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啊,我刚研究生毕业,也就差一点点可以在上海买房了。
我知道有人会说,是不是你出1千,你父母出499.9万?
大错特错!
都什么年代了,还靠父母,怎么好意思?
我靠的是自己!
自己买的彩票...
实际上,在上海买房应该比中彩票还要难些吧。
因为得中好几次才买得起...
回答区捉到一个实力坑爹的官二代~
就是这些人在新天地租200平的房只要2000块,要知道,新天地是上海绝对的市中心,200平的房租金至少2万打底;就是这些人买价值3200多万的房能打六二折,还送价值三四万的嘉格纳厨电,我们的租金和房价才变得更高的。
感觉应该出手送他一程~
匿名回答一下,因为前妻也在知乎
很难
我跟前妻还没离婚的时候,其实两人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了,我们是11年毕业的,细思极恐,离婚时候我们已经工作了8年了
我俩都是本科毕业,刚毕业那会我薪水五千多,前妻四千多到17年我身体原因辞职的时候,我薪水1w2(中法企业),她9000(中美企业),到今天她薪水已经税前2w+我创业月收也在3w左右
然而,直到今年我们离婚后,她才搬进一套30平多的小房子,还是她妈妈的房子,这些年我们一直靠租房子过日子,包括我们小孩子出生后
我一直骗自己说,租房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事实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日常生活不算铺张的,住过很破的一室户(2000一个月吧不太记得了),也住过花园洋房(一万多一个月),但平均下来我们在租房上并没有说很铺张,两个人收入10000的时候,住3000,两人收入20000时候住5000,上海的小伙伴赢噶也知道,住5000其实只能算正常过日子(离婚前我们住在昌里路附近,40多平),因为孩子在附近上学
我们自诩在同龄人里面能力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的,唯一的倔强就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脸靠父母,他们赚钱更难,让我们心安理得花他们的积蓄去买房,我们也做不到,我们两家的父母都是极其平凡的父母,两边的父母月收都是几千的那种(请不要抨击他们无能,我觉得更多的是社会问题),都30岁刚过,他已经是外企公司小manager级别,我们创业公司也小有起色,年度流水稳定在500w,我们对生活的开销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租着5000不到的房,穿主要逛打折店,一两年一次不太远的旅行,平时周末会陪孩子去去游乐园动物园,自己养一辆6年+车龄的10w级别私家车(还是外牌),我不抽烟不喝酒,生意社交也不出入高端场所,一般也就星巴克,没有任何烧钱的兴趣,不玩单反不玩模型,打游戏一年消费不超过500,甚至不买苹果,她也不买奢侈品,化妆品都不多,不买包
在我们这样的生活品质下面,直到我们离婚那一天,我们都没有奢想过自己买房
不要说我们能力太差赚的太少,我觉得我们的薪水跟能力都不在平均线以下
也不要说我们生活铺张,我们过得仅仅是勉强算得上正常,如果一定说年轻的时候需要勒紧裤腰带攒钱不吃不喝不生孩子才能买房,那我觉得可能也对不起自己的青春
然而,上个月她刚刚搬进妈妈多出的一套房子,30平200w,200w是个什么概念,首付4成80w要还120w,对于22岁毕业的小孩来说,32岁如果你想买房,存下80w,正常一年开销我算从毕业开始,第一年开销8w,以后每年递加10%,薪水也从毕业两人就10w以后每年递加10%,不考虑失业,不考虑疾病父母疾病等等,现在每年开销20w不到,收入24w不到,真正能攒下来才30w,去掉买车10w,还有20w,假设车子不损耗,继续10%的薪水一直涨下去,再过6年全家薪水终于40w了,开销我们说到了20w就不涨了,毕竟一个月2w不算是太差的,很开心到了37岁工作15年了,积蓄终于到了80w,在37岁的时候,终于靠自己的奋斗与努力换来了第一套房子,30-40平,120w负债还有10w装修,130w
家庭年收40w,不算太好,但是对很多家庭来说也快到了上限了,由于不用租房子,生活开销回到15w,于是每年有25结余,如果有小孩,省一点,5w一年,那就是20w结余,130w贷款实际上可能还160w(这个我不懂没算过),也就是再过8年,45岁的时候,你终于可以放心的活着了,不用担心房贷,不用太担心自己生病,不用担心父母生病,不用担心孩子生病,不用担心失业,可以报废你开了15年的15年前10w的小破车,开始慢慢有点积蓄
你们觉得这样正常么?至于那些薪水更低的,可能需要把这个日期往后再推5-10年,如果说要在中环以内买一套正常的80平以上的房子,那总价400w是很正常的,首付160w的话,保守估计首付40岁,还完60我就问问,拥有一套80平的房子算不算奢侈吧,需要一整个人生去换一套80平的基础住房你说难不难吧
上海买房当然难了,只不过在遍地房价高估的我国可能显得不太突出罢了!
