都置之不理。

而侯景处理的方法也很简单:饿他几天。

结果这一饿,就把八十六岁的梁武帝给饿死了。

梁武帝临终前的场景很是凄惨:


上卧净居殿,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


在梁武帝死后,太子萧纲被侯景册立为帝,是为简文帝。


此时已是太清三年五月,距离侯景攻破台城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侯景一直派人四处出击,挟天子令诸侯,无往不利。十二月份时,部队攻取了三吴之地,侯景的声势达到顶峰。

面对如此情景,侯景自然忘不了给自己加官进爵。他不仅娶了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还给自己加了个旷古绝今的称号:宇宙大将军

简文帝看到侯景的奏章时都惊呆了:将军的封号还能封“宇宙”?

但侯景就是这么的我行我素。

只不过大将军的势力远远没有“宇宙”那么大,最多也只到江州。所统治的地区,大约也就相当于如今的苏南、皖南、浙北、江西一带。除此以外的梁朝大部分区域,此时都还在萧氏宗室的统领之下。

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是居于江陵的湘东王萧绎

侯景当初围攻台城前夕,梁武帝曾向天下诸侯下诏,让大家进京勤王。但因为时间仓促,最后到台城外围困侯景的联军,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军事力量。湘东王萧绎远在江陵,大军还没来得及到建康,台城就已经被攻破了。

但萧绎只是主力没到建康,他派出的先遣部队却是参与了联军行动的——领兵的将领,正是王僧辩。

如今侯景的势力只能到达江州一带,没能够继续西进,也是因为反对的力量过于强大:在江州,侯景的军队被王僧辩击败。与王僧辩同时到达江州的,还有从广州北上的陈霸先,此时也在萧绎麾下。

不论侯景的实力如何强大,在江州这个局部范围之内,联军都已经形成了对侯景军队的优势。侯景曾经一度亲赴前线,但眼见形势不妙,就又退回了建康,结果在回程途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回到建康以后,侯景方寸大乱,先是逼简文帝退位,扶立萧栋登基,随即又命萧栋传位于自己。

但这种色厉内荏的行为,已经无法阻挡军队在前线的溃败。此时王僧辩部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墙倒众人推,此前名义上支持侯景的地方诸侯也纷纷倒戈。

不久后,王僧辩攻入建康,侯景东逃,最终被部下所杀,侯景之乱结束。


侯景从开始反叛,到最后败亡,前后不过三年多的时间。


回顾整个过程,你会发现这当中有大量的小概率事件出现。


无论是霸占寿阳、决定反叛萧梁,还是渡过长江,最后攻入建康,这一路上有无数成功可能性极低的事件,但结果,它们都一一成功地出现了。


这真的是因为侯景运气好吗?


并不是。


如果只有一个小概率事件发生,那我们可以说是运气成分占了主因。但如果多个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只会是:这根本不是小概率事件。


我们不妨从侯景能够作乱成功的几个关键人物来分析。


/ 首先是临贺王萧正德。


对很多初读历史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只要没有临贺王萧正德,侯景之乱就不会发生。但这种想法其实是幸存者偏差。


侯景肯定不仅仅只联系了萧正德,必然还找了其他宗室。而以南朝宗室内乱之烈,宗室觊觎皇位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想法,萧正德会有,别人自然也会有。只不过最后真正帮到了侯景的,是萧正德而已。


/ 朱异则是另一个关键人物。


在侯景之乱的整个过程中,梁武帝在关键节点上的错误选择,基本上都离不开朱异这个巨大的干扰因素。 把这种人称之为“奸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出现在梁武帝身边,而且还倍受信任?


透过朱异的一系列建议,我们明显能看出他所谓的“聪明练达”,根本就没有用在正道上,既不是为国家谋深远,也没有为上位者提供合理正确中肯的建议,而完全只是在迎合梁武帝的意志,以及为自己谋利。


这样的人能长期待在梁武帝身边,而且为梁武帝所信任,这才是问题根本之所在。


要知道,梁武帝并不是一个无道昏君,早年的他也曾雄才大略,有过一番施展。 而如今如此,只能说,是老年昏聩。


这才是萧梁这个王朝最大的软肋所在。


老年皇帝的问题一般出在哪?


