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地球上攻击力弱小的人类获得了智慧,而其它更强或繁殖更快的生物却没有?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文5318字,阅读20分钟)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人类点出更高的智慧技能,正是因为在生物演化史上,我们其它方面太弱了。

接下来,先系统的分析“智慧”的演化过程。

30亿年前,单细胞动物依靠应激性应对外界刺激,尚未有神经系统。

8亿年以前,多细胞动物有着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聚集起来,形成了原始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随后最早的神经系统出现了,把这些细胞串联成了一个整体,演化出了腔肠动物(现已改称刺胞动物)。

它们具有丝状突起的神经细胞,构成原始的神经网络,只是单层(如水螅)或者两到三层。它们的神经十分的简单,没有高级神经元的突触连接,没有神经节,也没有神经中枢。

它们的信号传导是无定向的,刺激身上的任何一处地方,都能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这样原始的神经系统,自然难以适应后面的物种大爆发时代。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大量水母配备了毒素。例如箱水母,僧帽水母、狮鬃水母……大多数水母,具有复杂的综合性毒素,可造成内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等各方面的损伤。

利用毒素等等适应环境的策略,这些水母夸过数亿年的时空,如同活化石一般,依旧生存在海洋深处。

而在原始的海洋内,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腔肠动物,要生存下来则只能“改造”自己的神经系统。

原始腔肠动物,一支演化成了水母类,一支演化成了原始的两侧对称动物,分化成了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两个大门类。

原口动物演化成无脊索动物,后口动物演化成脊索动物。

蠕形动物是早期两侧对称动物,原始的三胚层。这类动物的神经开始往头部汇聚,形成了原始的“脑”,然后在“脑”后形成纵横的神经索,但比起高级神经系统来说,它们的神经细胞是分散在神经索中的。当纵神经索减少,则形成梯式神经系统,出现最早的神经中枢。

例如扁形动物:

虽然相比起原始腔肠动物,它们的运动能力显著提升,但比起后来的动物,依旧十分的原始。

原口动物中的一支演化出了链状神经系统,这便是后来的环节动物(例如蚯蚓),以及节肢动物(例如三叶虫、螃蟹、蝗虫等)。

发达的链状神经系统,是演化史上的一大飞跃,由此缔造了繁荣的寒武纪时代。

链状神经系统,分成中枢和外围两个部分。

脑和腹神经索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各节神经从脑延伸到身体各个部分形成外围神经系统。在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汇聚成神经节,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和原始的蠕形动物相比,链状神经系统中,“大脑”已经处于优势地位,腹神经索受到“脑”的控制。为了足够快速的神经传导,节肢动物往往形成巨大的神经(巨神经纤维)。而且有研究证明,节肢动物的大脑已经能形成记忆。

正是因为链状神经系统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在寒武纪时代,发现出了诸如海蝎子之类的庞然大物。它们不断壮大自己的神经纤维,以支撑庞大的体魄。

另外一支原口动物则演化成了头足类,它们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相当发达的神经。它们不仅是非脊椎动物中,具有最高智力的类型,甚至能碾压无数脊椎动物。房角石,无异于是原始海洋中的霸主。

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远祖只有原始的神经索,在早期海洋霸主的夹缝中生存,几乎没有任何的演化优势。

然而,随着早期节肢动物海洋霸主体魄越来越大,神经纤维臃肿,神经传到的速度,相对于庞大的身体来说,越来越慢。它们基本上,已经进化到了极限。

它们的后代想要存活,那就必须有更优于链状神经系统的神经。

于是,它们的后裔中,演化出了另外一种动物——皮卡虫。

这种动物一看就没有什么攻击力,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这一支动物,虽然同样是把神经汇聚在了头部,但形成的并不是索状,而是管状。这些管状神经系统,形成了原始的脊索,于是脊索动物出现了。

和节肢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节肢动物的腹神经系统在腹部,脊索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在背部。前者是实心的,后者是空心的。

空心的神经系统,令神经组织具有更大的空间和面积。

虽然在一开始,管状神经系统,相比起链状神经系统,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但对于未来的演化前景来说,管状神经系统是远远优于链状神经系统。

