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俄国二月革命? 第1页

  

user avatar   gu-wen-4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1917年年初的酝酿,到2月23日彼得格勒规模空前的罢工,再到3月2日尼古拉二世最终黯然退位,二月革命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什么叫“是人民选择了革命,而不是某个大人物赐予了革命”。在此过程中,革命的飞速发展完全超出了各方预料,没有任何一个有组织政治力量——十月党人、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区联派、社会革命党——能够真正领导、掌控这场革命(无论他们多么熟悉乃至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著作),相反他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初期的震惊和恐慌之后亦步亦趋地跟上人民的脚步以免被一路狂飙突进的革命远远甩在后面。

事实上,在历史迈入1917年的时候,绝大多数社会主义者已经有所预知,认为当前俄国社会经济形势与1905年1月十分相似。然而,这种预知并没有转化为坚决的革命行动:在战争政策得到社会广泛支持的情况下,已经不可能再有一个加邦神甫以上帝和沙皇的名义把工人组织起来。相较于积极的暴力反抗,孟什维克相信争取劳工福利的道路更加稳妥,区联派认定“过早行动可能会导致政府对工人阶级的大屠杀”。甚至布尔什维克也显得不够热心: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曾在2月10日组织罢工,以纪念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代表遭到不公正审判。然而布尔什维克中央对此予以严厉批评。中央认为,2月9日是东正教忏悔节,而且还是发工资的日子,没有人会放弃假期和工资参加罢工。布尔什维克中央计划2月13日罢工,然而中央组织的运动也只得到了高校学生的响应。更进一步说,在1917年2月那个时间点上,彼得格勒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失败:1917年1月9日由彼得格勒工厂大会组织的以恢复杜马为目的的罢工遭到了当局镇压,以致于革命者们更加确信革命已经进入了低潮,下一个高潮的到来还需要继续等待。

但1月9日工人运动的失败恰恰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基本上由自发的工人团体控制的彼得格勒中央战争工业委员会在罢工失败后向各省战争工业委员会下发了文件,发出了明确呼吁:“1月9日的运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工人运动将作为杜马恢复运动的重要斗争形式。”此后,在各左翼政党普遍沉寂的情况下,工人团体高度活跃起来——事实上,从1916年12月起,工人团体就在罢工中扮演主角。奥克瑞纳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人团体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彼得格勒乃至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2月14日,当局开始对自发的工人团体进行镇压,逮捕工人团体领导人。当局的强硬态度更加打击了左翼政党的信心,区联派领袖尤列涅夫严厉斥责工人团体的激进行为,称其“妄想跳上一辆飞驰的马车”。到了2月23日那天,没有谁意识到整个彼得格勒已经山雨欲来。无论是孟什维克还是布尔什维克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还在担心工人的过激可能会招致政府的血腥屠杀,而这无疑是对工人运动的巨大损害。他们固然在妇女节这天进行了一些活动,然而仅限宣传,只是召开群众大会强调妇女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当纺织工人的情绪已经空前高涨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还在徒劳地试图让女工保持克制并遵守党的决议。米留可夫在看到罢工的游行队伍时发出了如下判断:“这就是俄国革命,但是,不到一刻钟,它就要被镇压下去了!”

然而2月23日的罢工出乎所有人预料,彼得格勒12万工人加入了罢工的行列(占全城工人的32%)。即便如此,没有人赋予其太多的政治意义。“这种罢工似乎没有合适的理由,唯一能够解释的也就只有越来越长的购买面包的队伍”。各方力量虽然对规模感到震惊,可还是视作自战争爆发以来已经司空见惯的群众骚动。但到了2月25日,局势已经失控,彼得格勒几乎所有工厂都进入停工状态,一些工厂甚至组织了战斗队。当局按照历史惯例做出了应对:2月25日彼得格勒军区逮捕了100余名革命家,2月26日戈利岑按照尼古拉二世的旨意宣布杜马休会。各左翼政党尽管支持罢工,对局势的估计却仍然是保守的。2月26日晚革命者们在克伦斯基家中的聚会所得出的结论依旧是“起义已被消灭”“没有、也不会有任何革命”“必须采取长期性的应付办法”。

就在职业革命家做出悲观估计的第二天,整个事态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点: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全面倒戈了。卫戍部队迅速攻占了彼得保罗要塞,释放了全部犯人。2月28日,12万军人陆续加入倒戈的行列。3月1日,彼得格勒除士官生外已经没有忠于罗曼诺夫王朝的武装力量了。直到这个时候,即便是瞎子也意识到革命真的已经到来。杜马政客们迅速做出反应,罗江科于2月27日组织成立了杜马临时委员会,他在给尼古拉二世拍的电报中以火急火燎的口吻指出:“在彼得格勒开始的群众骚动具有自发的性质和危险的规模。骚动的原因是面包不足和面粉运输薄弱引起恐慌,但主要是人们完全不信任无力引导国家走出困境的政权。正因为如此,事态无疑将会扩大……政府权力已彻底瘫痪,无力恢复已遭破坏的秩序。陛下,救救俄国吧,她正面临屈辱和羞耻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结束的,因为骚动已经扩散到军队并将进一步发展。”而就是在同一份电报里,罗江科已经胆子大到向沙皇提出建立新政权要求的程度,而他的底气无疑来自于已经完全控制彼得格勒的起义工人和士兵:“陛下,请立即征召一位得到全国信任的人士,授权他组织一个全体人民能够信赖的政府。重新恢复了对于自己和自己领导人的信心的全体俄国人民,将跟着这个政府前进。在这个后果极为可怕的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也不可能再拖延了。 ”

