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光学的发展史,镜头设计基本原理,基本光学知识储备。
你如果上过初中,就会知道凸透镜成像,一个蜡烛,一个纸板,一个凸透镜,成像是倒立的。那么你能那这么一个凸透镜做相机吗?当然能,但是效果会很差,因为镜头会有色散,会有畸变,中心和周围分辨率不同,然后人们就想出各种办法来消除这些问题,经过大量的实验,人们发现了一些改良的方法,代价是用更多的镜片来相互补偿各自的误差,然后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光线在各个镜片之间的反射。
最开始全凭经验,所以做出的镜头相对简单,镜头的镜片数很少,光圈也很小,这时出现了一位天才的光学设计专家,我记得是匈牙利人,用一个复杂的方程组为未来的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要设计一个好的镜头,就得满足这个方程组。
那么如果你想做变焦镜头呢?那就必然在这个方程组里做各种妥协。虽然现在发明了各种新材料镜片,新型的图层,减少了妥协所带来的问题,但并不能消除妥协带来的问题。
所以现在变焦倍数小的,画质相对可以接受,变焦越大,越垃圾。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
本人从不马后炮,马后炮的分析可以直接屏蔽了。
首先,现在是牛市无疑,上证还在继续上涨。
第二,上证和创业板的分化,成为主线。主要的原因在于创业板受到宁德时代影响太大了,今天宁德跳水,一度让创业板跌了1%,如果不是上证强势带动了市场情绪,分化还会更大。
第三,目前上证有几条主线。第一个是券商,也是我说的牛市旗手。第二个是基建,最近基建ETF创了新高。第三是上游,煤炭、钢铁、化工。
这三条主线不倒,上证就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而且非常可能冲破2月前高,看到4000点。
其实,行情不用天天问,看准中长期大方向就够了。
我是时代之,一个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时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