魔都上海是很特殊的城市,拿国内的城市作比较研究难以说明问题,因此选了同为大都市的东京作为比较研究对象。而且,东京是亚洲第一大都市,可以说各方面走在上海的前面,因此作为对比对象可以说是很合适的。
一、上海中心城区VS东京23区
1、东京23区
基础数据对比如下:
东京23区分别为: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新宿区、文京区、品川区、目黑区、大田区、世田谷区、涩谷区、中野区、杉并区、丰岛区、北区、板桥区、练马区、台东区、墨田区、江东区、荒川区、足立区、葛饰区、江户川区。
东京23区的面积约620 平方公里,人口约969万。东京23区各区基础数据如下表所示。
上表数据中人均年收入为2019年就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换算成人民币(注:这里选定的汇率为人民币:日元=1:15)就是人均年收入大约为41万元(注:日本劳动人口的最新平均年收入已经到了441万日元)。
而东京23区各区的二手公寓价格选取的为从2007年至2009年建成的公寓,并且距离车站10分钟步行路程(800m)内的现有公寓,可以看到这样的公寓基本上算是优质公寓了,换算成人民币的均价为5.71万每平米。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东京特别区(也就是东京23区)每年新建的公寓数量比较少,比如2019年新建公寓仅31,238戶,因此,和我国情况一样,新房参考价值有限,二手房的价格更具有参考价值,很多朋友拿新建公寓作为分析对象,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东京23区里面的千代田、中央、港区一般被称为“都心3区”,或加上涩谷、新宿和文京三区而成“都心6区”。“都心3区”的千代田、中央、港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
因此,“都心3区”也是全日本收入最高同样房价也最高的地区,目前“都心3区”的平均房价大约127万日元每平米,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47万每平米。“都心3区”总面积仅为42.25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50万。
2、上海中心城区
上海市中心城区包括:黄浦区(黄浦区、原南市区、原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静安区、原闸北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以及浦东新区的外环内城区(浦东外环线以内的城区)。
上海中心城区的面积约66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000万。
由“中国房价行情”数据显示,上海市二手房成交均价为5.78万元每平米,上海中心城区二手住宅均价超过7万元每平米。过去五年上海二手房年均成交量在25万套左右,比如19年上海二手住宅累计成交量为23.7万套。
上海中心城区的面积和人口和东京23区相当,但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房价比东京23区贵了1万元以上。
我想,拿东京23区和上海中心城区比较,没有跌上海的份吧!
3、上海VS东京都
基本数据如下:
从上可知,上海市面积几乎三倍于东京都,户籍人口和东京都差不多,意味着东京都的人口密度远超上海,即便上海外来人口几乎1000万,但是总的来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也远不及东京都。但是,上海市的房价几乎比东京都贵了1万有余。
不过,以上还不足以突出上海的房价泡沫!
二、房屋面积、房屋质量以及利率
如果直接这样比房价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两国在房屋面积计算、开发商交房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如下: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日本的房价换算到中国得除以2,也就是说东京房价的50%就是中国人视角下的日本东京房价。也就说是东京23区均价虽然高达5.71万元每平米,但是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2.86万元每平米;东京都均价为4.76万元每平米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2.38万元每平米。
三、总结
东京都对比上海,东京都的核心东京23区比上海中心城区的房价均价低1万元以上,但是二者的人口和面积相当。黄埔和静安的均价也和东京都的“都心三区”要高。
以上还只是单纯比较的房价,并没有考虑收入,东京23区的人均年收入为41万人民币(考虑20%的税也有将近32万的税后收入),当然了这只是上班族的薪资,日本虽然“男主外女主内”较多,但是不代表女性都是家庭主妇。
2017年日本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万美元,折算人民币大约为12万元,而19年我国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36万元。
这也可以从房价收入比得以证实,2019年上海房价收入比为25.1,但是东京因为奥运会的原因房价收入比创20年来新高也才13.3,几乎是上海的一半。
Moreover,日本的房屋面积、质量和房贷利率是中国不能比的,考虑这些因素,日本的房价除以2才是中国对于的房价。
还有租售比,上海租售比才1.8%,但是东京的租售比常年稳定在5%,谁更有稳定的投资价值,一目了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上海的房价相较于东京,可能有3倍的泡沫,当然了,各个国家的内在属性不同,上海的薪资水平涨幅大于东京,上海的房价几乎不可能腰斩,但是整体下跌20%左右也不是没可能,回到4字头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同时,已经有不少上海的朋友告诉我房价出现了大幅降价,一套房随随便便就是百万级别的价差,当然了上海的房价下降不是20年的事儿,18-19年就开始了。
再说一遍,房价上涨走的是城市扩展农村的路线,但是,房价下跌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上海郊区早已不能看了,就如同环京以及北京郊区一样。
最后重申一下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当前任何城市都不值得你去投资当地的房地产,如果是刚需你可以考虑购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对刚需的定义是——不买房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
买房前,请务必和家人摊开说明当前形势,分析利害,然后再做决策。决策之后不管怎么样,同甘共苦,不要再出现互相埋怨。
PS:
有人会说日本有房地产,我也说说吧,日本房产持有税大约1~2%,这样的税率在绝对收入差距和房价悬殊的情况下微不足道。还有,您不会以为我们的房产税还远吧?
