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上,毕竟在线网课省钱又省事,但需要明确几个前提。
首先,我们谈儿童养育时必须明确具体的年龄段,通常来说:
新生儿(infant):0~3个月的宝宝
婴儿(baby):0~12个月的宝宝
幼儿(toddler):12~36个月的宝宝
其次,网课是在电子屏幕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儿童观看电子屏幕的建议:
不建议观看:0~18个月的宝宝
仅用于视频通话:18~24个月的宝宝
可观看:24~36个月的宝宝(实际是2~6岁的宝宝)
观看时长建议是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1小时。
顺手做了一张图,方便大家看得更清楚一点:
也就是说,如果题主所说的「幼儿」是12~36个月的孩子,那么我的建议是:
上述建议不仅是出于对视力的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宝宝成长到18个月左右,大脑的认知才会理解,手机和屏幕上的符号,原来和现实中不一样,但又能代表一些现实中的事物[1]。
确实会有父母说:「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看手机!」其实, 婴儿虽然盯着屏幕上鲜艳的色彩和动作,但18个月一下的孩子,其实无法理解所有这些奇异的图像意味着什么——甚至,由于动画给予的刺激变化太快,还可能造成宝宝的睡眠和注意力问题。
18个月以后的幼儿,固然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和远距离以外的老人保持联系,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需要通过触摸、摇动、扔东西来探索自己的身体能力和外在世界。最重要的是,他们能看到父母和成人的面孔,听到他们最爱的人的声音。
之前BBC报道过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ipad的孩子可能会在画直线等精细动作方面表现更好[2]。但这些应用程序只是教会幼儿在屏幕上轻击和滑动,却并不能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学习!
研究发现,仅仅是打开电视也可能延迟幼儿的语言发展。通常,当一个小孩在身边时,父母每小时会讲940个单词;打开电视后,这一数字下降了770——更少的单词意味着更少的学习。
视频节目不断变化,不断有趣,并且几乎从不强迫孩子处理更繁琐的事情。因此,看更多电视节目的幼儿,在7岁时更容易出现注意力问题。
婴儿出生时神经元就达约1000亿个,此后不会再增加;但突触的数目却在不断变化。因此,在0-3岁婴幼儿突触发展的期间,适当地给予他们丰富的刺激,能够促进其突触的发展和神经通道的建立,进而强化其学习能力,促进以后的学习发展[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2017年发布的报告《生命早期对每一名儿童至关重要》中提到了三个关键点 [4]:
营养:婴幼儿食物中75%的能量都被用于脑部发育,因此让孩子吃好不仅能塑造健康的体魄,还是大脑发育所必须的。
保护:早期的不良经历,包括疾病、忽视、压力、暴力(包括严重的体罚、大吼大叫等)和污染等将改变大脑中所形成的神经系统连接 。
刺激: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爱意的说话、游戏、看书、唱歌、回应、互动,以及高质量的早期教育。
于是,很多人就会跟你说——给予孩子的刺激越多,孩子就会越聪明!
在这里我要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刺激绝非越多越好!
为什么呢?这话还要从上个世纪说起。针对如何刺激早期大脑认知发展,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以Hebb为代表的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小白鼠实验;19世纪60年代,Rosenzweig的研究认为在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EC)里养大的白鼠不仅大脑更重,而且灰质层更厚。由于大脑灰质与认知能力有关,因此这些在丰富环境下成长的老鼠在走迷宫等任务中表现自然也更好。
但是,脑重量大并不完全等于聪明,因此学界又有了很多质疑的声音。1972年,伊利诺伊大学的Greenough教授重新设计了一套实验,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刺激越丰富,小白鼠就越聪明[5]。
研究人员将36只出生后22-25天的小白鼠,分成三组:
第一组:丰富刺激。小白鼠生活在大笼子里,笼子里有木质、金属和塑料等各种材质的玩具,每天都会更换。这些小白鼠们每天都能自由活动30分钟。
第二组:缺乏刺激。小白鼠们生活在空无一物的小笼子里,只能看1.5米开外的空白墙面。每周只有20秒抚触。
第三组:对照组,正常的小白鼠们,生活在各自的小笼子里,笼子里什么都没有,但是每天都会接受2分钟的抚触。
30天以后,这些小白鼠得到了每天2分钟的温柔抚触,又进行了为期8天训练,然后做跑直线巷子的测试(Alley Running);又进行为期5天的训练,再做跑迷宫的测试(Maze Running)。这两个测试都可以用来检测小白鼠的智力水平,而不仅仅是大脑皮质的厚度和重量。结果发现:
第一组(EC)小白鼠无论是跑巷子还是跑迷宫都最快,而且在迷宫中犯错最少。
但这就能说明给予的刺激越丰富越好吗?也未见的,因为第一、二组小白鼠生活的环境实际上是如下图所示的:
也就是说,所谓「丰富的刺激」,其实只是模仿了自然的环境而已。
所以,今天我们回头来看「早教」的时候,不要被那种「你到底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刺激,好让他足够聪明」的焦虑所掌控;而是放平心态,尽量给予孩子「自然的刺激」。
当我们在家早教时,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出发陪孩子早教:
但这么说还是太抽象了,所以很多家庭早教就变成了「一起做手工」。做手工固然对孩子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有好处,但到底落实到具体操作上,粗颗粒度的指导对父母来说就并不实用了——毕竟,我们也不能指望每个父母都会写一份早教教案吧。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为宝宝挑选以下类别的网课。
第一类,在线的家庭早教课
在这方面,小步亲子、点点橙、巧虎、丁香妈妈、年糕妈妈都推出自己的早教盒子,配套了测评和陪玩攻略,能让家长更有的放矢地陪玩。
疫情期间,线下的早教课和培训班都停转了,这类课程也就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尤其是部分课程设计比较合理,不仅是父母可以带着玩,就算是家里的姥姥、奶奶,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带着孩子陪玩陪学,所以这类网课是适宜的。
毕竟,早教课主要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第二类,在线的高质量英语录播课
我家小萌小乖最近就在上在线的英语录播课,包括三门,一是牛津大学推出的官方正版分级阅读课,二是学而思和RAZ官方合作的励步启蒙课,三是蛋糕英语的自然拼读课。为什么最近没学叽里呱啦了?不是不好,是因为优惠不够给力呀!
自然拼读推荐有了一定英语听说基础以后再学,比如4岁左右再开始比较好,这个就超过幼儿的范畴了;但英语的分级阅读确实可以带孩子刷一刷。家长能陪孩子读英语当然最好,但如果家长英语基础不太好,担心发音不标准时,和孩子一起学习这类课程,对孩子学习的促进效果其实是非常好的。
第三类,磨耳朵的音频课
这类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磨耳朵」,而且不仅要磨英语耳朵,更应该磨汉语、古诗文的耳朵。给孩子放一放《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的课程,听一听各类启蒙故事,开拓孩子的眼界,是大有裨益的。
我家3岁的小乖,没事也会自己找小爱同学去听故事,这些精心编排的故事和通识知识,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好,万事适可而止,到这里就好了——如果要给0~3岁的幼儿挑选网课,这三类已经足够了。
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中让宝宝多探索、多动、多尝试,锻炼各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格,为接下来的各项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网课确实省钱又省事;但前提是选对、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