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美关系这么紧张,为什么外资企业没有像预想中一样纷纷撤离,反而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 第1页

           

user avatar   qin-yu-xuan-53-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咱不说啥大道理,就讲个小故事。(从今日头条上看到的,感谢旁顾)

我经朋友介绍,接了两个企业的管理咨询服务,碰巧的是,这两家企业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而且互相抱怨非常大。

先来讲讲作为客户这一方。

我给客户方做咨询时,发现他们的品质和采购,对于这家供应商抱怨非常大。

我问品质:“你们为什么觉得这家供应商不行?”

品质:“他们的产品每批外观都不良,反馈了也不改,质量意识太淡泊了。”

我:“那你们帮他们分析了吗?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镀锌工艺是滚镀,磕碰划痕多,改成挂镀就解决了。”一位品质工程师不屑地回答。

我:“这么简单他们为什么不改?”

品质:“还有什么原因,品质意识淡泊呗!”

我:“那他们这些不合格品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通知他们挑选,还是退货?”

品质:“退啥,他们的货每次都来的很晚,车间着急用,只能让步接受了。”

我:“那不合格直接用了不会影响你们品质吗?”

品质:“这个研发评估签字了,应该没啥影响。”

我:“那既然每批都让步,实际也不影响品质,有没有可能是标准定太高了呢?”

品质:“标准怎么可以降低?品质是第一位的,不能让步!”

我:“既然他们品质那么差,为什么不开发新供应商呢?”

品质:“那还不是采购部贪便宜,不肯换。”

接下去我又和采购聊。

我:“品质说这家供应商很差,你们为什么不考虑换掉?”

采购:“听他们瞎说,每次来了不都用了,真的有问题怎么还可能用,就是折腾我们,每次来料都要跑流程签字。”

我:“那你们没想过推动标准降低,省的每次跑腿?”

采购:“不可能的,品质让步是可以罚供应商的款,罚款可以拿一部分作为品质部奖金,所以他们不可能调标准,不过话说回来,供应商确实也不争气!”

我:“怎么不争气?”

采购:“交货不积极,也不配合降本。”

我:“既然这么差你们为什么还不换了他们?”

采购:“不能换,毕竟他们家最便宜,一换就增本,到时候降本压力更大。”

我:“既然他们已经最便宜了,为什么还要降本?”

采购:“那没办法,客户每年都有年降,我们只能摊给供应商。而且我们也给他们家分析过,虽然他们便宜,主要是因为管理成本低,实际上还是有工艺改进降本空间的。”

我问:“既然你们分析有空间,为什么不帮他们改进呢?”

采购:“还不是小作坊,成本意识差。”

我在那家供应商处和老板聊天时,又聊起了这家客户的话题。

老板:“张老师你给他们也在做咨询,有什么感觉?”

我:“他们好像对你们抱怨挺大的。品质、降本、交付都不满意。”

老板:“嘿嘿,他们也就嘴上抱怨,实际上还得求着我们。”

我:“为什么呢?”

老板:“先说品质吧,不就是抱怨外观问题嘛,其实压根没有问题,还不是每批都用?他们一直让我们改挂镀,如果真改了,成本要高5个点,他们罚款才3个点,而且减免后实际也就2个点,我改工艺不是亏本吗?

再说降本,以前我们也是挂镀的,就是非压着我们每年降本,才改的滚镀,总不能亏本卖吧?汽车行业年降我们也理解,因为产品有生命周期,但我们供的货属于通用件,几乎没有新产品,降到最后真降不动了!”

我:“你们不考虑工艺改进?”

老板:“别提了,我们改了工艺,然后他们采购就直接把价格砍掉,我们搞半天利润不增反降,完全给他们做嫁衣,换你也不干。

最后再说交付,他们虽然需求量大,但没啥利润,我做他们的订单也就是为了降低摊销,所以肯定是别的赚钱的单子先做。而且我们就算做出来了,也要卡着点送,送太早他们品质又找茬,卡着点他们反而二话不说直接用了

张老师,他们也就是嘴上抱怨,心里都得意得很,品质部在我们身上扣钱赚奖金,采购部降本也有奖金,肯本不敢动我们。”

@旁顾 观点分析:我听完微微一笑,没想到矛盾这么大的合作关系,反而竟然是最稳固的,真是天大的讽刺。

“表面上矛盾如此大的关系,却是非常稳固的。”


user avatar   windyclou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系紧张是一个很泛的词,这个词需要更精准去定义一下。

目前的中美关系,本质上是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威胁,所做的压制性外交策略,导致的关系紧张。

【再讲一遍,应对什么?