随着头部神经的进一步集中,演化出了昆明鱼,早起鱼类开始出现了。

但在海蝎子称霸海洋的时候,早期鱼类苟延残喘,由于输于体型和力量,大量早期鱼类灭绝于海蝎子的口中,唯有拥有更高级神经系统的鱼类,才得以繁衍生息下去。

在演化过程中,管状神经系统头部,渐渐形成了复杂的脑部。

而神经细胞轴突外面也形成了一层髓鞘,髓鞘具有绝缘性,保证了神经传导的高效性。髓鞘的神经传递速度高达100米每秒,髓鞘是发达神经系统的地基,而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速度只有2米每秒。4.5亿年前的星甲鱼身上,第一次出现了髓鞘。

有了发动的神经系统,鱼类变得越来越灵活,为了保证运动的平衡,配套演化出了偶鳍,这便是高等脊椎动物四肢的原型。

而那些没有进化出髓鞘的脊索动物,便只能如同尾索动物一样,在海洋里猥琐生存。明明是动物,却犹如植物一样,营固着生活。哪怕在后来的数亿年中,种类繁多,进化得五花八门,但却永远在死胡同里打转而已。

不过我们的祖先,终究属于硬刚的那一派。

不直面惨淡的人生,不经历大浪淘沙般的磨砺,就没有后来的辉煌。

正因为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足以支撑更庞大的躯体,原始脊椎动物的体型,迅速大型化,并很快夺走了节肢动物海洋和陆地的霸主地位。

这得益于神经系统的先进性,才能演化出对环境更强的适应力(例如体型和力量更大,攻击力更强)。题主的问题,则明显是反过来,把攻击力的强大当成了神经系统发达的原因,属于典型的因果倒置。

随着进一步演化,我们的鱼类祖先形成了五个相对独立脑泡:即,前脑、间脑、中脑、延脑,以及小脑。

发达的大脑,配套着先进的血液体统,呼吸系统,令我们有了登陆的基础。

演化至两栖动物时,前脑形成了两个半球。

  • 这是青蛙的大脑:
  • 这是人类的脑干和小脑:

二者极其的相似。

在生物演化路上,往往只能做加法(犹如胚胎发育过程中,重走一遍生物演化之路)。

再演化成原始爬行动物时,大脑皮层出现了,神经系统演化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可以说,爬行动物的大脑,才是真正的有机一体的最高指挥者和调控者,它形成与3.5亿年前。

很快,其他动物都不足以和原始爬行动物竞争,于是内部竞争出现了。

它们的后裔,根据颞颥孔的数目,分成了合弓纲和蜥形纲。合弓纲动物又被称为单孔类,具有一个颞颥孔,而蜥形纲具有两个颞颥孔(双孔类),或者无孔。

双孔类动物,能够把下颌张得更大,并且附着发达的肌肉,在3亿年前的陆地上,比起单孔类更加的具有适应性。

主龙类动物迅速称霸,并最终演化出了恐龙,进入了蜥形纲称霸的时代。恐龙体型大型化之后,特化出了中空的骨骼,又为其一支后裔飞向天空留下一条后路。

虽然合弓纲动物,也演化出了诸如2吨的水龙兽这样的大型动物,但却被挤压在食物链的边缘,草食为生。

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合弓纲中的大型盘龙类(哺乳动物祖先)悉数灭绝。小型盘龙类动物,则被压迫在食物链的低端。

为了繁衍生息,提高后代的生存率,它们渐渐演化出了胎生能力。

确切的说,没有演化出哺乳能力的哺乳动物祖先,都灭绝了。

1.95亿年前的吴氏巨颅兽,是所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

但这个时候,它们的神经系统相比起恐龙也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但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它们的大脑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沟回,扩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皮层渐渐演化成了高级指挥中心。

正是因为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哺乳动物必须斗智斗勇,才点出了大脑皮层沟回。

虽然6500万年前的天降陨石,给小型哺乳动物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即便恐龙没有灭绝,哺乳动物也会迎来辉煌,只不过这个时间,可能会更加的漫长。但既然恐龙能进化出鸟类,如果大型恐龙没有灭绝,他们的后裔又会是怎么样的,是否比人类更加的适应环境,也是未知的。

随着哺乳动物崛起,首先称霸陆地的是始祖象和蒙古安氏中兽,而人类的祖先,中华曙猿重量只有只有15克-50克,可谓是卑微到了极点。

不过由于生活在树上,远离天敌,在长达千万年的演化中,早期灵长类体型也逐渐大型化。

一直到2000万年前,哺乳动物进入全球海陆繁荣的时代,灵长类的体型,才有了当今灵长类的大小。不过,它们的智慧和其他哺乳动物,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然而这个时期,青藏高原开始隆起,改变大气环流,造成非洲环境遽变,人类祖先的生存环境,直接进入了地狱模式。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他们开始频繁下地。

