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巴巴多斯宣布摆脱英国女王统治,转为共和制?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1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国国内:

BBC都没报道意味着:英国人不care

好像昨天挂了几分钟就被NHS刷下去了

大部分国人看外国喜欢拿一种“渣男永远不会变!”,“欧美,英美是一家!”。

但不好意思,现在你随便揪一个英国人,大概率,他只会关心NHS,养老金,平等,就业,全球变暖,节能减排,保护动物,明年暑假去哪旅游。

那“统治吧,不列颠尼亚”呢?呵呵。爱谁管谁管。

至于BLM,英国本土的黑人(指有国籍的),跟着对面那群人乐呵了一两天就不管了。英国还有很多黑人是英联邦的,没有国籍的,拿着居住证的。比如牙买加,尼日利亚来的黑人。

英国不是美国,奴隶制首先打破。三角贸易有英国人做,但做得最多的是西班牙,葡萄牙。没办法,两牙离非洲近,到现在西班牙在非洲都有两块领土。

至于欧美和英美。这是我见过最虚伪的一对CP。毕竟多一半的欧洲大陆人和英国人,真的对美国没有好感而且持讨厌态度。至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其实整个美国移民史,移过去第二多的是德国人,接着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大家看见的南方和北方铁锈地带的红脖子,在美国都挂着爱尔兰&苏格兰裔的标签。

大家最喜欢说英法是美国的跟班。殊不知那个带着英国打伊拉克战争的布莱尔,被英国人狂骂,骂着就辞职了。最讨厌100英国人他排第三。

巴巴多斯

今年脱欧那几天,我在华威开WES,来了西印度洋群岛大学的学子来宣传加勒比海工业4.0。雄心壮志,豪言激语。但是,真的不行。

我就从我七个月前剩的点记忆给大家说说巴巴多斯。

• 避税天堂

巴巴多斯是加勒比海上较大的一个岛,且属于英联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同百慕大,开曼群岛一起,开始用避税这一名头,提供财务服务,实现经济发展。现年巴巴多斯经济也很不景气。不仅GDP不涨,还有巨额的债务。

避税,也意味着zf对市场的掌控必须低。因为你需要外来企业自由地进出、注册、挂牌。挂牌的空壳企业的资金也必须自由地进进出出。同时,zf的税率很低,zf也就没钱做事。

避税天堂这个名头导致的后果显而易见,弱势政府,财富悬殊,商业寡头,而岛上27万人,除去老弱病残,剩下都去做会计和财务,或者酒店服务业和农业。

这种和发达国家做买卖,人口还不多的地方,人均GDP自然高的可怕。巴巴多斯在世上最富国家排第五十三。但是,加勒比发展银行披露巴巴多斯2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附近(收入1.9美元一天),它们的基尼系数是没有数据的。

按那群做PPT的巴巴多斯学生说,因为巴巴多斯产业依赖于避税与旅游,在这两个行业里形成了垄断也就等于垄断了整个国家大部分财富。同样的例子还有赤道几内亚,靠石油发家,人均GDP也有28000美元。然而.......

• 旅游与飓风

巴巴多斯也深受欧洲人的青睐,加勒比风光,晒太阳显示自己是中产嘛。巴巴多斯旅游业极其发达。但是巴巴多斯在加勒比海,也就意味着:飓风,雨旱季分明。

每年巴巴多斯政府,按照WES那群学生PPT的讲法,要花40%预算处理气候灾害。至于经济损失我忘了那个比例,不过也是一个吓得人死的数字。

影响

综上,巴巴多斯,经济不咋滴,整体条件也就那样。疫情之下经济能有多惨淡就会有多惨淡。

你说地理位置很重要啊,但是在差不多地方的还有个叫英属百慕大的,再北一点有个叫英属维尔京的,旁边一点有个叫开曼群岛的。南边一点有个叫福克兰群岛的。

所以巴巴多斯这时候站出来喊要共和,我猜可能要搞三件事:

英国,来,用钱把我留住。

巴巴多斯政府执政党是工党,搞搞噱头,继续连任。

疫情搞得巴巴多斯没了经济来源,政府准备真的搞工业4.0?

