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陈灵石父亲陈勇彬被学生爆料多次霸占学生成果,随意给子女亲戚挂名? 第1页

     

user avatar   hakurei_rei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声告诉我,21世纪是——


user avatar   ding-xiang-yua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硕士生在实验室过柱子熬到凌晨三点攒数据;

博士生肝论文通宵第二天组会被老板骂哭;

小学生用课余时间在家搞基因敲除裸鼠: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nkyo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有人天真的以为,学术是神圣纯粹的不沾染资本规律并受其指导的吧。

只不过,不像资本家那样露骨,富二代可以直接继承父辈的生产资料。

对于学二代而言,他们要【惨】一些。

父母荫德,主要体现在对于【生产关系】的渠道占据和名号资源的利用上。

学生,在这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视为未来事业接班人的受保护者,而是生产关系中的被无偿剥削的学徒代表。

往昔,全欧洲大部分有组合的行业,似乎都把学徒期限定为七年。所有这样的组合,往昔都称为 university,这确是任何组合的拉丁文原名。铁匠university,缝工 university等等,在古时都市的特许状中,常可看见。

今日特称为大学(university)的这个特殊团体,设 立之初,获得文艺硕士学位所必需的 学习年限的规定,明显地是以往昔有组合行业的学徒年限的规定为范本的。

一个人,想在普通行业上,获得称师受徒的资格,就得在具有适当资格的师傅门下做学徒七年。 同样,一个人想在文艺上成为硕士、 教师或学者(此三者在往昔是同义 语),取得收受学生或学徒(此两者 原来亦是同义语)的资格,也得在具 有适当资格的硕士门下学习七年。 ”

——《国富论》

大学在这种意义上,完全是生产关系中远未公开化、组织化、市场化的落后作坊式存在。由此,学术山头化和人身依附关系,格外严重。

在权力层级上,他们或许并不显眼,但在可替代性上,由于学术人才产出的低效性,使得他们的责任承担也更薄弱。

更重要的是,人们默认这种落后的生产效能低下的人才作坊,同时是社会祭坛般的神圣符号存在。

即便是僧侣鸡奸、打死僧众,人们也不敢放下对于这种群体的敬畏,去冲击寺庙、轻易的发泄内在的不满。

由此,这些大学的红衣主教们,既享受着从学生到社会的尊崇、占据着低下生产关系的门路,又可以为子女们带来安全度极高的特权服务。

这也就怪不得,大学教授,会成为继公务员之后,最为体面而安逸的工作岗位和身份符号了。


user avatar   iamlic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身边也有这样的案例,感觉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比如当时两个班的学生忙碌了一学期的作业,原来是授课老师儿子的毕业论文课题。该授课老师带的学生不论写论文还是写书,都要挂上老师儿子的名字。

学生给老师子女做嫁衣可以说是很多老师的“常规操作”了。让我好奇的其实是为什么舆论、关注点都对准了这个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我不相信名单上其他获奖者就是干净的。


user avatar   hero-sma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研浪》

那些口口声声 “一届不如一届”的人

应该看着你们

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 满怀羡慕

博士生积攒了几千天的财富

所有的数据、图片、思路和成果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四年本科 三年硕士 N年博士

师兄师姐苦读十年的论文 被层层署名

可以尽情地比赛获奖

从头学习一门前沿技术 敲除一个基因

提取一个RNA 构建一个表达细胞系

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实验室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 就进入了全知之年

全知于王者荣耀的出装 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大学与小学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你们只凭一样的导师 就能结交千万个为你做实验的师兄师姐

你们拥有了 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白嫖的权利

你所白嫖的 就是师兄师姐的血泪!

你们有幸 遇见这样的父母

但是父母更有幸 遇见一群任劳任怨的学生

我看着你们 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

你们正在把博士生的 变成小学生的

把高端的 变成平常的

把学术的 变成大众的

把师兄的 变成自己的

你们把小学的科创比赛

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神仙 一起打架的事业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会效率低下 十年毕业

父母强大的人 从来都是事半功倍 两年封神

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小人做坏事才畏畏缩缩 伪装自己

君子做啥都是坦坦荡荡 零基础直接表明

年轻的身体 容得下更多元的头衔 奖状 和获奖记录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

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你们也在启发我们 “我的研究员父亲”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

那些抱怨“一届不如一届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 满怀感激

因为你们 这个世界会更喜欢美国

因为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人才储备

就是这个国家小学生的科创能力(据显示,这个小孩应该是美籍)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比赛、期刊所署名的一作

不再是教授 博士

而是小学 初中 高中 本科大一

是家里有矿 所里有爹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届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权力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申报院士吧,研浪!