哪怕12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依旧生活在森林里,但已经出现了茁壮的下肢。

随着环境进一步恶劣变化,它们走出森林,自然而然地解放了双手,一条崭新的进化之路由此展开。我们没有其它动物,在力量、速度甚至体型上的优势,那就只能点智力技能。

随着脑容量的增大,古猿人出现并很快繁荣。

但在冰河时代,物资缺乏,出现了残酷的内部竞争。

一场内部的竞争,让直立人演化成早期智人,让早期智人演化了现代人(晚期智人)。

表现在神经方面上,更是脑容量上的军备竞赛。

哪怕在强壮,速度再快,任何不能点出更高智慧的人种,全部在演化史上灭绝。

现代人脑容量1500ml左右,早起人种脑容量700-1000ml不等,而南方古猿只有量450-530ml,猴子的脑容量低到200ml。

生命史上的每一次进化(演化),就意味着没有出现此类性状的亲近的灭绝。从200ml的脑洞量到1500ml,多少人种的灭绝。

人类之所以不断演化,终究是因为不够适应环境,而不是因为太适应环境。

在寒武纪时代,无论适应环境的三叶虫,还是先后称霸海洋的奇虾、海蝎子,它们都不可能再进化成脊索动物。后来的恐龙以及鸟类,无论它们再适应环境,它们永远都不可能进化成哺乳动物。

当一个动物过于适应环境,它们的演化,就会越发的特异化。当环境突然遽变时,首先灭绝的,就会是它们。反而那些有些不太适应环境,但又不至于灭绝,在自然大变动的过程中,则可能有着更多的演化可能。

演化过程中,有着坚硬的甲壳,意味着内部的脆弱。有着强大的体魄,意味着灵敏和反应的缺失。有着极快的速度,意味着身形、肌肉等相关的异化。登陆,意味着呼吸系统的改变。飞向天空,意味着骨骼的异化。

生物的演化,适应的是当时的环境,但每一次演化,都没有回头路。你可以登陆后,再回到海洋,但你已经是崭新的物种。

你永远不可能同时适应所有的环境。

你可以在一个地质时代,选择最强的攻击力。

诸如房角石、诸如海蝎子、诸如邓氏鱼、诸如水龙兽、诸如阿根廷龙、帝鳄、波塞东龙,诸如神龙翼龙、沧龙,诸如角龙和甲龙,以及霸王龙,也诸如梅氏利维坦鲸、巨齿鲨,诸如剑齿虎、短面熊、恐鸟……

但有着他们的能力,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意味着,生态系统的轻微震动,就可能威胁到你的生存。成千上万的食草动物,才能支撑少量的超级掠食者生存。而每一次大灭绝,都会有超过70%的物种灭绝,食物链顶端的动物,首当其冲。

但无论人类的灵长类祖先,还是哺乳动物祖先,乃至于鱼类祖先,都只有小型化的身躯,乃至于它们生存下来的后裔,被迫在神经上点下技能,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

所谓智慧的演化,都是被逼的。

至于人类创造工具之后,所具有非凡的“攻击力”,完全只是和大脑的开发配套而已。

没有如此发达的大脑,就没有灵活的胳膊和手指,以及足够强的心血管系统。

至于高速繁殖,这的确,一直都是生物繁衍的一大策略。

但智慧的演化,几乎和高速繁殖是背道而驰的。

高速繁殖,往往必须依靠水源。高等脊髓动物的进化过程,则是离开水源的过程,乃至于人类文明的真正大飞跃,则是学会挖井,离开河岸之后。

水是生命耐以生存的基础,但每一次生物大灭绝,灭绝最多的永远是海洋生物。

是谓生之亦水,灭之亦水。

真正强大的适应力,是尽量脱离对环境的依赖。这是一次次大灭绝中,残酷的教训。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远离水源才有羊膜动物的出现,脊椎动物才有了征服高原和天空的条件。

远离水源,也同时意味着,必须保证个体的存活率,生殖相关的配套器官,自然而然出现了蜕变式的演化。

质和量,如同鱼和熊掌一样,在生物演化的大环境之下,永远不可兼得。

而剖腹产流行的现代社会,胎儿的头颅逐渐大型化。如果某一天,现代科技突然失效,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妇女面临难产问题。在生物进化史上,容易生殖,永远不能成为向“高等”进化的动力。

