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统一战争中北伐蒙元这部分进程是否过于容易? 第1页

     

user avatar   ch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看明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的收复大都,就觉得明军是打死老虎摘桃子。事实上明军北伐时打的大战恶战并不少,只不过由于明军北伐的突然性,等蒙元各方积蓄好力量与明军决战时,包括大都在内的华北中原广大地区已经被明军收复了,所以这些大战恶战基本都是在收复大都之后才发生的——

洪武元年十二月,徐达常遇春攻克太原,俘虏元军四万余人,随王保保得脱者仅十八骑,其反攻北平的图谋破灭

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李文忠回援北平,并追击攻克元上都开平,俘虏元军万余人,元顺帝逃至应昌

洪武二年八月,李文忠大破反扑大同的元军,俘虏元军万余人

洪武三年四月,徐达于定西全歼围城打援的王保保部,俘虏元军八万余人,王保保仅与妻子数人得脱,兰州之围遂解

洪武三年五月,李文忠攻克北元行在应昌,逼降军民五万余人,元昭宗逃往和林

明军收复大都之时,蒙元虽然丢掉了大片领土,但军事实力并未受到多大打击。正是经过这之后多次会战,消灭了北元大量有生力量,北元才不得不放弃了反攻中原的企图,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守势

而在此之后,明朝还发动了多次南征北伐,洪武十四年傅友德收复云南,消灭元梁王势力;洪武二十年冯胜金山之战俘虏元军伤兵两万四千余,逼降纳哈出等部军民二十四万余,收复辽东;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之战俘虏北元末帝次子地保奴以下宗室百余,官员三千余,军民七万余人,将北元王庭连根拔起,之后又大破元故将哈剌章营,俘虏万五千余人。北元末帝脱古思帖木儿及长子天保奴逃脱后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所杀,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帝国这才算正式灭亡,蒙古回到汗国状态

当然不能忽视其他义军对反元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北方红巾军把华北中原广大地区搅了个稀巴烂,为南方朱元璋陈友谅等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明军也是实实在在的消灭了超过其他义军战果之和的数十万元军,才保住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胜利果实,并最终将北元王庭连根拔起,把蒙古打回汗国状态,何来没有打过硬仗一说?


补充:上面例举了明初与元军的多次大战,硬仗与否倒是无从判断,这里把明军的损失也列一下

洪武元年九月,太原之战前,王保保部平章韩札儿毛义等攻泽州(今山西晋城),与明军援军平章杨璟参政张斌等部【遇于韩店大战我师失利

洪武二年五月,元将张良臣(汉人军阀)以庆阳(今甘肃庆阳)诈降,前去受降的右丞薛显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部骑兵五千人步卒六千人溃败,指挥张焕被俘,薛显本人也受伤

六月中旬,徐达率军攻庆阳,数日后傅友德部亦移师庆阳。七月,王保保部将韩扎儿攻破原州(今宁夏固原),明军指挥陈寿战死,不久又攻陷泾州(今甘肃泾川),威胁明军侧翼。徐达派右副将军冯宗异(冯胜)前往截击,不及而返。八月,元总制贺宗哲以兵攻凤翔(今陕西凤翔),降将李茂所领骑兵千人叛归贺宗哲(李茂本人未叛)

直到八月下旬,徐达大军才攻克庆阳,张良臣父子自杀未遂,被明军俘虏后斩首

小小一个庆阳,明军以徐达冯胜傅友德的豪华阵容,围攻了两个多月才得手,甚至远在北平的李文忠都被调动(中途转兵救援大同)。虽然其中有张良臣诈降在先不得不死战到底的因素,但谁能说明军平定西北胜得轻松?

