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蔚来中国获 104 亿元综合授信? 第1页

  

user avatar   chulong-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海市政府借给了特斯拉100亿。

上海市政府说蔚来你已经没用了,走好不送。

合肥说蔚来你来我这,你失去的我找给你。

70亿投资拿好咯。

104亿贷款拿好咯。

至于为什么合肥敢给,为什么蔚来要拿。

因为后面要搞事情。

合肥向来不把白皮看在眼里,合肥搞得事情往往能让白皮掂量掂量。

如果没猜错,纯电动时代到来的速度会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快。

------------------------7月14日更新-------------------------

首先做个声明:写下上面的话不代表答主对上海有成见,只是表达对上海特斯拉招商引资和对待蔚来的不同做法存在不同观点。

做个集中回应:

首先承认引入特斯拉后的产业链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可能确实比培养一个本土品牌要快一些。

但是并不认同某些地方政府的无底线低姿态,并对本土企业不闻不问的做法,说地方政府对想能源有补贴的,全国的地方政府均对新能源有补贴,不是某地方政府一家的独创。不要把全国的普适性做法当成某地方政府的恩惠。

说骗补的,不想挨个回应,可能还活在2015年。

说蔚来技术和质量不行的。技术请参考蔚来在世界范围内和中国范围内的专利申请数量。质量请参考J.D. Power中国排行榜和美国排行榜,并分别找到蔚来ES8和特斯拉model x的排名位置(本来是model3,但有朋友提出model3和es8不能算一个级别的车,那各位去查model x也是可以的)。说蔚来不挣钱的,请稍微等等,参考即将到来的2季度财报。

如果各位还想看关于车身方面的详细论述,我写过蔚来的故事,可以移步:

想看更多也可以翻翻我之前的长回复。先到这里吧。

看到这么多朋友说的投资特斯拉是稳赚不赔,投资蔚来就是给ppt背书的理论,那么我们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

你们都习惯用iPhone的例子试图告诉我接纳了iPhone带动了什么产业链,让ovmh有了发展。我们就看看iPhone这个产物,我问个问题,iPhone的bom成本是多少? 1k出头,不到2k,iPhone售价多少?5k以上最高到10k。1k到2k是给产业链的销售额,还要扣除成本,剩下的是apple拿到的利润。你们总是鄙视国产手机研发力度不够,没有核心技术,万年安卓没有诚意,可是这些艰难生存必须靠打价格战的厂商怎么搞研发?靠信念吗?apple在软件上,在硬件定制上,在各类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上,都有能力一个打十个,你国产手机怎么拼?好不容易华为要能打了,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压,你给人家提供产业链,人家只希望你当打工仔。

回过头来想想电动车,眼熟吗?产业链喝汤香不香?香,但是你们就不想着能吃口肉吗?非要买毛利30%的品牌还要卑微得当韭菜吗?

你们一面说国产车都是辣鸡,一方面说有产业链就行了,带动产业链我们打打工多好啊,那么国产车就要走价格战的老路,就要一面生不如死,一面被骂没有核心科技。

合肥就这么不信邪,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液晶面板生产厂商怎么密谋垄断涨价,但总该知道每年失火的内存厂吧?非要再来个钢材不够用的特斯拉吗?合肥用这些钱,培养一个最有可能挑战成功的本土企业,不是乱花钱,是给各位一个未来不用太卑微的可能性。

-----------------------再次更新---------------------------------

评论区里一直要我回答关于为什蔚来上海工厂开工建设缓慢,最后夭折的真相,那么好吧,我尽量给各位答案。我们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聊一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声明,我是ES6车主,来自神秘组织“魏雪芬”,非蔚来员工。以下的内容都出自基于基本事实的推论,我的态度与蔚来官方无关。如果我们不能达成这个共识,那么看到这您就可以关网页活着知乎app了。

我自2017年底,北京nio day后关注蔚来,后2019年7月成为车主,距今已经近一年。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捋一捋时间线索,看看能够呈现给外界的信息能给我们什么合理推测。

  • 2014年,蔚来成立,总部上海。
  • 2017年底,于北京五棵松发布首款SUV——ES8。
  • 2018年2月,上海市确认蔚来第二工厂落户嘉定。
  • 2018年6月,首批ES8开始交付。
  • 2018年9月,蔚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NIO。

各位请注意,蔚来在此时,现金流相对充裕,上市顺利,并且有大量风投机构希望跟投。蔚来在招股书中对上海第二工厂的描述极为清楚:这是为ET7量产准备的自有工厂。注意ET7,这是蔚来首款轿车,原计划2020年发布,也就是目前EC6的发布时间。招股书同时确认,工厂已经处于建造阶段。

  • 2018年10月,特斯拉与上海签订合同。
  • 2018年10月,蔚来宣布对嘉定区增资166亿人民币。

特斯拉和蔚来此时在同时推进项目,然而,蔚来的建厂的钱需要自己想办法,特斯拉建厂的钱上海借给它。

谁是亲儿子,谁是干儿子?

