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打呼噜到底是病么,为什么很少有人因为打呼噜而去治疗? 第1页

  

user avatar   zhuwangy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打呼噜是病么?

不是。

打呼噜只是症状。

但这个症状可能预示着疾病。

(蛤蛤蛤我说话就喜欢喘大气)

每10个普通人,就有2-5个人会打呼噜

年纪越大越容易打,男的比女的能打,胖的比瘦的能打

每10个打呼噜的人中,9个是生理性打鼾,1个是病理性打鼾


生理性打鼾,学名叫单纯性鼾症,对生理上几乎没损伤(最多晨起口干),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与他人关系上

唔...说白了 就是吵得别人没法睡...

夫妻、室友、同事出差这些常见场景,大功率鼾声的杀伤力,我想看到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应该多少有体会

而旁人这种观感,也往往反馈到打鼾者本身,造成其心理负担、焦虑、压抑等

我就遇到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诉苦因为这种事情导致宿舍矛盾的;或者丈夫的鼾声实在吓人,让老婆深深担忧的


病理性打鼾,往往意味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慢性病,他的危害体现在全身低血氧造成的多器官病变上,需要尽早治疗

这病最直接的表现是白天极度嗜睡,所以国外是有立法该病患者不能开车的

此外,这病天长日久的,全身缺氧可以一点点诱发加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梗,挺狠的


二、为什么很少有人因为打呼噜而去治疗?

首先,我们假设这里的打呼噜是指生理上无害的「单纯性鼾症」

不是不想治啊,没啥好办法啊

戴呼吸机、做手术肯定不合适啊,谁愿意啊

网上很多在卖的止鼾器,凡是说震动、声音、电流刺激全是坑爹,那些原理说白了就是把人弄醒,然后迷迷糊糊又睡过去,止鼾效果当然好,但都是以牺牲睡眠质量为代价的,得不偿失

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思路,是在睡觉过程中防止咽喉气道狭窄,避免给形成鼾声提供条件。比如戴着牙套矫治器睡觉,把下颌前拉;比如睡觉避免仰卧,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道(这也是我科研项目在制作的智能背垫的核心原理之一,有兴趣可以关注我公众号,进“止鼾交流”群里了解。原型机已经改到第三代了,差不多要上众筹了);比如说减肥,这个其实最有效,但却是我觉得最难实现的...


然后,我们假设这里的打呼噜是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此时的治疗动机已经变成了保命,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去治疗的

目前学界最推崇的还是佩戴呼吸机,毕竟是无创治疗,疗效比较明确

其次是手术,适用于结构性的特定病因的患者,不过由于其复发问题,现在对手术的应用有争议

上述都是传统疗法,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疗法、器械涌现出来,我在公众号里曾写过

【干货】国外那些治疗打呼噜的新技术(上)

【干货】国外那些治疗打呼噜的新技术(下)

这里头,值得关注是「体位疗法」的应用前景被肯定了

以往觉得侧睡这种行为疗法比较鸡肋,近年来的实验发现疗效比以前凭经验想象得要好,远期来看,比其他疗法能够坚持下来的受益人更多,于是大伙儿觉得还是有必要重新重视一下侧卧的疗法地位的(呐,上文提到的科研项目是指这个,智能背垫其实是它的衍生产物,因为研究中发现侧卧疗法缓解通气障碍的时候,顺便也止鼾了...意外收获哈

之前写过关于体位疗法的研究进展的,有兴趣可以戳来看

有没有不要手术的治疗打鼾的方法? - 朱王勇的回答

睡觉枕头高才能睡好,低枕头和没枕头有如下后果—头疼落枕惊醒劳累,具体随机组合。什么原因?有危害吗? - 朱王勇的回答


—————— (=゚ω゚)ノ Hi~ ——————

搜索并关注 微信公众号:原味老朱

...多年以后,当你搓洗假牙时,准会想起认识老朱的那个遥远午后。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中国学者在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分析中国及各省份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如果一个人同时得了新冠、HIV 、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 病毒 、登革热病毒,会怎么样? 
  如何区分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打喷嚏流鼻涕? 
  真的会有人喜欢亚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吗? 
  袁隆平因什么疾病去世? 
  如何看待美国将进行全民新冠抗体检测,获得免疫者立即复工? 
  病毒杀死寄主是为了更有效的传播自己么? 
  如果如果非典病毒首先爆发在非洲,非洲人会被一波带走吗? 
  如何看待张文宏表示「仍然相信这可能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冒名顶替上大学拟写入刑法?
下一个讨论
甲亢到底能根治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