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票说的都挺好的,再补充一个小点吧,台湾受日本影响比较严重,不管心里怎么想你,BBS上怎么黑你,只要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笑脸迎人已经成为了习惯。
我从日本玩过之后回加拿大有段时间总觉得服务员在给我摆臭脸,后来意识到其实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只是我去了日本玩了两周之后被惯得苛刻了。(我朋友告诉我她买鞋子时,店员直接半跪着把鞋子放在大腿上给我朋友试……)
台湾和香港我也都去过,台湾的感觉就是和日本真的很像,不过不会那么没尊严。但是顾客反正都是被惯得很挑剔了,如果不笑脸迎人就会被投诉,久而久之也养成习惯了(其实台湾人感觉没有日本人那么严重,但是多少有一点吧)。香港就是和以前的大陆比较像了,包括现在加拿大的中国城很多人也是这样的,管你有钱没钱白皮黄皮,来了就是一张臭脸,反正人多,不愁没生意。这还是有小费文化的情况下的。香港如果有小费文化而不是拿死工资,也许动力会足很多,但是反正也是买不起房,又有什么大的区别呢?
客觀因素:
土地面積:
台灣: 32,260 平方公里
香港: 1,104 平方公里
台灣的陸地面積大約是香港的30倍。
台灣:10,794平方公里
香港:265平方公里
台灣的已開發的土地面積大約是香港的40倍。
「台灣」這個名詞所包括的城市有:台北、桃園、台東、台南、台中、高雄等,
而香港,就只得「香港」。
小結1:
土地面積上,台灣接待旅客的能力遠高於香港。
旅客數字:
2014年:3,987,152
2015年:4,184,102
陸客訪台年平均人數約四百萬。
2014年: 47,247,675
2015年: 45,842,360
陸客訪港年平均人數約四千五百萬。
訪港陸客數字大約是訪台陸客數字的10倍。
小結2:
香港接待陸客的實際數量遠高於台灣。
主觀因素:
題主描述形容:
「有台湾交换背景的或旅行过的朋友普遍觉得台湾人待他们比香港人待他们要好 」
是的,其實 香港人從來都 不好客。
很多人說香港人歧視大陸旅客。他們認為,大陸旅客在購物時,往往很容易遇到不友好的店員,這些店員會板起臉,不太願意說普通話,感覺不太友好。
(態度差是香港著名食店"澳牛"的特色用餐體驗。)
事實上,他們對所有人的態度都是如此惡劣,包括外國遊客和香港本地人。點餐時大呼小喝,結算時黑起臉且語氣不友好,動作慢了點就問候你全家。這些都是常態,不過很多香港本地人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冷漠,不太覺得是一回事,但對於很多外國人和大陸遊客來說,感覺就不太友好了。
相反,台灣人明顯較香港人好客,笑容更加燐爛,且會說國語,故感覺上,去台灣旅行的感覺較去香港好。
(這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啊!!!!!)
(香港、台灣的地理位置)
另一個原因,是陸客去香港較去台灣更容易,導致去香港的陸客質素較為參差,久而久之,港人對陸客的負面形象越容易形成,對陸客先入為主的主觀印象越見刻板。
與去香港相比,去台灣的難度稍高一點。一方面,是簽證較為困難,另一方面,是旅行所需資金較多。在這個情況下,兩地所接待的陸客自然略有分別。
(陸港地理位置相近,走水貨的情況較易出現)
這是政治問題也是民生問題。奶粉事件、衝關產子等事件在早前接連出現,引起不少港人不滿。然而,地理距離較遠的台灣則較少面對這個問題。而香港近年的本土意識亦加劇了陸港矛盾的程度。
打个比方,多数人付房贷的时候不会骂银行黑心,但是多数人付房租的时候会骂房东黑心。
为什么?因为房贷是给自己背的,房子再怎么不济也是蜗牛壳。可是付房租相当于替房东打工付房贷,说不好听点,相当于蚕茧,或者鱼鹰的笼子。
香港就是这么个地方。为你服务的人,大多不是这家店的店主,而是雇员;店里管事的是店长不是老板;许多人很可能打了一辈子工都不知道老板是谁,或者做到一半老板换了也不知道。店铺的房子不知道是从那家资产管理公司租来的,房东在哪都不知道;一家店如果做倒了,卷闸门上要么是讨债的泼红漆,要么也就贴一张律师楼的告示。店里的招牌是某家大公司的注册商标,但是商标持有人往往压根不在香港,品牌往往是签特许经营权来的。
为你服务的人,虽然住在香港,但是住的劏房也是二房东那租来的,真正的房东在哪也不知道。最后,除了新界的村地是个人所有,香港市区土地都沿袭了港英政府的制度,说白了,就连盖房子的地皮,实际上都是租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香港有一大批传承三五代人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规模未必很大,但是往往很早就完成原始积累,要么在自有物业中生产经营,要么产业遍及闽粤港澳台以及东南亚。这部分商家无论规模如何,现代化程度如何,在经营理念上都保留着一股人情味。也构成了香港家国情怀最浓厚的社会力量。
