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众车在中国这么好卖? 第1页

  

user avatar   li-qiang-4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你的这个经验还是从特殊推一般,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只能说你这台的十年卡罗拉比你姐那台的十年速腾残值高,正如我也开大众近十年了,正常保养,完全就没啥问题,也不能证明大众所有车质量都多么好,这都是幸存者偏差而已。具体残值跟具体车况有关,我刚看了几个常见二手车平台,这种年份的卡罗拉和速腾价格2.x~4.x万不等,都有挺多的,但都不相上下,已经非常保值了!

故障率上来说,从各种数据排行上看,大众可能确实总体上没有丰田那么亮眼,但对于两家成熟的大厂,差别没那么大。大家其实心理上有个放大效应,加上什么"大众车比较高级","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大众专门研究中国人"以及各种伪装成老司机,修车店老板的人,各种段子一编推波助澜,吃瓜群众还真有当真的,这里面大多是隐藏的正向反向营销手段而已。

但为什么大众在中国市场表现大大好过丰田,除了驾校因素,政府因素,更重要的其实是产品力,不知道你有没有开过你姐的速腾,和同时期的卡罗拉确实有其优势,机械素质,转向手感,滤震效果,NVH,哪怕是每个座位上方拉手的回弹力度,雨刮动作的节奏,都是非常用心的,所谓的质感就是来自于这些方面,加上传统的外观大气,跑高速稳,这些综合起来在市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因为总有人对百公里差零点几的油耗,整车寿命中可能偶发的小毛病没那么感冒。

所以,这两家巨头的竞争和对比没有止境,不可能谁对谁形成碾压之势,各有优势并逐渐趋同,知乎上两边粉丝该吵还得吵,营销水军还喷还得喷,市场上真正的购车者该买还得买。


user avatar   che-quan-wa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众最早进入中国,桑塔纳,捷达,奥迪,

别的跨国车企还在观望的时候,大众已经一把梭哈了,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大众重仓中国,那边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哈恩博士,

大家感受下。


马上又到年底,

搬砖的开始担心绩效,

各大车企又到了盘点销量的时候,

不出意外,大众估计还还还是第一,

其实不光大众,

跟大众一家子的保时捷,

明明一豪华品牌,

去年硬生生卖了20多万辆,

在中国富裕点的地区,保时捷suv基本成了街车,圈哥我看的都以为是保时泰改装的了。

可能不干这行的老哥对这个20万辆没啥概念,

这么说吧,传统做十来万小汽车的主机厂,一年要能有这销量,就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小日子过的非常非常非常滋润,

而保时捷单车利润就有十多万了。


好了不扯了,

其实这篇主要是想聊卡尔•哈恩,

大众就是在这老哥任内,重仓中国,

从而奠定了大众在中国几十年的霸主地位。


这老哥其实也算是世家子弟,

他爷爷是波西米亚的林务总长,手下管着3万公顷的地,

他老爹最早带着DKW造摩托,

DKW就是汽车联盟的四家之一,

汽车联盟,就是奥迪的前身,

也不是汽车行业的无名之辈。

所以后来哈恩干这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这样,

早年德国还是普鲁士的时候,要搞军队,

容克贵族子弟好多就去了军队当军官,

后来汽车行业是朝阳产业,

有家底有背景的也都是往这种行业跑,进去当高层,

普通小老百姓,能从基层干上去的,不是没有,非常少,而且天花板很低,

不是给大家传播负能量啊,

认清现实才能慢慢积累,

社会上的竞争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儿,

而且按着社会发展规律来说,

这个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简单来说就是拼爹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影响越来越大,

不过也不用沮丧,

咱这代登不上人生巅峰,但可以给下代积累,当个好爹,

尽量不让下代再走一遍老路。

说到这扯一嘴一汽,

我国当年搞一汽,

说是汽车厂,但那年代一汽的地位远远不是一个汽车厂能概括的,

“干部培训学院”

这个干部可不是什么县乡级,

所以早几届,上边对东北都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


扯远了,

之后二战,

哈恩一家子加入了纳粹党,

后来老哥参军,在开姆尼茨211炮兵连当炮长,

指挥着一台克虏伯88毫米口径高射炮,

后来又参加党卫军,

基本没真正上过前线。


之后二战结束,

1954年,在家族一位老朋友的引荐下,

哈恩在沃尔斯堡和当时大众一把手诺德霍夫促膝长谈了2小时,

之后就被任命为诺德霍夫的助手,

当一把手助手啥概念,应该都懂,

1959年,年仅32岁的哈恩,被派往美国,

负责大众美国公司,独当一面,

去之前大众美国公司的预期规模是10个人,其实就是给小伙练手去了,

但实际的结果,这段经历成了哈恩一生的职业资本。


那年头,石油不到2美元就可以买一桶,

底特律整天研究的是每年怎么换个标新立异的壳子吸引消费者,一水儿的超大排量,

正如甲壳虫乐队1962年被唱片公司拒绝,“甲壳虫在演艺界没有未来”

