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近几年来自由主义在世界逐渐走弱? 第1页

           

user avatar   reseted15382678875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预警一下,姑且也算给自己立个牌坊吧:以下内容为个人主观观察的结果,仅仅包括塞里斯网络的状况,且大概率含臆断成分,各位姑妄听之。

以塞里斯的情况而言,数年前网络上的泛“自由派”阵营问题在于,与对面“无限可分”,开展别样的除左籍大赛的红缓则相对应的蓝缓则们,除的籍似乎太少了点——我并不觉得陷入内耗有什么好,但当这蓝色发灰甚至发黑的时候,就很必要做一些再议的工作了。

简而言之,塞里斯网路上的“旧自由派”实在是太缝了一点,以至于有十万甚至九万个神必人都能举着相同的牌子,导致队伍中那些真正的民主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哪怕是正常的新自由主义者)被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当中。我并没有说不反建制——大家都是缓则,对利维坦能有什么态度自己都清楚。但是不能把反建制的主流话语体系引到奇怪的道路上,把反建制的主流力量交给不合适的人。

以那句最典的“民杀家”为例,建制派当然会说“这就是公知的真正嘴脸”一类的话,但它伤害最多的不是建制派,而是政治冷感但还对德先生抱有好感的普通群众——说出这话的人的本意固然是想打倒头顶的威权主义者,但不自觉地描绘出了另一副图景:一个更暴戾的,与前者相比只是披了层蓝皮的威权主义者。德先生本应是这句话的主角,却反倒成为了整句话中最不重要的东西。

一切变革最终必然是劳苦大众用脚投票的结果,键政人连煽风点火都算不上,但无论如何,任何以“自由”或“民主”标榜的理念,不管是蓝还是红,终究要走到争取群众这一步的,这些理念不该只是小资聊天圈子里的玩具。因此,每多一个整天“支”来“支”去却号召解放塞里斯群众的“自由派”;每多一个以嘲讽“低等”人的无知为乐却又高呼德谟克拉西的“民主派”;每多一个要求人人平等却又暗示喊平等的人更加平等而“乌合之众”不配平等的“平等派”,都是在往这盘蓝色中挤黑颜料。

他们是所有人吗?显然不是!甚至大概连多数也不是,但是这样混入的人每口嗨一次,就需要多得多的力量来抚平影响。遗憾的是,还有人为这些人辩护,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就想到面对波尔布特不是痛批而是论证他无罪的左人……事实上这些辩护只会起反面效果。

网络上的泛阵营是非常松散的。机动的“一秒除籍”显然不现实,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陷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陷阱中。当过于不挑剔的“统一战线”让旧自由派引以为豪的蓝色发灰、发黑,最终只能面对一般通过群众的失望时,整个派系也就式微了。

这两年互联网上涌现出了一批新的泛自由派,我个人感觉相较旧时的那些,这些问题更少了,而“蓝色”也更亮了些。这是可喜可贺的。我想大概还是由于生长的土壤的变化,就像“老保”们与民族主义者们的联盟在如今的左人团体里已经不复存在了。

还有一个小问题:

由于成员中科普的相对缺失,很多旧自由派喜欢把利维坦当康米反。我当然知道自由派对于利维坦和康米的态度是差不多的,肯定是都反感。但我还是觉得把两项事情分开较好,该反塔反塔,该反康反康,各自出拳。把塔当成我等康米来反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力量浪费……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太了解自由主义的定义,如果要讨论“自由主义”,也得现有个明确的范围。

我相信很多人对“自由主义”的概念不能统一,无法达成共识。部分人的理解还停留在初中,班主任或者年纪主任,拿个剪刀站在门口,大喊:“男孩子一律平头,女孩子不可以披肩长发,我们学校不允许有自由主义和散漫的学生,要尊重纪律,尊重集体荣誉,有个朝气蓬勃学生的样子!”