我们不在一条奔涌的河流。

----------------------分割线------------------------

以上是我的原回答,希望用一个梗来让大家少些怒气,平复一下心情,转载到其他提问里的朋友随便转,记得添上我ID就行不过玩梗归玩梗,思考也是必须的,以下皆是我对本次事件的碎碎念,诸君要是赶时间点个赞就走吧,当然,不点也行。有兴趣听我叨叨的不妨看完在评论区讨论讨论。

其实吧,于我而言,父辈扶持下一代,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毛病。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浏览过一些有关于各国皇室或上层名流对下一代子女培养的纪录片,其中满满当当的日程表谁看谁都打怵,除去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音乐、舞蹈、网球、诗歌、多国语言,交际礼仪等等等,颇有还珠格格入宫的即视感。看着这些孩子一身光环的进入名校或出现在各种高级沙龙,我在羡慕的同时也深深的敬佩他们,敬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整合自己的优质资源,续写父辈的荣光,当然这其中父辈的资源必不可少,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资源在两代人之间的转移,即使父辈日后辉煌不在,他们也能顶起大梁,输给这样的后浪,我输的不甘,但绝对服气。

但是这次事件呢?如果按照现有的消息来看,正如我在上面写的,说极端点,就是白嫖!一个连基因都不知到的孩子做出个博士级别的生物工程成果,而且生工的实验不是说你明白原理就能做的,细菌杀消,样本处理,样本标记,样本转移,数据处理等等等,进过实验室的人都明白这里每一个步都有多少细节,标定的时候手抖一下可能浓度就超了,说简单的别光喝呀,来点秋水仙素?有些理工科学生可能说做实验没那么恐怖,我实验课得分贼高,你们说的对,但是有个事情要注意,实验课的那都是成熟的实验,做一次没成功,数据没对上,大不了我再做一遍,只要成功了,那实验报告都能做的贼漂亮。可是当你进真正实验室后,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你不知道一次下来的数据能不能用,那种对实验数据恐慌感和对实验思路的质疑感会伴随你直到最后,甚至毕业了你都不确定自己做的到底是不是对的,这种独自探索人类知识疆域的过程是充满迷茫的,一个小学生能独自承担这么多,真的可信吗?

当然,在我的观念里,科技发展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傻子都能用,如果有一天一个傻子都能自由自在的衣、食、住、行,比如自我清洁的衣服、全自动上菜的厨房、保姆式的家庭机器人,遍布全球的自动驾驶,那才是真正的科技繁荣。所以说如果这个孩子通过现阶段发达的信息获取渠道,在父辈的辅助指导下作出百年前只有教授才能做出的切实可行的成果,我真的会敬佩他,也为整个人类科技的发展感到自豪!可是目前的信息来看,只能说,呵呵。人类科技的进步与他无关,甚至他的存在都在阻碍人类的进步。这个他不只是这个小孩的父亲,还有什么就不写在这满纸的荒唐言里了,毕竟我没匿名。

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我的目的只是反映问题,绝对不是宣扬不和谐的言论,因为绝大多数的老师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学问的多少跟素质的高低还是有关系,这个真没必要反驳,从小就从xx附校长大的我感受是很明显的,身边的同学成绩可能有好有坏,但绝大多数都很有素质,聚众打架抽烟几乎为0,或者对我来说,就是0,因为真的没见过,孩子的素质这么高,家长的也不会差到哪去,所以说这次的事件只能说教师团队中的个例,大家还是不要太过于偏激,对咱们的科研环境要保持希望,中国梦实现的时候你我都会是后浪的!共勉!


user avatar   liu-zi-xiao-65-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分享几个瓜,真实性不保证

