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是祖国母亲而不是祖国父亲? 第1页

  

user avatar   he-yue-x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一个法国的视角吧,潘祥辉老师认为“祖国母亲”的隐喻最早形成于16世纪绝对君主制形成前后的法国,与“祖国”“国家”概念的形成基本同步,但是此时的“祖国母亲”仍然带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而现代意义上的“祖国母亲”则出现于大革命时期,祖国的“母亲”形象也成为革命者锻造法兰西民族的符号资源。

格林菲尔德将法国的国家认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宗教认同、王朝认同和民族认同,而国家的概念则大体产生于第二阶段,这与绝对君主制的兴起有关。所谓的王朝认同,是指法国人此时对于法兰西的认同实质上等同于对国王的效忠,在黎塞留时期,这一认同形式迅速发展,黎塞留创建了第一所面向全国的法语学校,尽管他只招收贵族,1663年,在那位太阳王的无上统治下,法国绘制了第一幅总体地图,全国性的经济、地理普查工作也开始展开,正是这些绝对君主制下的举措使法国人产生了对国家的认识,他与国王交织在一起,有时他也指代政府、领土和人民,但国王仍然是他的根本。

几乎与“国家”这一概念同步,“祖国母亲”的比喻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当时的作家也经常引用“法国母亲”形象: “法国,艺术、武力 和法律之母亲,长年以来你用你的乳汁哺我。”并且一直延续到启蒙-革命时代,1765 年狄德罗第一版的百科全书中收录的“祖国”这一词条中就有: 祖国是每一个人的第一个母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王朝认同取代了宗教认同,但是后者并未消失,此时的“祖国母亲”形象仍然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毋宁于说当时的法国人正是基于“圣母”的形象来想象“祖国母亲”。

然而到了大革命时期,“祖国母亲”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古典文化的复兴。启蒙哲学家们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赞美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唾弃黑暗的中世纪,因此当大革命来临时,古希腊女神形象开始成为天主教圣母的竞争者,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自由女神玛丽安娜,大革命时期以祖国祭坛为代表的祖国母亲具体形象,几乎都是以古希腊女神为模板创造出来的,即使到了1830年的《自由引导人民》中,我们依然能从那位带头的女性形象中找到玛丽安娜的影子。

于京东老师认为这种对于祖国的女性化比喻具有两种不同的意涵,他同时赋予了祖国“哺育者”与“被保卫者”的双重角色,与之对应的是,公民则也同时拥有了“被哺育者”和“保卫者”的两种角色。祖国首先是孕育了共和国公民的母亲,因此公民理应对母亲保有感恩与敬爱之情;同时祖国也是一个女性,当危机来临时,长大了的孩子需要拿起刀剑,承担责任,捍卫自己的母亲。通过对“祖国母亲”形象的双重赋意,革命者真正想要塑造的其实是“共和国的公民”,由此实现法兰西民族的构建。罗伯斯庇尔就不止一次的强调:“祖国是所有人民共同的母亲。”这句话几乎与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如出一辙,而在1989年关于大革命史学的大论战中,同样有学者说出了那句充满争议的“她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只不过这一次“她”指向的是大革命。

当然,“父亲”的比喻同时存在,但是他与“母亲”并不处于同一维度,换句话说,一个永远不会碰面的父亲与母亲。在大革命中,父亲最主要的比喻对象是国王,因此在这两个比喻中,父亲是具象的,母亲是抽象的。流行于旧制度末期的家庭剧是这种父亲形象的典型体现,这种戏剧的主题一般是渴望自由的儿子与专制独断的父亲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最终会走向大团圆结局,担任阻碍性角色的父亲会与其他人和解,而不是被抛弃。然而随着大革命走向激进,尤其是路易十六的出逃以后,“父亲”的比喻变得无法接受,或者说,爹味十足。在1792年之后,这种家庭剧让位于古典的浪漫剧,主要表现为以赫拉克勒斯为代表的神话人物与恶龙搏斗,并最终为了集体牺牲自己,在林亨特看来,从“父亲”到“恶龙”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者心态的变化,他们从法兰西的自由之“子”,变成了捍卫共和国的“兄弟”。

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与“祖国母亲”比喻的盛行并行的是大革命时期女性政治地位的低下。启蒙哲学家在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时,一并复兴了他们的性别偏见,他们认为男性应该主导公共领域,而女性应该留在私人空间,只有在腐败的体制下二者的界限才会被模糊,在旧制度末期广为流传的一份集体传记中,有84个男性,其中一半来自17、18世纪,而12位女性最晚的也死于1550年,还有四位死于公元1000年以前,而法兰西学院的演讲比赛也从未将女人作为对象,似乎对于当时的法国人而言,只有传说中的女性才能成为崇拜的对象。换句话说,在启蒙和革命时代,法国女性的地位反而比旧制度时期更低了,即使是最为进步的1793宪法,同样没有将选举权赋予女性,即使是那些上街游行的妇女也将这一点视为理所当然,在整个大革命时期,或许只有孔多塞认真考虑过女性的政治权利问题。