洪武二年十一月,王保保以重兵围兰州,三年三月,徐达兵至定西,与王保保部对峙于沈儿峪。四月,王保保以奇兵千余人由间道偷袭明军东南垒,明军大乱,徐达亲率兵镇压才稳住阵脚,事后斩东南垒指挥以下将校多人以正军纪。次日明军全军出击,诸将用命,大破王保保部,长达五个月的兰州之围终于得解

定西之战(沈儿峪之战)为明军北伐以来最大胜利,但胜得可谓惊险,王保保利用明军的懈怠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偷袭,若不是徐达及时稳住了局面,此战就不会是大胜而是大败了。此战若败,已经被围了五个月的兰州肯定也坚守不下去,届时整个西北的局面都要崩坏

洪武五年正月,明军定下三路北伐战略,意图直捣和林消灭北元。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西路军虽胜但无法扭转战局,东路军先在土剌河击败了蛮子哈剌章,追击到阿鲁浑河与元军苦战得胜,虽然【获人马以万计】,但此役【宣宁侯曹良臣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神策卫指挥使张耀俱战没】,可见明军损失也很大。继续追击到称海时遭遇元军主力,双方互相忌惮各自退兵。中路军战败为徐达生平唯一一败,明方史料因此讳莫如深,只记载了三月中路军前锋蓝玉于乌兰巴托附近的土剌河击败王保保部,五月徐达兵至岭北与元军交战败绩,不得不回师固守边塞。显然中路军和东路军到达土剌河的时间有先后,遇上的敌人也不一样,没能形成有效配合。中路军损失各种说法从万余到数万不等,但【彻侯功臣无死者】,蓝玉所部前锋在撤军时还担任后卫任务,可见并未遭到大的成建制损失。结合蒙古史料分析,应该是中路军撤军途中遭遇天降大雪(蒙古人将其归功于他们的萨满巫师)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但无论如何,中路军这次出击都是大败而归。此次北伐失利也使明朝军方放弃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改为通过军事打击逐步削弱分化北元各势力

洪武二十年金山之战,冯胜收复辽东,俘虏元军伤兵两万四千余,逼降纳哈出等部军四万余民二十余万,可谓战果辉煌。但此役临江侯陈镛战殁,都督濮英所部三千骑更是中伏全军覆没,濮英被俘后自剖腹而死。即便是如此大胜,损失可也不小


user avatar   pao-diao-de-melk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点放在前面:1.我们很多人都弄错了元末农民战争的性质。

2.十七年汉人复国战争,其中明(吴)军和元军只打了一年。

3.朱元璋大量消灭蒙元军队,是明朝建立之后的明蒙战争了,不过此时北元已经降格为一个地方政权,战争性质已经不是元明两朝之间的战争,而是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了

………………正式答案在下边………………

其实明军北伐期间也打了不少大仗,只不过难度和影响力都被鄱阳湖之战掩盖了罢了。

不过这也反应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内战”远比对元朝的战争规模要大,也更重要。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弄错了元末农民战争的性质。

因为元朝是外族统治者统治,再加上那句经典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自然让很多人认为元末农民战争是汉人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明元之间的战争应该是这场战争的主线。

但是着很显然是受到了今天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事实上,在元末绝大多数时间内,元末农民战争的本质都是军阀混战。

韩山童刘福通发动的起义是标准的农民起义,事实上消灭元军主力的也是这一只,刘福通打出了“宋朝”旗号,还一度占领了汴梁,成了实打实的宋朝,并且派兵北伐,甚至有一路打到了高丽。这段时间的刘福通韩林儿起义军还是有一点“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的。

此时其他各路义军名义上还在韩宋政权领导下,但其实早已脱离韩宋政权领导,并且军事行动已经主要以抢地盘为主。朱元璋就在这段时间攻下了南京,这已经是朱元璋北伐前对元政府最大的战果了。

此时的元朝中央政府已经濒临崩溃,元顺帝已经准备逃往济州岛了。按照正常发展,“驱逐胡虏”的历史功勋就要落到刘福通头上了,即使将来在内战中胜利,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贡献可能只剩下统一全国了。

但此时天降狠人察罕帖木儿,就是赵敏的爹,张无忌的老丈人。干净利索打垮了刘福通,逼得张士诚方国珍投诚,连朱元璋此时都动了被朝廷招安的心思。

不过就算察罕帖木尔真消灭了农民军,元朝崩溃的命运也不可避免了,因为此时的元军主力都已经是察罕帖木儿这样的大军阀。此时的元朝和汉朝唐朝末期一样,只能选择亡于谁之手了。

