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苏联、美国、英国谁的贡献更大?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争贡献放在一起比较显然是不太精确的说法,即便是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也很难说清楚所谓“贡献”: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证明究竟是用人力损失,还是抗战时间,还是军工产量来衡量战争的因素。

从损失和陆上反攻而言,毫无疑问在战争中损失最惨重的是苏联各成员国(和我国),他们承担了轴心国陆军最大的压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在苏联时期和现在的俄罗斯时代,独联体国家的人们倾向于认为苏联为战争做出了最至关重要的贡献。

虽然不是那么频繁地听到当代美国人主动强调美国的战争贡献,但是按照军工产量和生产力来将美国推上大贡献的“Internet myth”或者叫网络传说,在今天非常常见。按照这个角度看,是因为英国佬和俄国佬没法赢得自己的战争,所以“强大”的自由堡垒只好撸起袖子,拳打军国主义,脚踢纳粹。从军工产量来看,美国强大的工业力量允许其援英(援苏,援华),是锁定盟军胜利的最后一道关键。

在英联邦国家里偶尔会有完全不同的论调,具体来说就是抗战的时间。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参战都是在战争爆发(欧洲)两年以后了;而两国参战之初同样兵败如山倒,直到42年后才一步步扭转局面,此时盟军已经经历了整整三年军事惨败。如果没有英帝国及其联邦强大的全球介入能力和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的坚韧不拔,生吞下挪威,法国,希腊的一次次灾难,美苏压根就不会有参战干预的机会时,盟军就已经把大半个亚欧大陆拱手相送了。


当然,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还是英国,都非常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比如USN小心翼翼不在地中海战区过多地干扰英军的主导形象,而BPF识趣地让USN独自完成对对日作战的最后一击。更不要说红军加速对柏林的占领来确保其绝对主导的形象不受损害。论战后地位,从来都不是战争贡献决定的,而是战后实力。

这都是多说无益的老生常谈,真正让这个问题挂了几天,偶尔看见越看越觉得有意思的是,问题的题干会直接问出“苏,美,英”的贡献排座,三个最强大,工业产能最强,动员能力最强的国家。

倒不是说我国的战争的“贡献”比这三个国家更高(更不是说法国···)。而是很多时候,一些对战争的认识已经被紧紧地联系在“击败敌人,做出贡献”上了。我国付出了比苏联更惨重的伤亡,坚持了比英联邦更长的时间,但是因为蒋府贫弱,无法排出部队海外作战,无法漂亮地击败敌军,所以无论我们为战争付出了多少牺牲,都只是“一个被侵略的战场”,而不是“积极为战争做出贡献”的参战国。

而实际上,因为CEF造成的优秀国际影响,我国还好。在战争中仓促动员却坚持地比法国更久的挪威士兵,浴血奋战击败意大利侵略者用步枪对抗坦克的希腊青年,在山林里宁死不降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大众视野里越来越被固化,被“受害者”化,仿佛他们不是“参战国”,不是“战争贡献者”,而是法西斯主义的猎物,等待着被“拯救”。仿佛战争是美国大兵嚼着口香糖走进巴黎分发物资,是苏联坦克在匈牙利的小酒馆里接受当地人对救世主的谢意,是英国巡洋舰飘扬着旗帜耀武扬威地杀回新加坡从IJN手中收复自由的疆域··· ···

英国贡献了时间,苏联贡献了钢铁,美国送来胜利。但是我国也贡献了鲜血。但是那些在战争结局尚不明朗,敌军高歌猛进明知道不可能胜利仍然拒绝举手投降,作战到山穷水尽国土沦丧的国家,村庄,人贡献了一切。难道一切不比时间更多吗?难道一切不比钢铁更多吗?

有时候太容易看着美国的钢产量航空产量轻易地得出结论一个国家“贡献”了多少,这很符合社科学科的角度。毕竟挪威的抵抗组织并不比美国工厂更重要。

但是既然我们都不是运筹千军万马的领导,有时候,只是有时候,也应该有人,至少有一部分人,有带一点人文学科的关怀来看:有一群羊的人献出一只羊不是牺牲,只有一片面包的人分出半片才是真心。某种意义上,只是某种意义上,那些不足以赢得战争却仍然拒绝低头的国家,付出的代价并不比合众国,联盟,帝国或者联邦更小。









  

相关话题

  为何二战德军的部分装甲车辆的负重轮是交错式的? 
  二战时,波兰真的是被苏联和德国夹击了吗? 
  求一款二战单机电脑游戏? 
  当二战德国老兵碰到苏联老兵会怎么样? 
  台湾后来的发展与日本留下的底子有多大关系? 
  如何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山下奉文在闪击东南亚和在菲律宾的指挥能力和水平? 
  俾斯麦舰桥侧舷窗不会被测距仪挡住吗? 
  二战时德国战败后为什么没被其它国家吞并? 
  如何评论搜狐新闻《希特勒若不痛击斯大林,新疆早已脱离中国》? 
  翔鹤号与埃塞克斯号相对有什么优缺点,谁品质更加好一些??如果翔鹤比不上它,大凤能比上埃塞克斯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不能用潜艇来攻击潜艇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学者都逃亡到美国?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