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是最新版的汉语方言,所以最简单
东北话是经过几十年推广普通话后改造过的一种方言,名义上他是方言,但其实他只是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真正的东北方言词汇已经流失的差不多了,具体可以搜一下哈尔滨出版的东北方言词典,我们东北人都不认识了,所以学东北话只是学了个语调,而且是相对贴近普通话的语调,不像其他方言,保留了很多方言词汇和用法,跟普通话差别较大。
再一个,就是学个语调其实也不好学,因为东北话有一个奇妙的逻辑重音在里面,这个学不好,很容易说的夹生,
举个例子,你们觉得郭德纲学东北话怎么样?西征梦里面他学过说飞机落到农村问路,结果是个铁岭的大爷,他学的那段东北话外地人听觉得挺像的,就是东北话,但我们听来很明显就是夹生的,很难受,因为他逻辑重音要么放错了,要么放的位置很模糊,
比如问到哪了,他说:铁岭啊
你回去仔细听 他把两个字都加了重音,但你听本山大叔说的时候,重音在铁,岭没有重音,是正常滑过去的,
再比如,那个农民回答他的问题:那sei知道啊,问村长去,
他注意到了平翘舌不分的特点,但还是重音放的不对,他把问村长去几个字都加了重音,其实东北话里面,一般只把“长”字加重音,“去”字完全是轻音带过去的,
你想想郭德纲这种堪称北方方言字典的相声大师都把东北话说的真夹生,你们普通人听两句东北话就说自己学会了,可能吗?你们可能真是不知道你们自己说的多夹生,尤其是刻意模仿的时候,听着是真难受。。
18世纪,北京话在奉天府(沈阳)、锦州府 取代了原本一直通行到明末的昌黎话(由满文《三国志》对音可证)。
奉天府的北京话,是现代东北话(哈阜片~大碴子味)的正源,当时的沈阳话是大碴子味(饿=ne),跟近代闯关东之后受胶辽官话强烈影响的“曲么菜味”沈阳话不同。
锦州府的北京话,是现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几个区县(秦锦片)的正源。秦锦话从锦州府扩张,在卢龙(永平府城)取代昌黎话的时间应该晚于锦州,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19世纪。秦皇岛由于形成市区的时间已经是近代,一开始就是说秦锦话。
18世纪的北京话另有两个分支:顺天府(北京)& 承德府。朝阳、赤峰的建置虽源自承德府,但近代受移民(主要是汴宋官话)影响形成的单元音化“干面子味”跟承德已明显不同。
了解了昌黎话之后,越来越发现,现代东北话虽然音系在17~18世纪被北京话洗掉了,但是词汇却可能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明代辽宁(昌黎话)继承下来了。几个最基本的例子:
A、“没”的两个声调—— mei4来 vs mei2钱;
B、嗯呐,来自上古燕国【诺】(na:k),昌黎话最大特征;
C、唠嗑;;;D、屯里、屯下、老屯、XX屯 等等“屯”相关词汇;;
E、扔=leng,这个词原本以为是胶东话影响,现在看来是明代辽宁继承而来。
F、朝鲜朴氏=piao,这个很可能说明,丹东在明代并不说胶东话。
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觉得,东北话的历史纵深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全面融合了 幽州(北京)、平州/营州(卢龙/昌黎)、登州(牟平/蓬莱)的文化厚度,
近代在黑土地上,迎来了空前的爆发。
说实话.......视频开头那老和尚刚一开口,我就有了一种yes indeed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