普通人如果不是做公职的,就没有退休金,也就要自己养老。如果老之前没有攒下足够的钱,如果没有子女照顾,手停口停,做不动的那天就完了。
于是香港的一般服务业就形成了一个心态:人活一世都是打工揾食混日子,何必事事做到perfect?抱着这样的心态从事一般服务业。态度会好吗?这座城市的一切都被资本牵着走的。而控制香港民生的资本,大量来自英国。
如果整条街都是丰泽万宁屈臣氏周生生……顾客逃不出资本的手掌心,员工也逃不出资本的手掌心,请问资本还会在意顾客体验,员工幸福感吗?赶紧赚钱才是王道啊。然而香港现有的社会制度自170年前英国控制香港起就建立下来了。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查香港当地常见服务业的股权关系,最后往往都会指向英资。
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前提是从业者有恒业,有恒产。事实上如果和香港高收入人士打交道,例如金融、法律、财务、学术领域人士,或者和有长俸、退休金的公职人员打交道,你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很nice。高端服务业同理。
时间倒回去四十年,看看当时国营餐饮店和百货的服务,道理是一样的。
台湾社会的矛盾虽然也很多,却不及香港尖锐。一方面台湾本地市场和产业的规模比香港要大,另一方面,台湾社会福利水平也整体高于香港。
首先在台湾小企业,小个体户永远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是台北市中心,也大量存在一栋透天厝,一楼开店,二楼以上自己住这样的情况。甚至存在大量的夜市露天档口。连锁服务业很发达的同时,大多数服务行业往往还是个人经营者在打理。在租金压力不高,甚至自持地产情况下,比较不会为了追求经营效率而牺牲服务品质。
同时在台湾,资本对生活的控制并不显著,大家都知道台湾首富是郭台铭,但是台湾没有像香港变成李家城那样变成郭家岛。因为有足够多的大小企业支撑台湾的发展。
在台湾只要受雇于法人,受劳基法保障的话,就会有退休金。还有实行数十年的全民健保。年轻人即便买不起台北“蛋黄区”的房子,可以看“蛋白区”,甚至桃园、基隆。再不济可以租,实在外头租不起住父母家也不会太挤。“啃老”在台湾不是什么很窘迫的事情。人均住房15平米的香港和人均住房30平米的台北,生活质量完全是两回事。安居才能乐业,很显然,台北在这方面显然比香港有优势。更不用提全台湾了。
台湾年轻人为什么被叫做“草莓族”?今天做不爽马上就可以辞。“手停口停”的问题在台湾没有那么尖锐。另一方面22K在那,终究还是能过得不错。甚至工作一段时间选择回学校念书也不在少数。
在台湾,十年多前就有7分能上大学的事情,这件事一直被人当作笑话。可也表示社会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你在7-11、麦当劳、加油站遇到的服务人员,大概都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后就是劳动力素质兜底性的提升。
北京的服务态度如何?如果北京服务业从业人员学历大专毕业起,每月也有保底5000元的收入,你看北京服务业水平会不会和东京看齐?
至于演艺明星来大陆内地发展,这种问题连台湾深夜档政治节目都不想管,在知乎应该更不是问题。
三十年来,无论两岸局势如何,演艺圈从来没受太大的冲击。哪怕是最艰难的年代,邓丽君的歌还是能听到。更不用提回归+CEPA多年的香港。所谓的封杀,无非是行业资源分配不分给某人。观众个人如果真的想看某个人作品,总还能找到。
近期两岸关系不可谓不敏感,可是如果仔细看《新闻联播》,2019年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兴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天参加演出的有王力宏和张韶涵,其中握手镜头里,王力宏就在第一排。所以王力宏有因此在台湾受到影响吗?估计都没什么人注意到这件事,认为王力宏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是水到渠成的。
毕竟港台艺人在大陆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摆在那,尊重这个前提,大家都高兴,很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