  1. 这位后浪的父亲正处于评杰青的关键时期,函评已经通过了。疑似是挡了路,被人搞了。
  2. 后续还会有新的瓜,先是青创赛造假,后是欺压学生。但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这个比赛都这么些年了,得奖的后浪们有几个是清白的。欺压学生简直连事都不算...如果搞他的人想要锤死他,后面的瓜很可能是学术不端,只有这种性质才算大问题。
  3. 据说陈公子是在美国出生,如果这事是真的话,散播开来又会激起新一波民愤。

有人说,此时的吃瓜群众已经沦为了叼飞盘的狗,被一些不怀好意人的操纵。但要我说,对于无良导师、不道德的学者,总有一群既得利益者会不作为,但作为学术圈吃瓜群众的一员,发现一个锤死一个,也算是一份小小的坚持吧。


user avatar   ran-hou-92-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哈哈,当时我看到陈灵石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某个苦逼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实验白做了,数据送给了老师。看来这种猜测很有可能是对的。


user avatar   li-miao-we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这个陈教授自己建个实验室,

用自己家的钱给小孩做实验,

那也没大毛病,

问题是这些实验都是用的研究所的设施,

用的是国家科研的经费!

什么时候二级实验室小孩也可以进?

什么时候单位的设备资金

非本单位的人都可以随便用?

我觉得相比这一家人,

昆明所的领导更应该被问责,

这实验室到底是国家的财产呢,

还是姓陈的那一家子的?

希望监察部门及时介入!


user avatar   fa-xiao-de-x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言概之:

陈灵石玄学刷奖背后,是城市教育资源竞争白热化的事实,以及学霸对子女教育与延续社会地位的焦虑。


7月,网友曝出昆明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灵石,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获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三等奖,云南青创赛一等奖;
7月13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声明,证实陈灵石是该所研究人员的子女,且作品内容与该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陈勇彬的研究方向重合。
7月15日,云南青创赛组委会办公室宣布,撤消该奖项并收回奖牌和证书。

翻了下陈灵石的项目简介,简单讲就是发现了一种名为C10orf67的突变基因可以通过调节该基因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进而提高化疗效果。

以我高考后硕果仅存的那点生物学知识,光理解这标题和简介就花了十来分钟,还没加上百度“结直肠能吃吗是什么、如何让基因低表达”的时间,看网上一些人在火星刚下OFO的朋友说,这研究难度和工作量得医学或生命科学专业博士生来搞才行。

嗯然后我又花了几分钟百度什么叫生命科学专业...

陈同学又是如何从零开始进阶斗尊呢?看下他现有公开的实验日志(简略版非原文):

18年1月6日,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
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叫C10orf67的基因,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1月10日,(我)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1月13日,了解PCR技术的原理、基因表达水平和功能的判断方式。

这项目光细胞系、培养液、RNA提取和转基因小鼠的费用就得烧个10万+,不得不说这年头,真正的土豪都改行做实验参赛炫富去了

而且现在的六年级小朋友凭借钢铁的意志、罗老师的体魄,白天返校上课、晚上吃住实验室日常007(无眠无休无假),从百度搜基因到论文成稿参赛拿奖前后只花了一年半。换一本科生怕是光构建敲低蛋白就得折腾几个月,充分暴露了成年人不到DDL不干活、带薪拉屎就知道吃的划水本质。

这要再给陈同学两年晋阶初二生,怕是唱歌六峰山智斗杀人犯伪造日记调戏爸爸躺着都能全校第一。

好了,大伙儿都不傻,建国以来再魔幻的事儿再也见多了,这点弯弯绕是人都懂,今天咱换个角度,从“城里人的内斗”来聊聊这事儿。

(个人原创观点,仅供讨论,如有雷同,打死拖走)

城里人的内斗

以往谈到教育,咱更关注城乡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还有地域保护和山区教育弱势,再深一点就是讨论阶层固化和代际贫困的问题。

特别“撤点并校”、“体育与艺术加分”、“自主招生”等政策实施后,实际上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农村教育资源在农村空心化+城市虹吸+乡镇集中办学的多重挤压下不断萎缩。相比从娘胎就英语早教贵族双语琴棋书画编程马术无所不学的城市中产子女,许多农村特别偏远山区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然,老一辈人拼老命攒下丰厚家底很多是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资源和平台向上发展,如果奋斗一辈子到头来却无法变现资产给予后代相对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那996可就真成日行一善死后福报了。

