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核心的技能,根本没办法从书本里学来,也没办法从答案你得来。因为这些技能看起来有点虚。
看到很多写实的答案,我给你来点虚的。这就叫虚实结合,能屈能伸。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虚。
很多人对虚的理解比校片面,以为虚就是不踏实,或都说不匆实。其实不是这样的。虚是一种高层思维,一种宏观思维,一种战略思维。所以我经常会告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自己想要成长就一定要学会“务虚”。
当一个人的认知达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务虚的重要性。但我从来没有讲过务实不重要。只是对于一个企业高层来说务虚的时候确实要比务实的时候更多。因为大多数务实的事情已经不需要自己做了。
新入职场该不该接受这种思维的洗涤,其实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以前有个一样做企业管理的人问过我,说让员工知道太多领导每天在想什么真的好吗?
我当时没有直面回答他,而是给他举了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做家政公司的老总。企业总共有接近200个全职员工,兼职的更多。家政公司跟流水线作业的工厂一样,属于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但这种行业对基层员工的个人素质要求并不高。只是需要他们认真的做好个人工作就可以了。
这个公司的老总在与我接触的时候谈到,他们也经常给员工做培训。而且会培训到一些虚的程面。比如说给基层员工讲国家的宏观政策。讲公司未来规划,讲战略意义。这使我特别不能理解,做培训是对的。但做太多宏观层面的培训会不会让这些员工好高骛远。
他告诉我,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做这样的培训反而能让员工更务实。通过他的讲解我慢慢理解到在这个公司里面,虽然大部分员工的心理状态是属于安于现状的本份。但再平凡的人都有企图不平凡的内心世界。
给员工做很多这方面的培训其实也不见得就能听明白,不过偶尔让他们听一下平常听不到的术语,会感觉自己的公司与别人不一样,这足以满足本份的人那小小的虚荣。
虽如我上面一个例子所说的那样,但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于基层沟通的时候更着重于实的方面。美其名曰这叫“干货”。
当然我在给自己的文字创作中也是这样标榜自己的,“说职场干货,讲职场实话”但我所理解的干货与站在管理人员往下看待员工所理解的干货是截然不同的。我所理解的干货是以一个员工的身份从向上仰视慢慢的变为平视,最后变为俯视的这个过程中真正实用的东西才叫干货。所以有朋友给我贴了个“小格局老板克星的标签”承蒙夸奖了。
站在部分领导的角度,他甚至希望你能一天25小时工作。怎么还忍心让你谈天说地的务虚。但一些好的企业就不一样,他们有专门员工可以参加的战略会议。甚至还有务虚专题活动。
跳跃似思维
什么是跳跃似思维?就如同我们下棋一样,能想赢得对手,你就不能光看他这一步走了什么,而是要思考他下一步准备怎么走。
记得我还是职场小白的时候,一个大老总让我步行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去另一个大老总那帮他取个物品。(体制内的大老总很多,你现在不认识的领导,明天就可能变成你的直接领导。)
他第一句话没有直接给我说让我做什么,而是问我是否认识某某领导。我告诉他不认识。他就说让我去跟这个领导打个照面,混个脸熟,顺便帮他取一下物品。有人认为我会看不懂领导想干什么,那你就太小看我了,我是小白,不是傻。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这么想,也许这么想的人真的以为除了他全世界都是傻子。
我想说的是大多数人因为看懂了这个领导就是想要我跑腿而自杀[1]的。我当时也是觉得领导有点把我当小孩子。但还是乐呵呵的去干了这件事情。结果呢?无巧不拿来举例嘛。那个领导两年过后真的当了我们部门最大的老总。大家可想而知,就这么小小的取物品,那老总因为看到我的那种亲切感,给我的职业生涯制造了多大的杠杆。一个脸熟改变一生。
我们部门离公司食堂很远,夏天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愿意去食堂吃饭。我有一个很懒的领导自己不去,去总是叫我去。而且还提醒我要去不同的桌上吃,与那些我不认识的且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一桌。一回生二回熟,说不定还能与他们混成朋友。当然顺便给他打包回来。逻辑如上,我刚开始一样以为领导只是为了让我帮他打饭而找的理由。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与我要熟不熟的人都成了领导。我才发现自己越来越如鱼得水。
有些时候,那些真正在意你的领导,不见得会分享一些让你觉得很实的东西给你。反而会从虚的层面真正的帮到你,很多人一天始不见得能看懂。就如我一般,这些收获,与领导叫我打饭,拿东西比起来。你觉得我会说什么,“领导让我多拿几次”。
后来我当了领导,也经常叫一些下属帮我拿东西打饭。有些人叫过一次就不想叫了。有些人却一直在帮我干这些事。
很多人会说,如果领导就是让你取快递呢?是的什么人都会有。如果你不多取点快递,怎么会有机会打饭呢?不太愿意取快递的人,一般领导就会多教他一些实用的东西。
职场也是这样,偶尔也显得很讽刺。你以为你很聪明的时候你却很傻。别人以为你很傻的时候,最后又都会羡慕你。
PS:本来还有很多虚的东西想要分享,怕写得太多看得累。还是请有缘的人关注吧。
作者:空仁先生,一个喜欢分享职场干货的路人,一个喜欢说点职场实话的学者,一个有点小油腻的父亲,走过才明白什么是荆棘,错过才懂得什么是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