应对我们国家崛起带来的威胁

【什么威胁?

经济 和 科技等领域作为挑战者

我们目前正在逐步替代美国、欧洲传统强势的 包括 手机、汽车 等高精尖技术市场的地位。

【所做的什么压制?

这个手段,其实西方是一直在探索过程中,前几年的特朗普上来大搞关税和实体清单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策略。

比如加关税这个事,逐渐被部分否定,认为不少商品加了关税还是没有替代品,只是增加了美国群众的消费负担,变相增大了通胀。

个人认为,实体清单也会被反思,因为这只会让我们国家更加集中精力,下决心去实现技术的独立自主。原子弹,在50、60年代那样的条件下我们都搞得定,其他技术也可以 ,主要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当然还有更多压制措施,正在进行,比如拉一些小国比如立陶宛这种,设个代表处试探试探。


一些手段一旦实施,标志着关系紧张,是必然的。

国家思考的是地位、政治关系

企业思考的是收入、市场份额

国家的决策,和组成这个国家的企业们之间的诉求,短期上常常会出现不一致。

外资企业合作,主要是趋利,趋利的背后是消费者的认可,这是政府没有办法强扭的,至少不能立刻强扭。

比如说有些地方不允许进口 made in china ,然后打一个 made in yiwu (义乌),made in prc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然后继续用的很欢。

外贸出口合作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有巨大的人口,也就有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更加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有特别手段干预影响的了,我国人民的收入、每天衣食住行的消费需求,这些都是客观长期存在的,换句话说,外国人干嘛不来挣这个钱呢?



新冠以来,作为商业利益代言的所谓“民主”政府,正在扩大进行的是,向本国消费者灌输两国之间的敌对情绪。比如说散布疫情与我国有关的消息等等,已经导致美国亚裔被攻击的事件急剧上升,这个是值得警惕的。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很强,一个潮牌出现,往往容易跟风一段时间,一些暴力和敌对思潮的出现,也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很多良莠不齐的人,可能就会借机做动作上敌对暴力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一些目的。

我们身处国内,可以感觉得到疫情整体控制的能力 和 “零新增”的决心,但是国外很多人仍然脑海中想到的是一个没有通电、通网的落后国家形象。

相信这种紧张关系,只会随着经济、科技、影响力等新格局形成,才会有实质性转变。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克思几百年前就给出答案了。


user avatar   lao-xie-88-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球的钱正在疯狂涌入中国,百年难遇!

疾风知劲草!

世界动荡中,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做多中国!

最近,联合国发布《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称,尽管去年全球暴发疫情,2020年中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4%,达到163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其中,高科技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11%,跨境并购增长54%,主要集中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医药行业。

而相比之下,流入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巴西和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急剧下降。

2020年流入美国的外资,更是下降49%,降至1340亿美元,被中国一举超越。

这真是一场史诗般的大逆转,要知道,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海外企业投资的首选目的地,现在这一年度冠军,居然换成了中国!

这说明,艰难时世,全球企业家和投资家都将中国,看成全球经济的避风港,坚定地做多中国。

回想年初,中国还一片惨淡,活在外媒眼中的“切尔诺贝利”时刻,不少人幸灾乐祸,甚至蠢蠢欲动,想要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美国前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公开宣称:新冠疫情将有助于制造业和工作回流美国!

回想当时,印度交通部长加德卡里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疫情过后,中国的全球工厂地位将被削弱,印度会吸引更多投资。

莫迪政府更是雄心勃勃地划出46万公顷土地,提供给那些想要从中国迁到印度的美日欧企业。

然而,故事的情节,并没有按他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反而上演了好莱坞也想象不到的大反转!