但随着网络教育和教辅材料成本的下降、合村并镇政策下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乃至未来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其实城乡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把部分乡镇学生看成受限于网速(师资)或游戏设备(教材)一直难以上分的青铜玩家,城市学生是开局六神装(各类教辅习题)代练陪玩(补习班)随叫随到的钻石玩家努把力就能上大师,逆天点搞个王者也不是梦。

这时若5G降费普及、游戏手机便宜到烂大街,限制青铜玩家升段上分的物质条件被大幅削弱,那他们努把力冲个黄金铂金是不是就没那么难了?要是天赋好意志坚定人也勤恳,是不是还能冲击下大师王者?

毕竟不管英雄符文皮肤再怎么氪金,游戏本身的上分升段机制(高考)还是目前实现阶层跃升最公平的主要方式,只要上分机制没有变,那么青铜玩家就有追上钻石的潜力和空间。

但相比乡镇学生的潜力与空间,在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与富裕家庭之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却到了一种“你多吃一口我就饿死门口”的惨烈境地。

而陈灵石开挂刷奖,就是城里人内斗的结果。

(说白了,大家高考总分的天花板都一样,当乡镇学生不再受限于学习成本时,就有大量提分追赶城镇学生的升段空间,两方拼的也将是学习能力和时间精力)

道理也简单,玩儿过高考的都懂:大小都是同一本教材同一张考卷,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在总量上相对恒定,管你上再多补习班买再多习题模拟卷教参刷再多网课,再逆天也是750不会多出一分。

无论学霸学渣普通人,总有一两问做不好总有卷面分要丢,这熬到最后上考场,该丢的分随缘捡,不该丢的别放过,最后考验的还是人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考场发挥情况乃至人品运气,同等水平下大伙儿竞争的也就是这些。

这点放到一二线城市尤为成立:生活条件好了,多数中产家庭是有能力在给予孩子基础教育的同时,满足其补课小灶额外习题等提分拉差距的需求,甚至咬咬牙从多人运动升级到一对一乃至“VIP素质化个性教育”都没问题。

所以到最后,其实在高考这座桥上,从富裕家庭到城市中产阶级,长辈在物质资源上能给子女带来分数提升的空间已经小到微乎不记,这时看的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发挥。

换言之,富裕和中产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大学)的争夺,即城里人的内斗,已不再能简单用钱来奠定先天优势了(大伙这方面都有能力也有决心砸钱),还是回归到靠子女自身实力说话。


但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以中国的体量和中小学生增长速度总得有人落榜有人失意,而子女上不了好大学,对不少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尤其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来说,是最难以忍受甚至是全家丢脸的事。

特别是高校或研究所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均985出门211,硕士满地走博士多如狗,比谁都清楚并喜欢名校光环和人脉资源带来的优越感与社会认同感,自家小孩能否考上名牌大学甚至关乎家族荣誉(无贬义且不代表所有人)。

但小灶开了、钱管够了、名师上门手把手了,小朋友死活考不过后桌拳打少年宫脚踢六峰山的朝阳同学,这可咋整?总不能家长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下场帮忙考吧...

以往还能凭借教育资源和人脉,走个体育生艺术生自主招生一条龙,强行加分续命一路从小学中学奶到大学去,狠点的买个偏远户口火星国籍再光荣海龟高考加分简直美滋滋┓( ´∀` )┏

但如今体考艺考不香了、高考移民抓到就往死里打了、自主招生庙小佛多抢不过来,大部分收入平平还在熬资历排位子评职称的知识分子,能给自家小孩(即“学二代”)带来的先天优势是越来越小了。

唯一办法,就是从娃娃抓起,尽可能让子女刷奖攒资历,确保小孩在中小学哪怕成绩竞争不过,也能有足够耀眼的简历走自主招生去读更好的初高中(中小学仍可自主招生),为考上好大学或申报海外名校打下坚实基础。

(不作褒贬评价,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

好主意,不少父母都是这么想的:-)

但大奖是有限的,选手是无穷的,评委是玄学的,自家小孩有几斤几两你心里没点ABC数?又哪来的自信能刷奖攒资历?

