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何帆法官? 第1页

  

user avatar   fang-xiao-shu-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价一个人并非易事,除了如何选取标准、参照系之外,还应当对其本人有一定的直接了解,而不是单靠网络或别人评价。因研究关系,我在何法官手下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合作进行过一些研究(确切说是自己被指导的成分更大),算是有一定了解,仅提供一些己见。

对其本人,业内评价算是有褒有贬。赞誉就不提了,批评意见大致可归纳为,一是没办过案不懂审判实践,二是活动太多(包括翻译)不务正业,三是翻译美国不懂中国国情。其实接触过本人之后会发现这些并不成立。一是,其当年在云南挂职期间办了不少刑事案子,只是裁判文书没公开而已;二是,他兴趣爱好不少,但没有因此耽误本职工作,这点去高法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给我的感觉是,除了工作效率高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翻译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像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对他来说更像一种兴趣,就跟看闲书和美剧一样,这点确实自愧弗如。比较值得多说两句的是第三点,因为也是学界部分人批得最多的,我的感觉是,从“翻译”推导出“不懂”或“西化”这个逻辑不成立,阅读也好,翻译也好,必然会对一个人的思想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影响的方式,如果学力不足,比较容易陷入西方月亮圆的所谓的庸俗比较法研究,但如果懂得区分何谓命题,何谓实证,何谓价值判断,就会对域外的做法多一分慎重。相对来说,何法官的研究进路偏重政策研究,不算典型的学理研究,对于司改的政策,翻译或美国法对他的意义,更多是一种启发而不是拿来主义,如果看看这些年高法司改办出台的一些政策或者他写的文章,不难发现,美国法在之中更多是作为论据之一,甚至不是主导论据来用。回想当年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针对一项改革遍寻域外做法,与我历任导师相比,他的要求高很多,对一项制度,他要求的是穷尽谷歌以及谷歌学术(至少得检索到第50页)、heinonline能找到的所有国家的相关材料,包括制度的演进脉络、补强制度的要求、制度的绩效和不利影响等,干到吐血,但最后未必能派上用场,因为他会考虑我国的实在法与司法现状,从中我倒是学到一种法官视角的法律移植制度兼容性的考量,还是很有收获的(虽然看到自己辛苦检索的材料派不上用场心里还是比较失落)。

结合题主所言,究竟翻译和公号这类事情对中国改革有无作用的问题多说两句,如前所述,翻译和阅读本身提供的是一种视角、一种思路、一种制度的试验,而不是一种答案,其实何本人也明确这点(如《法官裁判文书写作指南》译者序第24页),关键在于如何从这些“素材”中考察制度设计背后的考量,提炼当中蕴含的理论命题并结合制度运行的绩效检验,提炼可以借鉴的共通规律,进而结合本国国情检验、修正理论模型并考察制度移植或借鉴的可行性,而对于政策研究而非纯粹的因果律科研或法律解释学研究来说,还要在“依法改革”的政治约束下,考虑现行制度或实在法预留的空间,而不像学术研究立法论那样可以更为自由地提立法修法建议,对解释学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对于中国现在的改革来说,无论是本土资源,还是域外经验,都是一种视角,还需要通过研究转化为可言说、可检验、可交流以及可操作的改革措施。而对于运营公号或其他社会活动来说,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本无不可,而法影斑斓的一些文章,感觉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公开改革信息”的功能(如最近关于法官等级制度的文章),这点在当下还是难得,有过机关工作经验的人,想必都懂的。

另外针对题主的其他问题提供一些看法,据我所知何法官本人并无留学经历,而如果单纯说留学经历对法官工作有无帮助的话,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这点与何法官是否翻译国外专著或是否在最高法任职其实关系不大,我国现阶段的法律制度、解释学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距离,在英美德等国家学习一下相关的制度设计、法学方法论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很有益处的;对于他在最高法属于典型还是例外,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如果从一般的公务员或法官角度来看,显然是个例外,不过以我的经历来看,与我早年的观念不同,类似最高法这种机关,其实也有很多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人,个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岗位存在匹配度,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


user avatar   gui-gong-zi-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真实,第二是有趣。何帆就是一个真实地有趣的人。


user avatar   cu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说法官就应该深居简出的?

——美剧看多了吧。

谁说何帆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

——不造曾经做过警察,也在基层法院做过吗。

翻译外国著作就是法官不务正业?

——人家只是把你看肥皂剧的时间用来做翻译了。

不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就不配被叫做“法官”?

——过去,只要是法院里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上的人都是法官。研究室,办公室里的也都是法官。这特么也不是何帆的错啊,这也正是他所从事的司改工作所要改变的,你造吗?司改以后,他就不是法官了。

我只能说,你们想要的法官是美剧中的法官,不是中国这块土地上的真实的法官。

好了,言归正传,我会这样评价何帆:

1.一个努力的人,一个从基层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最高法的人。

2.一个勇敢的人,司改不管成功与否,他都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被骂,被调侃,被质疑,但他一直在前进,有担当。

3.一个有文化的人。他博览群书,尤其是看了很多西方的书,还特么的翻译出来,虽然被人调侃只会翻译,但不能否认,何帆很有文化,而且乐于做知识的传播者。

4.一个真性情的人。何帆是法官群体里的有些不一样的人,敢爱敢恨,喜欢你就说,讨厌你也不会装逼。该怎样怎样。

5.一个热爱生活的吃货,不解释,看体型。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但我又不是他老婆,也不是他同事,下属,所以,不了解的不评价。

最后一句:何帆是条汉子。


user avatar   he-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最准确,最点睛,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一个胖子。




  

相关话题

  四川高校美籍教师造谣「被中国警察绑架」,被限期出境,反映了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安徽副镇长因缺钱开私家车载客被举报一事? 
  装空调的师傅发生意外,雇主要承担多大责任?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涉事男领导妻子发声,表示将和丈夫商量决定是否起诉该女子,事件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假设一审故意乱判,想甩锅二审,但当事人哪怕被判了死刑也不上诉,死刑执行后能起诉一审法官,追责吗? 
  广东一职业打假人一年打假 800 多起获十几万元涉嫌敲诈勒索被立案,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是否构成犯罪? 
  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案件的律师? 
  有哪些以为是重罪,其实是轻罪,判刑很轻的案例?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标志性景点日晷被不文明游客刻字一事? 
  如何看待周震南发声? 

前一个讨论
本人法学专业,坐标广州,想学德语,主要目的是能读懂文献,不知哪家机构比较好?
下一个讨论
做女律师会不会很困难?学法的女生该怎么选择呢?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