很多人依然认为,现在男女未婚同居,或者性经历数量较多,都是“自由主义”带来的影响,40年前结婚前保持处男处女之身的中国青年男女比例远远高于现在——是因为改革开放了,西方的垃圾思想,包括“自由主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也有很多人认为,所谓自由主义就是“不服从政府或者执法机关的管理”,这种行为才叫做自由主义。胆敢怀疑的行为,就是自由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总而言之,大家对“自由主义”的理解根本不同。所以讨论起来,更像是鸡对鸭讲。

其实自由主义,如果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来讨论,在经济学,在文化学,在社会学,在国际关系学,在政治学,和其本源的哲学,都有不同的强调的概念。比如政治学说的自由主义就反对“君权神授”,支持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力;而国际关系中的“自由主义“强调的是国与国的软文化交流与贸易利润。

概念都搞不清楚的情况下,聊这些意义不大。不重要,大家开心就好。反正社会科学在知乎上不算是科学,大V们说:这个学科的博士们,教授们都是带路党,都是叛徒,都是反动,都是敌人,都是买办。都是屁股很歪的人。那我觉得,闭嘴就好,讨论这些真的不重要,让大V们去定义这些吧。

因为任何的类似性质的讨论,知乎答案已经有了成熟的模板,讨论的结果只有一个:凡是跟西方人曾经或者现在喜欢的拥护的支持的思想,在知乎上必须是批判。谁不批判,谁就不够爱国。答案已经在这里了,剩下的只是论证和表演的过程了。

比如:我觉得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走弱是必然趋势,就跟公知在中国的衰弱一样,是中国人民觉醒后的后果。是因为疫情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强大,国外制度的缺陷。早期坚持自由主义的学者,都是被西方忽悠瘸了的,现在都2021年了,不会有人还信西方那套自由主义吧?

如果信——请滚回西方,呼吸你们的甜美的空气吧。看来拜登政府的钱又到账了。但是你们记住,背叛自己祖国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当所有的思想交流与讨论,都其实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表忠心的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了。或者以后要不订个规矩:先说自己爱国,然后再讨论点别的。那样至少大家真的彼此可以互相促进和学习下,不然很多通篇几千字的大V写下来的高票——千篇一律,总结起来其实全部都是八个字:西方不好,我很爱国!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多人口口声声反对自由主义、口号上左的不能再左,可一旦到了分析问题的环节,谈得却都是思想和人,没有一个从经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解释的。这么思考问题的人能左到哪呢?这个问题你问马克思,马克思也得纳闷。

为什么自由主义逐渐走衰?你难道不应该先问问为什么之前会有一个“新自由主义”的高潮么?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新自由主义的高潮,要分开看。首先看欧美,1913年的德国人和法国人的生活水平和20世纪末的埃及人、阿尔及尔人大体相当,这还是医疗卫生水平完全不如埃及、阿尔及尔的情况下。为什么?

因为十九世纪的工业就是我们印象里的重工业、暗无天日的制造业,这个门类就决定了它的上限就高不到哪去。那怎么到了世纪下半叶、世纪末、本世纪初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呢?因为世界一体化导致的产业转型。低端制造业离开了欧洲,北海捕的虾空运到泰国、印尼去壳再运回欧洲,价格居然还能承受!

为了实现这一点不能光靠社会福利,也要靠新产业的兴起。数字革命、第三产业神话导致了一个吃亚洲剥壳的虾的新中产阶级的兴起。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过上和祖先不同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他们的职业从莱茵钢铁厂里的工人变成了办公室里的白领。他们从事广告创意、时尚、互联网、金融。他们凭本事吃饭,是最时髦的“usb”型人才。

他们不觉得这是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他们觉得是自己奋斗改变命运。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从自己、自己周围身份相同的人组成的社交圈出发,他们举目所及都是好好读书、好好工作改变命运。

这是什么?这是“新自由主义”的真正基础。

那反过来再看全球化的另一面,那些低端产业转入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人分成了明显的两类。一类人通过参与到全球化里去,比如在国际化大企业里就职、为全球化大企业的订单寻找分包商、为这些订单充当分包商,组织大批过去在种地的人以一种十九世纪的方式,在暗无天日的流水线上劳动而积累了自己的财富。

他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是这是一片“勇敢者的乐园”、一片“奋斗的热土”,那一年我敢想敢干、我抓住机遇我改变了命运。

是读书改变命运,那一年我考上了他们没考上、我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我要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好好读书就要送外卖。

这些玩意是什么?知识改变命运+个人奋斗=什么?“新自由主义”啊!

