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发现新大陆的是中国,而不是西方,世界该怎样发展? 第1页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中国有人发现,马上就不了了之,世界大概还是按现在这样一条历史轨迹发展。

发现新大陆的意义在于利用新大陆实现腾飞,但中国的问题在于,既无足够的动机去发现,也无足够的动机去利用,更无欧洲那么便利的条件去发现和利用。

欧洲最先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是哪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什么是它们俩?

我个人觉得,国力之强弱,与国本之强弱,应该划分开去看。比如晚清的中国,列强任意欺凌,这是国力之弱。但彼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最众,政令出一,传统文化、统一意识尚未混乱,国本犹在,所以僵而不死,是西方列强眼中无法占有的半开化国家,没像印度、美洲那样沦为彻底的殖民地。

对于15世纪的葡萄牙与西班牙而言,也应当将国力和国本区分连看待,只不过与晚清的中国正好相反。伊比利亚半岛的陆地条件,实在是欧洲各国里实在是较差的。山地比重大,平原面积小,在陆地被欧洲陆路第一强国法国所封锁。在海陆上,地中海的东向,伊斯兰迅猛西扩和经济封锁的压力愈发紧迫,大西洋延岸的北向,英国又是拦路虎。这样一种地缘格局下,即使葡萄牙与西班牙处于国力全盛期,其国本的弱势,也必然带来巨大的战略紧迫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沿海路向南、向西开拓,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仅剩的战略自救方向。

从地理角度讲,葡萄牙和西班牙又是最适合发现新大陆,实现这一世界历史里程碑事件的地区。为什么呢?因为洋流。

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最终到的是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岛,其地缘根由从这张图上一目了然。那么中国为什么没能借助洋流到达美洲呢?

中国古代文化和浓厚的农耕属性决定了,中国不像被巨大的地中海“内湖”联系各个地缘板块的西方,很早就对航海形成巨大且悠久的文化热情。要知道,欧洲地中海的面积是32倍的渤海面积,而且正好连接起亚(西亚)非欧的最宜纬度地带。而海洋对中国,一直都是天然屏障与“天下”极限,一直到明清,海运也是风险更大于运河运输的高成本运输方式。从中国确定鲜明的本土农耕与礼乐文化后,政治中心最早是在偏西的“中原-关中”一线的。中国人的外向功业叫拓土,中国人的内向责任叫守土,实在是文化里缺少了探索海洋这一环。即使宋明时期的航海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只把航海视为实现外交和补充运输的方式,而非外向的文明拓张、经济掇取的战略。这时的航海热情也与两宋在西部陆路强敌环饲,明初被蒙古各汗国包围的战略倒逼有关,一旦这种外部压力减弱,尤其是欧洲远洋势力与日本的战略外拓目光投向中国大陆的明朝,压力逐渐来自东部海洋,中国远洋航海的动力就几近消失。直到欧洲对东亚的技术代差取得压倒性优势的突破,海洋不再能够成为中国的屏障...

从洋流图上来看,中国、日本似乎也能够像西方一样抵达美洲,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与欧洲大西洋沿岸,航海受洋流影响不同,亚洲受季风影响巨大。中国古代的航船,很容易被冬季风送到东南亚,或者被夏季风送到日本。倒是日本,西边受季风影响,东边受洋流影响,他们发现新大陆的可能性都比中国要大。不过日本目之所及就是身边庞大的中国,他们的外部目光焦点,从来也没离开过中国大陆及周边,更别说根本不见尽头的,直径距离远超过大西洋,且在高纬度航向的太平洋了。

即使说,中国克服了季风对航向的影响,克服了太平洋的距离难度,最终抵达了美洲...我们也能很直观的看到,面临的将是什么?是横亘一千多公里的落基山脉。这是什么概念呢?