看吧,众多西方公司,正在向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注入资源。

沃尔玛表示未来5年将在武汉投资30亿元人民币;特斯拉正在扩大上海工厂的产能,并打算再成立一个研究中心;迪士尼公司计划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一个新的主题园区……

高盛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的大多数企业,也在扩大中国的生产。”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新调查也显示:

有83%的美国企业将中国定位为其全球战略的首要或优先地区;

有98%的美国企业基于在中国发展的优势不准备将生产线移除中国;

有75%的企业表示未来一年内,在中国的资源投入将继续加大,同时雇员数量和新产品的推出也将继续增加。

看吧,2020年,除了实体投资外,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也在不断加码。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2020年,外国投资者配置了价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股票和债券,2020年也被外媒称作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爆发的年份。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一直强烈看好中国,他曾高调宣布,“不投资中国非常危险”。

与巴菲特、索罗斯齐名的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也表示,“相比美股,更看好A股,将持有更多的中国股票。

看吧,一些西方媒体,终于心态复杂地承认: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这表明“一些外企正在放弃对美国的投资,转而在中国押下重注”。

CNN表示:在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加快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开始显得越发不稳定,外国公司转为向中国投入更多资金。

《华尔街日报》则感叹道:此前有分析认为,外国企业试图减少在供应链环节对中国的严重依赖,但外商在华投资的韧性与该预期恰恰相反。

的确,市场才是最终的主导者,无论一些美国政客怎么折腾,中国经济、中国制造就是这么顽强坚韧、这么生机勃勃,他们除了目瞪口呆,又能有什么办法?

什么叫形势比人强!这就是啊!

为什么说形势比人强?

理论总是灰色的,讲个案例吧。

前短时间,著名餐饮必胜客突然宣布:永久关闭美国300家门店,剩余927家门店也将出售。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中国人估计会觉得很惋惜:这么好的一家店,不是在中国搞得红红火火的吗?怎么说关闭就关闭了?

其实,对喜欢吃必胜客的中国粉丝来说,根本不必难过:和美国不同,必胜客在中国的门店,并没有关闭,不仅不关闭,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张!

据必胜客中国表示,尽管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今后一段时间,将在中国新开800~850家门店的目标。

在美国关店的必胜客,在中国,却仍在持续扩张!

从这些情况来看,资本的确不是傻子,他们不会盲目跟从政客的忽悠,他们有自己的逻辑。

1、想想吧,当其他国家出现了大面积停工,中国这个曾经全球最多感染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世界新冠疫情中,最安全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

很简单,这意味着,中国这片土地,是世界上生产能力最稳定的地区,也是现阶段投资的避风港,安全性和确定性属全球翘楚!

你一定不会忘记这一幕:2020年1月7日,总投资达500亿元人民币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建成投产,第一批国产版Model3正式交付,ModelY项目也开始启动。在投产仪式上,抑制不住喜悦的马斯克跳起舞来。

能让马斯克跳舞的,恐怕也只有中国,因为,正是中国奇迹般的建设速度,让特斯拉摆脱了产能地狱,起死回生

中国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客观上增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跨国企业并没有像当初特朗普鼓吹的那样撤离中国,反而进一步涌向了中国市场!

连《纽约日报》却无奈地感叹:“中国企业已卷土重来。”

2、更何况,中国还有一个王牌,那就是中国庞大的市场。

要知道,在今天这样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庞大的中国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没有一个国家经济,可以离开中国市场独善其身!

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不断扩张,不扩张,资本就会死亡,这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最稀缺的,不是资本,也不是技术,而是消费市场,是消费者!

这一切,老祖宗早就在《宣言》里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很难理解吗?那好吧,请想想,必胜客为什么要在中国扩大投资规模?很简单,中国有市场,有人愿意消费必胜客的快餐。

其实,被中国市场“拯救”的,何止是必胜客,奔驰、宝马、星巴克、耐克、斯凯奇可口可乐欧莱雅强生等各个行业都在从中国受益,他们无不表示:“只有中国市场才靠得住”,

数据表明,2020年,BBA三大豪车品牌在华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现在,奔驰在全球每卖3辆车,就有1辆出自中国;德国《商报》甚至称,“中国再度成为德国车企的拯救者!”

