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大刘之后中国科幻要靠谁了? 第1页

  

user avatar   opdrh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刘之后啊?拜读过获星云奖的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跟《三体》完全不同的写作类型,甚至我不太感觉《北京折叠》是科幻小说,不敢置评她算不算大刘之后啊,只能说她年纪比大刘年轻。

如果说谁的“之后”,一定要继承前者的东西,那我情愿每个优秀的科幻作家都不要有“之后”。科幻这个项目太需要脑洞了。科幻作家可以有很多,我高中也写过幼稚的科幻同人。但绝大多数科幻作家都是别人的“之后”,他们的文字都有明显的前辈的印记,不是抄袭啊,是行文风格和故事情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好莱坞式故事,大家都烂熟于心了,这让广大科幻作家和科幻读者都很难跳出一些框框。一旦有人跳出来了,并把故事说好了,而不是生拼科学前沿的理论,他就可能成为大家。

大刘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以前的作品也有比较行货的。《乡村教师》很有中国特色人文关怀的短篇,看得我落泪。在看到吞噬者和李白文明,我觉得我脑洞又被打开了许多。不过这些优秀的短篇我以为,都是大刘的试验作文。里面还依然有一些好莱坞式的“幼稚”观点,什么碳基联邦,硅基帝国,恐龙文明等等。读完三体,我的世界观真的被重建了。三体就是一个硬核残酷无情的世界,真实得我们一下子接受不了。西方的一些名家也没有这么写的故事,脑洞算是独一无二了(可能有二,但没在中国火)。这就是大刘在国际上获奖的原因。(另外我觉得三体一中直面那个疯狂时代的创伤给大刘在西方人面前加分不少,其实对于大多中国人已经不care只是西方政客觉得还必须“替”我们讨说法,以为会让谁谁难堪而已)。

所以大刘之后啊,郝景芳绝对不是,她跟大刘风格迥异的,更着重人性人心的描写。我觉得她人文关怀足够,脑洞也挺大,但不够震撼我心。我工作十多年了,人性的那破事早看透大半,她尚不能震到我而已,不妨碍她成为大家。但要像大刘那样震得我浑身发抖的,别说中国,世界都难有。

说回大刘之后,我觉得还是要靠大刘自己了。


user avatar   sfhua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想过,很多人也都想过、讨论过、争执过。

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刘慈欣红利”来形容现在的局面。


我盘点2019年科幻事件的时候,专门列出了这条。自己的文字,引用如下。


隐忧:刘慈欣红利之后,怎么办?


2019年,除了《流浪地球》电影的成功外。还有一件值得说道的事情是《三体》日文版等多个版本出版,其中日本版取得了一周加印十次,销量数量级在十万册以上的好成绩。

刘慈欣的作品和成就此处也不用再单独列出了。可以说,从2010-2019这10年的时间中,刘慈欣是实质上的中国科幻“旗舰种”。


这十年,我们姑且称之为“刘慈欣红利的十年”。

在一波又一波有意无意的推手和事件的推动下,刘慈欣和《三体》这两个标签把一直以来非常非常冷门的科幻文学(中的一部分)推向了普通人的视野。甚至引起了一些高层人士的特别关注。

《流浪地球》电影超过一亿次的观影人次更是把“科幻”和“科幻电影”这个概念推向了普罗大众。终于,电视上、报纸上、广播里,平日里科幻难以染指的领域里终于可以短暂看到科幻的身影。


可是,然后呢,再然后呢?

刘慈欣和《三体》《流浪地球》成为为科幻正名,让科幻也可以成为一些人拿来装逼和武器,但是,这并没有使常规意义上所说的科幻迷群体获得大规模爆发。甚至没能有效带动《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等刘慈欣其他作品的销量。

不得不承认,过去的十年里,“三体>科幻,刘慈欣>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是畸形发展的,其根基或许并不如更早的十年期那么稳固。

科幻虽然出圈了,但科幻文学本身依然依然孱弱。

科幻电影走向风口了,但科幻作家的版权出售依然困难重重。

自2010年《三体》出版以来,刘慈欣极少再发表作品,直到2018年出口转内销的《黄金原野》中文版正式在国内发表。这篇《黄金原野》,原汁原味的继承了刘慈欣一贯以来的危机意识和星际开拓的雄心壮志。但是,作为读者,我读到的更多的是梦碎的声音,是理想的破灭。


无数人翘首期待刘慈欣的新作,然而新作,特别是新的长篇迟迟不来,这也导致一些读者颇有怨气。

这种心情稍微可以理解,谁不希望自己喜欢的作者日更呢。但是我想希望传达一下自己的一个论点——刘慈欣不欠任何人什么!