中国的农业区和人口腹地,被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帕米尔高原等高地合围之后,中国历史数千年,也仅从陆路开辟一条西北丝绸之路通向西方。而顺延整个北美的西海岸线的落基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东西绵延不断1400公里,4000+雪山林立,根本没有多少适合人类大面积生存的平原存在。这尼玛难度还不如我们直接从自己的西部开辟道路直接通向西方呢?我们翻个帕米尔高原,也就是三百公里,去个东南亚,也就是四百公里,还没北美海拔难度大。发现新大陆,图个啥?图个没在海上死于风暴,然后穿越几千公里高山可给困死了,或者粮草不济给饿死?而欧洲从东海岸登录,则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大片平原,还有成形的美洲部落国家,可以通过外交往来,组织进行经济活动。

其实,中国古代也并非没有地理大发现的事件出现。

洪武年间的《大明混一图》,就已经出现了非洲好望角。这比西方地理大发现可早多了。只不过,中国得到了这些地理信息,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关注、在乎、利用这些地理信息。现在没人知道是谁将这个信息传入中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所以成为里程碑,是因为他开启的是西方崛起的时代序幕,而非某个人第一次发现美洲,所以被掌握话语权的西方不断鼓吹几百年。要论第一次发现,应该是几万年前的原始人,即美洲土著。当然,对他们来说也没个发现不发现。网上很国人在乎争个第一次,不知是否想过,第一次发现,却失之交臂,不更证明了自己不识货的愚蠢,没意义。

其实人类历史的大框架,很多时候是地缘先天决定的。比如这世界级四大山系的排布,就决定了几个大概率事件:

印度地理单元的独立性,大概率决定其历史的统一趋势,以及外部压力大多来自于西北方向的外侵冲击。

欧洲对非洲最南端的发现,因为有阿拉伯-东非山系、撒哈拉大沙漠、原始热带雨林、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最可能来自于伊比利亚半岛。

有效发现美洲大陆优越地带的,最可能是欧洲,而非从科迪勒拉山系登录的亚洲。

一旦俄罗斯向东部西伯利亚扩张,其地缘阻力是非常小的。这也是苏联这个二十世纪的庞然大物之所以出现的地缘逻辑。

被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与帕米尔-勘察加山系,两大世界级山系交错合围的中国及东北亚,地理单元的独立性比印度更强,而内部地理多样性却更胜于印度。其面临的北部草原势力,也有非常强的地理独立性,和外界交往同样很难。所以中国历史,几乎就是与北部最强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1vs1的历史。而非西方那样反复轮转文明基调。

中国拥有了作为彼此共同屏障的青藏高原,印度必然会感受到战略压迫感,所以沿喜马拉雅山脉的小国对印度很重要。何况它的西北屏障印度河与伊朗高原东南边缘——巴基斯坦,也是我们中国的铁盟。这样的历史遗产,不得不说,是一个从殖民地时代的泥沼中爬出,和另一个始终艰难维系主权的两个曾经的落后民族,在妥协与浴火两者间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后,历史所给予的不同级别的奖励,一个勉强独立,一个涅槃重生。这是文明底色所决定的,中国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要说平原,无疑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形。但气候的影响也是巨大且直接的。所以维度也很重要。小时候看那些未解之谜的书,说什么神秘的北纬30°,诞生了人类五大文明发源地:古希腊的爱琴海文明,尼罗河的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文明,印度河的印度文明,黄河的华夏文明。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大部也在这个范围内。当时感觉这个维度附近怎么这么神奇啊。其实学过中学地理就知道了,那是纬度决定的气候,更适宜人类生存而已。美洲的三大古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也大致处于这个范围内,而印加文明大致位于南纬的这个维度范围。欧洲人顺着洋流抵达美洲,恰恰会到达北纬30°这个黄金纬度。这也是他们能在美洲迅速打开局面的先决条件之一。

世界和平日久,增量发展取代了存量掠夺,技术代差被消弭,不受外部打扰的各文明地缘权重逐渐归位。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是核心区处于北纬20°到40°间的中国和美国。当今世界两大10亿+人口大国,也是核心区处于这个纬度范围的中国和印度。这是宏观条件决定的大概率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韩国这类国家的崛起,是得益于中国大陆板块的文明收缩,是中国陷于内乱,甚至是完全封闭东亚四千公里海岸线的结果,是世界财富流动在巨大的中国板块滞淤的副作用,是二百年左右的短暂历史趋势所决定,是三千年剧变空档期才一遇的现象。包括香港的兴衰也是如此。而只有中国、美国、印度这种区位和地缘格局的国家,注定是迟早会回到历史巅峰处博弈的禀赋级选手。