第一条,不可能实现。一则英国现在财政没钱。二则挂了殖民的标题,不说巴巴多斯本地人趋之若鹜,大部分英国人也想撇清关系,加之英国人本身不想把钱浪费到一个虚的东西上面。不过它有意拖到21年底,我估计是有这方面意图的。可能不是看上英镑,可能是美元或者人民币。冷战时期就有很多东西势力交界处的国家,特别是刚从殖民中脱身的国家。利用自己爹不亲,娘不爱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在美苏之间扯皮横跳,叫爹叫妈,发财发家。比如:三姓家奴的阿斯旺大坝。

巴巴多斯这个美的后花园的位置,形式上远离一下英联邦,吸引中资入场......剩下的你们脑补吧。

第二条,我估计大概率就是搞共和的目的。因为巴巴多斯本身在1966年就已经独立了,它现在只是换一个名号,把女王这个象征挤出去罢了。英联邦它也不会脱。西敏议会制它也不会换,换了给富人当dc共和国么?总之就是走个过场,搞搞形式主义,给现在的执政党搞点政绩,下次竞选好拉票。

第三条,经济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巴巴多斯人口不多,需求少。地方不大,资源少,也难以达到规模效率。劳动力都去学财务会计了,人才少。科技也落后,出口没有竞争力。

那么对英国有啥影响?

苏格兰要独立?开玩笑,2012年苏格兰独立公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北海油田,因为油价在那几年又涨了。还有就是美国人在社交媒体各种宣传自己民主灯塔揶揄苏格兰亲戚独立(令人作呕)。

现在嘛,整个苏格兰人口加起来500万。重要的工业在格拉斯哥的造船,阿伯丁的化工石油,爱丁堡的一些制造业。爱丁堡还有一些金融产业。但是,就靠500万人,请问苏格兰工业产品要卖给谁?联合王国其他三块地占苏格兰出口的60%,欧盟是15%,而苏格兰的出口占了GDP的40%。苏格兰工业制造成本也不低,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英国去工业化拜玛格丽特•撒切尔所赐,一路走到黑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就是渣渣。)所以苏格兰人就天天养羊数羊屁屁好了?还有关于服务业,苏格兰的经济数据里有一个地方很引人注目,建筑业占GDP6%。依靠建筑业而生的服务业又有哪些呢?银行贷款,测量师协会,房地产保险,房地产律师,房地产中介,房地产销售,等等。同理,服务业不可能脱离制造业独自发展,股票金融市场也要有公司上市才有得交易的,没人生产没人贷款商业银行也要倒闭的,它们是互相挂钩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于他们的土地,在苏格兰,很多土地是可以随意交易的。我去高地上的时候,司机说80%的土地都是英格兰人买下来的。也就是图中种着整齐的树的地方,英格兰人买下来做林业生意。而且在苏格兰买地是可以被封爵位的。

可能并没有司机说的那么夸张。

The government believes 57% of rural land is in private hands, with about 12.5% owned by public bodies, 3% under community ownership and about 2.5% is owned by charities and other third sector organisations. The remainder is thought to be owned by smaller estates and farms which are not recorded in those figures.[1]

迪拜土豪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买了63000英亩土地(一英亩约等于4046平方米)。

丹麦商人Anders Povlsen则手握220000英亩。具体的土地拥有者地图会在2024年由政府公布。

苏格兰本身也有比较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根据2010年的数据,人均GDP 在西北艾尔郡是€16,200,而在爱丁堡则是€50,400。而我本人在天空岛旅游的时候,当地人说他们小孩读书需要坐渡轮,再坐25(没记错的话)英里的大巴去高地首府,因弗内斯。在高地上你也可以看见零零散散的住户,而这些住户中的大多数连卫星电视都没有连上。至于高地以及阿伯丁郡西边的基础设施也乏善可陈,这些地方的公路很多时候是1.5车道宽,会车的时候必须要其中一辆在专门修的突出来的一块地方让一下。

苏格兰人要真的傻,想体验一把独立后做高速俯冲过山车,经济倒退回十年前,的确是很不错的。【原来此处用了夸张的修辞,不是每个人都能get到,对不起。还有此处我的假设是欧盟和英国对独立后的苏格兰不会有很友好的政策。至于为什么欧盟对苏格兰独立不会欢迎,主要是德法西比,这些欧盟国家本身就有很多独立势力。参照德法对加泰罗尼亚公投(我记得80%的人在公投中支持独立)的态度,我个人持悲观假设。】

不过,我很喜欢苏格兰。

至于对英国王室的影响。虽然一直有人说要共和,但是英国王室也给英国带了不少GDP,而且有种东西叫做法理。西方近代化,从中世纪混乱的管辖权到现在的议会与分权,靠的就是一个法字。这种法理不止是说法的本身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程序。

实际上英国的君主立宪到了21世纪起的最大作用就是维系英国的法理。不只是维系英联邦的共主邦联还要维系联合王国内部四个国家的联系。英国的政治体系与法律体系清一色围绕君主制这个根茎然后开花散叶。不要觉得花叶茂盛,就把花叶当根茎,然后把真正的根茎当多余砍了。最后就是树毁人亡。