还有那些第一代进入暗无天日的流水线的人,《外来妹》的主角们,他们真的觉得流水线暗无天日么?跟剪刀差之下的农村呢?跟没有哥哥、弟弟撑腰就被邻居欺负、被丈夫欺负、被婆婆、大姑子、小姑子欺负相比,再苦再累,只要赚到了钱,只要赚到了大小姑子赚不到的钱,就能抬起头做人!这背后又是什么?“新自由主义”啊!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在全球化的两端同时爆发出了一个新自由主义的高潮。因为全球化的蜜月期让欧洲和世界工厂的人们在各自的起点上同时感受到了“个人奋斗”的好处。

理解了为什么有新自由主义的高潮,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个新自由主义的热潮无以为继了。

制造业的成本总有一天是要上去的。因为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键盘国师再怎么叫嚣“为了祖国而进厂!”他们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进厂、他们本人也不会进厂。因为他们知道血汗工厂不是闹着玩的。

全球化总有一天要面对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也是一个人!”每个人都是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道理你考上大学就可以为所欲为,我比你低了几分就要啼饥号寒。

全球化把农田里的人变成了可以忍受低工资、恶劣环境的工人。但人不会永远满足于这样的处境。总有人一天人们会问“凭什么?”

对这一点,全球化原本寄希望于人口差异,欧洲人就这么多,如果十几亿人加入到世界分工里来,他们当中一半变成中产阶级就是六七亿的中产阶级,他们在第三产业里的消费会提供相当多的就业岗位。

可是这些中产阶级的消费是被管控的,他们说“我想看老师!”有个大手告诉他“你不想!”他们说“我想玩游戏!”有个声音说“你不想!”他们说“我们想看漫威”有人说你们想看审查之后的漫威。

全球化本来就会把所有参与者的生活水平拉近,但同时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消费的时候必须心往一块想。这些都会让全球化无以为继。

具体的分析我就别提了,但囫囵吞枣式的大而化之的废话应该还能说。

最终人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倒退要么向前。但无论是倒退还是向前,无论是迈向未来还是回到过去,都不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只要有了方向、要拿出对策,就必然是管控的、反自由主义的。

今天自由主义的衰退,在硬币的两面分别有不同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改变的结果。全球化的蜜月期已经过了,现在是双方都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了,自由主义自然就过时了。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输出革命闹的呗。

一种意识形态要想败坏自己的名声,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外输出革命。

首先必须承认一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日子人,政治哲学中的逻辑、批判和思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要性远低于今天中午吃什么。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基本事实。

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意识形态不可能依靠自身逻辑的严密、体系的完备、话术的精致去吸引广大公众,这些只能吸引少数人。

意识形态要想吸引普罗大众,唯一的办法是提供愿景和预期。

而愿景和预期的有效性,不取决于愿景和预期本身的宏大广阔,而取决于可实现性,过于宏大以至于无法实现的愿景往往会因为落差过大而沦为解构对象,并进一步成为笑柄,而具有可实现性的愿景,哪怕只是比现状稍好一点,也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对于绝大多数日子人来说,世上最有吸引力的愿景不是地上天国,而是灯红酒绿,而日子人是世界上的大多数。

谁被认为代表了灯红酒绿的快速实现路径,谁就统治了世人的思想。

回顾整个冷战史,你会发现,与主要对手相比,自由主义几乎没有太多的对外推广过自己的形而上学,而只是对外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连展示都没有特意展示,而只是把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一些零星渠道自然流露出来,但自由主义的地位在冷战期间却一路走高,到冷战刚结束时,自由主义如日中天,达到了自己的辉煌巅峰,而它的主要对手,为了对付各种“靡靡之音”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而疲于奔命,四面漏风。

就像地缘政治其实很简单,你不停的扩充海军,哪怕你并没有流露出要使用海军的意图,你也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话越来越有分量,你的对手越来越坐立不安。

意识形态领域也一样,你只是自然流露出自己的优越生活方式,你甚至无需去叙述这种生活方式上的优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广大群众自己就会去把两者之间联系起来,然后你就可以坐看自己的对手四面起火了。

至于你的这种生活方式上的优越究竟是怎么来的,和你的意识形态究竟有没有关联。

抱歉,广大日子人不在乎。

至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中的那些思辨,批判,理论,概念。

广大日子人更不在乎了。

记得当年国内宣传地上天国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大意是,未来建成地上天国了,人人都可以坐火箭去月球,门票只要两毛钱。现在家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一辈人说起这事来还哈哈大笑,然后和我们说当年偷偷收听邓丽君的歌的惊险刺激的事情,说到去黑市里偷偷交换磁带的事情,一片眉飞色舞。