在于进取心的消退,在于对情感因素的过于看重,更在于能被别人猜得到自己的心思。


你能说萧衍没有进取心吗?不能。但是有多少?这很难说。不过是做了个梦,就马上激发出争雄天下的万丈雄心;可侯景一败,东魏来媾和,又马上决定准备放弃侯景。


如此,才真的激起了侯景的反叛。


而且萧衍在听取意见时的表现,也特别符合老年人的习惯。


朱异最后以一个奸臣的形象被定格在历史中,就是因为他的每一次进言,都让侯景朝着胜利的目标又往前挪了一步。而他一共就收了侯景三百两黄金,做这一切当然不是为了侯景,只是为了讨好萧衍。


朱异总能满足萧衍内心深处的关心和隐忧,或是春秋大梦,或是柔软亲情,或是怕事烦神。但是,于国家安危,朱异却毫不关注。


而偏偏,这样一个能被人猜得到心思的老年人,又是全天底下权力最大的人。


回顾整个侯景之乱,萧衍本身并没有作恶的初心,但当他慵懒倦怠的态度被朱异敏锐地掌握到,由此就释放出了巨大的恶果。


这可能才是对身在上位者而言,最可怕的陷阱。


几年前在写巫蛊之祸时,我其实很不理解汉武帝对待戾太子的种种匪夷所思的态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什么到了晚年会犯那么大的错? 即便参考过史学界的各种分析,大致也能从权力斗争的角度做出理解,但这些依然无法解释我内心的疑虑: 如果仅仅是因为权力斗争,那么汉武帝没有必要动这么大干戈;如果只是想除掉卫氏的势力,他也可以有更好更简单的办法。 要知道,巫蛊之乱中也有很多意外因素,这些因素是完全可以让最终结果反转的。


直到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一个老年人的角度来理解,或许才算是真正找到了答案:晚年的汉武帝,不是对戾太子不满意,而是过分相信了江充,让江充在其中上下其手,才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


而江充这种小人之所以能取信于汉武帝,既不是因为才学出众,也不是因为行政果决,仅仅只是因为他能揣摩透汉武帝这个近七十岁老年人的心思。


为什么年老的父母总会被那些卖保健品的人骗到? 其实不是因为父母蠢,而是因为那些人懂得老年人的心思。


写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又准备开始联系现实了。那么在下要郑重其事的告诉你:你想的那些都只是你自己想的,我没有表达过任何这样的意思。


后果自负。


然后再来说侯景。


侯景之乱,整个过程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他从最初起兵反叛到攻入台城,一共只花了十个月时间,但从江州大败到最终败亡,差不多也只花了十个月时间。

如果只看侯景从进入台城到攻取三吴这一段的表现,那么侯景的成功,俨然是南朝即将迎来的又一次朝代更替。而且他的速度之快,可以算得上是历代之最,就连他自己都说:渡江时只有千人,半年以后,却能攻入台城,攫取到最高权力。

他在短期内能有如此成就,靠的就是卓绝的军事成就。回看侯景早先成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能准确地把握机会,灵活多变,坚毅果决。


打败敌人很简单,只要武力足够强大就能做到——侯景前半段的成功,靠的就是这个逻辑。甚至于还更简单:只要攻入台城,控制中枢,即是成功。

但再强大的军事能力,也没有办法维持他的统治。

即便已经控制了建康朝廷,即便能把皇帝废了又立,各地的反抗也依然让侯景疲于奔命。进入故事的后半段,侯景才发现他的军事能力远不足以维系住这个国家。

而除了打仗,他又什么都不会。

他不懂得如何处理国政,不懂得如何争取豪门大族的支持,更不懂得如何分化瓦解各方反对力量,反而还任由反对力量越聚越大,最终引来自己的败亡。

军事强大,只能解决第一步的问题。

而第一步的问题,可能只是最简单的问题。

侯景面对的这种局面,不用往远了追,其实萧衍就已经遇到过。萧衍当年起兵反抗东昏侯,几乎也是以一城攻一国。但两人的区别在于:萧衍能够借助东昏侯的倒行逆施,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成功夺权。此后虽然也偶有零星反抗,但萧衍总能及时剿灭。而侯景,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为什么说“能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

原因就在于统治成本。

在以前的回答中,我们曾经提过:秦朝统一以后,不过短短二十多年即便分崩离析,原因之一就是供养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大约接近一百万人的军队。

这一百万人于秦而言,是个极大的负担。

但秦为什么在统一以后不进行裁军,反而还要继续维持庞大数量的军队呢?