如果蔚来不傻,这个问题应该自己想明白了。

马斯克说,上海开出的条件无法拒绝。

2018年12月,“一地一厂”政策出台,蔚来出局。

截至此时,没有任何上海方面为蔚来融资放出的任何消息,而特斯拉的工厂已经资金到位,2019年1月破土动工。蔚来宣布放弃上海自建工厂项目。

股价大跌,甚至还被一家流氓公司告了。

后面大家都知道了,ES8长期被黑,并在2019年春末夏初因自燃召回。同时特斯拉亦发生自燃,发表声明特斯拉表明没问题,OTA锁电。

蔚来陷入融资困境。

我们捋一捋,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8年的10月,这个10月,上海借给了特斯拉100亿让它建厂,蔚来建厂的钱需要自筹。也许各位觉得没什么,但是在资本领域,这代表风向。从那时起,蔚来就不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了——你的总部上海都不爱你了,求着你的对手来借钱给人家建厂,我凭什么给你蔚来投资?我脑子瓦特了?

蔚来的这场寒冬,第一片雪花,就来自于10月的上海。

没错,上海对蔚来什么也没做,蔚来自己无力融资继续进行厂房建设。没错,上海只是和特斯拉做了把稳赚不赔的买卖,与你蔚来何干?

我不知道蔚来为了建厂到底花了多少钱,但我能知道上海没有花多少钱。

我不知道蔚来到底知不知道它自己在上海心里是个什么位置,但是我想特斯拉和上海签协议的那一个它应该明白了。

你叫我一个能在蔚来自燃时火线大定的铁粉能对上海这件事有什么优秀感官?

这就是我的答案。

----------------------再再次更新--------------------------

说实在的我没想过一个简单的帖子能火了,既然评论区里有一大批朋友质疑蔚来产品不靠谱,说比不上比亚迪小鹏,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

其实我相当懒得聊,因为说的次数实在太多了。如果各位有时间,可以移步去看我的另一篇高赞答案,相当长,超1万字,基本上把蔚来所有的大事件包括高光时刻,怎么被黑的,怎么要死要死的,产品力到底怎么样,缺点有哪些,说得挺全了,你们的大多数疑问会在里面找到我的个人答案。如果各位能把那篇答案看全,各位心里也会有答案。上链接:

没有时间看我长篇大论的朋友,我来稍微做下归纳。

  • 蔚来的ES8和ES6,是除红旗外唯一一款站稳40W以上级别的国产豪华乘用车品牌。
  • ES8的白车身,在2019年拿到了欧洲车身大奖第3名,这是目前所有国产品牌力的最好成绩,当然各位如果把沃尔沃算国产品牌就只能算我没说。蔚来车型的全铝车身是世界上所有量产车里比例最高的。蔚来车身静抗扭刚度量产车里世界第二。第一是未经证实的奥迪E-tron。
  • 蔚来是所有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个完全正向研发纯电平台的品牌。
  • 蔚来是除特斯拉外唯一掌握绝大部分(有网友说不能造电芯和IGBT就不能算掌握所有,特此改正。)纯电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厂商。
  • 蔚来车型迄今为止未在事故中发生过一起电池燃烧事件,蔚来在电池召回后未发生过一起自燃事件。
  • 蔚来车身的装配精度和车身材料表明蔚来的生产线先进程度远高于特斯拉。不要以为美国人干活糙可以理解,产品一致性不行是整个生产线的水平决定的,高效率不代表就必须放弃高质量。而放弃高质量可能放弃的是安全性。
  • 蔚来是唯一实现液冷系统快速换电的国产新能源车。

有朋友一定会问比亚迪就没有完全的技术能力吗?比亚迪确实有很强的技术积累,但是,比亚迪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非自研,购买的全家桶方案;比亚迪没有大功率异步感应电机技术;比亚迪的IGBT技术并不领先,不过这里要补充一下,比亚迪的IGBT确实应该鼓励,有着难能可贵的自研技术。