从气候分布和平原分布的角度看,南美的亚马孙平原真的是有点可惜了,如果离赤道在远那么一点,避开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那么一个能碾压中美的地缘禀赋大国在南美诞生,也不足为奇。现在来看,智利的纬度气候、平原大小,也相当不错。还有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面积也非常大。按说这里应当形成原始森林,但最终形成大草原,成因众说纷纭,我这里不着重说了。这些都说明南美的农业潜力和地缘潜力也不小。可是由殖民地而生的南美各国缺少文明底蕴,是政治观念不能统一,政治反复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即使中国发现并能够利用美洲大陆,也只能说是华裔建立的国家,而不是中国。中国人即使大批移民出去,也无法改变中国大陆地缘条件优越,无兴趣进行领土性远洋外拓的现实。

从核心区气候分布来看,中美的相似度还是比较高的。美国的平原条件和气候条件,比中国更好。当然,美国形胜不足的劣势,已经由那些数百年前就被屠杀死亡的美洲土著所承担,只要美国能保持统一,这一相对中国的劣势,就依然是平原更为广大,周边缺乏强敌制约的优势。也就是说,殖民地时代后的北美,出现一个统一的巅峰强国,是地缘条件已经注定好的。唯一的变数在于是否统一,而英国日不落帝国一枝独秀的时代,决定了北美的文化与民族凝聚力是足够支撑统一的。而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维系了联邦政府权威地位,也奠定了北美终究会走出孤立主义的称霸基础。

葡萄牙和西班牙,因地理大发现而走入鼎盛,又因为自身国本的脆弱,而让殖民地大量吸收本国人口,最终导致殖民地的独立。这就是弱核心无法驾驭强枝时,必然的历史规律。说到底,依旧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地缘条件本身就不行。时代之利不能长久,无法逃开地缘兴衰逻辑。接盘的霸主,正是夺取美洲资源回往欧洲的海岸线咽喉——英国,以及此消彼长后,坐拥庞大资源,继而干脆甩开欧洲的北美地缘首强——美国。这是有并不复杂的历史逻辑在其中的。

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之所以能逐渐扩散至今天的广袤版图,因为中国的黄淮海大平原,是欧亚大陆黄金纬度范围内,最大的平原。加上腹地内其他紧密围绕核心的小平原,中国的平原体量和地力,足矣傲然于周边。中国人没有国家动力,以国家行为去开拓海洋。中国的平原分布,也是洋葱型的。内核的黄淮海大平原在最里边,是洋葱芯儿,外围紧邻着分布有东北平原、汾渭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四川盆地内的二级平原...再外围,则是沙漠与高山的纵深防卫。这些是包裹着核心的洋葱皮儿。这种层层递进,内外功能完美结合的地形形胜,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安稳延续下来的原生文明。中国内芯儿的富饶,外皮的坚硬,让安全的古代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忽视两大山系合围之以外地区的天下观,而非世界观。

中国的地缘条件好,能养活世界最庞大的人口。这种人口载量,来一场人口消耗战争都比发现新大陆要更加便捷于资源再分配。所以即使弱势时期,也不会像地缘条件不好的西班牙、葡萄牙那样有远洋探索的动力。与西班牙、葡萄牙条件相似的是日本。日本也是得时代剧变之利,国力强于一时,但国本太弱。只不过,日本崛起时,它唯一能选择的“新大陆”,只有中国了。日本倒也不是比西方更强,而是对直接统治中国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很明显,中国人再弱,毕竟不是印第安人。

很难说东南亚土著,甚至移民南洋的华人没有比西方更早发现过紧邻的大洋洲。但翻过北海岸线高山,就是广袤沙漠的澳洲,可能并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分布沙漠的美国西南海岸线亦然。而欧洲的文化,决定了他们越来越在乎探索本身,而不是非得精确的探索目的,反而得到了更多。从文化角度上来讲,离开了古代中国人的“天下”,那还会被看做中国吗?在民族主义兴起前,分裂的欧洲,淡漠的国家意识,纯粹的经济动力,对故土义无反顾的抛却,反而比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更适宜去利用新大陆。中国到现在依然有不少追求叶落归根的华人,遑论古代。

从世界沙漠和高山分布,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国、印度的地理独立性,以及被地中海占据黄金纬度的西方必须向北发展。欧洲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如中国,为何会后来居上?有时候历史的动因并非是条件足够优越时的顺水推舟,反而是条件恶劣的倒逼催动。美洲大陆之所以被称为新大陆,就是因为在于欧亚大陆的历史竞赛中落后的太多,无力反抗欧洲列强的毁灭性占有。而这种文明竞速的落后,大体是因为美洲广袤的平原,优越的人类生存条件,让他们没有快速升级文明的动力。反倒是在南北美之间,局狭地貌却为地理咽喉处,诞生了相对本洲先进一些的部落文明。

