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从始至终也没想过杀潘巧云啊。
什么仇什么怨?就因为一顶帽子,还是因为节级的面子?杀人偿命这四个字都认识吧?
杀了潘巧云对杨雄有什么好处?命没了,官丢了,杨雄就图个这?
(这里抛开正史中偷情到底是什么惩罚,但从水浒中涉及的描述来看,宋江杀阎婆惜、武松杀潘金莲,罪状中都提到她们出墙,但是并没有死罪这一说,而且杀他们的人反而要判死罪,后来都是篡改罪状保住了命。)
石秀第一次告诉杨雄,哥哥你绿了的时候,杨雄的反应是这样的:
“这贱人怎敢如此!”
没说过要杀她。顶多是生气愤怒脸上挂不住,但绝没有到动手杀人的地步。
因为石秀出主意要抓奸后,杨雄还很客气的表示:
“兄弟见得是。”
一点都不过激,就算潘巧云在她眼前,他也未必会上去捅刀。
不然他这两院押牢节级算是白干了,不能不知道杀人是啥下场?
随后杨雄、石秀、潘巧云、迎儿四方对峙。
杨雄为什么愿意上翠屏山?如果石秀说去了让他捅潘巧云?杨雄能跟着去吗?
石秀当时说的可是:
“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哥哥那时写与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却不是上着?”
很明显,休了潘巧云,才是最符合杨雄预期和利益的选择;没有了潘巧云,杨雄好歹也是吃公家饭的,那他再找个媳妇也不难吧?以后还是接着过他的小日子。
所以杨雄当即表示:
“既然兄弟如此高见,必然不差。”
到这里杨雄想的是写休书,可没有想过去杀人,杨雄始终都是很理智的。
真正想杀人的是谁?是石秀。因为石秀已经手上沾血,干掉了海和尚与头陀。
所以石秀不在乎再杀一个潘巧云。
于是上了翠屏山,几人对证明白,按说就该写休书了。
但是石秀是怎么说的?
“今日三面说得明白了,任从哥哥心下如何措置。”
其实这里杨雄还有回头的空间,大不了打她一顿,然后再写休书呗,反正不至于杀人吧?
结果石秀给杨雄递上了刀。
“石秀也把迎儿的首饰都去了,递过刀来。”
杨雄接还是不接?接了他就得杀人,杀人就得完犊子;不接,指定要被石秀鄙视,以后还怎么混。
这一刻,杨雄绝对是挣扎的,而且还挺懵逼的:不是说写休书吗?你给我递刀干嘛?
但最后杨雄还是接了刀,并且很残暴的挖了潘巧云,然后交了上梁山的投名状。
所以杨雄杀潘巧云的手段,那指定是有点过分的,杨雄当然也可以把她休了了事。
因为杨雄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你就怕有人咸吃萝卜淡操心,一个劲的给你起哄架秧子,把你往绝路上逼。
完事还给你递过来了刀。
所以你说杨雄为啥取潘巧云的性命?因为他的结拜兄弟石秀,给他递过来了一把刀。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