2020年,饱受疫情冲击的星巴克,全球业绩出现10年来最大亏损,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快速恢复和增长。自9月起,星巴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已重回增长通道,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上涨了46.9%。

此外,在全球销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可口可乐2020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增长14%;耐克2021财年第二财季同比增长24%;欧莱雅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增长17.5%;强生第三季度也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近17%的增长……

就连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也在中国市场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萎缩23%,但中国市场却增长了48%。路威酩轩、古驰等全球顶级奢侈品公司,也在中国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增长。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2020年11月29日,国家发改委表示,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市场。

中国那么大的市场,我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赶上美国全部的人口了,他们又怎么会放弃中国市场?

谁放弃中国的市场,谁就将被未来抛弃!

3、当然,如果说庞大市场是中国手里握着的一张王牌,那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则是我们王牌的王牌,是王中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得很实在:搬迁并不是将各种设备打包装箱,运到太平洋另一头那么简单。相反,企业要为此付出高昂的转移生产的成本。

要知道,制造业供应链不是“链”,而是“网络”,每一层上具有多个“节点”,上下两层之间的“节点”纵横交错,盘根错节。

你只有理解供应链网络,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制造。

比如,3000家打火机配件企业集聚一个小镇,走一圈就完成生产,这种效率带来的比较优势,逐渐干掉所有国家竞争对手,输出全球80%的产量。

再比如,要制造一台笔记本电脑,大概需要2000多个零部件,这就要求本地化几百上千家零部件企业,从集成电路到液晶面板,从印刷线路板到机壳,能够扎堆落户,形成集群,协同生产。

可以说,现在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本国内即可完成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商业化的全部流程。

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路和码头也许可以花几年造出来,但是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起步10年。

再加上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等因素,少数产业的供应链外迁,短期内可能会发生,而整体供应链调整则耗时长、难度大、成本高,几乎是无处可迁!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下降,而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上升”。新冠疫情出现后,这样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

短期事件总是转瞬即逝,只有其中蕴含的启示永恒!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因为短期内的政策行为或个人意志而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上届美国政府不仅鼓励美国公司离开中国,并对中国大打贸易战,试图在供应链环节减少、甚至是斩断与中国的联系。

在新冠疫情发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政客,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吹“减少对中国市场供应链的过度依赖”。他们通过掀起“逆全球化”的浪潮,试图在经济领域与中国“脱钩”。

然而,正如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有关人士所言,“在华外企需要减少对单一市场供应链的过度依赖,但他们发现更大的风险是失去中国市场”。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只有9.2%的日本企业表示正在或考虑将产能迁出中国,创下5年来最低水平。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近日则表示,在该商会旗下近1000家美资企业中,有70%的受访企业根本没有迁出中国市场的计划,商业将继续是美中关系的压舱石。

今天,中国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外资持续押注中国,都说明一个道理:聚精会神发展好自己,是战胜一切外部挑战、艰难险阻的关键!

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动国内大循环,提振内需,做大我们的消费市场,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与此同时,要稳住产业链,留住我们的企业,增加就业,从而增加内循环的需求和消费,打牢内需基本盘。

毕竟,任何一个强国,一定是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占GDP的80%以上,国际循环的经济占20%以内。美国如此,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亦如此。

另一方面,在推动更深层次改革、促进内循环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毕竟,现在这个世界,哪一个国家更开放,哪一个国家才是最后的赢者。

值得点赞的是,中国人很务实,该买买,该卖卖,美国人爱怎么说怎么说,莫迪爱怎么讲怎么讲,中国包容开放态度不会变,这是处变不惊,这是安然自若。

开放也是我们对付美国最有效的武器,只要中国开放,中美之间的矛盾,可以转化成美国内部的矛盾。

我相信,后疫情时代,在外资纷纷加码布局中国的同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那一天,或将加速到来。

我更相信,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无论一些西方政客怎样折腾,世界经济向亚洲东移的趋势只会加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终将大踏步向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好戏才刚刚上演!


user avatar   huangshang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今的世界局势,表面上看是中美争霸,但其实是三国演义。

三方是中美加上资本。这才是更真实的逻辑世界。

很多人抱怨甚至攻击资本,例如香港的李家,说赚钱就跑,转移资产,吸干了中国的血,然后嘴都不擦干净。然后问人家,是中国人吗??