就是在这种笑声中,地上天国轰然倒塌,你推广的越卖力,现实越苍白,被抛弃的也就越快。

正如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靠思想道德和宗教上的优越,而是靠对有组织的暴力的运用一样,自由主义在冷战中打垮了自己的所有主要对手,不是靠理论的严密和体系的完备,而是靠对优越生活条件的展示。

冷战期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起自由主义的第一反应不是约翰·洛克或者亚当·斯密的那些长篇大论,而是百老汇的大腿舞,披头士的摇滚乐,炸鸡汉堡冰可乐,沙滩泳装,西服油头,香车宝马,日本电器,靡靡之音。而它的对手永远都在排队购物,凭票供应和定量配给的泥潭中挣扎,于是自由主义便战无不胜。

吸引大多数人的不是形而上学的自由,而是免于匮乏的自由。

我把这种能力称之为“制灯红酒绿权”,谁灯红酒绿谁赢。

但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忘记了这一点,它们犯了自己的老对手在冷战期间犯过的错误,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对意识形态本身的抽象推广上,甚至发明出了“普世价值”这么个骚词来。

什么叫“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意思就是所有人都该信这一套,你用自己的脚趾头想想,这现实吗?可能吗?人又不是虫巢意志,要求所有人想法一致本身就是一种癫狂,这种蠢想法自由主义的老对手犯过一次,现在自由主义自己开始犯了,而且比老对手更严重。

西方国家在冷战后与冷战期间相比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开始主动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在全世界输出革命,输出革命这种事情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论死输出革命本身的目的是什么,不论你提出的终极愿景是什么。首先必须制造动荡和混乱,破坏掉既有秩序,就像你要做煎蛋卷,就必须先打破鸡蛋壳,这是绕不过去的客观规律。

而对秩序的破坏,本身就会开罪那些沉默却占了大多数的日子人,对于大多数日子人来说,除非社会环境恶化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否则他们是不会破坏社会秩序或者支持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的。

另外还有一点,对一个国家输出革命,制造动荡,对这一过程进行观察的并不只有当事国的公众,其它国家的公众也是观察方,当你在一个日子远谈不上过不下去的地方制造动荡和混乱时,无论你打着什么旗号,无论你输出的是哪种革命,当地人和其他人往往会看到,你画的饼还没吃到嘴里,当地原有的日子就已经过不下去了,你在一个地方输出革命,在更多地方的观感就会变差,这种观察者效应是不可控的,而且越是在富裕发达,传媒普及的地方,影响越严重。

对于日子人来说,共产主义也好,自由主义也罢,哪怕是法西斯主义,他们是懒得分清也分不清其中区别的,能有一些标签化符号化的认知就已属不易,对于绝大多数日子人来说,主义不同无非是进哪座庙门烧哪柱香而已,你仔细想想,你反感的究竟是自由主义本身,还是那些打着自由主义旗号引发的动荡和混乱?

绝大多数人当下对自由主义的反感是源于西方国家引发的动荡和混乱,并进而迁怒于自由主义,正如冷战期间他们会把优越的生活方式和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不论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到了当下,他们也会把世界各地的动荡和混乱与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同样不论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这种逻辑关系是双向的。

西方国家冷战后狂热输出革命并制造动荡的行为,彻底砸了自由主义在冷战期间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因为政治哲学未经学习训练是难以掌握的,但动荡和混乱连文盲都能看得懂,而谁制造了动荡和混乱,谁的名声就会臭掉,正如谁掌握了灯红酒绿,谁的声望就会如日中天。

输出革命是一种很能给人以错觉的行为,你看到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表了表态,最多花了点小钱,对方的国家就动荡混乱起来,民众在街头和警察搏斗,场面盛大,好不热闹,你认为自己四两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还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好不得意。

但你没有意识到的是,你做的这些事,看在当事国那些没有太多政治兴趣的路人眼里时有多令人厌恶,他们本来日子过的好好的,结果你去那里一闹腾,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你画的饼再大那也是未来的事,能不能实现尚且两说,他们眼下连上个街都难,一堆人举着外国人的照片,喊着些你听不懂的口号,没日没夜的在街道上大呼小叫,和警察斗殴,投掷石块,点燃轮胎。易地而处,你会对此类事情有什么正面观感吗?