地理大发现后,掇取新大陆资源造成欧亚诸文明既有平衡均势的剧烈颠覆,也造成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历史性失衡。东亚的屈辱也由此开始。可是历史的天平,仍然不会让弱干始终驾驭强枝。殖民地的移民文化,反而让北美彻底甩掉了民族主义欧洲的文明包袱。北美的独立,独立后的崛起,崛起后通过竞争优势反压欧洲,也是一种趋势再平衡的的必然。从美国东西海岸的发展亦能看出美洲独立发展的痕迹:东海岸的纽约等大城市,正是欧洲殖民后,作为向东直面欧洲的首站,所以是殖民贸易时期就奠定下的有数百年历史的重镇。至今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东海岸。中部的大平原农业区,则是东海岸人口最密集区的粮食供应区。而西海岸的洛杉矶等大城市,则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是电力革命、信息革命后,全球划时代,轻装易转型的逆袭东海岸的结果。最近一百年里,美国西海岸的人口也逐渐稠密起来。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美洲压制欧洲,东亚逐渐重回上风,这仍是地理大发现一直以来的余波未平,是数百年的文明格局动荡触底后的再平衡。其背后,仍旧是地缘权重在失衡后的回归。

虽然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农业技术相对古人已经十分发达,却仍然无法改变耕地分布,与地形地貌,气候分布直接挂钩的大自然规律。从这一点看,国家可耕地排名与综合国力排名,基本也是大差不差。苏联这头能源怪物的轰然趴下,也与其维度相对最低的东欧平原大部被划分出去有关。粮食安全,真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古今亦然。有足够的耕地和亩产,一产的基础稳固,才有更多释放到重工业国防能力和轻工民生消费型经济的二产人口,才有国家在经济链中防掠夺和掠夺能力的独立性可言。

所以,加上人口分布,可以看出,最具人口潜力的,依然是美洲,是美国。因为它们仍有远没释放完全的粮食能力。但如同古美洲文明地处安逸以致文明竞速失败,最终亡族灭种,当代美洲天然的孤立主义倾向,仍旧牢固。将东亚两大山系内的腹地尽收后,中国也曾失去竞争动力,从而变得安逸,一度落后。历史证明,能打败优越地缘条件的,只会是失去竞争的文明自身。福兮祸之所伏,我们理论上分析的所有优势,也可能是文明进度滞留的原因。从这一点上讲,处于没有技术代差的均势下,大争之世的中国,即使地缘条件相对美国稍差一些,复兴的希望反而更大。

综上,中国人不大可能最先发现新大陆,发现了也不大可能像欧洲人那样有效利用新大陆。那个发现新大陆的人也不会被历史记住,我们也不知道他曾发现过。中国官方也没有动力去宣传和鼓励这件事情。就像我们根本不知道是谁提供给中国好旺角信息一样。欧洲仍大概率最先利用起新大陆,并掇取新大陆,成为列强云集之欧亚大陆文明高地,携资源积累而形成质变的技术代差吊打亚洲。当新大陆移民人口积累到一定程度,安身立命数代人而对欧洲故土失去情感纽带,美洲各殖民地独立则成为必然。一旦地缘条件最为优越的北美得到政治整合,会出现世界霸主,然后返回来压制因断奶而一时失衡的欧洲。亚洲得以借新的制衡形势挣脱欧洲的压制,回归优越地缘条件下该有的文明地位。就是正在发生的事。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人大社会学教授潘绥铭对于中国“红灯区”的研究? 
  怎么定义民粹主义? 
  小资产阶级少女和无产阶级少女哪个更美好? 
  古代打老婆犯法吗? 
  “剑桥五杰”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吗?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信仰? 
  如何向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解释“有国才有家”? 
  南北朝时没有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怎么活下来的? 
  犹太人为什么没在西罗马灭亡之后顺势建国? 
  是否国外神话更有史诗的感觉?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普京能就任第三次俄罗斯总统? 

前一个讨论
沃尔玛在美国是穷人去得比较多吗?
下一个讨论
混凝土技术真的是靠经验去蒙的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