呵呵,人家确实不是,实话实说,资本不属于任何国家,资本自己有自己的属性和实力。

不光是中国的资本家如此,美国的也一样,所有的地方都一样,资本是只追求自己的盈利的,所有的其他属性都是附属的,都不可能根本违背追求盈利的本质。

当中国入世以后,海量的美国资本来到中国,他们实际上在抛弃本国的底层民众,然后不过区区的二十年,美国的中产就面临消失的问题。现在,你让资本他们回去,你看他们回去了吗???

中美竞争,表面上看是两国的竞争,但有一个潜台词,两国都在争夺资本的支持。谁能够成功,就基本奠定了胜利的根基。

当然,资本是天然喜欢美国的,因为那里是资本自己建立的制度和环境,但因为美国底层的不满情绪,资本在美国的经营环境在持续的恶化中。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个人叫做川普。

川普虽然是底层推上去的,但川普并不敢得罪资本,川普救市,大部分的钱都流到了资本家的手里,美国经济现在这么糟,但大资本家现在是多年来收获最大的时候。

虽然川普的目标本质上和资本是对立的,他要资本回国,要资本投资产业,要资本做很多没有利润的事情,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么中国呢?

中国现在对资本极度友好,为啥美国打击华为中国无数的人说打击苹果中国政府就是不出手呢??为了让资本放心,就是这么简单。

无数的资本整天在用心游说特朗普,但没有人来游说中国,虽然说游说也不管用。但资本想要的,不需要资本张口,中国能给的已经给了。

资本也在审时度势,在观察,在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判断,起码在现在,资本还是在两面下注,并没有明显倒向美方。

当然,资本没有中心意志,他们没有金字塔结构的体系,只是一群沙丁鱼,他们抱团,但很难有长期利益的思考和坚持,他们永远只能看见眼前的利益。

马克思说,资本为了利润,会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

资本就是这么狡猾而又笨拙。

资本流入中国是因为中国政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这里有比别的地方高的利润,有一定的安全保证。就是这么简单。

一句话,资本是一种生物,他们有自我意识。他们首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利益。

如果有一天,美元崩溃,资本会毫不留情的逃离,这就是资本,他们是寄生虫,而不是擎天柱。


自己写的书,欢迎了解。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还是先不要过早地乐观。

2018年老美刚开始搞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汇率是下跌了一部分的。当时还是很紧张的,有人甚至担心会跌破7.5。后来我们不是只好签了采购协议吗?时间是2020年1月15日。

紧接后面发生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病毒还是客观上搞乱了世界,搞乱了美国的节奏。

那么,如果病毒被消灭了呢?

虽然看来我们的情况会比2019年好点,因为我们又增长了。但是,到时老美的实力也回来了,即使减弱了点。

大家别忘了钱袋子,我是说全世界的钱袋子,都还是主要掌握在美国手里。

现在,我们和美国的贸易依赖是下降了一些,转移给其他地区了,但是,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且,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的依赖仍然很大。一句话,美国目前没有可能被孤立。相反,我们的这种风险一直存在

疫情美国是减了员,人均寿命缩短了,但也就仅止而已,人家不在乎。经济照常经营,继续歌舞升平零元购,股照炒、债照抛。

另外,我们还要充分警惕老美的“宗教狂热心理”。这一轮5G,原本我们可以收割一波的。但可以看到,美国宁愿放慢通讯升级步伐,也不愿用我们的5G技术。同理,美国宁愿忍受电力系统老旧、频出故障,也要制裁我们的电力设备。高铁、地铁也是如此,原本签了单的,无人机、太阳能板等等无不一样,宁愿忍受落后,也不用我们的更好的。相反,这一点我们做不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好的。

所以,我即是说,存在一个隐患,就是病毒的不确定性

当病毒退去,老美继续展现宗教狂热,不惜代价,坚决打压我们。而我们从未真正还击美国企业。这明显是失血。到时,在这种不对称面前,我们能否扛得住、能扛多久?阿猫阿狗们会怎么看?怎么选择?

