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二战德军 Sd.Kfz. 251 半履带车? 第1页

  

user avatar   chi-cheng-ling-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懂车,这几天一直在修车,修了251感觉还行,就不说太多了,只贴点书给题主做一些参考。


user avatar   bo-lin-tu-zi-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姑妄言之,诸位姑妄听之。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半履带式设计能使车辆具有一定越野性能和承载力,生产和使用成本又低于全履带式。而251也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并被大量生产,在战场上被投入从运输到冲击敌军阵地在内的几乎一切作战行动,作为装甲人员输送车的第一个实用化尝试,其开山地位更是毋庸置疑。

然而作为一种1939年定型的车辆,251的设计远非完美,半履带式设计同时具备履带式和轮式车辆的优点,却也同时继承了两种设计的缺点。

首先是老生常谈的产量问题。1939年生产232辆,1940年337辆,1941年424辆,1942年1200辆,1943年4258辆,1944年7785辆,1945年1016辆,总产量15252辆,其中最多的是D型,在1943至1945年间共生产了10602辆——可以说从来就没够用过。

然后是本身固有的结构缺陷。251作为半履带车要比轮式车辆复杂的多,性能又不如全履带式。

251的百公里越野和公路行驶油耗分别为80升和55升,远高于同吨位轮式车辆;德式交错负重轮设计更是结构复杂,生产和维护困难,使251甚至比大部分半履带式车辆都要复杂昂贵。

而251的越野性能也远远不如全履带车辆。充气的前轮基本上不具备防弹能力,一但中弹行动能力便会大幅下降。而轮履并用的转向方式缺陷也很大。前轮摆幅小于15°时仅以汽车方向转向,最小转弯半径为11米,不具备原地转向能力。前轮没有动力,导向能力较差,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基本无法进行小幅度转向,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前轮更是会陷入地面产生很大阻力,使车辆难以转向。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敢班门弄斧,我猜知乎邀请机制是分不清陆军马路和海军马路的,我只想日船。

不过既然邀请,碰巧最近看船的时候被迫看了一些古古怪怪的陆军论坛,就稍微说一点他山之玉吧。网络上251的一个很大的争议集中在全履带APC(布伦-罗伊德-剑桥派到M113)和半履带(251-M2-M3到M5)之间的争论。因为全轮式(比如BTR)是一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设计,稳稳地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高越野能力的选择就到了半履带和全履带之间去做。全履带党最喜欢说的是:“今天半履带车都上哪去了呢?”

但是严格意义上这种比较只是基于251半履带的机械设计而言的。从战术运用上看,布伦车和251并不是完全同类产品。布伦车字面意义上是真正的,“运输车”,负责运输从伤员,普通士兵到机枪连,甚至6磅炮的任何东西;伴随坦克部队的机动步兵使用之,部署在各个步兵师的骑兵侦查部队也使用之,直属连往往也使用之。UC或者布伦车本质就是长着履带的吉普。而从任何角度而言UC都不适合伴随摩托化步兵直接投入战斗中。布伦车如果参战,则意味着该车很可能是部署给特种连的特种装备携带车(喷火器,或者携带布伦枪(hence名字),男孩反坦克枪,但是《布伦车的故事》里面指出布伦车并没有携带PIAT进入战斗的战术,而是将携带有后者的单位运抵战场)或者侦察部队陷入遭遇战。这样就把布伦车定位成了一款非常清晰的运载底盘。底盘本身作为运输车,而其坦克版本(英式“轻型坦克”,巡洋-步兵之外的第三种门类)或者特种版本则作为迷你坦克(Tankette)使用。

251并不是这种定位,而是一种相对更加先进的构想。半履带摩托和各式各样的更小的半履带车才是布伦车/吉普车的对应。按照战前设想,251是绝对不会大手笔得扔给二等步兵师去运输他们的机枪连的(苏丹黑哥哥们都可以获得布伦车来摩托化机枪部队)。这是一款非常定位清晰的较大的APC,定位就要服务于高机动步兵单位伴随坦克前进,抵达尽可能接近战场的位置后伴随步兵战斗。这个工作在44年后盟军里是并非是布伦车而是交给拆掉炮塔的各式各样袋鼠车去做的。然而很反直觉的是,全履带,基于轻坦悬挂的布伦车供应量远远超过半履带系统的任何同类(布伦-UC+罗伊德战争期间产量就超过十万了,M2+M3+M5低一些且载重大得多,251是远远不到)。这样意味着布伦车的供给远远要比251充裕的多,有时候即便是251的使用单位,也无法单纯依靠251满足步兵投送能力,也就制约了假想战术的使用。