一个可能的推测是,秦朝的军队,是秦维持统一的必要前提:朝廷只有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威慑和镇压一切反抗与分裂行为。

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大秦帝国需要从民间汲取财富,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另一方面,过量地盘剥民众,又导致了民间遍地狼烟。

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成本一直在直线提高。

直到这个恶性循环最后在大泽乡被陈胜的暴动终结。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俯拾皆是。目光放遥远一点,我们能看到侯景之乱,往近了看,还有抗日战争。

日本当年提出“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其逻辑是基于中日之间军事实力的对比。后来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中日两国军队的差别,是世纪级的。日本军队已经步入现代化阶段,中国军队还在停留在前现代化时期。

但那又怎样?军事上的溃败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被灭亡。即便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但是这片占领地却从来没有成为过日本的领土。


据土八年,日本不仅同化无功,反而还促成了“中国人”群体意识的觉醒。

可能在日本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毕竟汉人传统的居住地在历史上被外族统治,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但为什么别人能做得到,大和民族却做不到?

原因是在于时代不同了。在现代民族国家已经兴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上的文化认同正在迅速转变为血缘认同。在近代以前,只要认同华夏大地自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就能被认为有统治这片土地的资格。但到了近代以后,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成为它的主人。

正是这一点观念上的差别,导致了日本在中国国土上统治成本的巨大提升,最终徒劳无功而返。



侯景如今面临的,也是类似局面。

从单纯的军事进攻者变成需要通盘统筹的守土者以后,侯景才发现,攻守之势异也。这种身份的调转,意味着统治成本和统治难度的几何级增长。

而他,搞不定。

那又要如何才能消解掉这个逻辑呢?

答案是:修文德

这也正是贾谊在《过秦论》里给出的结论:暴秦之所以灭亡,原因正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后人基于知识积累的优越感,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在先秦缺乏管理学知识时的粗浅总结,因此对这个结论很不以为然。

诚然,这个总结可能不是那么的精准:它既没有解释清楚这一结论的论证过程,也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必须是“施仁义”。但是,这却是汉初无数才智卓绝之辈反思亡秦的结果: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经历了秦末的暴政,在痛定思痛后的反思以后,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不在局中,又凭什么轻易就去推翻他们的结论呢?

而且,即便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我们也能发现,“施仁义”的本质,其实就是降低统治成本。而所谓的降低统治成本,意思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让被统治者本本分分的生活。

这又有多难呢?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要能活下去,有口饭吃,就谁也不会想着去造饭的——老板就算长得肥头大耳人品猥琐,但只要能给够工资,就都无所谓啊!

这才是维持长治久安的根基,而不仅是靠孔武有力的军人和军队。

有很多人迷信军事,认为军事是解决一切的万能灵药。似乎只要武力强盛,就可以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


虽然历史上已经有无数的例子证明过这种观点的荒谬,但这些证据在这些人的面前仿佛并不存在。或者可以这么说,迷信武力的人,其实并不读历史。


他们之所以迷信于军事的力量,无非只是因为看到了眼前的强大,并且臣服于这种强大。他们既没有眼界和格局去看到事物的变化,也没有能力去推演未来发生的可能,因此以为看到的便是所有,眼前的便是永恒。


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些人就是,无知者无畏。


而历史已经反复地证明过:迷恋于武力的人,最终都将败于武力。

就像侯景。

他处处以炫耀武力为荣,但他既不懂得收买人心交换利益,又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免于战火之苦,自然只能是步步维艰,渐行渐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并不是酸腐文人坐在书斋里拍脑袋想出来的荒唐谬论,而是经过了无数次历史检验的真理。

什么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这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倒是鲁迅先生的话更具有说服力: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大家都认同了,这就是“道”。


世道即是人心。

回答完毕。


以上,节选自:

傲慢与偏见
失道者,寡助


延伸:

萧衍:我的前半生
侯景作乱:老人家的一场梦
我们即中国:民族意识最初的觉醒



个人公号:喻以流年


user avatar   dao-you-qing-liu-bu-7-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sui-feng-er-shi-21-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相关话题

  李世民对打天下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如何评价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以及他的历史观? 
  军事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中国是否有能力在冬季的俄罗斯领土打赢俄罗斯? 
  士族地主阶级在唐末、五代之后就不存在了吗? 
  如何评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的「落后不一定挨打」的言论? 
  新加坡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有哪些? 
  以后世界上会不会出现像始皇帝统一六国那样出现一个完整的世界帝国? 
  《史记》中司马迁有哪些地方开了后门,或者使用了春秋笔法? 
  如果当年登月之后在月表发现了大量高价值矿物,历史会有什么改变吗? 
  为什么俄罗斯可以占领所谓的“漠北”和西伯利亚并进行有效统治而中国不能? 

前一个讨论
如果你是马谡你如何处理街亭之战,如何部署,如何调度?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