所以,我们也是赛跑,在美国搞定病毒之前,我们要多快好省地快速壮大自己。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扛住老美的第二轮综合打击,包括关税、科技、金融、司法等等。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现在在很多领域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了,很多领域的外国投资者想要赚更多的钱必须来中国拓展市场才可以。

我举个我比较熟悉的领域的例子,2020年全球新车销量7800万辆,中国2500万,美国1400万,中国人均拥车0.26辆,美国人均拥车0.83辆还多,中国的人均拥车数量是很低的,马来西亚都有0.4。

这么算下来中国汽车市场全球占比将近1/3,而且成长潜力巨大,汽车厂不在中国做生意相当于放弃1/3的市场,到未来甚至相当于放弃一半左右的市场,所以无论政治环境如何,现在商业的立场上中国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巨大市场。

实际上现在对于很多汽车企业来说现在已经不能承担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了,大众、通用集团的最大市场已经变成了中国,他们卖出去的2辆车里就有1辆卖给了中国消费者,利润占比甚至还要超过一半,一旦放弃中国市场相当于销量腰斩,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可以跳过抢救程序直接宣布破产了,任何一个车企只要不是在中国市场实在混不下去了那都不可能自己主动退出的,这不是信心不信心的问题,这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们怎么敢对中国没有信心,别说现在中国和美国双边关系不和睦,就算是开启热战只要中国政府不撵他们走他们也还是会来中国赚钱的,德国蔡司二战的时候可没少给英国人卖瞄准镜。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现在中美双边关系不稳定的主要症结是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不稳定,中国的营商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受政治影响不太大。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他们是来中国赚钱的,只要中国的营商环境稳定就可以,中美关系再不稳定不影响他们商业活动就行呗。


user avatar   nrstzw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奇怪的是,2020年外贸很好做,外资也加大投资,但是净外储却越来越少。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特朗普的花招子,外国人看不懂,美国人不当真的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和美国乃至世界各国显然在进行激烈的资本争夺。在争夺中,中国的优势是“两安一增”

两安指的是两个安全

第一个安全是中国在恶劣环境下保障生产链和市场平稳运行的能力极强。这对外国投资来说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安全保障。这种恶劣的环境既包括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包括美国看起来声势很大的对华贸易战。

第二个安全是中国政府在主观上能够克制住各种打压外资的冲动。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在贸易战期间顶住了要对美资进行打击的国内政治压力。相比之下,美国就很难抑制民粹对在美中国企业进行打击的很多压力。有些人觉得中国可能太软弱了,但这种所谓软弱正是中国的力量源泉之一。

两个安全一硬一软,能够同时驾驭实属不易,当今世上能够在保障资本利益方面做得这么软硬双宜的恐怕也就是中国一家了。

“一增”就是中国经济的增量,这比中国经济的存量更令人向往。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看清楚了:如果比增量的话,中国对美国的优势要明显加大。我之所以觉得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强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不仅看存量还看增量。

但在同各国争夺资本的竞争中,中国有一个重大劣势,那就是中国不让资本做老大。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抱负,资本最多只能达到第二档的地位。对此我有另文专述其深远影响,这里不多讲了。

总之,“两安一增”与“不准做老大”这两大对立因素的竞争,将是中国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进行资本争夺的主要看点。去年的资本走向似乎说明“两安一增”暂时占了上风。




           

相关话题

  电影《2012》中为什么选择中国制造末日方舟? 
  在老家(辽宁省喀左县)买如图的山是否可行?70年产权,五万元,数百亩,有哪些投资价值? 
  美国的德裔人口为什么多? 
  如何看待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打响? 
  如何看待菲律宾杜特尔特在访问完中国后访问日本? 
  韩国财阀到底有多有钱?和我们国家王健林比谁更有钱? 
  外国的女权地位是否很高?不同国家地区的女权有哪些区别? 
  这次疫情以后,世界各国中原来的“小政府”流派,会不会有一些国家倾慕中国做出的成绩,改成“大政府”? 
  如何看待美国截获寄给特朗普的毒包裹 ? 
  漫威笔下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水谷隼吹球,摸台这件事?
下一个讨论
台风「烟花」登陆浙江舟山,浙江多处海水倒灌,上海地铁部分停运,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 2025-01-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