It was only at the time of Barbarossa in 1941 that large numbers of SdKfz 251s became widely available and enough to equip full battalions of Panzergrenadiers within a Panzer division. Now, the Germans could experiment with fighting directly from their half-tracks. Although the SdKfz 251 provided decent protection against small arms fire, they only had 13mm of armoured plate. Thus they became vulnerable to even the smallest calibre anti-tank weapon and suffered accordingly. Due to heavy losses suffered amongst half-tracks when accompanying Tanks into the heart of a battle, the Germans fairly quickly resorted to debussing at least 400m or so in front of enemy positions, when using the SD KFZ 251. Nonetheless, under certain tactical conditions, the half-track could provide a useful firing position.

按照《装甲掷弹兵战术》这一章的说法,巴巴罗萨是251整建制履行预定职责的开始,而其薄弱的防御能力很快限制了过近投送距离上下车的实用性。于是实际上掷弹兵部队仍然保持着在相当距离上抵达-下车作战的模式。当然作为火力点的运输车在任何时候都是欢迎的。

更早一点在希腊战役时,装五师装九师的掷弹兵已经和英联邦的骑兵部队(布伦车用户)交手过了。不过在希腊的环境下,装甲汽车和布伦车遭受的最大损失来自空军和迫击炮而非德军掷弹兵本身。

Often when advancing, the SdKfz 251s, could utilise a motorised version of fire and movement, advancing, stopping and firing to cover other half-tracks. A halted half-track provided a good firing position but was vulnerable. As a result, it was not recommended to stop for more than 15-20seconds in hostile terrain. The normal dismounting procedure was via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However, in emergencies, the squad might well jump over the side as well as out of the back. This was often performed on the move at slow speeds. Once dismounted, the Panzergrenadiers fought as normal infantry. Improvements in Soviet anti-tank defences as the war advanced meant that the Panzergrenadiers often had to precede the tanks, or a mixed force of tanks and soldiers might move forward to clear enemy defences.

伴随步兵前进时短促射击,保持机动以避免被小型反坦克武器解决掉,251仍然是优秀的火力平台。


作为一款为机械化部队提供的步兵运输车,251是同时代中的合格产品。虽然不能抵抗大多数反坦克武器,但是M3也不行,布伦车也不行。但是后者产量的压倒性优势意味着他们可以轻松地下放到步兵师里作为运输车使用,给普通步兵师更强的机动能力,251却不行。虽然作为装甲掷弹兵标志性的载具,251为代表的半履带车在流行文化里几乎是“闪击战”的象征,代表着武装良好的机动步兵伴随着坦克部队投入战斗,达成突破,快速前进。受限于只有15k的产量,这种用途非常现实,将最好的装备集中在机动部队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不过抛开产量话题,251仍然代表着时代中相对先进的思想:给机动步兵提供较好的防护,并且尽可能近地将其投入战场。即便是上文中提到的,巴巴罗萨蒙受损失后增加到400米外的下车距离,仍然是相当可观的改进。在BMP乘车战斗的下一次革命前,这种抵近投送-火力支援型的半履带车从理念上应该说是开创性的,直到今天仍然主导着战斗的形式。从开创性的角度上说,布伦车这种万金油和美式半履带车这种后来者是没有可比性的。

如果说有问题,仍然要回到半履带的选型是否制约了251的产量这个问题,以及大量型号复杂的各种半履带装甲系统是否能够被同一款更加成熟的产物替代。这就完全不懂了,众所周知,我只想日船。


user avatar   yuan-yi-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些人根本不懂,如果没有父母亲人朋友,他们/她们可能压根就不会想死。




  

相关话题

  德国扶持民族主义俄罗斯有可能击败苏联吗? 
  如何评价二战美国陆航的P-38战斗机? 
  红军和八路军时代的战斗经验给日后的中国军队建设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不是法西斯会赢得最终胜利? 
  如何理解德军进入巴黎后,那个经典的法国男人的表情背后的情感? 
  如果1941 年日本入侵苏联会怎样? 
  美国在二战之前为何没有对外情报机构? 
  二战后德国怎么被西方国家重新接受的? 
  二战时德国能达到最好的结局是什么?和美国二分世界? 
  电影《狂怒》中被传打坏了的真虎式坦克损伤情况如何?能否继续开动? 

前一个讨论
B 站是否会成为中国的 YouTube,并且超过 YouTube?
下一个讨论
谁知道德国小镇Hooksiel的历史,为什么那边会有文字写:「纪念在碧海中找到永恒归宿的亡灵」?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