但谁都没有想到,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年,嬉皮士来了,

质疑主流,崇尚个性,

跟老美贼浮夸的大排量比起来,小巧圆润,价格还贼便宜的甲壳虫,简直是为这批人量身定做,

1967年嬉皮士搞了个“爱之夏”运动,10万人齐聚旧金山,

甲壳虫停满街区。

之后甲壳虫封神,超过福特T型车,成为单车销量最高的车型,

而赶上这波的哈恩也春风得意,

38岁就进入了大众董事会,成为大众董事和全球销售业务负责人,

而这段经历,无疑也对哈恩后来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不过福兮祸兮这事儿都不好说,

1972年哈恩被排挤出大众,

去大陆玩了好几年轮胎,

就是马牌,

1981年,又重回大众,这次回归,

哈恩开始掌舵大众,

正式进入正题。


从1982年春天开始,哈恩开始全力推进和我国的谈判,

当时汽车是绝对的奢侈品,

用哈恩自己的说法,“当时中国就没想建立自己的轿车工业,想利用自己廉价的人力,组装进口零件,出口组装后的成品车赚外汇”,

这说法无从验证,但从其他行业来看,这个模式确实普遍存在。

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如尼日利亚,个人根本买不起汽车,

所以当时一堆国外车企都在观望,

真正有动作的美国汽车公司(就是和北京吉普合资的)和标致,

虽然合资厂建起来,也没用心搞,后边一堆烂事,

最鸡贼的就是丰田,虽然没大动作,但收集情报一直没断,

天津丰田成立之前,从1994年开始,丰田在天津成立了25家配件厂,有的厂子建好也不开工,就在那放着,

直到2000年后,汽车市场开始井喷,才正式大举进入。


为啥大众敢这么早进入中国,而且一上手就是重仓,

哈恩自己的说法是,中国这个拥有古老文化的民族独一无二的特征和5000年的历史说服了他,

比起这些官话,圈哥更愿相信,这与哈恩早年在美国市场的成功有关,

输了也输的起,赢了就又是封神之作。

毕竟,如果朝鲜明年宣布改开,真的有企业敢马上就去那旮瘩砸大笔钱下去吗?

后年又宣布不改开了钱谁赔。


之后的谈判旷日持久,

不光是企业负责人,

上边也是互有往来,

1985年上海大众召开首任董事会,

之后大众派了34名老外过来技术支持,

中国这边1800工人,

两波人的工资总额是一样的,

具体的事儿之前聊过,今天就不聊了,


这过程中还有个台湾人,发挥了挺大的作用,

就是李文波,

哈恩上台之前,他就在积极促成大众和中国的合作,

上海大众谈成后,

作为大众的驻中国代表,

又牵线搭桥一汽和大众的合作,

其实说是台湾省人,也不太准确,

这老哥生在南京,

后来去了台湾省,大学毕业就出去留学,

1962年就移居德国,

在大众搞发动机和后处理那块,

资深国学爱好者,

如果没有这事儿,估计就是搞一辈子技术,

所以人这一辈子啊,当然要靠个人奋斗,

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1992年哈恩退休,中国政府送了他一辆红旗,

后来被放到博物馆,

这也是红旗第一次到欧洲,

之前一汽用奥迪100搞了小红旗,

当年一汽其实是在和克莱斯勒谈合资,

要不是哈恩力推大众半路杀出,估计就没小红旗这码子事了。


中国新闻周刊在2018年,借着改开40周年的契机,搞了个影响中国2018年度奖,

其实不是啥大奖,各行各业都有,同年得奖的还有杨超越,

这九十多岁的老爷子做了十几个小时飞机过来领奖,

“我不仅对中国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我认为我就是中国的一分子,我非常感谢中国给予我整个人生中如此重要的一份礼物”

赌种花家国运的人,真是不曾被亏待过啊。

更多精彩,来车圈往事找我(jiangnan_song)




  

相关话题

  汽车有意识后,人类还能控制它吗? 
  现在社会上那么多人买宝马,奔驰,奥迪等30万甚至50万以上的汽车,是真的都是有钱人吗? 
  如何看待电影《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第五名? 
  人均两千的网红餐厅,整鸡只取一片肉,商家称每天只接待十位预约顾客,你会去尝试吗?如何理解这种经营模式? 
  十五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有车是什么体验? 
  汽车发动机为什么要用排量大小来做简要区分? 
  为什么一个银行业务能办一个小时多那么久? 
  i6、H2、明锐、领动怎么选? 
  媒体评西安防疫称「要确保所有市民吃得上菜、考得上试、看得了病」,西安疫情防控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如何评价 2019 款新一代广汽丰田雷凌?有何变化?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日系车,但是满大街都是日系车?
下一个讨论
苹果官网新推出的 8802 元的 32G*2 DDR4 2400 频率内存条会有人买么?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