最后说一下中国对于“祖国母亲”比喻的引入问题,潘祥辉老师认为“祖国母亲”的比喻在中国大体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其背景同样是民族危机和国族建构问题。虽然大革命是现代意义上“祖国母亲”比喻的起源,但是中国对于这一修辞的引入主要源于苏联,并且其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区别。一个很直观的问题是,无论是古典女神还是天主教圣母,他们都凭借画作、雕像的形式实现了具象化,所以“祖国母亲”也只是对于这些形象的复现,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具象的女性艺术形象本身就是相对匮乏的,因此“祖国母亲”的比喻主要以文学形式出现。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泛血缘关系,与“父亲”相比,“母亲”的形象更具亲和性,尤其是借助“哺乳”这一具象行为,能够更加生动的展现出祖国与公民的养育关系,此外祖国的女性形象更能动员公民站起来保卫祖国,这对于处于民族危机中的后发国家至关重要,而“父亲”的形象则常常与威严甚至是专制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现代国族建构的过程中处于劣势的地位,二者的差异在文字上不算明显,但是一旦具象为画作、雕塑等可视的符号,“母亲”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参考资料:

潘祥辉:《祖国母亲:一种政治隐喻的传播及溯源》

于京东:《法国大革命中的祖国崇拜:一项关于现代爱国主义的政治现象学考察》

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通往现代的五条道路》

林亨特:《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

大卫贝尔:《发明民族主义》


user avatar   mia-she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古德专生斗胆来答题。

德语中目前通用的表达祖国的词依然是“Vaterland”,即“祖国父亲”。该词遭到不少社会学者、平权运动者等的抗议,前者指出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政治宣传中就大量使用“Vaterland”宣扬爱国主义,《我的奋斗》一书中就频频提到“Vaterland”,并将该词与“国家社会主义”相挂钩;而平权倡导者则主张,此类男性化词汇带有浓厚的男女不平等色彩,如德国家庭部性别平等委员罗瑟-默林(Kristin Rose-Möhring)就曾提起国歌性别中立化的修改议案,建议将字词中含有父亲(Vater)含义的"祖国(Vaterland)"改成“故乡、祖国(Heimatland)”,并将国歌中的“兄弟般心手相连(brü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改为“勇敢地心手相连(couragiert mit Herz und Hand)”。但旋即有人提出是否含有母亲(Mutter)含义的“母语(Muttersprache)”也得修改成“故乡语(Heimatsprache)”方能体现平权?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德语中的祖国要用“祖国父亲”来表达,但语言却用了“母语”一词?

作为“祖国”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古罗马时代,它被称为“patria”,从其拉丁语词根来看,“pater”包含了“父亲”、“父辈”、“大家长”、“族长”的含义,它的另一含义却是与“神”有关。因此“patria”具有政教合一的含义,既是大家共奉的神,亦是共同的祖先所扎根的城邦。

“祖国父亲”一词被广泛运用是中世纪后期,随着十字军运动的衰落,教权式微而世俗君主兴起。“patria”的古典涵义被做了扩充,它的“神”的那一面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与国王相联系。其地理涵义也随着法国王权的强化,扩大到更大的省份、王国领土,并将之与“王国”、“民族”挂钩,甚至教会征的“保卫圣地税”也变成了国王征的“保卫王国税”,这时候法语中的“祖国”一词为“patrie”,国王号称自己为“祖国之父”(père de la patrie)。(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跑题了,德语呢?中世纪德国大大小小多达上百个小国,那时候的德语并不是统一的语言,直到16世纪马丁路德把《圣经》用一种德文方言翻译并广为传播后,德语才慢慢的有了更一致的说法。)

时至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如火如荼,“patrie”中被赋予的“朕即国家”被抵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希望“自由”、“博爱”、“平等”加入“祖国”含义中,因而母亲的那种温柔宽容博爱的意象与其所期望的祖国的形象不谋而合,祖国父亲也就慢慢成为了祖国母亲。英文中现在用的也是“motherland”。

回到德文,Vaterland这个词已沿用几百年。它确有暗含四分五裂的德国渴望成为统一的强大的德国之意,由其构成的词也与“国”有关。比如爱国在德文中是“Vaterlandsliebe”。