我曾经说过,推出房产税是需要铺垫的,最重要的铺垫是立法、其次还有信息入网等……
租房可以说是普通人最大的开支,但是东京和上海的房屋租金基本上一样了,但是收入呢?
这可不是我随口乱说,而是权威机构调研的结构。2019年国际地产及物业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全球生活报告》指出:
全球前十高房价的城市里面,上海位列第3(第1是香港);
全球住房租赁市场方面,上海和排名全球32,超过东京。
看完以上内容,想必心中自有答案了吧!
上海土著,以前一直大言不惭,说买个房很难吗?说这个话的前提是,我及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当地3套房以上,我们一直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从来没考虑过钱的问题。
另外我自己每月月薪到手1.5w,还有年终奖及其他副业,差不多吃好用好旅行自由的前提下每年还能攒个15w左右,生活算是毫无压力。
然后2020下半年有小道消息说能买房的赶紧上车,说有大政策调整。于是大家都在疯狂买房,包括身边的朋友们,我就开始跟风了…
因为买房靠抢,我也就看了3个楼盘,其中2个是叠墅(算是我的梦想),一个在虹桥一个在祝桥,一套110平米的差不多600w左右,算是很物美价廉的了。
当时我拉着朋友去看,当时两个人都有买房意向,买了以后想这里作为无聊解闷的秘密基地,另外也是算投资,两人一起买相对风险和投入都少,房子名字商量后写我的,这样朋友还能有首套政策,然后买完后做个公证,月供他每月打我。
我们关系很好而且对彼此的人品都非常信任,所以钱方面的事根本不会有纠葛。
结果就是我们看中的一套特价房580w被别人当场付款了,后续最便宜的要620w,朋友觉得莫名多出40w不划算,就放弃了。
后来到祝桥这个楼盘看,也是当场看中了一套560w的房子,觉得很不错。但这个和虹桥的比较,就是毛坯非精装,两个人算了下装修下至少100w起,关键我们又不会长期住,出租也非常不划算,随后放弃。
自此,我感觉买房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首先首付35%,一套600w的房子差不多需要200多万的现金,不包含家具装修物业费等,关键是就算220w付清一切,30年月供差不多2w。
朋友说如果买房他希望10年后卖出,无论升值与否,如果我到时不同意,就要支付他已经支付的所有费用,房子升职的话也要提供一定的补偿份额。
有没有很像两人共同买房离婚后分家产的感觉?哈哈。
后来我打算自己一个人买,预算在300w左右,因此只能考虑郊环外的远大新。机缘巧合被我发现了奉贤有一套不错的楼盘,因为没有地铁但楼盘品质真的非常不错,还是现房尾房精装修,因此我果断当场买了下来,总价310w,后来买家具花了10w,算是我预算范围内。
现在这套房给爸妈养老了,因为实在太远我上班要2小时,好在他们非常喜欢那里的环境和住宅品质,算是可喜可贺,现在我一个人住在中环也很自由自在。
只是买房后我国库空虚,每月还有1w的月供,生活品质肉眼可见的下降了,至少我不敢随便买上千的衣服和化妆品了,很怕自己会失业断供,因此真的很努力的在工作赚钱。
这辈子我是再也不会买房了,除非爸妈同意卖一套,我现在也发现自己真是好日子过太舒服了,自己给自己套牢了,唉。
最后,非常佩服外地在上海落户买房的,你们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中途岛战役……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消息应该是真实的。
已经问了字节教育板块的朋友,一位已经于一个月前转岗到抖音业务(这个朋友本身条件非常好,在字节职位不算低);还有一位今天上午开会,下午就失业,说是离职了。
小红书上也看到了不少笔记,前几次的笔记还是刚入职大力教育,今天的笔记就变成了失业了。看评论也是说N+2的经济补偿金。
讲真这个经济补偿金还挺良心的,换句话说,可能也是不差钱吧。政策下大家都好聚好散,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