此时支持元政府的主要军阀有:色目人察罕帖木儿,蒙古人孛罗帖木儿,汉人李思齐,汉人陈友定。唯一的蒙古人军阀孛罗帖木儿,反而是被元顺地派人暗杀的。所以,此时的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已经很弱了,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军阀混战。

不过,就在察罕帖木儿节节胜利时,却突然被人刺杀,养子扩廓帖木儿继承了他的势力,就是历史著名的王保保。

朱元璋终于松了口气不用当汉奸了,于是开始了统一南方的进程。

按道理此时的元朝应该趁火打劫才对,但是此时元朝的各路军阀和中央已经打成一团了,根本没有管南方的事,其中王保保和李思齐之间就打了不下一百次,远比朱元璋陈友谅激烈多了。

于是此时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局面:支持元朝政府的军阀打成一团,南方起义军的军阀打成一团。南北双方之间反而相安无事。

而且到了后期,元朝中央政府的财政已经破产,元顺帝的日常开销竟然是靠张士诚和方国珍支持的。

和自己同宗同族的蒙古人互相征伐搞暗杀,南方四等汉人的义军却给自己送钱送粮。此时的元末战争,早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军阀混战了。

到了1367年,朱元璋已经陆续消灭了南方所有势力,淹死了韩林儿,做好了北伐的一切准备。为了获得更多汉人的支持,朱元璋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时起,元末战争才重新有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不过此时的北方依然打成一团,大家完全没有同仇敌忾的想法。不过也可以理解,对王保保来说,只要朱元璋不占自己的地盘,那他就比孛罗帖木儿李思齐什么的好多了。

以至于,明朝北伐的最大对手,并不是元顺帝,而是盘踞山西的王保保。此时的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当年朱元璋陈友谅已经完全反了过来。自然就给了明朝打元朝很容易的感觉。

于是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理解:朱元璋通过艰苦的斗争消灭了主要对手陈友谅,统一了南方。然后北伐消灭了北方最大军阀王保保,统一了全国。

事实上从起兵到元朝灭亡,朱元璋的明朝也没消灭掉多少蒙元军队。

朱元璋大量消灭蒙元军队,是随后二十年的明蒙战争了,不过此时北元已经降格为一个地方政权,无力对明朝的统治根基造成威胁,所以这段时间的战争已经不能算作汉人复国战争了。

所以虽然这几次北征沙漠战争规模都超过韩宋政权的北伐,但是历史上的名气却远不如同时期发生的淮浙党争,三大案。因为此时大家也认识到此时的“北伐”已经不是元明两朝之间的战争了,而是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间的战争了。

当然这其中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的意义又最具代表性,这次北征此后的战争性质和目的和以前又有所不同,有时间再更。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改朝换代的时候,最大的对手本来就不是上个朝代。

你从上往下数,也就为数不多那几个朝代是靠打赢前朝得国的。

周朝是打赢商朝的,这算一个;

秦代周最大的对手就是其他6雄了;

汉代秦最大的对手是楚;

然后是著名的三国;

再往后看,李世民最大的对手也不是杨广;

然后是赵匡胤,也是乱世一统;

然后是元,最大的对手的确是宋,这才是历史上第二个;

然后就是大明了,大明最大的对手也是其他起义军,但也打了元末朝廷军。

所以这样看来,其实明的对手反而更多更复杂,有乱世也有朝堂。


user avatar   min-zeng-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有爵位的不过一百五十人,

25个公爵

14个追封蕲国公康茂才、乐浪公濮英、姑孰郡公陶安、天水郡公严德、济国公丁德兴、虢国公俞通海、东海郡公茅成、郧国公廖永安、河间郡公俞廷玉、济阳郡公丁普郎、梁国公赵德胜、蔡国公张德胜、泗国公耿再成、越国公胡大海

德胜是个好名字

6个正常死亡,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蕲国公康铎(因父蕲国公康茂才功封蕲春侯,赐铁券,追封蕲国公,谥忠愍。)

1个正常处罚郑国公常茂:洪武二十年九月茂坐前惊溃虏众罪,上念其父开平王常遇春之功,绎之,安置于广西之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真正被洪武大帝杀掉的只有4个