那么德文中有没有“Mutterland”一词呢(Mutter在德文中为母亲的意思)?还真的有!但是此处的“Mutterland”并不是祖国的含义,而是“母国”的含义,母国和祖国的意思并不一样。举个例子:Frankreich ist das Mutterland seines Überseegebiets,Réunion. 法国是其海外省留尼汪的母国(本土?)。这里的“Mutterland”表达的是权属上的所属,同样构词法的还有比较常见的如母公司/总公司的德文说法是“die Muttergesellschaft”。由此可见在德文中的以“Mutter”作为词缀的词,其往往含有“从属、一致来源”之意,德文中的母语“Muttersprache”恰恰是寓意大家有一致的使用语言。德文使用国家虽不算多,但散落天涯的德裔人、奥裔人依然可以说我母语是德语。曾经凭借唱英文歌走红,一曲just one last dance让无数人潸然泪下的德国女歌手Sarah Connor在结束婚姻,黯然退坛多年后在她的家乡重新开始了她的事业,专辑名即为“Muttersprache”,恰是海棠花里忆往昔,又一次用自己儿时所用的语言,吟唱褪去人妻身份后为人母的心声,是巧合也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user avatar   huang-hong-47-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

揍小孩的人是谁?

父亲。

平时不苟言笑的,是谁?

父亲。

父亲这个角色,是用来展现力量的,不是用来表达情感的。

所以当然是祖国母亲喽!


user avatar   ben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陳子浩 已经讲了一些日耳曼语族使用“祖国父亲”的例子了,我就拉丁语和罗曼语族的情况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祖国母亲”这种表述。


可能是因为“祖国”单词和国家的名称都是阴性的,所以接“母亲”。

罗曼语族是发源自通俗拉丁语的现代语言构成的语族,主要有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和鄙人学的罗马尼亚语。通俗拉丁语就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罗马帝国在其征服的各个地方开展拉丁语教育、普及拉丁语,后在漫长的历史中,通俗拉丁语在各地的方言逐渐演化为罗曼语族的不同语言。

通俗拉丁语,及其衍生的罗曼语族,是一种屈折语,即依靠词尾变化来体现不同的性数格的一种语言。拉丁语名词和形容词有单复两数、阴阳中三性,而罗曼语族的各个语言也保留了阴阳两性或者阴阳中三性

祖国这个词汇,拉丁语中是Patria,罗马尼亚语Patrie,意大利语Patria,法语Patrie,西班牙语Patria,葡萄牙语Pátria,全部都是各自语言中的阴性单词。

并且,在罗马人命名地名的习惯中,习惯以阴性单词称呼行省级别的行政单位或者较大地区,如Iberia伊比利亚、Britania布列塔尼亚、Italia意大利、Austria奥地利、Africa阿非利加、Asia亚细亚等。注意一般以-ia,-ea或者-a结尾的,都是一个阴性的单词,特别是以上地区称谓都是阴性的。

而后欧洲各地对于地区的命名沿用了罗马人起的名字,或延续了罗马人起名的习惯。例如Russia俄罗斯(露西亚)、Guinea几内亚、Prussia普鲁士、Australia澳大利亚等。

在近代、国家形态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大多数国家以自己国土的称呼作为国名,如España西班牙、Romania罗马尼亚等。

因此,对于一个阴性的“祖国”概念,和一个阴性的祖国的名称,那么毫无疑问,一般都是称作“祖国母亲”(Patria-mama)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母亲无可争议……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chen-zi-hao-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一IP属地是大陆,但是观点跟台湾网军一样,那岂不是更尴尬……

被网军忽悠瘸了还没钱拿?




  

相关话题

  什么时候你发现国家确实考虑得比较周到? 
  日军侵华战争中国政权为何没有投降? 
  如何反驳「历史书里的东西能信?都是胜利者写的!」这一观点? 
  这么多警察的牺牲,就不注意身体么? 
  为什么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多次侵略中原? 
  中国人内斗很厉害,不团结,为什么抗美援朝时可以做到空前团结? 
  为什么中国古代陷在王朝更替的圈子里,而没有建立共和制度? 
  阿提拉全面战争里 角斗场大规模改成民居的情况在历史上存在吗? 
  求一篇静雅思听文章标题是:尼禄真的火烧罗马城了吗?为什么里面说是虚构的?当时有哪些方式可以调查清楚? 
  假如越战后越南未统一,那么南越会像南韩一样经济腾飞吗? 

前一个讨论
什么时候美国可能爆发共产主义革命?
下一个讨论
印尼华人没有汉字名姓,是否可以不认为他们是华人?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