我们的祖先没有顶尖的力量和速度,以及繁殖能力,总是在适当的时机,点一点智慧树,勉勉强强能够生存下来。等到智慧爆炸的时候,一跃成了众灵之长。特化能适应局部环境,或者一个时代的环境,而点开智慧树,才有无限的可能。

不是我们祖先演化成功了,而是它们恰好走上了这样的演化之路。

就像我们随机抛下10次硬币,让一万个人来猜测,最后大概率会有少数几个人全部猜中正反面。但这些人,不是因为思维逻辑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正好猜中了。

而生物演化,则是无数个这样的过程所组成的。

如果把生物比喻成计算机(或者手机),每个地质时期强大的动物,都把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但由于处理器和机器深度绑定,它们几乎没有对处理器更新换代的能力。

人类祖先则不同,性能并未发挥到极致,在残酷的竞争中,只能勉强能生存。但却能灵活的改进处理器,渡过了一次次技术革命(大灭绝+神经革命)。当处理器有了碾压性的差距之后,我们只需要随随便便拿出10%的性能,就能对无数机器进行降维打击了。

犹如当今随随便便一部智能机,碾压于十多年前的高端手机。


万物演化,时也势也。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看法和 @重楼百尺卧玄德 一样,还是那句话:“邓艾被冤杀和有没有人恨邓艾是两码事”。为毛有人恨?因为邓艾不是money,不可能做到让人人喜欢。哪怕是润公都有人恨,更何况邓艾呢?无非是人数问题比例问题,不会做人的,恨他的人自然就更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恨他的人自然更多。

唐彬的话可能有夸大其词,但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总不可能陇右那群人要造反然后唐彬故意说他们不想反吧?什么?你说那是因为司马昭大军在这儿所以他们不敢反,那请问大军走了以后呢?有人反吗?秃发树机能反叛的时候有邓艾旧部跟着反吗?也没有吧?邓艾这么多的同事下属里面才几个申冤的?占比多大?刘虞边让死后一堆人给他报仇的,邓艾有没有人给他报仇呢?

至于杜预的话,未必就是因为和关系好才给邓艾说话,可能纯粹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被冤枉。

如果陇右想反却不敢立马反,那唐彬应该跟司马昭说需要留兵留将(而且还要是可靠的将帅)长期镇守才是;应该和司马昭说要提防陇右造反才是。为了讨好上司却隐瞒实情,要是出了事可是得不偿失啊!

再来从一个细节窥探一下邓艾对待手下是什么态度吧。

《三国志邓艾传》: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人家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你倒好,连场像样的葬礼都没给人家,反而把手下的士兵和绵竹战死的蜀兵一同筑了京观,可见你邓艾也没多尊重士兵嘛,感觉这能和唐彬说的邓艾平时不尊重身份低微的人对得上嘛。

还有一条记载非常微妙,不知道是否和唐彬说的话对得上?

《三国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黄)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也不知道邓艾的左右给邓艾说了什么话让邓艾放过了黄皓,不知道能否和唐彬说的“顺从者谓为见事 ”对得上?而邓艾任用这种受贿的人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要是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会用这种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之人吗?毕竟诸葛亮“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呢。

总说唐彬无中生有,我看未必。

至于有人说由于邓艾很多事亲力亲为所以不会御下严苛,这未必吧?亲力亲为和御下严苛不矛盾的,给你们一条史料参考吧。

《陈书程灵洗传》: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


user avatar   hong-feng-kai-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monster girl island




  

相关话题

  为什么没有生物酶的洗发露? 
  如果人类的平均寿命是 1000 年,世界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人类将怎么进化?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孤独感? 
  体内没有共生细菌的人能够被称为「人」吗? 
  如果人类像蛇一样会脱皮,一年脱一次皮,会怎样? 
  男生撒尿最后如何避免尿溅到脚上? 
  为什么劝退的人自己不退? 
  人为什么能成为地球上优势生物,从生理结构上分析人是怎样进化为智慧生物? 
  狼是少数不可驯服的动物,那像《狼图腾》这样以狼为题材的电影是如何拍摄的? 

前一个讨论
人类都有两只眼睛,但一只眼睛就可看清这个世界,却缺少对空间的辩知,一只眼睛的人类是不是被进化淘汰了?
下一个讨论
暑假开始不久梦到了自己在泰山观日出,随即作了一首小记。不知能否点评一二?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