这还是当事国,输出革命从来就不是两个国家的事情,因为人在做,其它国家也在看,也在评估,也在判断,你把一个国家搞乱,其他国家看在眼里必然会加强戒备和排查,应对可能爆发的动荡时也会更有准备和经验,这也是输出革命往往难以持续的原因,不仅太败路人缘,而且边际效应太严重,成本涨的飞快,即使在局部获得成功,要想扩散开来也极为困难,动乱为了什么而发生已经不重要了,反对动乱本身就会成为其它日子过的下去的国家的社会共识,这反而会增加其他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因为打退了动荡,保住了秩序,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日子人们过上了日子,这就是最大的合法性来源。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成功挡住输出革命的国家,事后往往会对外来意识形态形成非常强的免疫力的原因,挡住了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革命的国家的公众,事后提起自由主义没有任何好脸色,乃至于这个词本身就成了可以用于攻击政敌的负面措辞,就像自由主义的老对手曾经面临的困境一样。

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当年我们在其它国家搞的那些动作,并以此为依据,试图论证我们当年拥有何等高超的“文化影响力”,然而实际情况是当年那些行为严重败坏了路人缘,把很多本来对中国并无太多关联的国家推到了对立面,甚至差点形成了以联手反华为主要目标的区域性政治共同体,那些当年被做过动作的国家直到今天和中国打交道时依然心怀不安,严防死守,遗留下来的问题直到今天都在为之擦屁股。

那些被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完全是负资产。

那些历史照片,有些人看了可能觉得热血沸腾,然而实际情况是,今天你是怎么看乌克兰、阿拉伯发生的那些事情的,当年人家就是怎么看我们的,比如当年日本赤军,理想幻灭之后拿枪打死了给自己送饭的父母,然后自杀,这种事情完全是一出人伦惨剧,西方国家甚至都不需要渲染或者添油加醋,只要客观陈述事实就能让民众对地上天国心怀恐惧,正如我们现在只要客观陈述叙利亚和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就能让自由主义臭不可闻。

道理是一样的。

输出革命,是把本来对政治无感的一般通过路人推到对立面去,并败坏自身意识形态的外部观感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自由主义在冷战刚结束的年月里几乎是只手遮天的地位,都经不住西方国家的折腾,美国通过输出革命让自由主义从一抓就灵败落到如今几乎臭不可闻的地步,只用了不到20年。

要想扩大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升生活水平,抢占灯红酒绿的制高点,打赢制灯红酒绿权的争夺战,谁代表了优越的生活方式,谁就是人间大道,谁是靡靡之音的代言人,谁就可以争取到大多数,谁让世人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谁就可以让人心生向往,至于这种富足是怎么来的,其实并不重要,大多数人也不在乎。

什么都可以做,唯独不能碰输出革命,这已经被自由主义及其老对手通过几十年的亲身实践证明了是死路一条。


user avatar   mao-qi-shi-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Neoliberalism这玩意算不上自由主义,甚至算不上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就是个坏蛋为了干坏事发明的武器。


user avatar   liao-zhao-hui-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由主义是一个很笼统的抽象概念,你要先定义是何种自由主义。比如美国的共和党,其秉持的意识形态,其实可以叫保守自由主义,经济上推崇减税,减少政府干预,在移民政策上不友好,还有贸易保护主义,推崇基督教的传统核心价值,等等。美国民主党的意识形态更倾向于新自由主义,经济领域会更多干预,加税,还有医保等等。也就是比较注重分配的正义。推崇价值中立,对同性恋等问题更宽容。对移民更友好,推崇更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所以民主党成了科技新贵的代言人。

如果我在美国,我会投谁的票?应该是民主党吧。更友好的移民政策,才能源源不断从全球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为美国服务。而更自由的资本与贸易政策,才能为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美国的高科技拉开全球其它国家一个段位以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

确保高科技保持绝对领先地位,才能占据全球产业链的最高端。更关键的,高科技是人类文明之光,谁来守护这道光?由谁来掌握?科技是有伦理的,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终极问题。

世界需要面对一个充满技术和可能性的新时代,这些技术和可能性有可能解锁和重塑人类的存在。由谁来决定这些技术是否会成为赋予人们能力的力量,或者是增加压迫程度的力量。

美国的精英在想什么呢?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民主党这群建制派精英,他们的想法是美国将与他们的民主伙伴合作,以确保生物技术、量子计算、5G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发展被用于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诸如提升人类、解决问题和促进人类自由(美帝精英们划定的标准的自由,我们有我们的自由,这个有点鸡同鸭讲)。这是帝国的使命,也是美国航母守护的责任所在。


user avatar   da-quan-lian-xi-sheng-zhou-xu-k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由的前提是不要影响他人。