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

79个侯爵

32个追封

12个伯爵7个追封,

11个子爵和23个男爵全部追封。


user avatar   182817008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有些人睁眼说瞎话的动机是什么,居然个叫野竹小邑的答主在我对他黑明朝和朱元璋的回复下说明朝推翻元朝是历史的倒退,满清遗老遗少都不敢这么说。

我在他的答题下否认了他对朱元璋和明朝的抹黑,然后他又对我的回复一通瞎bb后关掉了评论,让人没法跟他辩论,再然后他举报了我,不知道知乎删帖的标准是什么,难道我说了句元朝的蒙古政权对底层汉人实施的黑暗统治都不行吗?

在这里再对那个野竹小邑问一句,假设你不配拥有名字的时候,蒙古人宰了你只需要赔一头驴的时候,你老婆的初夜权是掌握在蒙古人手中的时候,你还会说蒙古人的元朝廷是先进的吗?取而代之却基本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的明是倒退的吗?

你说了句明朝禁锢人在一地,的确明初是这样的政策,但中后期这政策瓦解了,所以估计你吹捧元估计也是因为朱元璋那句元以宽失天下吧?但是你搞明白那个“宽”是什么意思没有?那个“宽”不是针对底层百姓的,它的意思是地方贵族,官员只要不造反不称王称帝,中央就不管,随他们瞎胡搞,反而造成了地方底层民众面临了更肆无忌惮的剥削压迫和凌虐,尤其是四等汉人。

我还知道元朝不收税呢,不知道你看到这会不会又吹捧一番?拜托拿你脑袋仔细想一下,元朝不收税朝廷要怎么维持?军队靠谁养?是靠地方和权贵的进贡吗?那这些进贡还不是搜刮的老百姓的,而且由于没有管制,搜刮的时候绝对是肆无忌惮的。如果不是依靠进贡,那就还剩一个来源了,依靠军队等暴力机关的劫掠,这个就更恐怖了,一直以来都是草原民族劫掠中原,中原的去劫掠草原都是亏本的,所以他们劫掠的谁想必不说也明白了吧。

一个对底层绝大部分汉人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做人的权利都不给的朝廷,居然对他唱赞歌,三观有问题的到底是谁?


user avatar   yue-ying-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蓝玉那一次打的太成功了

私以为蓝玉那一次捕鱼儿海战役的战功和展现出的能力不亚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但是名气远远不如霍去病

恐怕主要是他后来死的惨. (被剥皮)

明朝人不好吹他,后来人也不好吹他

慢慢知道的人就少了


没有蓝玉那场大胜,看起来不会如此容易


user avatar   qi-chi-da-r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牵制了世界上四分之三的蒙古主力,这是中国为全人类脱离蒙古暴政所做的贡献。


user avatar   li-meng-15-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辽国被宋、金两面夹击的时候,够弱了吧

宋军打成什么鸟样?

明军和元军、北元军鏖战那么多年,战死的将军不少,损失的军队不少,拉稀摆带临阵脱逃的将军有几个?溃败的军队又有几支?

不客气的说,明军北伐中的任何一次大战役,放到两宋都是建国北边第一大捷了吧

承认人家朱元璋、徐达厉害就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功怎么可能轻而易举?


user avatar   zong-tong-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biao-ma-ye-la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相关话题

  关于明朝,有没有一个公正评价? 
  明朝最差的皇帝也比清朝皇帝强? 
  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情况,真的非得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吗? 
  朱棣五征漠北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只是打击一下蒙古人,作用好像不太大? 
  如何评价朱见深? 
  如果正统皇帝不发动夺门之变,皇位最终是否还是会传到他身上,即便他当过俘虏? 
  清朝编修的《明史》到底全面抹黑了明朝吗? 
  如果大明皇帝和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继承法一样,没有那么多宗室拖累,大明能续到19世纪吗? 
  毛文龙要是还在,清还有机会和实力入主中原夺取天下吗? 
  古代那些皇帝怎么预防食物中有毒的?他们不怕厨子给他们下毒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大明风华》将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改为明朝劫掠蒙古?
下一个讨论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跟满清方面的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能力比较?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