实际上英国除了形式与象征以及文化含义,君主制,王室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大部分事情都不沾王室的边,但是这套体系没有王室万万不行,因为没有君主制,现行的英国宪法与法律就不具备正当性。你如果想撇去王室,就必须用另一种方式赋予整个国家正当性以与社会融合。

这个方式是有的:公投。

所以,有啥影响?根本没有影响。可能也就是以后巴巴多斯可能更近美利坚或者zg一点。可能也就网友听了唏嘘一下,喊几句英国日落了。其实英国人早就不觉得自己是大英帝国,这是战后共识。现在整个欧洲,都不咋想管别人家的事,只想关起门来熬自己福利国家的小鸡汤,继续搞social democrat,当然如果管别人家的时候能赚几两药材,几只老母鸡回来熬汤,他们还是愿意管的。

参考

  1. ^ Picken Andrew & Nicolson Stuart, Who owns Scotland? The changing face of Scotland's landowners, BBC Scotland News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巴多斯这事如果发生在1776年,恐怕世界局势都会改变。

心里有点怀念这个地方,当年的加勒比开发银行呀。


user avatar   hao-tian-shu-bai-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是17、18世纪往那西印度群岛上的这个小岛倒卖奴隶和商品,再买进蔗糖之类的热带产品的英国商人,你大悲大叹一下还情有可原,21世纪了,英国经济和这里有关的大概就剩下旅游业了,何况去殖民化早就是世界共识,中国作为由此种屈辱历史记忆的国家应该祝贺巴巴多斯才对。

影响可能就是BBC报道一下(事实上我都没看到有),被国内的人戏说一下大英如何如何衰落了,《是,首相》又要被抬出来改编十万遍甚至九万遍了,然而除了精神恋殖癖(当然这题目下面就疑似有),我觉得没多少人应该为此顿足捶胸。一个常备军几百人,经济严重依赖旅游服务业的西印度群岛小国,政治独立的国际影响最多在于传递信号作用,鼓励更多的英联邦成员国摆脱虚伪的君主制、英国可能有的指手画脚和文化经济软殖民。

英国自己现在更关心疫情的第二波是否会有新的隔离(虽然首相鲍里斯说他不希望有,typical consevative,毕竟开始说群体免疫根本原因在于不想停工冲击经济,没咋考虑人命)、会有新的失业潮、今年经济怎么办、院校开学的防护措施、后脱欧时代的贸易谈判(前几天还在吵要不要通过法案授予首相凌驾于先前英欧达成的协议至上的权力)等等,

一个有趣的一点是,英国虽然给我们的印象是君主制历时长远,但是建立一个共和制的英国的声音从未停息,早在法国大革命后就有英国人制作了英国版本的红白绿三色旗试图效仿法国经验革命,这个旗帜一直到30年代乔治五世的一次典礼上还被记录到有激进派冲入现场挥舞这个旗帜。就算在21世纪君主大力打造时尚亲民的形象似乎蒙骗了很多人,在爱泼斯坦事件后因为安德鲁王子牵涉其中,王室的声誉在去年还是经历了重大打击的,尤其是女王召见安德鲁王子、媒体采访安德鲁他频频出丑那一段。虽然不可否认保留君主制是目前大多数人心愿,但是民意并非万世不变。也祝英国早日摆脱虚伪浮华、浪费纳税人钱给一堆除了血统和象征作用(象征作用不必非得找群凡人神格化为英国象征)就没有别的作用和成就的privileged“贵族”。君主制力图亲民,可是王室都是和欧美的上流特权社会来往,可能现在不能把特权阶级和王室取消了,但是先把这个虚伪的君主制早日揭穿,也是好的。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年前某军区站岗哨兵被袭,枪弹被抢,人死没死不记得了。是不是要提个问题“为何全副武装哨兵面对袭击挂掉”?

大惊小怪。




  

相关话题

  如何能拿到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 
  欧洲新冠疫情会是怎样的结局? 
  如何看待英国发生暴乱,大批抗议者冲击布里斯托尔警察局,打砸警察局窗户玻璃? 
  威士忌怎么喝? 
  当初选择英国留学的你,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英国的这个红玫瑰(or蔷薇)标志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成绩差的人可以出国读名校? 
  如何看待英国疫情新增? 
  二战时期,英国、苏联和中国为了得到美国援助,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如何评价「圣女贞德」让娜·达尔克? 

前一个讨论
圣女贞德真的是文盲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中肯地评价赫鲁晓夫?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