小一点,可以说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便溺,不要公共范围进行不正常活动。

大一点,不要拿着枪朝别人射击,不要把别人推下地铁。

在脱离社会关系以外,自己躲在自己领地“自由”,是没人管的。


user avatar   tian-feng-6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实际上追求的不是人的自由,而是资本的自由。

资本的自由就是通过自由市场经济来追求利润,完成资本的扩张和增殖。

但自由市场经济下会出现,两极分化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问题。

而在自由主义看来,周期性经济危机并不是问题,市场经济下资本自然会通过出清的方式调节回来。

只是自由主义忽视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资产阶级会为了避免出清破产,而对外转移矛盾发动战争,无产阶级会为了避免饿死或者当战争炮灰而发动革命。

结果我们看到,20世纪前半段在自由主义的指导下,有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二战后,西方资产阶级发现,如果继续按的原教旨的自由主义玩下去,最后很可能是被无产阶级革命彻底推翻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体系。

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开始放弃纯自由主义,而采用国家干预,二次分配等方式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持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转发展。

但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润,这样通过国家调控二次分配强制缩小贫富差距的方式,会导致市场经济下资本无法有效获得利润而让经济长期疲软,出现长期滞涨。

所以,到了70年代后期西方搞出了所谓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只是在于新自由主义通过透支未来寅吃卯粮的方式做到既给资本减税,同时又可以维持工人现有福利待遇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发展。

这样吃老本透支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常情况下是难以持久的,因为到期要加倍偿还。 只是西方80 90年代运气很好,社会主义阵营在90年代瓦解,西方资本吃到了冷战红利,让新自由主义这样寅吃卯粮的把戏能继续玩了下去。

只是冷战红利总有吃完的时候,经过这30年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到了现在终于还是要算账了。国债高涨 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上脱实入虚资本过剩 产能不足。当年自由主义造成的是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而现在新自由主义导致的资本过剩的经济危机。前者还能通过消耗过剩产能化解(比如对外战争或者对内基建)。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过剩是无法有效化解的,除非在吃一次冷战红利,但目前看来这希望极小。

为什么近几年来自由主义在世界逐渐走弱,根源就在这里。因为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无法解决现在西方资本主义体制的问题,自然也就没人在信了。


user avatar   frank-xiao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核心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的崛起、公众意见及民主权利的不断强化与新自由主义条件下两极分化不可调和的矛盾。

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里根+撒切尔,其特点是激进地放松管制,推进私有化和全球化,尤其是通过金融自由化创造出一个远远大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市场。冷战结束后,西方普遍解读其为新自由主义的胜利,西方战胜了苏东,并由此诞生了一系列诸如“历史终结论”的理论。

西方所谓“冷战的胜利”使得新自由主义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理论,而美国在冷战后的20-30年内近乎无敌的综合国力,以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的输出,使得新自由主义成为显学。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在效率创造上的价值毋庸置疑,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相对份额来看,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中美的份额增长明显优于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日欧。特别是在风险投资、新经济革命等领域,可以说中美已经把其他国家甩在了身后,全球前20大独角兽公司,基本被中美两国瓜分。

但新自由主义解决效率问题的同时,却使得公平问题更加突出。今天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大型经济体,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国,远远高于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基尼系数,已经多年超过世界银行的0.4警戒线。发生在美国的族群对立、特朗普现象,发生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分化带来的阶级和财富分化,愈来愈扩大而不是缩小的地区差异,都是其外在反应。新自由主义塑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富裕阶层财富的迅速膨胀,但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和劳工阶层,和历史上曾经走苏联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的体制内中低收入阶层(典型如国企改制的下岗潮),相对生活条件则在不断恶化。

更重要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意见表达更加多元,也更加不可控。传统媒体高度管制的特点(在主要经济体国家媒体都是管制行业),使得跨界层的信息流通可以被有效人为抑制,但新媒体时代则使得这种游戏规则被彻底改变。一个普通的中国进城务工农民,可以非常轻易地了解他所务工的城市上层、中产以及其与自身和老家家人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差距。同时,新媒体也给了广大人民更多表达和发声的能力,而这在传统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人民的声音可以被更加直接而不加选择地表达。

而世界范围内公众意见及民主权利的不断强化,则使得政治权利的平等与经济条件的不平等矛盾和冲突更加明显。同样是一人一票,有人富可敌国、有人食不果腹,这种现象不仅客观上不断强化,而且通过新媒体更加直观和不加加工的被表达出来。

大多数时候,人是基于主观判断而非和客观现实进行决策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周围人的情况,中国的经济财富增长可以说是普惠性的,但是不是幸福度的提升同样普惠性的呢?当你作为一个社畜996,赚着在发达国家也不低的工资时,看看北上深的房价,你幸福不?