职业革命家也在行动。2月27日当天,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召集成立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孟什维克的齐赫泽当选为主席。彼得格勒苏维埃做出了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决议。在选举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期间,负责布尔什维克俄罗斯局工作的莫洛托夫赶到塔夫里达宫,成功地让施略普尼柯夫、扎鲁茨基、克拉西科夫三位布尔什维克进入遍布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执行委员会(所以说不要以为莫洛托夫是一个在斯大林时代才冒出来的后起之秀。二月革命期间列宁和季诺维也夫在国外,斯大林和加米涅夫在流放地。布尔什维克能够第一时间在革命后的新政权拥有一席之地,莫洛托夫是有重要贡献的)。此后彼得格勒下达了著名的“一号命令”,苏维埃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至3月1日,各左翼政治力量几乎都参加了彼得格勒苏维埃。

沙皇在得知首都卫戍部队哗变的消息后的反应属于正常发挥:他让阿列克谢耶夫调集可靠的前线部队赶回首都。然而事实是调来的北方战线的部队直接表态拒绝执行镇压任务,其他部队也都没有进一步行动,消极地予以抗命。罗江科本来打算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首都愈演愈烈的工运和兵运让杜马意识到即便保留君主,这位虚君也决不能是尼古拉·亚历山大耶维奇。米留可夫和古契科夫为此提出让阿列克谢太子继位。与此同时,各战线的将军们已经纷纷反水,尼古拉大公、布鲁西洛夫、埃维尔特都要求尼古拉二世退位,鲁兹斯基则在与杜马通话后直接向沙皇施压。阿列克谢耶夫虽然在2月28日白天还在部署镇压彼得格勒的革命,但到当天晚上他就转而支持杜马了。万般无奈之下,尼古拉二世在经过反复摇摆后决定让位于米哈伊尔大公。然而首都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事实证明他们再次落后了:首都工人和士兵已经提出了废除君主制的直接要求,这一要求则得到了彼得格勒苏维埃的支持。3月2日当米留可夫在塔夫里达宫宣传立宪派主张时,迎接他的是群众长时间的嘘声。卫戍部队的军官们甚至为此对米留可夫予以威胁性的照会,要求其收回自己关于立宪主张的话,米留可夫不得不公开宣布所有有利于罗曼诺夫王朝的话都只代表他个人而不代表杜马。古契科夫带着退位诏书从普斯科夫返回彼得格勒,并在铁路工人集会上“为米哈伊尔陛下”祝福时,群情激奋的工人把他轰下了台并试图撕毁诏书。其结果是米哈伊尔大公在群众压力下主动放弃了权力,呼吁全民选举并召开立宪会议。

纵观二月革命,所有的政治力量都是在被首都的工人和士兵拖着走,人民展现出了高度的主体性姿态。无论是罗江科还是齐赫泽亦或者是莫洛托夫,他们对群众运动走向的影响都相当有限,相反则是群众裹挟着他们前进。每当政客们觉得革命已经到此为止时,工人和士兵总是能够提出更加激进的主张并迅速付诸于行动。所有试图为革命降温或者反对革命的努力往往在转瞬之间为群众运动的巨大浪潮所吞噬。在整个俄国社会都在狂飙突进的1917年,革命按照自己的逻辑以不可阻挡之势一往无前,昨天才从彼得保罗要塞获释的万众偶像可能今天就是被人民群起反对的反动派。除非时刻不松懈地跟紧群众的脚步,否则任何曾经的革命民主力量都将成为时代的弃儿。领袖的意志和先锋队的意志在革命中几乎微不足道,真正决定革命将深入到何种程度、代表革命意志的是压倒性的人民意志。遗憾的是,尽管二月革命已经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以及革命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展现无疑,十月党人、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甚至包括很多老布尔什维克——都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掌控革命的进程,让群众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而在一众革命家中,只有一人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群众的空前力量并以最坚决的态度顺应这一大潮。而也正是这个二月革命胜利后才返回俄国的矮个子秃顶男人,成为俄国革命意志最杰出的执行者以及血腥内战最终的胜利者。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时感觉历史很有趣

二月革命一开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主张退出战争的

要是真退了十月革命可能就得是十几年后的事了

可是为啥食言了没退呢?

因为克伦斯基是个真俄国人

列宁则是没有祖国的无产阶级领袖

英法在谈判桌上给俄国开了个

真正的俄国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只要俄国不退出一战,战胜后除了恢复沙俄原有领土外

伊斯坦布尔改名君士坦丁堡,成为由国际联盟直属的自由市,并由俄国代表国联管理

俄国获得黑海的优先地位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权

这是一个真正的第三罗马人无法拒绝的诱惑

克伦斯基没挡住这个诱惑

可是他的对手是列宁这个“没祖国”的人

他不在乎




  

相关话题

  拿破仑法国,苏联,德意志帝国,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是否都是挑战英美海洋体系的失败者? 
  如何理解“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 
  二战时期苏联的政委同志是一种什么存在? 
  苏联战后为什么不直接装备SVT,而是装备了中间型弹的SKS? 
  为什么苏联能打败强大的纳粹德国,却打不下弱小的阿富汗? 
  中国舆论能翻盘吗?我怕中国会和苏联一样被世界永远误会? 
  德国与意大利的历史渊源? 
  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磕到底,泽连斯基会是怎样下场? 
  假如德国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英法会把德国怎么样? 
  东欧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现状如何呢? 

前一个讨论
请问法国女性从中世纪到21世纪的地位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下一个讨论
如果真的有冥界的话,那阳间的人这么烧纸币岂不是通货膨胀会很严重?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