比亚迪汉是目前冲击中高端的唯一利器,但是我们遗憾的发现,比亚迪依然舍不得DM那块肉。DM方案中必然要为燃油驱动系统做布置,EV和DM共用平台带来的问题,就是EV平台油改电的嫌疑。至于为什看不上油改电,我不展开了。

如果各位觉得由江淮代工就是不行,就是ppt,那我也没办法,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街上均价40万的蔚来已经快5万辆了,这些人开得如何,是不是会推荐朋友,是不是仅仅为了那点积分去玩命推荐给朋友,你们有你们的想法,稍微客观一点就想通了。想不通的,去查查30万的比亚迪唐EV每月能卖多少辆。

-------------------分割线---------------------------

看了赞同的与不赞同的诸多观点,我集中回复下有些朋友提到的问题: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我非常认可朋友们对于上海引入特斯拉是彰显中国全球化决心的看法,我也是这么向不理解这件事的朋友会首先来解释。不同意的观点上面已经说了,这里不赘述。

我们聊聊很多朋友的观点,关于上海选特斯拉放弃蔚来的收益和风险。收益是很明显的,相对可观的税收和就业人群以及部分产业链。风险就是特斯拉中国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后如何收场,有朋友一定会说硬件和基建还在,肉烂在锅里了,但是,这会凸现出战略眼光的严重缺失,这种无形损失有时候会更致命。特斯拉有失败的可能吗?这就像问苹果有失败的可能吗?继续问就是15年前问诺基亚有失败的可能吗?企业总是存在经营风险的,即使先驱如特斯拉。

举一个最明白的问题,关于自动驾驶路线的问题。根据马斯克的“第一原理”,特斯拉不大可能走传感器融合路线,如果这条弱感知技术路线被证明是走不通的,而传感器融合路线或者叫强感知路线的硬件成本又实现了大幅度降低,事情会怎么样呢?

反正投出去的钱不会赔了。

转过头看看蔚来,有失败的风险吗?当然有,甚至更大,至今我的帖子里振振有词的“蔚来没有核心技术”,“蔚来就是PPT”等等口号仍然满眼都是。今年业已过半,model3国产版销量不足5万,而蔚来虽然看似销量还每月还没上4千,但是别忘了蔚来在可预期的下半年还会持续增长,而model3已经经历过一次价格大幅度调整了,7月22日没几天了,我还真期待特斯拉销售的动作。利润,蔚来目前肯定是吃大亏的,但是口碑的积累呢?这种口碑已经被证明是蔚来获得增长的巨大动力,而特斯拉的车主口碑却一直不那么正面。这是个此消彼长的趋势,这个量变趋势何时转化为质变,我们尽可以开放性的讨论。

这就是合肥的老辣之处。合肥觉得蔚来有风险么,绝对是有的,但是不会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大。蔚来在要死要死的2019年底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把交付量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上,并在疫情期间一举跑赢车市大盘,就足以说明这个品牌的生命力了。合肥不是在蔚来趴下时把它拉起来的,是它挣扎着站起来的时候扶了一把,合肥早看清楚这个企业没有致命伤,原有的一些问题也在跌倒后想明白了。合肥投资看得是本质和趋势,这才叫价值投资。一旦扶持成功,收益怕是那点收税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风投是什么,不就是风险尽量可控下的利益最大化投资方式吗?把风投干成理财,然后告诉我反正不会赔本,还能小赚一笔,适合买点货币基金。

我的结论是蔚来不会死,反而会有可能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flag立在这里,欢迎事实来打脸。我也要看看特斯拉到底能不能实现20万辆的年度目标。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骑虎难下,除非锂外突破




  

相关话题

  如何看到7月30日蔚来EC6严重交通事故? 
  如何看待蔚来车主发表的联合声明,称蔚来对 NP/NOP 辅助驾驶系统的宣传未对他们产生混淆和误导? 
  为什么很多公司资金充足还要上市? 
  怎么看待蔚来中国获 104 亿元综合授信? 
  蔚来汽车 4 年亏 400 亿,上市一年市值蒸发 800 亿,这样的情况还能「烧」多久?你怎么看? 
  10 月份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已基本恢复正常,这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网传小米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互联网企业造车有什么优势? 
  特斯拉刹车事件与蔚来辅助驾驶事件哪个问题更严重一些? 
  新能源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蔚来等造车新品牌靠什么走的更远? 
  如何看待网爆「蔚来员工未经同意私自接触林某钦事故车辆被传唤」,蔚来回应无删改数据行为、无员工被传唤? 

前一个讨论
程序员为什么越老越贬值的厉害?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爆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出现储备粮质量问题?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