在西方,掌握了舆论的上层阶级,为了掩盖和缓释阶级矛盾,采纳了诸如“代际矛盾”“国家间矛盾”等说法。我们看到,新冠疫情下,老年人作为一个整体被系统化地差别对待,死亡人数远超正常死亡率和病毒感染死亡率;西方右翼乃至极右翼势力抬头,“中国人偷了我们的工作”“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靠偷窃西方技术”等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说法成为政客们争取选票,蛊惑人心的标配。

而在国内,新自由主义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我们已经看到相应的措施。例如坚持“房住不炒”,持续高压打击房价过快上涨;强化反垄断措施,避免少数巨头绑架国民经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共同富裕、加强二次分配调控、鼓励三次分配等等。

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就是在左右摇摆中不断调整前进的。在经历了30年狂飙突进式的新自由主义大潮后,有一些调整和回归,这很正常。


user avatar   ducling-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还有人觉得自由主义在走弱吗(笑。

我早说过,以川普崛起为代表的全球反自由主义--或者说反全球化、反普世价值,这样更准确点--实际上只是全球化革命进入深水区之后的反对派集合力量大反扑,是全球化深入而非退缩的标志。

是的,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浪潮,就是以科技进步为源动力的、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社会革命。

本次革命的内核,则是以it科技为糖衣,以普世价值为炮弹,向全球推销来自硅谷的同质化的生活模式。

这种糖衣炮弹是不可抵挡的。

且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码农高”已成为工科类就业市场的金科玉律,对广大不做码农的一般人而言,it科技提供的生活模式也是不能忍受被剥夺的。

比如美国高分西部剧《黄石》,其反抗东西海岸开发者们对西部半原始生态侵蚀的主题受到美帝广大乡村人民热捧,然而正如主角拯救农场手段是玩金融玩市场运作、甚至主角不坐直升机去现代化大医院抢救早就死翘翘好几次一样,追剧的我们也同样不可能放着派拉蒙网上频道订阅不用而去玩碟片录像带。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中间路线,可以“中体西用”,享受it科技糖衣而拒绝普世价值炮弹呢?

曾经有很多人认为是有的。

甚至有一部分国家地区反过来利用it科技,在“数字化1984”的路线上狂飙突进。

然而俄乌战争一爆发,一切都现了原形。

让玩着手机刷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18、9岁年轻人跟着文宣旗帜在键盘上起舞是一回事,把这些人征召成义务兵训练几个月就派上战场生死相搏又是另一回事。

那么在战壕的另一边,同样是玩着手机刷着互联网的18、9岁年轻人,那些人又是为了什么心甘情愿的战斗呢?

那些在基辅的街头排队参军、在第比利斯的广场上吹寒风、在华沙的发布会上痛斥英国首相、在纽约机场起飞去加入志愿军……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全世界积极参与这场战争的人,他们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在保卫他们会且只会的生活中的一切。

曾经,当法国大革命中出生的那一代人成年时,最保守的返乡派贵族也开始讨论革命。

现在,全球化浪潮中出生的这一代人已经成年,自由主义旗帜下的全球化革命必将无人可挡。




           

相关话题

  旅行中遇到过什么美食让你「记忆犹新」? 
  中国哪个城市最相似于美国波士顿? 
  为什么很多女性都会强烈反对丈夫做亲子鉴定? 
  在中国老百姓怎样发声让政府听见,并为之做出改变。? 
  如何看待演员徐小婷癌症去世及其中医治疗? 
  有什么事情坚持下来,整个人都会变美? 
  我17岁生了孩子,男朋友31岁,父母不同意犯法吗? 
  为什么白人这么害怕中国崛起,还大量招收中国的留学生? 
  如何看待江西铅山县防疫政策中的「红绿灯统一调整至红灯」这一策略? 
  中国在艺术方面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409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 1-3 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