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始回答问题之前,读者可以思考一个问题:
1)生产力不足时均分思想好?还是市场化资源配置好?
这其实就是改开前所面临的问题,生产力上不去,市场流通的商品就这么多,多数人就是享受不到,当时从日本带过来一台彩色电视卖掉就可以足够盖一套房子,农村还有公粮,穿衣缝缝补补,吃饭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有肉吃,行最远到最近的市区,草房子也是有的,生产工具感觉和一百年前没啥区别。那么问题来了,即便把所有的商品均分,有些还不能分,比如电视工作的条件是一整套,所有人平均也享受不到多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有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就要给市场自由度,让市场自发的配置资源,均分思想不再试用,比如一个企业,天天磨洋工的人和努力工作的人总是拿一样的待遇,长期的结果是大家都去磨洋工,生产力发展会极大的受限。与此同时,经济体又会极力的控制基本生存物质的价格和供应,比如粮食油电,这也是经济常年维持在8%以上的增速,而粮食等价格则几十年可以维持稳定的原因,这个点后面讨论用得到。
90年代经济感受最为明显,脑子灵活的,勤劳肯干的家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积累财富,万元户就是当时对富人家庭的评判标准,其实当时富裕家庭所消耗的商品和劳务远不如现在普通家庭的,好一点的买个摩托车,再有钱的买个大哥大,水果蔬菜的消耗完全依赖附近种什么菜。相反,也有不少家庭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病以致穷,穷以致病是相互的。如果从数学上理解两个循环,可以用70规则,也就是如果一个家庭每年财富增加10%,那么用70去除10得到的是每7年财富储量翻一翻,并且呈现出幂指数级别的增加,假设一个家庭的财富增长每年3%,那么需要23.3年财富翻一倍,刚开始差异会很小,发展时间越长在数学上差异越大,这就是高速发展时期贫富分化的来源,而家庭中财富增加比例的参考值与宏观经济增速有关,结合本人对农村发展的观察,这个影响在08年之前非常契合,人们是相信勤劳致富的,08年之后事情就变了。
2. 信贷扩张时期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根据费雪公式,MV=PQ,当货币供应与社会产出匹配时,可以维持较好的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一旦货币供应量增速与社会产出背离过大,一定伴随着商品价格的增加,虽然长期来看货币与商品会形成新的平衡,但人们活在短期,篡利就在其中。比如某些人在货币供应已经增加,但还未传导对市场产生影响之前大量购入相对低价的资产,谁原本积累的财富越多,谁的筹码越多,可获利的预期越高,而且银行喜欢把钱借给这些有一定资产积累的人,相反资产积累更少的人却没有这个机遇,当货币供应大量涌入市场推高资产价格时,这些囤积资产的人财富量大幅度的提升,而其他紧靠劳动收益的人不仅没有获得增值,还会反过来承担大水漫灌带来的生活成本提升的压力,最大的影响是人心,不再相信自己做大蛋糕能比别人投机能更快的积累财富,正常人的做法并不是去抱怨,而是加入,这就有了之后债务扩张下的资产泡沫,没有负债的资产是没有泡沫的,宏观负债率越高,经济泡沫越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越大。
怎么产生影响呢?同样根据70法则,运用了货币政策利好的群体,本身财富体量就大,预期收益又高,是一个正反馈,反过来财富积累更少的群体紧靠劳动收益根本赶不上经济增速的财富积累,又要承担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生活成本提升,是一个负反馈,收益率即便是正的,也要比资本收益低得多,这就是08年之后贫富分化被进一步加速的原因,财富更加流向少数群体,而负债更多的流向多数群体的原因,但经济增长是一个统计概念,不会细分谁的财富增加多,谁的财富增加少,而且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初衷并不是消除贫富分化,而是刺激经济增长,07、08年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或者说贫富分化加速本就是刺激经济增长下的代价而已,至此经济增长快,贫富分化加大的问题已经回答了。
贫富分化往往会激化社会矛盾,但也有例外,就是基本生存物质的价格的控制,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极高时原则上会推高所有商品的价格,这里就应用到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个点,政府会控制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衣食住行医,除了居住以外,几乎都是性价比增加的,衣服比以前性价比更高了,很少见有人再把一套衣服缝缝补补,更多的是发愁旧衣服堆积太多如何处理,食品价格中基础物资价格被严格控制,行的话铁路客运几乎都是不赚钱的,由宏观资源补贴,城市交通也是同理,当然你自己买车除外,即便如此,车的性价比也是在逐年增加的,车子只会越来越便宜。医疗的话,虽然支出明显,但是因为现代医疗的进步导致服务质量的提升,我小时候农村五六十岁的老人去世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疾病,更不用提治疗的事情,近几十年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极大的提升,要感谢现代医学的普及和进步,也要感谢全民医保的普及,让更多的疾病被检查出来并予以及时的救治,以前很多放弃治疗的家庭相对敢于治疗,也就是说居民生活质量实际提升缓解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
当先有情绪和结论的时候看待一些问题,就会放大一些问题而忽略一些进步,08年前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大是客观事实,但也应该意识到发展确实是解决多数社会问题的方法,并且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肉眼可见的提升了。同时所有的发展阶段也确实掩盖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资产收益压倒劳动收益加剧的08年之后,并且矛盾点就在于刺激经济的副作用就是贫富分化,而非传统劳动生产积累差异导致,具有明确的货币政策驱动型。问题还没有完,债务驱动型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未来具有透支型,用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置换现在的增速,未来的经济增长就会疲软,边际效应非常明显,比如15年6次的大幅度降息,虽然给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货币,也在第二年引发了全国性的房价上涨,但结果上来看经济增速不升反降。什么时候内卷感觉最严重呢?就是增量做不动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用所积累的资源在存量中取得更高的比例,都想分蛋糕而不是去做蛋糕,就好比那些站好位置的投资者等着瓜分年轻人储蓄和负债一样,二手房涨的再高也不过是财富的再分配而已。客观情况是没人会主动让利,坐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增量做不动,贫富分化矛盾、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的矛盾、甚至延伸为阶层矛盾都会进一步激化,直至宏观政策主动矫正,或者让市场自发矫正来临为止。
因为资本家追求的就是贫富差距。仅仅“富”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在市场经济中作为资本的货币实际的意义是操控他人命运的权力。只有当杨白劳足够贫穷时黄世仁才有可能吧喜儿买来当xing奴。只有贫富差距足够大才能保证资本对社会稀缺资源的掌控力。单单“富”是没有意义的,还要有“贫”供其奴役。
放水,又不是雨露均沾。
当然是某些大蓄水池先灌满了再说。
剩下的小水泡蒸发了也就蒸发了。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社保不存在自愿一说,应该是强制缴纳,这点大家普及得差不多了。
这里,给各位老板个忠告,一定要买社保。
我碰到一个例子,一个民营小老板,雇佣员工后,员工主动说不买社保,把钱直接发给她就行。
后来员工离职后,直接就去劳动局告状。
要求这位老板把社保全部交上,还要罚款。
至于老板已经发的钱,那是他和员工的纠纷,自己去要!
所以,不要心存侥幸,真要上纲上线,你跑不掉的。
我是时代之,一个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时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