他不欠读者什么,他已经超额给出了很多,没有人有资格再阴阳怪气地伸手索要什么。

现在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抱有期待但决不施压。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假定再过几年,刘慈欣的热度降下去之后。

他现在所占据的生态位让了出来,科幻文学行业将会什么样的姿态和方式去填补这一片空白?

或者说,能不能填上这一片空白?

从现在的观察看,勉强持谨慎悲观的态度。

能决定这一切的,除了天时地利,就是作者们的努力和天赋,以及一些天时地利人和了。




上面这段不是重点。

重点是大家不要对科幻保佑不切实际的幻想啊。

科幻够苦了,够惨了,用不着雪上加霜骂几句,整个行业本来也都有危机感啊_(:з)∠)_


现在答案只有十多个,大致看了一下,隐约觉得大家对“科幻(文学)”有些误解甚至恶意啊。

科幻在历史上和现在,发展的都不好,都只是小众文化。少部分时期被近乎消灭,大部分时间属于死不了也火不起来的“圈地自萌”状态,作者读者从业者,大多也都兢兢业业。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科幻大部分时间的真实写照。

市场不大养不活全职作者也是兴趣使然,因为爱好所以来写,有钱拿当然开心,没钱拿就当自娱自乐。

读者虽然也不多(才导致市场不大),但大多粘性比较大,爱好者属性比较强。读的多,多的宽,也读的深。通常也热衷于向别人安利,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效果并不好。

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还是从业者,都在设法扩大科幻文学的市场和读者群,虽然成效不是很好,毕竟人口基数少,人才也匮乏,上级领导也不重视(甚至宁可不被看到,免得指手画脚或者一闷棍打死),但每一次进步也都是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


这种常态下的科幻,从来没指望说要依靠哪个救世主来拯救。惨是惨了点,但也没有多少圈外恶意人士评头品足“科幻垃圾,你们搞科幻的也是垃圾”“你们搞得这么差,真是一群没出息的煞笔”“一群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老古董”“你们就要完蛋啦,哈哈”。


可偏偏,刘慈欣成为了一个特例。形成的了“三体>科幻“刘慈欣>所有科幻作家”的诡异局面。

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都已经成为新的文化符号,这本身已经和“科幻”关系不大了。


于是,大家开始按照“量产刘慈欣”来要求科幻,做不到就要被讨伐。

苦啊


user avatar   william-li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源代码没啥可评价的。

但对RISC-V的生态有何影响还得再看,简单说把risc-v带入Android生态,就给risc-v的应用提供了不小的应用场景,但是还不清楚相关的工具链的成熟度。新闻上Android studio/NDK已经支持了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但还不知道成熟度如何,这些实际上都会对选型有影响。Google对Android的性能调优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工具,这些东西何时开始支持risc-v也比较重要。

理论上RISC-v依赖Android生态,对Google是好事,但毕竟Google利用GMS还是控制了相当程度上的Android生态,当年号称不作恶的谷歌还是利用开源方案包装了一个半开放系统。依赖Android的任何厂商实际上都面临华为之前的问题。华为被迫选择了HMS之路,但其他中国厂商呢?

我觉得是时候由中国厂商联合比如欧洲或日韩厂商推出一个绕开GMS的,真正开放的andriod生态了。




  

相关话题

  《上海堡垒》的低质和失败,给中国科幻电影提供了哪些教训? 
  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你看过哪些令人惊艳的小成本科幻电影? 
  如何看待十三邀综艺节目中清华科学史教授吴国盛认为“科幻作品属于贫乏的文学作品”? 
  刘慈欣是个什么样的“魔鬼”? 
  刘慈欣是个什么样的“魔鬼”? 
  《三体》在雨果奖中也是顶级的存在吗? 
  刘慈欣对中国科幻的害处有哪些? 
  如何用一段话证明你看过大刘的大部分科幻作品? 
  在大刘之后中国科幻要靠谁了?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央行规定个人存取10万以上现金须登记,河北浙江深圳7月起试点大额现金管理?
下一个讨论
物理定律是不是永恒不变的?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