这可咋整?总不能家长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下场帮忙刷奖吧...

等等...

帮忙刷奖...

...

:-)


开挂刷奖,弯道超车

我翻了16年至今历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的获奖名单,这里以18年为例,截了几张图给大伙儿看下:


从标题上看,除极个别人外,小学组一等奖的项目至少咱看得懂也相对贴近生活,二等奖项目则更具烟火气,特别建设兵团队的那个“一种快速、简洁种子数粒装置”项目,既讲人话贴合小朋友的脑洞与知识面,又显得十分有趣。

结果到了三等奖,瞬间从数种子直接升维到“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昆明地区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调查与分析”、“雾霾天气下校园大气可吸入颗粒的空间分布研究”,中间就夹着个“用塑料袋装牛肉面安全吗?”看各路大神打架瑟瑟发抖。

且项目范围横跨工程、数学、物理、生物、植物、微生物乃至宇宙玄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随便拎个出来都是硕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料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咱这一二三等奖级别是反过来评的。

但从项目造假到玄学评奖,其实咱不难发现,当评委是真的难。


首先,青创赛的奖项设置多到泛滥,以去年为例,全国共设一等奖58项、二等奖133项、三等奖183项,按参赛数和奖项数算获奖率是80%。

也就是说,只要你苟过校赛区赛县赛省赛,成功入围全国赛,那么基本上躺着也能拿奖,而且再差也是个三等奖。

这也意味着青创赛评委们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选巧克力味的*还是茴香味的*,他们当然清楚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大人捉刀的*,参赛学生甚至可能连项目标题都背不利索,但没办法,大赛把获奖率焊死在80%,你再怎么挑食最后还是得硬着头皮把*吞咯...

而且就含金量看,虽然青创赛几次获教育部认可,挤进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里,但随着大学自主招生和中高考加分政策的收紧乃至取消,青创赛其实已经不吃香了。

特别在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高中机器人挑战赛、机器人爱好者公开赛等科技竞赛圈里,青创赛其实已沦为不入流的存在,大伙儿都知道这是个啥货色,也就顶着个“全国青少年”的头衔唬唬咱这些吃瓜群众了┓( ´皿` )┏

(17年青创三等奖在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是可以加分的,但后来国家取消了科创艺术体育加分的政策,这玩意直接凉了一半)

其次,高校研究所的学术圈实在太小了,出席个会议碰到的全是熟面孔,更别说青创赛里有多少学二代的父母本身跟评委就是混同一圈子的,随便一打听都能拿到评委电话甚至原本就有门生故旧的关系。

同样,评委们也有子女能理解这些学二代父母的焦虑和窘境,大伙儿都不傻,知道参赛的这些神仙作品都是出自谁手,但一来人家不求名次只求混个奖为小孩升初/中考铺路攒履历,二来这80%获奖率还是能实现人均小康happy ending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死里较真断人活路?

所以对评委来说,把这些玄学作品塞到不起眼但同样能露脸混个奖的三等奖里,让那些看着小朋友有花心思在里面的作品(比如快速数种子?)上一等奖,就是他们最后的温柔了。

反正青创这三等奖越来越不值钱操作起来也容易,淘汰率低人均一口饭不会动了谁的蛋糕被插刀子,知道内情的碍于圈子小或家长们的情面更不会主动搞事,那评委又何必冒着得罪家长的风险去干些惹人讨厌的事情呢?

而且现在高考不加分,学二代刷奖也是为了走小升初/中考自主招生/或申报海外名校的路子,并没有开挂加分挤占高考资源,相对来说更不容易引人注目或抢人饭碗。

盯的人少了操作风险也就小了,评委卖个顺水人情、学校挣个“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指导老师拿个“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学生混个三等奖刷新履历,你好我好大家好他不香吗?谁能保证自己的子女一辈子都不需要其他学一代帮把手?

(前不久陈*钰挂科保送某高校读研的事情,也是因为这货侵吞班级1800元班费后解散班群,同学们气不过联名举报才曝光的,可见这事儿要监督是真的难)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吗?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用塑料袋装牛肉面真的安全吗?


首先咱要分清楚“教育制度不公正”和“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区别,文章一开始我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教育资源不平等是正常合理的现象,手握更多资源的群体利用现有优势让后代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拥有更高的平台起点,这个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教育不公正”却是另外一回事儿,它指的是社会晋升渠道(特指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不公正。资源不平等尚可用后天努力与个人天赋来补足,教育不公正却是从根本上掐死低中阶层向上奋斗的积极性与可能性。

而我认为,陈灵石玄学刷奖真正暴露的,是城市教育资源竞争白热化瓶颈化的事实,以及学霸(知识分子)对子女教育与延续社会地位的焦虑。

或者说,正因为中国教育选拔制度(主指高考)相对公正,个别家长再多权钱为提高竞争力也只能走刷奖移民甚至出国留学这些偏方,才会出现“学二代开挂刷奖只为小升初”、“明星仝卓直播自曝高考舞弊”、“山东陈双双买学籍”这些奇葩情况。

换言之,错的是个别人,而非制度本身。

否则真不要脸起来,像美帝名校的校友子女惠顾制度,校友名流写个推荐信捐个款就能给自家小孩订个位子,学二代们从小各种学术会议打卡刷存在感、出入各百强企业大牌实验室参加实习、奖项履历一路刷到毕业,最后复制一百句“黑命贵”当申请材料糊弄,都照样被抬着保录进斯坦福,换你你行吗?

说回我们,从执政党、政府到人民,是真心把高考教育作为社会公平与国家未来的红线去死守的。

不可否认,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因时代格局或一己私欲而出岔子走歪路点错技能树,但只要初心和底线没有变,那么中国教育制度在大方向上的公正性就不会变。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包括青创赛在内的高考加分项自此成为历史,艺术生体育生不再享受加分优势,自此,大家八仙过海各凭本事。

(板上是生活,板下是希望)

话说回来,尽管现在高校选拔制度逐步完善,但部分地区的初高中仍有自主招生、保送保录制度,也是个别学二代家长宁肯冒着刷奖被查的风险也要顶风作案的动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与其坐等热搜挨个查处,是不是从根本上约束公私立中小学的招生制度、加速统一全国教材试题会更好呢?

而陈灵石事件后,青创赛彻底臭大街了,真正受害的,是那些真的花心思开脑洞联合老师家长一起动手的“一种快速、简洁种子数粒装置”(孩子)们。

他们,成了这些钻空子搞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后一个牺牲品。


最后回答下大家最想知道也最令人头秃的问题“用塑料袋装牛肉面安全吗?”


一言概之:

用塑料桶装更安全。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号“yiyu824”(浮世藝语)

聊这些是想说明,人性本灰。

有时吃瓜新闻,是不是剥开最表层的是非对错,深挖一些代入进去,能更加了解当事人的做法,和其背后暴露出来的社会现状呢?

最后说个笑话,写这篇文章,花了我一晚上时间看10篇文献及报道,还有新闻短评无数

甚至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神奇自媒体的神奇言论,忍不住发出来供全网吊打雅俗共赏...

从查资料、构思到动笔再到截稿排版,前后花了15个小时吧

结果人家用4天时间掌握了基因表达和PCR技术的原理和知识点

身为走在秃头前列腺的前浪,我无F可说:-)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号“yiyu824”(浮世藝语)

咱再唠点别的...




     

相关话题

  鳍脚类会成为海洋霸主吗? 
  南大梁莹被曝学术造假后称「再追究下去人人都有问题」,这话可信度有多高? 
  蚊子为什么要进化成吸了血还要让我们痒? 
  假如人类也是泄殖腔生物,会怎样? 
  为什么关于生物的科幻作品较少,并且生物发展在那些小说中较少提及,像人类寿命、大脑、躯体、都没有变化? 
  这句话是不是给了生物的定义了? 
  如何看待东南大学的博士后政策?双一流建设后国内博后现状如何?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休克有什么意义? 
  研究首次揭示人类指纹和肢体发育有高度的基因关联,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如何看待《自然》杂志 Mark R. Looney 教授团队在小鼠实验中首次证实肺是个造血器官? 

前一个讨论
新人新书求过路大佬点评,我该怎么提高?
下一个讨论
高考生一定要去外地上大学吗?离家近不好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